第136章 開業(三)

成進來到了內室,見到商毅,立刻換了一付笑臉,道:“大人,我剛纔表現的怎麼樣,還算不錯吧。”

商毅也笑道:“你這小子,到是學會裝腔作勢了,到還滿像那麼一會事。”

成進笑嘻嘻道:“不裝腔作勢一點,那嚇得住這幫小子們呢?不過大人,我有些不明白,爲什麼不一開始就我們商家軍的字號報出去,如果那樣的話,這幫小子根本就不敢來鬧事了,不是也少了許多麻煩嗎?”

商毅道:“如果早把商家軍的名號報出去,他們今天當然不敢主動找上門來,但看起來好像是少了許多麻煩,但實際上以後的麻煩卻會更多。”

成進有些不解,道:“那又是爲了什麼?”

商毅道:“你以爲有了商家軍的名號,他們就會善罷甘休嗎?他們明裡不敢來,但卻可以在暗裡做手腳。比如危脅工匠不許到我們的織造廠裡來做工,比如危脅絲農不許買生絲給我們等等。因爲他們過去就是這裡的地頭蛇,動不了我們織造廠,但去危嚇這些工匠和絲農還是綽綽有餘的。”

成進搔了搔頭,道:“但我還是不明白,現在他們一樣還是可以去危嚇這些工匠和絲農啊!”

商毅笑道:“現在情況當然不同了,今天他們來鬧事不成,消息傳開之後,整個蘇州的人都會知道,他們其實不敢惹我們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這樣一來就會讓他們背後的勢力威信大跌,就算再去危嚇那些工匠和絲農,效果也有限。同時我們再做工作,也能容易得多了。”

其實商毅的舉動就是後世常用的製造轟動效果的手段,同時也像外界製造出了這樣一個印像,隆興堂其實是怕商家軍的,不敢把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怎麼樣,對隆興堂的威信力是一個有力的打擊,這樣也就使工匠和絲農們對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有信心,以後再拉隴他們也就容易得多了。

不過成進到底還是年輕,似乎聽懂了,但又沒有完全懂,商毅又笑道:“回去以後好好想想這些道理,如果能夠想通了,那麼對你以後在戰場上也是大有益處的。”

陳圓圓到底比成進多了不少閱歷,基本弄明白了商毅的意思,但還是有些擔心,道:“平湖幫可是蘇州最大的幫會,聽說手下一共有好幾百號人,而且一慣和隆興堂關係不錯,我看他們這樣丟了面子,恐怕是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另想辦法來對付我們,明裡不敢來,說不定會在暗中動手足,相公可千萬不要大意。”

葉瑤瑱卻在一邊笑道:“有什麼好怕的,我們可是正規的朝廷軍隊,還怕這一個地方幫會嗎?要是他們敢在暗中動手腳,我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動手了。”

幾個人正說着,這時林之洋和李格非進來,道:“大人,現在外面有蘇州知府彭正穗手下的贊畫李鬆晨,要求見大人,不知大人見是不見。”

商毅怔了一怔,道:“他知道我在這裡嗎?”

林之洋道:“他到並沒有說大人一定就在這裡,只說他是代表蘇州知府,有重要的事情,指名點姓要和大人面談,請我們無論如何,也要通報一聲。”頓了一頓,又道:“他還說一直會等到大人答應見他爲止。”

原來商毅一到蘇州之後,就立刻派成進出面去通知蘇州知府彭正穗,告訴他織造廠受商家軍的保護,讓他不要設置障礙。彭正穗也不是笨人,一接到通知就明白,這家織造廠一定和商家軍有不一般的關係,說不定就是商毅的產業。但這織造廠一開, 無疑就將和隆興堂發生衝突,而在蘇州誰都知道,隆興堂的背後就是蘇州織造太監鄭敬高。也就是說,商毅的這個舉動無疑就是要和鄭敬高對着幹了。

因此彭正穗敢忙找到李鬆晨,向他詢問自己應當如何對付這件事情。李鬆晨當時就提出了一個八字方針:兩不相幫,靜觀其變。因爲前者爲了商家軍進城的事情,彭正穗已經和鄭敬高鬧翻了,而且以目前的局勢來看,鄭敬高也未必扳得倒商毅,現在也沒有必要再次倒向鄭敬高。另一方面在局勢沒有明朗前,也不要輕易站到商毅這一邊來。索性就來個保持中立。

彭正穗聽完之後,也覺得有道理,因此在隆興堂來人要求蘇州府出面,查封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時,彭正穗一面打馬虎眼,一面嚴正告戒手下的差役和蘇州守備,讓他們千萬不要去趟這漟混水。而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開張這一天,又打發李鬆晨來看一看情況,如果能見到商毅,最好探一探他的口風,然後再做決定。而李鬆晨在人羣中目睹了商家軍出場的這一幕之後,心裡也有了底,這纔出面要求見商毅。

其實能在官員手下當幕僚,多半都是有些本事的人。有許多時候在官員不好正式露頭的情況下,往往都是派手下的幕僚代表自己來出面交涉,因爲他們不是朝廷正式的官員,這樣反而更好說話一些,也不會給人落下話柄。

於是商毅也點點頭,道:“好吧,你請他進來,我見一見他。”

不一會兒,林之洋把李鬆晨領進內室,這時葉瑤瑱、陳圓圓、成進都以經迴避了,而林之洋把李鬆晨帶進來之後,也退了出去。

李鬆晨躬身施禮道:“學生李鬆晨,見過商總兵。”

商毅看李鬆晨作文士打扮,年紀大約在三十五至四十歲之間,但對自己自稱學生,多少也有些滑稽,道:“李先生,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李鬆晨略一推辭,也坐了下來,然後笑道:“商總兵,你這織造廠今天一開業可就出手不凡啊!看來用不了多久,全蘇州的人都會知道,連隆興堂也奈何不了新絲路絲綢織造廠。學生佩服之至。”

商毅淡淡一笑,道:“贊畫過獎了,到是這次蘇州府能夠置身於事外,我還要感謝彭知府啊!”

李鬆晨道:“不過商總兵有沒有想到過,隆興堂雖然不足掛齒,但它的背後就是蘇州織造局,鄭公公可不是一個好惹的人。”

商毅笑道:“如果倒退十年,那怕是五年,蘇州織造局或許還可以在蘇州一手遮天,而我也斷斷不會有這一舉動,可惜此一時彼一時也,李贊畫,鄭公公或許還沒有看清楚這一點,但你應該比我更淸楚。”

李鬆晨心中一動,想從商毅這句話裡找出一點信息來,但仔細一回味才發現,這句話內在的涵意其實就看自已怎樣去理解,可大可小。因此也無法揣摩出商毅的真實意思來。又道:“商總兵,實不相瞞,前兩天鄭公公就就來找到彭府臺,讓他出動官差,查封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雖然說被彭府臺暫時拖住,但府臺大人也十分爲難啊。”

商毅道:“前者叛軍進攻蘇州時,鄭公公阻攔我們商家軍進城駐守,差一點釀成了城破的大禍,想必彭府臺也不會忘記吧。”

李鬆晨也只好苦笑了一聲,又拱了拱手,道:“說實話那一次,我們也不知道鄭公公爲何要那樣做,不過還真是要多謝商總兵了。”

商毅道:“這到好說,而且也不能怪彭知府,不過居我後來察知,鄭公公如此舉動,完全是他新寵的一個叫雲孃的女子唆使。”

李鬆晨點點頭,道:“這個學生到也聽說一二,似乎確有其事。”

商毅道:“哪麼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個雲娘,應該就是叛軍的一黨,當時唆使鄭公公阻止我軍進城,其實就是爲了讓叛軍順利攻克蘇州。可惜鄭公公卻被這個女子迷住了,一直蒙在谷裡,還不知道呢!”

李鬆晨身子一震,看着商毅,道:“商總兵,你說的可是真的嗎?”

商毅微微一笑,也盯着李鬆晨,道:“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李鬆晨呆了一呆,馬上就明白過來,事情本身的真假並不重要,就算是假的,商毅也能把變成真的,有必要的時候,做爲扳倒鄭公公的有利證據。而且在現在的局勢面前,朝廷也無法因此而責怪商毅,相反還會順水推舟,一筆帶過去算了。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李鬆晨心裡也不禁一寒,看不出商毅的年紀不大,說話也和和氣氣,但不僅是能夠打仗帶系,而且玩起手段來也絲毫不差,從他進軍蘇州就懶着不走,再到今天開織造廠來擠垮隆興堂,設計對付鄭敬高的辦法,簡直是一環扣一環,心機之深,手段之高眀,是自已從未見過的。這麼看來,這個人也未免太可怕了。而現在他以經做到了總兵,又恰逢亂世,憑這種心計手段,日後會到那一步。

想到這裡,李鬆晨的頭腦中也禁不住閃出了四個字“亂世梟雄”。身上竟出了一身冷汙。

商毅見李鬆晨陷入了沉思,又道:“李贊畫,你應該明白,怎樣去回覆彭府臺了吧。”

李鬆晨站起身來,向商毅施了一禮,道:“商總兵,學生以經明白了。你儘管放心,學生會盡力說彭府臺,決不會干涉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事情,學生先告辭了。”

商毅也起身,道:“恭送贊畫。”

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78章 衡州府第45章 貨幣第398章 國事(一)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7章 煙雨杭州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123章 造船(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章 清廷(上)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5章 超級戰艦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章 反擊(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332章 對持(一)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01章 守城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50章 再攻濟南第203章 夜奔(下)第278章 回航第97章 遷移(四)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77章 名士第81章 洋人(下)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271章 妙手第10章 婚姻(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46章 身世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278章 回航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79章 桂王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78章 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