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

商毅站在指揮車,看看大約六百多米遠之外的海灘上,西班牙軍以經十分配合的殺出了陣地,列好陣式,準備迎戰商家軍。在商毅的左側,是外籍僱傭兵團的隊長葡萄牙人科雷亞,右則是剛剛背叛了西班牙遠征軍,和商毅達成了合作協議的亞莉桑徳拉。

在連續取得了兩次勝利,並且基本弄清了西班牙軍的實力和戰術之後,商毅對這次向西班牙遠征軍發動最後進攻以經信心十足,唯一擔心的就是西班牙軍會退縮在陣地裡,靠海上戰艦的火炮支援,進行頑固的抵抗。雖然這樣商毅也有把握擊敗西班牙遠征軍,但損失就會大得多。畢竟目前的商家軍對付海上的那些大帆船辦法,還是不多。但西班牙軍主動迎戰出來,那個就正對商毅的下懷,在好也不過了。

這次戰鬥,商毅一共出動五團和六團的全部兵力,並且把打敗索尓達多軍隊繳獲的火槍火炮全都裝配給六團,也使六團基本湊齊了兩個火槍營和一個火炮營。同時還有三團的火炮營、火槍營也編入戰鬥秩列,另外還有一個騎兵營,外籍僱傭兵團,和沈壽崇帶來的一千明軍。總兵力以經超過萬人。共計有五個火槍營、三個火炮營,共有大小火炮一百四十餘門,其中大中型火炮有七十多門,並且還專程拉來了十門紅夷大炮。另有各種火槍有六千餘支。

而西班牙軍在拆損了兩支軍隊之後,總兵力以經下降到七千五百人左右,而且毎條戰船上還要留下水手看守,實際的兵力還不到六千人,其中西班牙士兵大約爲四千多百人,僱傭兵六百人,馬尼拉土著兵約一千多人,其餘都是雜役。共有火炮七十餘門,火槍三千餘支。

但遠征軍的司令官徳拉佩納伯爵依然對擊敗生理人的軍隊信心十足,因爲他認爲就算生理人打敗了索爾達多和亞莉桑德拉的軍隊,自身也一定會遭受到沉重打擊,那麼正好可以集中全部的力量,一舉擊敗生理人的軍隊,然後就可以趁勝進軍,奪取生理人的城市。

商毅在指揮車上放眼看去,只見西班牙軍列成了五個大方陣,組成了西班牙軍的中路軍,在左側是甴馬尼拉土著兵、右側是僱傭兵,而在方陣的後面,還有約兩百多名西班牙騎兵和數百步兵組成的第二梯隊人馬。

商毅點了點頭,問亞莉桑德拉道:“亞莉桑德拉上尉,這就西班牙方陣嗎?”

雖然以經背叛了遠征軍,但亞莉桑德拉眼裡依然閃過一道自豪的神釆,道:“對,看來將軍對我們的戰術很熟悉。”

另一邊的科雷亞“哼” 了一聲,雖然對亞莉桑徳拉的態度不滿意,但也沒有否認她的說法,畢竟西班牙方陣以經是在歐州盛行了百餘年的戰術,西班牙能在歐州稱雄,西班牙方陣戰術也功不可沒。

在進入十六世紀之後,火繩槍逐漸在戰場上得到廣泛的運用,但由於當時火繩槍技術還不成熟,優缺點同樣明顯,需要和長槍兵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優勢。整個歐州的主流國家都在探索火槍兵和長槍兵結合的戰術。西班牙方陣戰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名將貢薩羅?德?科爾多瓦於十六世紀初首先創建,並在十六世紀中葉臻益完善。

西班牙方陣其實就是一個將火槍兵和長槍兵混編組成一個方陣,每個方陣可大可小,人數甴五百到三千不等,一般在外圍二到三排爲火槍兵,內圍三到四層爲長槍兵,方陣中心設制炮臺,裝配數目不等的火炮,在戰場上首先由火炮、火槍對敵軍進行遠程打擊,然後再由長槍兵出擊,與敵軍近戰,將火器的強大威力和長槍兵左刺戰術結合在一起,而且可以四面作戰,沒有明顯的弱點,並強調的絕對的紀律性,也使西班牙軍隊曾經威震一時。在十六世紀後期,歐州其他國家也都紛紛效仿,方陣戰術成爲歐州戰場的主流戰術。

進入十七世紀之後,隨着火槍性能的提高,由其是燧發槍的出現,西班牙又對西班牙方陣進行了一些小修整,以適應當時的戰爭規模、戰術變化和火器的進一步發展,不僅減少了長槍兵的數量,並增加火槍兵的數量,而且在每個大方陣的四角又加設了四個火槍兵組成的小方陣,可以根據戰場的情況,進行小規模出擊,加強了方陣的靈活度,也使方陣擁有着更大的威力。

而徳拉佩納佈置的五個方陣都屬於小形方陣,毎一個方陣同有六百二十四人組成,橫縱寬度約爲五十米,各二十四名士兵,外圍三排是火槍兵,共二百五十二人,內圍三排是長槍兵,共一百八十人,四角均爲橫縱六名火槍兵組成小方陣,共一百四十四人。中間是一個寬達二十米,高爲一米五的大木臺,一共裝配七門火炮,下裝車輪,可以隨方陣移動。同配有二十四炮手,二十四名雜役,付責推動炮臺。

五個方陣分兩段間距排列,前二後三,毎個方陣之間相隔約六十米,橫向展開達三百餘米,縱深也有一百多米,而且五個方陣可以同時向一方發動攻擊。並且隨着敵軍進攻方向的變化,而調整方陣的排列應對,在方陣後面,還有三百名左右的西班牙士兵,準備隨時補充到方陣中去。應該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堅固的陣勢。同時在方陣的前列,還佈置下了二十五門火炮,使中路的火炮總數達到六十門,也大大增強了方陣的正面火力。

按科雷亞估計,這五個方陣雖然只有三千多的士兵,但也足以抵抗一倍軍隊的進攻。因此儘管商家軍的人數多,但想要取勝,也並不容易。亞莉桑德拉的自豪,也不是沒有道理。

商毅笑了一笑,道:“亞莉桑德拉上尉,西班牙方陣,確實曾經是一個先進的戰術,可惜現在己經過時了。”

亞莉桑德拉的眉頭挑了一挑,道:“商將軍,你的說法也未免太過份了,西班牙方陣仍然是歐州最先進的戰術。”

商毅笑了一笑,道:“好吧,我們用事實在說話吧。”

不過看到商毅自信滿滿的樣子,亞莉桑德拉的底氣到有些不足,因爲她也看清了商家軍所佈置的陣式,在中路的陣前,佈置了八十多門火炮,和三個火槍兵營,在左翼佈置了一個火槍兵營和三十門火炮,右翼是騎兵營和外籍僱傭軍團,但商家軍依然還是布成橫行陣列,火槍兵只有四排縱深,而在火槍兵之後,長槍兵組成了兩排縱深。另下的一個火槍兵營和沈壽崇的明軍組成了預備軍。

亞莉桑徳拉遲疑了一下,道:“商將軍,你是使用的線式戰術嗎?瑞典人經常使用的那種戰術?”

商毅呵呵笑了笑,道:“差不多吧,不過我沒有瑞典人那麼多的騎兵。”

所謂線式戰術, 就是全軍減少縱深,而是排成橫列呈楔形展開陣形。這種佈陣方式,不僅能夠更大的發揮火器的威力,而且一改傳統的笨重方陣,可以在作戰中更靈活快速地機動、佈陣和進攻。這是軍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標誌着從古代和中世紀的戰術向近代戰術的轉化。而是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首先創建,而瑞典也因此在十七世紀中期一舉成爲歐州的新興軍事強國。

到了十七世紀中後期,線式戰術也廣爲歐州其他國家使用,從而徹底取代了西班牙方陣戰術。同時也爲後來的拿破崙時代的戰術運用奠定基礎。

當然在目前這個時候,線式戰術的變革還沒有徹底完成,而且線式戰術本身也還不完全成熟,因此線式戰術和西班牙方陣戰術仍然在歐州並用,也不斷上演着一揚一場精釆的對決。

不過亞莉桑徳拉顯然是方陣戰術的支持者,而商毅卻知道,線式戰術纔是未來戰爭的發展趨勢,只不過現在的火槍火炮性能還不足以將線式戰術後優越性完全發揮出來,方陣戰術還能夠免強與之抗衡,但在三十年戰爭後期的幾次關建性的戰役中,都是線式戰術取得了勝利。如1631年布賴滕費爾德會戰,1632年的呂茨恩會戰,1643年的羅克魯瓦會戰等。

在這個時候明朝的火槍水平,由其是火繩槍,和歐州的差距並不大,只是差在煫發槍上,但商毅一直都重視煫發槍,而也在商家軍中裝配了相當數量的燧發槍, 而在火炮方面,重型火炮的性能也大體相當,但中輕型火炮東西方卻有相當的差距,總體來說,中國要稍落後於歐州,但這種差距遠沒有二百年後的鴉片戰爭大,而商家軍在人員和火器數量上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完全有條件使用線式戰術,來對付西班牙軍的方陣戰術。何況商家軍還有更超前的原始火箭炮。商毅也有充份的信心,戰勝西班牙軍。

這時雙方的佈陣基本都以經結束,商毅也下令,開炮,攻擊。

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89章 交易(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404章 新年(下)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80章 洋人(上)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7章 行軍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39章 吳甡督戰第267章 變數(三)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14章 優勢第85章 地雷陣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92章 返程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42章 勸降第400章 國事(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0章 婚姻(上)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36章 隱密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44章 救援部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9章 授藝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08章 進京(上)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83章 下獄(下)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07章 哭諫(上)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78章 衡州府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5章 南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