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進攻北京(二)

其實李自成攻下北京之後,也得到了明軍遺留下的四百餘門火炮,其中還有數十門是紅夷大炮,如果有所準備,完全可以抵擋一陣。但商家軍來得實在太突然了,令大順軍根本就無從準備,再去搬大炮也來不及了,結果毫無還手之力就被商家軍打破了廣渠門,殺入外城。

打開了廣渠門,進入到北京的外城之後,商毅也並不急於進攻內城,因爲事實己經正明,擁有這個時代中國最先進火炮的商家軍,可以毫不費力的攻開任何一座北京的城門。而且商家軍還有其他多種武器沒有使用出來。同時商毅也想到,自己攻入了處城之後,大順軍一定會出兵迎戰,於是商毅先將所有人馬都開進北京的外城裡佈置,準備迎戰大順軍。

果然就在商家軍進城沒多久,佔據了城樓的士兵就向商毅報告,己經發現一支軍隊,向廣渠門殺了過來。

商毅聽了之後,立刻下令,二團向左、四團向右,分從兩側外圍向亂軍的側後方包抄上去,新團和偵察兵、騎兵、僱傭兵團留下來,在廣渠門前佈置陣地,準備迎擊大順軍。然後他帶着亞莉桑徳拉和朱媺娖,也登上了城樓,可以居高臨下的指揮戰鬥。

從望遠鏡裡商毅也看得很清楚,大順軍己經分爲數路人馬,分從幾條大街,向廣渠門這邊殺了過來。而沿廣渠門內大街行進的一路人馬的旗號上,寫着一大巨大的“劉”字,顯然大順軍的主將應該就是劉宗敏。

商毅知道,在另一時空裡,其實在進駐北京之後,李自成還能夠自持,不貪財不好色,食脫谷之慄,用粗陋軍器,而大順軍的軍紀日益敗壞,劉宗敏是起了相當大的帶頭壞作用。其實是在追髒索銀方面,劉宗敏最爲熱衷,甚致爲此準備了五千副夾棍。在局勢失控的初期,李自成一度也聽從了李巖的建議,準備嚴肅軍紀,嚴禁劫掠,維護北京的秩序。而又是劉宗敏,回頂了他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 結果令李自成默然無語,也只好聽之任之。

而在四月中旬,聽聞山海關吳三桂拒降,李自成本來是打算讓劉宗敏、李過率軍出征,進攻吳三桂,而自己留守北京,但二將耽於京城內的安樂享受,搖頭不應。李自成也沒有強求他們,反而自己親自率軍出征。

因此從這些情況來看,儘管在這時候,李自成己經稱孤道寡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但在他的意識裡,仍然缺少做皇帝的覺悟,依然還是兄弟義氣的江湖思想在主導他的行動,因此後世有學者認爲,李自成最終敗亡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什麼大順軍進京之後的軍紀敗壞,影響了戰鬥力,而是李自成並沒有完成從農民軍首領,向封建帝王的轉化,也不是沒有道理。

率軍趕來的正是劉宗敏,這時他正在內城尋歡作樂,聽說有軍隊來攻打北京,到也吃驚不小。雖然拒絕攻打山海關,李自成也忍了下來,並沒有強求,但劉宗敏也知道,守住北京是李自成對自己的最低底線了,如果把北京給丟了,李自成就算再講義氣,恐怕也不用輕易的饒過自己。因此雖然不知道是那裡來的人馬,劉宗敏也立刻招集人馬,向廣渠門殺了過來。

不過調兵集合都花了不少時間,因此等劉宗敏率軍殺出內城之後,也收到消息,得知北京的外城已被敵軍給攻破了。如果劉宗敏知道來的商家軍,劉宗敏當時就會嚇得退回內城防守,但並不是所有的大順軍都和商家軍交過戰,而劉宗敏得知廣渠門失守之後,也來不及細問,就帶着人馬殺了過來。

這次劉宗敏集合了約有一萬五千多人馬,而且劉宗敏也算是久歷戰場的人了,有了上一次與商家軍打巷戰的教訓,也知道在巷戰中兵力不易展開,因此也把人馬分成五路,分成五條街道向廣渠門的方向殺奔而去。

劉宗敏自己親率的這一路人馬的人數最多,大約有五千左右,而且走的是廣渠門內大街,直接正通向廣渠門。但就在離廣渠門還有數百步距離的時候,忽聽槍聲大作。“噼噼啪啪”響成了一片,衝在最前面的大順軍士兵立刻倒下了一片。劉宗敏也不禁大吃一驚,馬上就意識到,這是又遇上了商家軍了。

在攻入北京城的時候,劉宗敏曾經和商家軍相遇過,雙方雖然發生了激戰,但當時商毅率軍突圍,因此戰鬥的時間並不長,商家軍就殺出了北京城。後來李自成進京之後,知道這件事情也大爲緊張,曾派兵在北京周邊地區尋找過,但並沒有發現商家軍的行蹤。

而隨着崇禎的屍體和三個兒子陸續被發現抓住,李自成也大爲安心,在他看來明朝己經滅亡了,商家軍再強大也無濟於事,也就漸漸的安下心來,而劉宗敏等輩,更是隻顧着追髒索銀,因此大順軍的上上下下都把商家軍給扔到腦後去了。

劉宗敏萬萬也沒有想到,商家軍居然又會突然又殺回到北京來,心中也不禁暗暗後悔,早知是這樣,就該答應李自成,率軍去進攻吳三桂,總也比留在北京對上商家軍好,同時也大爲意外,商家軍是從那兒鑽出來的呢?因爲現在北京方圓百里的地區己全在大順軍的掌握之中,怎麼連一點風聲都沒有呢?他那裡會想得到,商家軍會是從海上殺過來的呢?

但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硬着頭硬迎戰,劉宗敏在戰馬上長身觀看,估摸着這支商家軍的人數並不多,大約就在三四千左右,雖然火器兇猛,但自己也不是完全沒有一打,因此劉宗敏也立刻下令全軍,向廣渠門的陣地發動進攻。同時又派人到其他各路人馬那裡傳令,讓他們也儘快趕到戰場來,合力圍剿這支商家軍,那怕是把他們趕出城外,也是成功。

雖然守衛廣渠門陣地的是一個新團,但也配備了一個火槍營,再加西班牙僱傭兵和偵察連,共計也有二千二百多支火槍,其中煫發槍達到一千二百多支,加上防守的範圍小,因此火力十分密集。而且商毅只留下一千五百人佈置在陣地上,其他們都爬上城牆、屋頂、高樓等地,形成立體防線。

因爲是在城裡作戰,因此商家軍的重型火炮都不能使用,也不能試一試爆破彈的威力,但商家軍還有四十餘門小型火炮,也夾雜在陣地中,向大順軍展開了猛烈的打擊。

一時間槍炮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其中也夾雜着無數的慘叫哀號聲音,已廣渠門爲核心的方圓數十丈的街區內,幾乎都被濃煙籠罩住了。只打得從各條街巷進攻過來的大順軍士兵屍橫遍地,血流滿地。始終無法衝到商家軍的陣地前。而且商家軍的第一批阻擊手也正式參戰,一共有二十人,使用的都是帶十字光標瞄準器的米尼步槍,都被商毅佈置在城牆上,專打大順軍的軍官。

雖然像劉宗敏這樣級別的大將是不會輕易的衝在前面,但在前線作戰還是需要大量中下級的軍官來指揮戰鬥,在中國古代,軍官的服裝甲冑和士兵都是有着明顯的區別,因此阻擊手們都能十分輕鬆的找到自己的目標,而大順軍低基層軍官們,也不時的被來歷不明的孑彈打得爆頭陣亡。

一個基層軍官的陣亡,那怕只是一個管着十幾個人的基層軍官,都會給隊伍帶來一些混亂,因爲失去了指揮官的士兵們都茫然不知所措下一步的方向,如果是戰場有利到還好些,只管跟着向前衝就完了,但現在遍遍又遭到了強力的阻擊,沒有指揮的士兵們也不知道自己是該進攻還是撤退,而這些小混亂加在一起,就會對全軍的行動也造成極大的麻煩。

因此儘管這時大順軍的其他四路人馬也都陸續到達了戰場,但在隊伍中的混亂卻越來越大,有人還向前衝,有人後退,也有人躲起來,互相沖撞擁擠,反而阻礙了自己的行動,也無法集中力量對商家軍形更大的壓力。

事實上整個戰事才進行了半個多小時,而大順軍的損失己經超過了兩千人。

亞莉桑德拉陪着商毅一起在廣渠門的城樓上觀戰,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道:“商,這跟本就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屠殺,爲什麼你的軍隊已經能夠使用火槍和火炮做戰,而我們敵人還是使用着這樣原始的武器和戰術,難道他們還是生活在中世紀的軍隊嗎?而且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居然也能夠攻佔了你們的首都,毀掉你們的帝國,這真是太奇怪了。”

商毅也苦笑了一聲,亞莉桑德拉到了中國以後,一直就根着啇家軍,自然就想當然的認爲,中國的軍隊和商家軍應該是差不多的。其實這纔是這個時代中國軍隊的真正樣子,而商家軍只是這個時候中國的一支另類軍隊。

不過商毅也不知道該怎樣像亞莉桑徳拉來俱體解釋這樣情況。只好道:“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大多數軍隊都是這個樣子的。火器在這裡並沒有得到普及和應用,像我們商家軍這樣的軍隊並不多。”

亞莉桑德拉怔了一怔,也不禁笑道:“你們的國家真有趣,不過這麼說起來,以你目前的力量,恐怕用不了幾年,就完全可以征服這個國家。怪不得你以前說話的口氣,簡直就像一個國王。或者說如果沒有你,當初的遠征軍或許也能夠征服這個國家。”

商毅搖了搖頭,正重道:“亞妮,你錯了。你對我的國家瞭解得還是太少了,我的國家,絕不是能輕易被別人征服的。”

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399章 國事(二)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88章 計劃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24章 洞房第135章 開業(二)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47章 穿插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72章 水路攔截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6章 接頭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9章 催促出兵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61章 破局(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98章 困境(下)第145章 規則(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73章 福臨登基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94章 撤兵第8章 軍備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78章 衡州府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4章 優勢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