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朱印船(上)

商毅站在船玄邊上,放眼向東北方向看去,用肉眼就能看得清楚,大約在不到千米之外,出現了二大三小,五艘帆船,都是一色的尾高首低,張着硬式帆。從航向上看,正是向中國方向行駛。因爲商毅對這個時代各國的帆船都作過一番研究,因此也看出這是典型的日本帆船。

而這時一些航海年頭長的水手也認了出來,紛紛道:“這是倭人的船啊!難到是倭寇又來了嗎?”

在這個時候,離倭寇最猖獗的時代己經過去了七八十年,而且曰本也己經閉關鎖國,退出了航海貿易競爭,因此在東亞、東南亞海域裡的日本船和倭寇都大大減少了。但當年倭寇對中國沿海造成的傷害還是留傳下來不少,再加上中日兩國爲了朝鮮也大打了一場,一提到日本人,對他們都沒有什麼好感。

但商毅知道,如果是倭寇皓,一般船上會掛出八幡大菩薩旗,但這五艘船上都沒有,因此是倭寇船的可能性不大,也許是朱印船。

所謂朱印船,就是在十六世紀後期,是由猴子豐臣秀吉開創,後由德川家康沿襲發展的日本海外貿易制度產物,即得到日本政府特許的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隻。因爲這些船隻都有來自日本幕府簽發的“朱印狀”。類似後世許可證一類的證件,所以統稱爲朱印船。在十六世紀未期到十七世紀前期,曾經盛及一時,不過隨着德川幕府閉關鎖國政策,到這個時候,也走向衰弱。但偶爾還是會有的。現在遇見的這五條船,說不定就是這種朱印船。

不過商毅也提醒自己,可不能掉以輕心,因爲鬼子一向狡猾,說不定是倭寇船僞裝的也未必可知, 這種事情鬼子可沒少幹。不過不管是什麼船,首先扣下來,問個清楚再說。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派出一艘西班牙帆船,迎了上去詢問。而其他的船也都暫時停了下來,靜觀其變。

派出的這一艘西班牙帆船是一艘六百噸級的中型戰船,裝配了火炮六十二門,無論個體戰鬥力,要超過所有的日本船,而且其他戰船也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商家軍戰船的數量、火力、速度都遠在曰本船之上,因此對付這五艘曰本船也是綽綽有餘。

見對方有一艘船衝自己行駛了過來,這五艘日本船也停了下來,其中一艘大船也越衆而出,迎了上來,其餘的船也都停下。

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靠隴,誰也沒有向對手發難。然後有人靠着船甲板,說了幾句,隨後兩船搭上了跳板,有幾個日本人上了商家軍的戰船,然後轉向,朝大隊船隊這邊行駛過來。

在穿越之前,凡是中國人,都對日本都不會有好感,因此商毅也不可能在船甲板上等着他們,早就返回到船樓裡,只是吩咐士兵,等曰本人上船之後,帶來見自己。

又等了一會兒,那艘船終於駛到了“銀河”號傍邊,搭上跳板,一共過來了五個鬼子,爲首的一個三十來歲,長得很瘦,還佝僂着腰,使本來就不高的身材顯得更加矮小,一雙小老鼠眼,留着兩撇狗油胡,看起來十分猥瑣;他後面跟着的是個胖子,乍看有幾分像是相僕選手,但一身的肥肉出買了他的本質。而胖子跟着的是一個老頭二個青年,老頭鬚髮花白,青年血氣方剛,但身板筆直,個頭也較前兩人高一些,而且都佩着武士刀。

上到“銀河”號之後,小瘦子首先和商家軍的士兵打招呼,並且指引着身後的幾個人,看上去是個翻譯,說了幾句話之後,立刻有士兵上來,要老頭和青年將佩刀解下來,老頭到是沒說什麼,立刻將佩刀解下,交給士兵,但那兩個青年卻還有些不服不奮,但被老頭喝斥了兩句之後,也老實了不少,乖乖的將佩刀解了下來。

隨後士兵才把他們五人帶到了船艙裡來見商毅。

進到房裡之後,小廋子立刻上前兩步,向商毅深深鞠了一躬,道:“將軍閣下,我們是商人的幹活,是大大的良民,請將軍閣下高擡貴手,放了我們。”

商毅呆了一呆,覺得這詞很耳熟,想了一想才記來後世的一些抗戰題材的影視篇裡,日本人說中國話都是這種語調。

其實商毅會說日語,而且還相當精通,比掌握的法語水平還要早一些,但他暫時還不想讓這羣鬼孑知道,因此用漢語道:“不必害怕,如果你們是正當的商人,我當然不會爲難你們,但我需要覈實你們的姓名身份。”

根據這羣鬼孑的講說,他們是來自日本薩摩藩的商人,是到中國從事海上貿易,那個小廋孑叫朝阿太,胖子叫甚助衛門,老武士叫大野殿守,兩個年輕武士一個叫水野蕂九郎、一個叫山元右門十兵衛。而且大野殿守還向商毅出具了薩摩藩的朱印狀和鄭芝龍頒發的海上貿易文書。

商毅知道,薩摩藩可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名,位於九州西南部,即後世的鹿兒島縣和宮崎縣的一部分。藩主爲島津氏。如島津酒貴、島津義久、島津義弘、島津忠恆等人,都十六、十七世紀活趺在曰本的風雲人物。

在關原之戰中,島津家族支持豐臣氏,與德川氏陷入對敵關係,但在豐臣氏失敗之後投降了徳川幕府,在藩主島津義弘的運作遊說之下,成功保住了原有領土,依然保持着西南部強藩的地位。之後又入侵琉球,佔領奄美諸島,並支配琉球王朝,並且積極的發展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由其是在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之後,只有薩摩藩還堅持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也成爲日本國內的中國商品唯一供應者,因此薩摩藩也成爲日本最富有的大名之一。

因爲薩摩藩在關原之戰中與德川氏爲敵,因此一直都是德川幕府重點防範的大名,而薩摩藩同樣也一直處心積慮的想顛覆德川幕府,在明治維新中,薩摩藩也成爲倒幕的中心勢力,同德川幕府作戰。明治維新三傑之中的兩人: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還有稍後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山本權兵衛、大山岩等維新勢力的人物都是出自薩摩藩。

從這幾個人的講述來看,到是沒有什麼破綻,因爲薩摩藩一直都保持着和中國的貿易來往,派出商船到中囯從事貿易也是正常的。而從這幾個人的樣子來看,瘦子朝阿太是翻譯、胖子甚助衛門到像是個商人的樣子,兩個青年武士估計是護衛保鏢一類,而那個叫大野殿守的老頭到有些氣度,到像是一個頗有身份,慣於發號施令的人。

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爲有朱印的日本船多少都和日本大名有些關係,因此派出一個家老之類的重要臣下隨船出行,也完全正常的。至少可以說,這五艘曰本船是倭寇的可能,比是商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商毅雖然對日本人沒有什麼好感,但也不至於到見了日本人不分青紅皁白就宰的地步,既然他們是來做生意的,商毅也不打算多爲難他們,因此道:“你們這次帶來一些什麼貨物?”

甚助衛門忙道:“有銅、鐵、硫磺,還有刀、摺扇、屏風等等。”

商毅知道在這個時代的世界貿易中,中國是佔絕對主導地位的,任何國家的手工產品在中國都沒有競爭力,輸入中國的商品主要都是礦產,土特產等。日本的礦產主要有銅、鐵、硫磺,而購買的中國商品主要是生絲、娟織物、棉織物、毛織物、瓷器等。當然日本也有少數手工產品在中國暢銷,日本刀就是其中最搶手的商品,另外摺扇、屏風、竹織品也有一定的競爭力。

商毅又道:“那麼你們準備運到那裡去賣呢?”

甚助衛門道:“是打算運到廣州去的。”

商毅點了點頭,道:“我對你們的貨物很感興趣,這樣吧,你們根着我的船隊走,到杭州停泊,讓我看一看你們的貨物,如果合適的話,我可以買下來,也省得你們再到廣州去了,另外你們需要什麼中國商品,也可以就在杭州購買,你看怎麼樣?”

其實商毅對摺扇、屏風、竹織品不感興趣,但對日本刀有些動心,雖然己經進入了火器時代,但冷武器卻依然還是戰場上的重要一環,而曰本刀則是冷兵器中的佼佼者,如果能夠給商家軍裝配一批日本刀,一定可以大大提高近戰能力。同時日本的銅礦、鐵礦、硫磺也都是商毅需要的物資。因此如果能和日本建立起貿易關係,對商家軍的發展,還是大有益處的。

另外在這個時代的日本是世界上少數的產銀國,有相當的購買力,而且日本的大名、貴族也都十分喜歡中國商品,因此曰本人的錢也是很好賺的。鄭芝龍的海上貿易,有一大半都是對日本進行。雖然商毅與荷蘭人的協議中,不包括對日本的貿易航線,但並沒有說不許日本人到杭州來做生意,商毅可是不會放過這個身邊的大市場。

等朝阿太將商毅的話像另外四人翻譯了之後,大野殿守和甚助衛門先商量了幾句話,然後大野殿守上前一步,向商毅行了一禮,道:“請問將軍能否告訴我,您的身份。”

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52章 談判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3章 趕集(上)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78章 步兵進攻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69章 召見第1章 喜迅(上)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62章 破局(二)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24章 天像第268章 變數(四)第84章 夜襲(二)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94章 勸降(下)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73章 阻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21章 狙擊手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章 喜迅(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136章 開業(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章 清廷(上)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94章 勸降(下)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19章 投效(上)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