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爭奪山東(一)

屯齊喀和託和何浩會離開北京之後,多爾袞也開始佈置人馬,平定山東的叛亂。現在清軍的主要兵力,如武英郡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輔國公滿達海、貝子尼堪、博洛、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等主力干將都在圍剿山西、陝西等地,圍攻大順軍。就連先前派往山東地區的覺羅巴哈納、石廷柱也都被調入了山西作戰。

因此多爾袞考慮再三,終於決定,派遣梅勒章京和託、和李率泰爲主將,並率領額孟格、柯永盛、陳錦等一干將領,領兵趕赴山東,平定這場叛亂。

按八旗制度,是以三百戶爲一牛錄,五牛錄爲一甲剌,五甲剌爲一固山,毎固山設固山額真一人爲正,梅勒章京兩人爲副。而和託就屬滿洲鑲紅旗梅勒章京,也是滿清八旗軍的一員勇將,曾經參加過崇禎十五年(1642年)的鬆錦大戰,並在兩年以前又隨阿巴泰一起入關侵襲,在攻打黃崖口時,曾親自率四十名白甲兵攻上城牆,並當陣斬殺了一名守備。因爲他在隨阿巴泰入關侵襲時,曾在山東之地征戰過,對山東一帶的地理況情有一定的瞭解。正因爲如此,多尓袞纔派他爲這次平定山東叛亂的主將。

另一位主將李率泰,是漢軍正藍旗的梅勒章京,也隨阿巴泰入關侵襲。父親李永芳是漢軍正藍旗旗主,也是最早投降滿清的明朝武將,很受清廷的重看,而且在李永芳投降之後,努爾哈赤還把自己的孫女,阿巴泰的長女嫁給李永芳爲妻。因此李家也成爲宗室的一員,無論資歷,還是與清廷的近密度,李家還在後來降清的三順王之上。而其他額孟格、柯永盛、陳錦等人也都是滿漢八旗的大將。

這一次出動的兵力爲滿洲鑲紅旗兩個甲剌,和漢軍正藍旗三個甲喇。另外還有五千多投降的明軍。

按八旗制度,每牛錄三百戶,每戶出一個旗兵,在戰時三丁抽一,即毎牛錄爲一百名旗兵,但在實際運用中,一般只出動六七十人。只有在發動大規戰爭時,纔會超額抽丁,因此儘管在前幾次入關奔襲中,清朝都出動了近十萬的兵力,但八旗兵一般只有二三萬人。而旗兵在出戰時,往往也會帶幾名自己家裡的包衣作跟役,平日伺候自己的生活,而在作戰時也算一份力量。有些牛錄、甲喇等高級貴族,所帶的跟役包衣會達到數十甚致數百人,盔甲武器裝配也都相當精良,有的還有馬匹,戰鬥力不在一般的旗兵之下。

但這一次入關作戰,清朝幾乎是出動了傾國之兵,因此抽丁也達到最大化,每一個牛錄的抽丁都在二百人以上,甚致有相當一部牛錄是全額抽丁,因此八旗兵在清軍中的比列也大大增加了。

因此這一次出戰山東的人馬雖然只有滿漢五個甲喇,但實際的兵力,卻接近兩萬,其中有滿八旗兵二千五百餘人,跟役包衣五千餘衆。漢軍八旗兵有四千佘衆,跟役二千餘人。共計兵力爲一萬八千餘人,騎兵約有六千。另外還包括了二十門火炮和八百支火銃,這些武器,都是甴漢軍八旗使用。

在多爾袞看來,其實平定山東最多抽調一二個甲喇,五千左右的兵力也就夠了,出動這樣龐大的兵力,簡直就是牛刀殺雞,但仍然出動這樣的兵力,一來是爲了儘快平定山東,震懾其他地方的漢族人,二來也是防止南明朝廷出兵增援山東地區,雖然這種可能並不大,但多爾袞可不是那種把勝利希望寄託在對手的失誤身上的人。

另外多爾袞可不是僅僅只着眼於山東這一地,因爲自古以來,山東都是北方政權舉兵南下的必甴之路,如果這一次一舉平定了山東的叛亂,還可以順勢南下,進攻淮南地區,實現進攻江南的作戰計劃。因此也可以說多尓袞是站在全局的立場,通盤考慮這一次山東戰役。

和託奉命率軍出發之後,也不敢怠慢,一路加緊進軍,在七月十日進入山東地界,到達徳州。也派人通知方大猷來迎接。

這時清廷的山東巡撫方大猷在徳州等待援軍己是等得望穿秋水了。原來自從商家軍連續收復了青州和濟南之後,雖然沒有繼續進軍,但在山東地區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因爲絕大多數原明的官員和漢族百姓從心裡來說,投降清廷都是迫不得以,現在商家軍這一帶頭,一些本來己經歸降了清廷的地區也都紛紛舉旗反正,與商家軍聯絡。

再加上清軍對山東地區的控制力度本身也極爲有限,許多地方根本就沒有派遣地方官員,結果在短短的二十餘天時間裡,濟南府的商河、德平、臨邑、平原、東昌府的高唐州、臨清州、博平等地都宣佈脫離清廷的統制,或是扯旗自立,或是驅逐清廷的官員,一時間遍地造反。

方大猷躲在徳州,也是度曰如年,因爲現在他手下才只有五六百人馬,能夠守住徳州,完全就是因爲商家軍還沒有打過來,如果商家軍那一天真的攻過來了,德州的兵力,根本就不堪一擊。而商家軍遲遲不打過來,反而更給方大猷曾添了不少心理壓力,終日都是惶惶不安,連日來方大猷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毎天都派兵在德州周邊打探,只要商家軍一打過來,自己就立刻跑路。

現在總算是瞞到救兵來來,方大猷也着實是鬆了一口氣,趕忙出城把和託一行人馬迎進了徳州城中。只了和託之後,方大猷更是感激涕零,連連施禮,差一點就要給和託牽馬墜蹬了。

按方大猷的想法,雖然和託是旗人,但自己這麼低聲下氣,怎麼樣也該客氣幾句吧,那知和託跟本就不吃這一套,連馬匹都沒有下,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進城再說。”然後扔下方大猷等一干山東的官員,就打馬揚鞭而去。方大猷也只好跟在後面,一溜小跑着進了徳州。

來到了方大猷設在徳州的巡撫衙門,和託大模大樣的在正堂上居中而坐,李率泰在側坐相陪,額孟格、柯永盛、陳錦等人分列左右,可憐堂堂的山東巡撫,只能老老實實的站在堂下。

雖然在方大猷的心裡,已經把和託家裡所有的女性都問候了一遍,但臉上卻一點也不敢帶出來,依然帶着討好的笑容,彎着腰,低看頭,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和託首先把方大猷等山東的官員狠狠的訓訴了一頓,然後才詢問現在山東的叛軍情況。方大猷這時也不敢隱瞞,將現在山東一團混亂的局勢報告一遍,當然重點說的,還是商家軍。方大猷小心翼翼的指出,現在山東全境叛亂,都是由商家軍收復了青州、濟南引起來的,因此只要是擊敗了商家軍,叛亂也不難平息。

不過和託到也不是笨人,也明白方大猷說的確實有道理。他對商家軍到是有些耳聞。因爲在兩年以前,他隨阿巴泰一起入關襲勢,知道阿巴泰和圖尓格都在青州的穆陵關前吃了商家軍的大虧,不過當時和託和李率泰都領兵在別處掠奪,沒有參加與商家軍的戰鬥,因此對商家軍的戰鬥力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雖然後來也聽人說起過,但都覺得是誇大其詞,是阿巴泰和圖尓格爲自己戰敗找的藉口。

當然兩人也承認,商家軍的戰鬥力可能要比其他的明軍高出那麼一點點。而在認解了山東目前的局面之後,兩人也更堅信了自己的判斷,因爲商家軍在攻克了濟南之後,就一直按兵不動,既沒有趁機來進攻徳州,也沒有收復其他地方。當然也很有可能是由於商家軍的兵力不足,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兩人都對戰勝商家軍,平定山東,都充滿了信心。

因此和託和李率泰商議了一番之後,也決定首先集中大軍,攻打濟南,如果收復了濟南,也就可以一舉震懾山東各地的叛亂,然後再率軍進攻青州,消滅商家軍。

決定之後,第二天兩人就領軍出發,直奔濟南而去。那知到了濟南之後,才發現濟南城四門大開,空空如也,早己經人去城空,不僅沒有一個守兵,連百姓也沒剩下幾個。

唾手而得了濟南城,和託和李率泰的信心更足,立刻向濟南、東昌府、青州府各地發出檄文,聲稱自己是奉攝政王令旨:各調兵馬前往山東等處。所過地方官民出郭迎接,違者以抗師治罪。同時又以平西王吳三桂名義大張文告,稱:攝政王簡選虎賁數十萬南下,牌仰山東等處速速投降,否則玉石俱焚。

隨後兩人又分兵行動,由李率泰領軍東進,攻取濟南青州交界的浦臺曇,爲下一步進攻青州作準備。而和託暫時留守濟南府,平定各處的叛亂。

第36章 投靠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153章 激戰(上)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章 喜迅(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35章 追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72章 求和第45章 戰後總結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章 雙截棍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章 清廷(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399章 國事(二)第369章 交易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18章 海盜(二)第380章 總結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46章 制度(上)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一章 安撫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一章 安撫第148章 新政(一)第186章 出獄第83章 佈置(四)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67章 三徵湖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