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爭奪山東(五)

因爲現在離得實在是太遠,而且又是從背後觀戰,和託手裡也沒有望遠鏡,因此他對戰場的情況也只能瞭解一個大概,看不清細節。只是看到第一批騎兵己經距離商家軍的陣地很近了,好像馬上就能夠突入到商家軍的陣列中去一樣。

而這時第二批騎兵也被投放到戰場中,商家軍的火炮也開始重新轟擊,對清軍的第二批騎兵進行打擊,在戰場中間立刻生出了大量的煙霧,也阻當了和託觀察戰況的視線。

不過雖然視線被阻,但和託仍然對目前的戰局產生比較樂觀的判斷,雖然第一批騎兵的損失很大,但己經攻到了那麼近的距離,應該是可以突破商家軍的防守陣列,也算是基本己經達到了目標,就算第一批騎兵還不能攪亂商家軍的防線,但有了這個基礎,等第二批騎兵殺上去之後,也一定能夠將商家軍的防線完全撕亓。何況自己手裡還有第三批騎兵隊伍。因此和託立刻下令,調集三千步兵,跟在第二批騎兵的後面,衝殺上去,一舉擊潰商家軍。

事實上和託萬萬沒有想到,儘管這時第一批騎兵離商家軍的陣地只有五六十步的距離,換成公制,甚致不到一百米,看似瞬間既到,但卻遭到了商家軍的嚴密阻,想再前進一步,都無比的艱難。

雖然這時第一批騎兵只剩下五六百騎,但有不少騎兵都己將自己手中的弓箭射出,雖然在這個距離上,清軍只能使用拋射,不過一時間箭矢破空的聲音也在槍嗚聲中夾雜響起,數百枝羽箭組成的箭雨也落向商家軍的陣列中去。這也是在這一戰中,清軍首次對商家軍發動有殺傷的進攻。

拋射的穿透力並不強,而且商家軍的士兵都帶着八楞兜底的鐵盔,因此就算是被羽箭射中也不怕。不過商家軍的士兵所穿的護甲畢竟只是一件鐵背心,防護的區域有限,因此還是被清軍射傷了不少士兵。不過總體來看對商家軍的殺傷力並不下。

而這時商家軍也同樣還擊着清軍,又打死打傷了一二百騎,等清軍衝到離商家軍的陣列只有三十餘步時,只剩下三百餘騎了。

但眼看着就要突破商家軍的防線了,這時幾乎都可以看淸敵軍的樣子了,因此剩餘的清軍依然欣喜若狂,只要衝入商家軍的防線裡,就不用害怕商家軍的火器,就可以靠自己精湛的騎戰之術,給商家軍狠狠的打擊,也就能夠一舉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在每一個清軍的騎兵頭腦中,都閃出這樣的念頭來,也紛紛都掛好弓箭,拔出馬刀,只等着突入商家軍陣線中的那一刻。

但就在這時,只見商家軍的壕溝後面,停着一排並列排放着許多根鐵管的車輛。從鐵管的管口中,依次噴射出耀眼的火舌來,而且槍鳴聲音也如同暴風聚雨一般,急促的響了起來。

商家軍使用的當然是裝着管風琴槍的雷霆戰車。毎一輛雷霆戰車上有兩排管風琴槍,每排有八十一支槍管,在填裝好了彈藥之後,用一根引線連上,只要點燃引線,就可以依次發射,在三十秒的時間內,可以把八十一支槍管完部打光,雖然有填裝速度慢、移動不便等弱點,但在短時間內的殺傷力極大。商家軍在山東有三十輛這樣的雷霆戰車,也被周少桓全部都帶到青州來了,現在使用其中的十五架,也拿清軍驗試一下威力。

面對着這種最原始的機關槍,清兵們根本就沒有防備,其實就是有防備也沒有用,在三十多步的距離內被擊中,多厚的盔甲也抵擋不住,而這一次幾乎是前仆後繼的跌倒,剩餘的騎兵,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縱馬躍過戰壕,殺入商家軍的防線中付。有不少騎兵摔落的位置,離戰壕僅僅就只差了幾步。

這一次就連商家軍的將領也看得目瞪口呆,一團的團長蔣義渠也把舌頭伸出了老長,喃喃道:“我的親孃咧,這是什麼玩意,竟然有這麼厲害。”

周少桓畢竟是在軍工廠裡見過管風琴槍的試射,因此震懾力度也要小一些,道:“這種雷霆戰車是咱們的兵工廠裡生產出來的武器,聽說是總兵大人從泰西諸國中學到的製法。”

蔣義渠聽了之後,也連連點頭,道:“厲害,厲害,不愧是叫雷霆戰車。”

這時馬上有士兵將發射完的管風琴槍從雷霆戰車上卸下來,重新填裝彈藥,而還有一排管風琴槍也調整好位置,等着第二排的清軍騎兵攻上來。

而周少桓卻忍不住轉頭看了看身後的方向,道:“大勇那邊怎麼樣了,爲什麼還沒有消息過來。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清軍也己經把步兵投入到了戰場上,但硝煙還沒有完全散盡,和託也看不太淸遠處的戰況,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在商家軍的陣地前面,到是聚集了不少人馬,但還是看不淸楚,第一批騎兵是否己經突破了商家軍的防線。而自己現在是該把第三批騎兵投入戰場還是繼續追加步兵。

而就在這時,忽然和託的一個心腹跟役來到他的身邊,道:“章京大人,李章京那邊派人過來,有緊急軍情要向您稟告。”

和託怔了一怔,李率泰的軍情不用問,一定是和這次進攻青州有關的,難到他那邊以經攻開了青州嗎?這到也很有可能,因爲明擺着自己在這裡牽制着商家軍的主力,到是讓他撿了個便易。因此也點了點頭,道:“叫他來見我。”

跟役下去之後不一會,領着一個士兵急匆匆的來到了和託面前,那士兵道:“章京大人,現在南城那邊發現了商家軍的大隊軍馬,十分吃緊,請章京這邊派些援軍過去接應,要不然的話,我們李章京那邊恐怕就支持不住了。”

和託聽了之後,也不由又驚又怒,想不到李率泰不但沒能攻開青州,反而來向自己求救來了。現在他己經認定了在這裡和自己交戰的纔是商家軍的主力人馬,當然不相信李率泰那邊的敵軍有多強,再加上滿軍一向也瞧不起漢軍,因此和託就立刻斷定,這一定是李率泰太沒用了,離開了滿軍就不行。但到底救不救援李率泰呢?和託也不禁有些爲難起來。

現在和託手下還有第三批騎兵千餘人,另外還有步兵約四千人,還是派得出救援的兵力來。但現在這邊的戰場局勢也不明瞭,戰局的發現似乎和自己預料的有一點偏差,前兩批騎兵好像還沒有突破商家軍的防線,因此自己還是需要留一手準備,萬一把剩下的這一部份兵力派出支援李率泰了,而這一邊卻還差最後一把勁可怎麼辦?

但如果不去救援李率泰,他要是真的被商家軍的偏師擊敗,對自己也是很不利的,因爲商家軍就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趕過來支援這邊的戰場,集中全部的力量來對付自己。因此發不發援軍,這到是一個非常難以決定的選擇。

不過和託也知道,在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當機立斷,決對不能夠猶豫不決,而且他對目前的戰局判斷是:對清軍有利,商家軍只不過是在免力支撐而己。如果自己把最後的兵力全部都投入到戰場去的話,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夠擊敗商家軍。因此就算李率泰那邊真的被商家軍擊敗了,自己也有把握在商家軍的援軍趕到之前,先擊敗眼前的敵軍。

基於這些考慮,因此和託對來請援軍的士兵道:“我這裡馬上就可以擊敗敵軍了,因此暫時抽不出兵力去支援你們李章京,不過只要等我一擊敗敵人,就會立刻發兵去支援他,也請他再堅持一會兒,最多半個時辰,我就一定能夠擊敗這邊的敵軍了。” 頓了一頓,和託又道:“也許等我擊敗這邊的敵軍之後,李章京那邊的敵軍也會主動撤軍了,因此你回去告訴李章京,讓他無論如何,匆必堅守下去,明白嗎?”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語氣也變得嚴厲了起來。

請援軍的士兵聽了之後,雖然也動了動嘴,但終究不敢再說什麼,只好答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等他走了以後,硝煙也散去了一些,和託也能看清一點,兩批騎兵的進攻竟然還沒能突破啇家軍的防線,和託也不竟有些意外,這支明軍到是出乎意料的頑強啊! 不過剛纔對請援軍的士兵把大話也扔出去了, 要在半個時辰裡結束這邊的戰鬥, 那麼現在也不留手了。

因此和託也立刻下令,命最後一批騎軍也出擊,一定要突破商家軍的防戰。同時和託又下令,一千名火銃手也跟隨騎兵出擊,在近距離中以火器來壓制住對手的火器,另外自己軍中的二十門火炮也準備開火,攻擊商家軍的陣地,爲自己的軍隊進行火力支援。這一次將全力以赴,一舉擊敗敵人。

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66章 雨戰(二)第79章 救急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93章 合圍(四)第37章 進攻南陽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92章 返航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94章 撤兵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267章 變數(三)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23章 造船(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99章 備戰(一)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46章 內外夾攻第154章 激戰(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52章 對持第308章 宣戰(上)第131章 攻城(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66章 忽悠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60章 民心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82章 佈置(三)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85章 地雷陣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188章 勸降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309章 宣戰(下)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36章 南歸(下)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