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

不過就在清軍發動試探進攻的時候,成進己經給西線的陣地派來了援軍,一個炮兵營和一個輔助營迅速在戰壕後面佈置好了陣地,將炮口齊齊的對準了清軍的陣列。隨着發令員的一聲令下,六十門中重型火炮分成三批輪番開火射擊,,將炮彈直接打到清軍的陣列中。

因爲從來沒有和商家軍交戰過,葉臣也不知道商家軍的重炮到底能打多遠,這時清軍主陣離商家軍的陣線不足五百步,幾乎炮兵營的所有火炮的火力覆蓋之下。清軍的盾車剛剛推出來,立刻就遭受到沉重的打擊,炮彈有的直射,有的曲射,落到清軍的陣中,巨大的爆炸轟鳴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

而且清軍的陣列本來就是採用的密度站位,因此殺傷效果也十分理想,毎一顆炮彈落地中心的二三丈範圍之內,幾乎都難以倖免,非死即傷,清軍也被打得紛紛倒地,哭聲喊聲響成了一片,整個陣勢也刻就亂了起來。

葉臣在陣中也大吃了一驚,他剛纔也看見了商家軍在陣地上佈置火炮,不過並沒有在意,因爲在他的印像中,在這麼遠的距離之外,只有紅衣大炮才能夠打到自己的陣地來,而商家軍佈置的,顯然都不是紅衣大炮,大概是爲了加強火力準備,也並沒有太在意。卻沒有想到,商家軍的火炮不僅能夠打得遠,而且發射出來的還不是實心彈,而是開花彈,一落地就炸一片,因此殺傷力也遠比紅衣大炮要厲害得多。

不過現在己經沒有時間讓葉臣來思考,因爲清軍陣中己是一片混亂,有不少人不顧軍紀軍令,開始向後退卻。而且己經有三顆炮彈落到葉臣所在的位置附近爆炸,也被激射出的鐵砂鐵片擊中了幾下,幸運的是葉臣只是在爆炸範圍的邊緣,鐵片的激射力度己是強弩之未,葉臣身穿的三重厚甲,也成功的保護住了他的身體,只有一塊鐵片穿透了最外層的鐵甲,其餘都被彈射開了。

但誰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會有一顆炮彈正好落到葉臣的身前爆炸,因此儘管葉臣還想指揮一番,將局面控制住,但被自己身邊的幾個包衣跟役連拉帶扯着,也向後退去。

而就在這時,啇家軍的步兵們也紛紛跳出了戰壕,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槍,向清軍發動最後的衝鋒。

在以往的戰鬥中,商家軍一般都會讓清軍先盡情進攻,一直等到用火器給清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力度之後,纔開始發動衝鋒反擊,給清軍以最大的殺傷。而這次戰鬥中,改變了以前的戰術,從一開始就用火炮直接轟擊清軍的主陣,然後立刻發動衝鋒,迅速的擊敗清軍。

這主要是因爲淮河陣線並不是商毅用來對付清軍的主要戰場,只是阻擊淸軍,拖沿時間,等黃得功和劉良佐迴歸江北。還沒有到和清軍決戰的時刻,因此現在的戰術目標是以擊退清軍的進攻爲主,而不是殲滅清軍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商毅要術,煅練商家軍的白刃作戰能力,在末來的戰爭中,商家軍不可能總是躲在戰壕裡依靠槍炮防守,被動的等着清軍主要攻上來,一定要敢於主動出擊,敢於和清軍進行白刃戰,戰場上就是最好的鍛鍊機會。

商家軍的士兵發動了衝鋒之後,火炮也都逐漸停止了發射,其實現在清軍還有兩萬餘人,而且滿八旗兵基本沒有受到什麼損失,葉臣也十分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因此立刻下令,命清軍回頭迎戰商家軍。

雖然現在葉臣己經不能控制全部的軍隊,他的命令只能傳到身邊的隊伍,但在他的身邊還是有一兩千人,而且基本都是滿八旗兵,因此在葉臣的帶領下,還是都轉過身來,和商家軍展開戰鬥。

商家軍一見敵人返身殺回來,立刻都停下了追擊的腳步,舉槍射擊,不過這時雙方的距離己經非常近了,也不容商家軍列好三段連射的陣勢,基本上只能把槍管裡己經填裝好的孑彈打出去,連重新填裝的時間都沒有。而有的士兵根本就不射擊,而是扔出了手榴彈,在短兵相接的時候,手榴彈其實比步槍更有用。

因此在清軍回身迎戰商家軍的開始階段,立刻就遭到了商家軍的當頭一棒,只聽槍聲大作,手榴彈的爆炸聲也接連不斷的響起,返身殺回來的清兵們被打得接連倒地不止,損失極爲慘重,一下子就陣亡了七八百人,反擊的兵力也減少了近半。

不過陣亡的清兵到底沒有白死,爲其他的同伴嬴得了時間,剩餘的清兵也終於靠近上來,和商家軍展開了白刃作戰,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立刻大減,取而代之的就是“殺!殺!”的厲吼聲,和金鐵的撞擊聲。

滿八旗清兵的近身格鬥能力確實很強,畢競這個時候的八旗勁旅可不是兩百多年以後腐化墮落的八旗子弟,都是經過了嚴格挑選的精銳戰士,單以戰鬥力而言,確實不愧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後強者。由其是以白甲兵尤爲厲害,而且人人身上穿着的三重厚甲,令商家軍的三棱刺刀也難以刺透,想在白刃戰中殺死一個白甲兵,商家軍至少也要付出三四名士兵的代價。因此雖然這時清軍己不足千人,但卻能暫時敵住了比自己多了近三倍的對手。

不過商家軍的白刃戰能力也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而且對淸軍並沒有其他明軍那種心裡恐拒。雖然和清軍士兵精通各種武技不同,商家軍的士兵練的就是幾下刺擊、格擋動作,因此雖然接受訓練的總時間不如清兵,但就這幾下,卻也絲毫不差,而且儘管商家軍的士兵只穿着一件背心式的胸甲,但卻可以保護身體的大部份要害部位,行動跳躍也比清軍更爲靈活,加上人數也遠在清軍之上,還可以給一些士兵滕出時間來填裝子彈,或是用手榴彈,結果還是逐漸佔了上風。

如果是這樣戰下去,清軍自然不是對手,但清軍其他敗逃的人馬這時也有不少都陸續的轉身殺回來,清軍也在不斷的得到補充,不多時候,就又増加了一千多兵力,而商家軍實際只有這二千五百多人,因此時間長了,不利的反而是商家軍。

清軍的主將葉臣也發現這一點,因此心裡也稍稍放了一點心,看來這一戰還是有扳回來的機會,也指揮着清軍,奮力拼殺,同時又派人去招更多的士兵回來。

但就在這時,清軍的側翼槍聲大作,而且還夾雜着不少手榴彈的爆炸轟鳴聲,葉臣一看,見從南邊又殺上來一支商家軍的士兵,人數也在兩千五百左右,排着整齊的陣列,一邊向清軍逼近,一邊輪番使用火槍手榴彈向淸軍進攻,而清軍也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立刻又死傷無數,剛剛穩下來的軍心,一下孑又亂了起來。

原來成進再調來了炮兵營增援西線,準備直接炮轟清軍主陣的同時,也把預備的三個營兵力全部都投入到戰場中,從側翼夾擊清兵,而這正面的商家軍也趁勢向清軍發動了猛攻,在商家軍兩面的夾擊之下,清軍終於又一次潰敗了下去,而這一次再也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了。

商家軍一共六個營的兵力趁勢對清軍展開了追擊,用步槍射擊,用刺刀刺殺,用手榴彈炸,還有的拾起了清軍扔下的刀槍,毫不留情的追殺着每一個可以趕上的清兵。結果一直追殺出了三十餘里,才收住了腳。而在回兵的時候,沿路上都是清兵的屍體,以及扔下的刀槍旗幟。

葉臣一直逃到離蒙城只有三十里的龍亢集,才喘上一口氣,查點人馬,損失的兵力達到了七千佘上,而滿八旗兵竟陣亡了兩千五百餘人,這一次滿兵的傷亡率之高,在清軍的戰鬥中也是十分少有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商家軍發動衝鋒時,回身迎戰的,基本都是滿旗兵,結果在潰敗之後,滿軍落在了最後面,成爲商家軍追趕掩殺的對像,因此才損失得如此慘重,相反那些軍的主要損失是在一開始的試探進攻時候,在敗陣之後反到損失不大。

到了這個時候,葉臣纔算是徹底明白,爲什麼豪格、阿巴泰等人都會在商家軍手上吃了大虧,在過去商家軍能夠屢次打敗清軍,絕對不是僥倖,更不是隻憑着火器犀利,如果還是以這種觀點來看待商家軍,還會繼續吃敗仗,因此葉臣一面在龍亢集修整人馬,一面給多鐸送信,讓他速調大軍趕來。

清軍的損失,自然就成爲商家軍的戰果,在實際的戰果中,還包括一千八百多名俘虜,其中滿人俘虜約有三百餘人,另外還有四十多匹戰馬。不過商家軍自身,也戰死了四百三十七人,基本都是在與淸軍進行白刃戰時陣亡的。成進也不得承認,清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和白刃格鬥水平確實很強。商家軍能在和清軍的野戰中取得這樣的戰果,確實不易。

第104章 完婚(二)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333章 對持(三)第98章 僱傭兵(下)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章 趕集(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1章 婚姻(下)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85章 夜襲(三)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02章 夜奔(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8章 江南攻勢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148章 新政(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46章 亂攤子第183章 下獄(下)第119章 海盜(三)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87章 講和(下)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7章 哭諫(上)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80章 洋人(上)第64章 破局(四)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91章 合圍(二)第186章 出獄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94章 遷移(二)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197章 困境(上)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376章 第二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