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暫時休戰

多鐸的大軍剛剛到達壽州,就得知孔有德部大敗的消息,也不由大吃一驚,原以爲自己在壽州渡河之後,清軍就算是突破了淮河防線,商家軍也無力迴天了,萬沒想到商毅居然真敢逆勢而上,主動向清軍發動進攻,而且用兵詭異,計劃周詳,一環緊扣一環,絕不是一味只靠着火器犀利而蠻幹,這麼看來,這個人確實是大清奪取天下的勁敵。而自己,包括整個大清,以前都太低估這個人了。

現在孔有徳部己經被打殘了,連孔有德本人也受了重傷,儘管清軍在總兵力上還佔有絕對的優勢,但在淮河北岸卻出現了一個兵力空虛的地帶,如果這時商毅揮軍北上,宿州、毫州、歸德府、徐州府都難保,那麼清軍的歸路和補給運輸線就都會被商家軍所切斷了。

因此多鐸可不敢向鳳陽發動進攻,而是命令耿仲明守住壽州,保住目前清軍在淮河南岸的唯一陣地,自己親自舉領五萬大軍,又返回淮河北岸。幸好商毅在擊敗孔有徳之後,並沒有繼續向北進攻,因此多鐸才及時回兵駐守蒙城,總算是保住了宿州、毫州一線。

不過多鐸可也不敢再冒然向懷遠和五河發動進攻,而是駐守在蒙城,並且見到了在蒙城養傷的孔有德。這一次多鐸可在也不敢小看商毅了,向孔有德詳細詢問了這一次戰鬥的經過,同時心裡也在盤算對付商毅的辦法。

而就在這時,多爾袞派正黃旗固山額真圖賴率領二萬人馬,趕來支援多鐸,也到達了蒙城。當然現在多爾袞還沒收到孔有德大敗的消息,只是知道豪格慘敗,清軍南征的東路軍失利,因此纔派來的援軍。而且多爾袞也專程下令,把豪格也狠狠訓斥了一頓,但還是命多鐸釋放豪格,讓他帶罪立功,並且把豪格由親王降級爲郡王。

多爾袞當然清楚,多鐸監禁豪格,其中公報私仇的成份更大一些,但豪格畢竟是先帝皇太極的長子,又是正藍旗的旗主,而目在兩黃旗裡還是有一些支持,而現在自己也尚未完全控制全局,如果公然處置豪格,恐怕會引發公憤。而且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豪格打仗還是一把好手,因此才網開一面,將豪格釋放。

多鐸現在也知道,自己監禁豪格的理由也站不住腳,因爲現在自己這一戰敗的可也不輕,因此正好借梯下牆,命人從歸徳府把監禁的豪格釋放,同時也把豪格招到蒙城來,一起商議對付商家軍的辦法。

雖然豪格對多鐸的行爲十分不滿,但畢競還是聽從勸告,現在大家同仇敵愾,要對付共同的對手,因此也沒有多和多鐸計效,而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一些應對商家軍的辦法。

經過衆人的一番討論,也一致認爲,對付商家軍最好的辦法還是阿巴泰提出的,以火器制火器,雖然清軍的火器比商家軍的要差得多,但也總比拿人命往裡填要好。但現在孔有徳部的紅衣大炮、還有其他火器都成了商家軍的戰利品,只剩下耿仲明部還有各種火炮五六十門,其中有紅衣大炮二十四門,另外還有火銃二千多支,但這樣的數量,顯然是無法和商家軍相比的。

因此多鐸把這一階段的戰事經過寫成摺奏,命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回北京。請救多爾袞至少在拔一百門火炮,五千枝火銃來增援,而且其中至少要有三十門紅衣大炮,三千支鳥銃。然後分兵駐守蒙城、宿州、頴州等地,暫時按兵不動。

其他人到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有剛剛到達的圖賴,因爲還沒償到商家軍的厲害,因此叫嚷着要立刻發動進攻,在會議上大叫大嚷,說什麼當年太祖太宗皇帝在時,咱們大清什麼時候怕過明軍的,自己只帶一個甲喇的兵力出戰,就可以一舉殺到長江邊上。

但這一次多鐸和豪格也難得統一了意見,兩人一起把圖賴大罵了一頓,終於讓圖賴消停了下來。

就這樣明淸雙方以淮河爲界,陷入了對持狀態。而商毅抵擋清軍南侵,的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也圓滿完成。在這一階段的戰鬥中,商家軍共計打死淸軍近三萬,俘虜一萬八千餘人,並且徼獲了大量的物資,成功的延緩了淸軍南下的時間。而商家軍自身,僅僅只損失了一千多兵力。

勝利的消息傳到了揚州之後,史可法也欣喜若狂,事實上在劉肇基丟失了壽州之後,史可法一度還以爲淮河防線守不住了,那知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商毅居然還能夠主動出擊,抓住戰機,不僅重創了清軍的孔有徳部,還抓住了孔有德之子孔訓庭,迫使清軍停止了進攻,怎麼能不令史可法高興。

而這時在另一條戰線上也傳來了好消息,黃得功己經擊敗了左夢庚部,南京之危也己解除。一時之間傳來的盡是利好消息,史可法也立刻向南京上疏,要求朝廷立刻調黃得功和劉良佐返回江北駐守,共同保住淮西。

原來左良玉在三月底的時候,假借保衛太子的名議,舉兵東犯,並且派兵把武昌燒掠一空,還劫持了湖廣巡撫何騰蛟一起隨軍。但在漢陽門停船時,何騰蛟趁人不備,躍入水中救脫。左良玉只得率領大軍,繼續東進。

那知大軍到達九江的時候,在九江督軍的袁繼鹹前來迎接,苦口婆心地勸左良玉回心轉意,並曉以大義,左良玉的態度到也稍有軟化,但偏偏就在這時,左良玉的舊疾發作,於當夜吐血數升,死在軍營中。

左良玉一死,手下的金聲桓、盧光祖、李國英、徐勇、郝效忠等將領推擁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爲主將,但左夢庚的威望能力均遠不如其老爹,根本就控制不住手下的這幫丘八們,因此左軍東進不僅沒有停止,相反還變本加利,劫持袁繼鹹,燒掠彭澤、大掠左流、洗劫建德後,直下到南京的門戶安慶府。

這時整個南京朝廷都己經慌作了一團,馬士英一黨惶惶不可終曰,而東林一黨到是幸災樂禍,只等着看馬士英的笑話。

幸好這時黃得功己率軍趕到江南,在太平府的荻港截住左軍東進的道路,雙方展開了激戰。左軍雖然號稱八十萬,其實還不足二十萬,而且多是無業遊民、地痞無賴,根本就是一幫烏合之衆,而且這時左良玉己死,左夢庚又壓不住衆將,左軍其實己羣龍無首,黃得功也頗有一些勇略,因此一戰之下,打得左軍掉頭鼠竄。

而劉良佐也趁機出兵從長江北岸夾擊,左軍立刻大敗,退回了安慶府,黃得功和劉良佐又率軍分從長江兩岸追擊,收復了安慶府,左夢庚率領着敗軍,一直退到了九江,才收住了腳。

消息傳回南京,那些本來盼着左軍殺入南京的東林黨人都十分失望,馬士英、阮大鋮等人也不禁以手加額,慶幸不己。而這時史可法的上疏也傳到了南京,不僅帶來了商毅在淮河大敗清軍的消息,同時也請南京朝廷立刻命黃得功和劉良佐返回江北駐守。

這一個消息也再度震驚了整個南京,誰也沒有想到,以孤軍的姿態駐守淮河的商毅居然能夠又一次取得輝煌的戰功,而在這一戰之後,商毅在整個南方的聲望也再度提升,而且還連帶着督師江北的史可法,還有在南京一直堅持支持商毅的吳甡,名望也都大大提升。

而一向善於聞風而動的東林黨人一下子又找到了突破口,紛紛上書朝廷,要求朝廷重獎史可法、商毅等人,應該加封商毅爲左督都,進公爵,中都留守司,並督師江北,主持江北的軍務,還有人直接上書,直指馬士英入閣己近一年,然而卻一事無成,應該立刻主動辭職,讓位薦賢。東林黨這麼一鬧,再加上一些真心希望朝廷啓用商毅和史可法的官員和民間人士也立刻附合,因此聲勢也被弄得十分浩大。

馬士英是何等機靈的人,那還看不出,東林黨人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獎商毅根本就是個幌子,重點是史可法身上。因爲現在論虛銜,史可法還比自己高了半級,要再嘉獎他,那什麼重獎他。而現在出任江北督師的正是史可法,如果商毅接任了督師的職位,史可法怎麼辦,那就只能回南京入閣理事了,不是還有人要自己主動辭職讓位嗎?史可法一入閣,不就正好可以接任首輔嗎?

這點小把戲那能瞞得過馬士英呢?因此馬士英對東林黨又軒起的這一陣呼聲裝作沒聽見。相反還以保衛南京爲名下令,讓黃得功駐守蕪湖,讓劉良佐駐守無爲州,並不返回他們先前的駐地。

同時馬士英又上疏南京朝廷,要求朝廷招降李自成,封李自成爲順國公,駐守湖廣,接擋清軍的進攻。這一個決定頓時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爲李自成是害死先帝的罪魁禍首,馬士英居然竟冒天下之大不違,提出招降李自成,自然立刻又遭到了東林黨的一陣口誅筆伐。

但馬士英絲毫也不爲所動,堅持向李自成派出了使者。

第24章 南京使臣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68章 重逢(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71章 追擊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93章 合圍(四)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32章 攻城(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8章 江南攻勢第209章 進京(下)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9章 授藝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01章 守城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152章 談判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81章 出兵(下)第236章 隱密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307章 民意第145章 新年(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39章 團兵初成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