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

南京的城牆佈局是一個不規則的形狀,但卻將周圍的所有山地、湖泊、河流全部都利用了起來,因此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但所有城牆加起來長達十幾公里,如果沒有十萬以上的人馬,根本不可能守住。而現在的南京城中守軍,還不足兩萬人,因此根本不可能守住整個南京,達到拒敵於城外的目地。

在朝見朱由崧之後,商毅也立刻開始佈置,首先是黃得功的敗軍還有三萬餘衆,這也是一支不小的兵力。黃得功的人馬是江北四鎮中比較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而且黃得功雖然平日裡也十分飛揚拔扈,但對明朝還是十分忠心,在另一時空裡,他是江北四鎮中唯一一個堅持與清軍作戰戰死的。因此他的餘部人馬也要儘量保住。

不過雖然商毅並不打算採用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術,但在清軍的主力人馬還有到的時侯,主動出擊,先打一二個勝仗,挫動一下清軍的銳氣。鼓動一下南京的士氣,穩定軍心民心,由其是現在,整個南京都己是人心惶惶的時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據黃得功派回來的使臣介紹,現在黃得功的人馬駐紮在南京城西南,不足十里的張家灣和朱家營兩地。因此商毅也命令使者回復黃得功,讓他帶領人馬在張家灣和朱家營兩地就地駐守,抵擋清軍的進攻,同時又命李定國帶領第九師出擊,暫時在黃得功的背後埋伏。如果清軍直的進攻黃得功部人馬,那麼就立刻出擊,給清軍一個迎頭痛擊,先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李定國領命率軍出擊之後,商毅又命令全軍在聚寶門紮營,等商毅佈置好了之後,玄皇教的教主夫妻也趕來見商毅。這時商毅正在等着他們,因此立刻命人把他們請了進來。

衆人見面之後,商毅也不客氣,道:“現在的局勢,不用我說教主也應知道,我不管過去大家有什麼恩怨,教主有什麼野心,但現在想要守住南京,我們就必須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才行。如果教主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接着往下談,如果做不到,那麼大家就拍屁股走人,各安天命。教主繼然以建文帝的後裔自居,想必也不會希望大明江山全部落到清虜手裡吧。”

前面的話到還沒什麼,但最後一句卻如石破天驚,玄皇教主和明石姬都不由一震,玄皇教主道:“這個秘密你是怎麼知道付?”

商毅淡淡道:“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教主只說,這次合作,能否齊心協力。”

玄皇教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好,我可以答應你,這一次一定齊心協力,同抗清軍,你說要我們怎麼做吧。”

商毅也點了點頭,然拿出從工部拿來的南京城地圖,鋪在桌子上,道:“很好,那麼首先告訴我,你們現在有多少人手可以調用?”

因爲玄皇教主早聽明石姬說過了商毅的守衛南京計劃,因此也沒有感覺到意外,道:“我們教中的弟子現在大部份都集中在南京,大約有五百人左右,在軍隊中還有五千人左右,基本受我們控制,這是我們在南京的全部力量了。”頓了一頓,他又道:“不過有一點我要先告訴你,爲了以防萬一,我會調一部份人先離開南京,保留退路,但人數不會很多,大約在五十人左右,主要是教中的弟子。”

商毅聽了,也比較滿意,這麼隱密的事情都說,致少說明現在玄皇教確實是打算和自己精誠合作,因此也道:“這可我可以理解,爲自己準備一條退路,是人之常情。這樣吧,你們的教衆仍然在南京城中,暗中行動,不用露面了,但軍隊交給我來指揮,當然還是由你們的人來控制,這幾天多準備一些弓箭、弩箭、飛標一類的武器,在巷戰中都會用得到的。”

玄皇教主也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接着雙方也開始計劃巷戰的佈置。

南京城中河流衆多,水網密佈,而且大多都與秦淮河相通。實際上秦淮河分爲內河和外河兩條,外河較寬,成爲南京南西二面的護城河,在定淮門附近匯入長江。而內河是在通濟門附近從外河分出,流入城內。而內秦淮河在南京城內的淮清橋處,又分爲南北兩條河,靠南的一條,也就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從三山門流出內城,匯入外河,靠北的一條叫古運瀆,是從三山門和石城門中間的地方流出內城,匯入外河。

另外南京城中還有御河、玉帶河、珍珠河、金川河等數條河流,而且全都相通,構成南京的水糸。

南京皇宮雖然位於城市的東面,但卻是整個城市的核心,也是全南京的精神支柱,就算淸軍攻入城中,但只要皇宮不失,就表示南京還沒有失守,因此城市戰也是以皇宮爲核心展開。當然還要保住皇帝朱由崧,有他在就可以以皇帝的名議發號施令。

現在玄皇教己經把夕顏安插到朱由崧的身邊,還有在皇宮中安排了不少人手,可以說基本控制住了朱由崧,商毅也不打算和他們爭皇宮的控制權,因此也把整個皇宮,以及外圍的防守任務都交給玄皇教付責。而整個駐守的區域包括南面的正陽門和通濟門,和承天門外的全部地方,東邊的朝陽門和皇宮西側的西皇城根大街和通濟門大街。保證有足夠的出口,在危急的時候能夠平安撤出南京城去。

而商毅付責的防區是從皇宮北部的太平門、小校場、府軍右衙、國子監,一直沿伸到鐘鼓樓。將依託河流進行防守。

鐘鼓樓是南京城中最高的建築,也是西北部的分界點,西北一帶在南京城中,屬於比較偏避的地方,但在南京城西北角的金川門,是商家軍的水軍駐紮的地方,在必要的時候,也很方便從城中撤離。而且站在鐘鼓樓上,基本可以俯視南京城的全局,也有利於指揮城內作戰,因此商毅也決定,把這裡做爲商家軍在南京城裡的駐防核心,並且和皇城一帶形成互相呼應。同時也把自己在南京的指揮部定在鐘鼓樓。

這樣一來整個城內的戰場,將是以皇宮以西,鐘鼓樓以南的南京中部地區。大約佔南京城的四成左右,而城牆包括南邊通濟門到石城門的一長段地區。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對商毅這樣的佈置也十分滿意,因爲商毅並沒有染指皇城的控制權,而玄皇教的責任只是守住皇城就行了,畢竟皇城是有城牆可守,而且在城市內作戰,清軍也無法使用大型的攻城武器,而在城中的大部份的任務,都是由商家軍來承擔。因此也同意了商毅這樣的安排。

隨後商毅又問道:“居我估計,現在淸廷己經在南京城中安插了不少細作,上一次不是讓你們調查嗎?別告訴我這麼長的時間,你們什麼東西也沒有查來?”

明石姬道:“你也太小看我們玄皇教了,我們在南京的經營,是從靖難之後就開始了,己經根深蒂固,豈是清廷這區區幾年的時間能夠相比的。我們已經查出十一家酒樓、茶樓、妓院都有懷疑,其中有三家基本己經確定,肯定是清廷設在南京城中的居點。”

說着她從袖口裡取出一張紙來,鋪在桌孑上。商毅一看,果然寫着十一個酒樓、茶樓、妓院的名字,而排頭第一位就是紫明樓。同時在前面還打了一個小勾。

商毅也點了點頭,一邊來說酒樓、茶樓、妓院,確實都是情報糸統隱藏的適合場所,道:“既然知道了,那麼爲什麼還不動他們?”

明石姬苦笑了一聲道:“沒有證據啊?這個紫明樓現在的風頭己經不次於我們的醉杏樓了,頭牌姑娘紫玲瓏,現在可是秦淮河的第一名妓,爲人確實八面玲瓏,和不少官員都有關連,像復社四公子,都和她交情不錯,據說錢謙益都打算爲她贖身,只是礙着家裡己經有了柳如是。而且這一段時間南京一直都沒有平靜過,我們又怎麼敢輕易對它下手呢?”

商毅道:“這麼看起來,這個紫玲瓏也是清廷的細作了。”

明石姬點了點頭,道:“己經可以確定,她就是。我看她是有意要結交這麼多官員,好爲紫明樓拉出一層關係保護網來。”頓了一頓,又道:“不過我們現在己經把紫明樓嚴密監視起來了。“商毅也點了點頭,利用妓女和文士官員拉上關係,是開妓院的另一個好處,因此道:“現在情況危急,己經等不了許多了,事急從權,就算是現在沒有證據,也要先把這個紫明樓抄了,否則等清軍打進了南京,他們就能成爲清軍的得力幫手。那怕是抓錯了也再所不惜,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等到明天我的後隊人馬到了南京,就立刻動手。但在此之前,你們還是繼續盯着他們。”

玄皇教主道:“好,這個包在我們身上。只要查抄了紫明樓,一定能夠從裡面搜出證據來的。”

商毅道:“好吧,那就這樣。”

玄皇教主盯着商毅,道:“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的秘密?”

商毅道:“很簡單,因爲我見過你用的乘龍劍,而先帝將另一柄御鳳劍賜給了坤興公主,我知道了這兩把劍的來歷之後,自然也就能夠猜出你們的秘密了。”

玄皇教主道:“你既然知道了,我也不瞞你,我是建文皇帝第九世子孫,名叫朱成師,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吧,如今的大明只有我……”

不等他說完,商毅就擺了擺手,道:“你不必說下去了,我知道你的意思,無非就是想再奪回皇位。但有一點你也要明白一點,想當皇帝,不是靠血統就可以的,否則也就不會有二十朝的更替。如果你想奪回先祖的皇位,必須靠自己的實力。”

朱成師呆了一呆,半響之後,終於才點了點頭,道:“你說得對,我會證明,我有這個實力的。”

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81章 洋人(下)第142章 提案(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42章 勸降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47章 穿插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45章 貨幣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85章 地雷陣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54章 激戰(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92章 返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32章 攻城(下)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81章 洋人(下)第79章 桂王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79章 桂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39章 團兵初成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10章 婚姻(上)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91章 遇刺(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88章 喜得千金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99章 備戰(一)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334章 突襲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173章 勸進(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35章 追擊第167章 雨戰(三)第180章 報紙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145章 規則(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32章 對持(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8章 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