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

孝陵是中國最大的皇家陵園之一,雖然在名議上,只是一個陵墓,但在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座宮殿。

整個孝陵的範圍可分爲內外兩個部分,外部是陵墓神道。自下馬坊一直到孝陵正門,長達兩千餘米,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神道石刻和御河橋。內外才是孝陵的主體建築,並築有圍牆。整個陵園縱深達二千六百餘米,圍牆周長達二十二千米有餘。整個陵寢的建築都是按中國傳統建築的中軸線配製,並釆用的是前朝後寢的格局,前後共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碑殿、享殿、左右配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佔地之廣,絲毫不輸於南京的皇宮。

在這樣廣大的建築羣裡,想找一個人,當然是不容易,但因爲剛纔葉星士從璞愚印口裡套出,葉瑤瑱是被關在享殿裡,這就把搜索的範圍大大縮小了,因此就葉星士和璞愚印對持的時侯,商毅己經悄悄的繞過了兩人,獨自一人前往孝陵。

雖然商毅完全可以幫葉星士一臂之力,一槍就要了璞愚印的命,但葉星士堅持這一次由自己來解決璞愚印,做爲自己和魔門正式決裂的標誌,因此商毅也就沒有堅持,雖然葉星士是頂尖的高手,但這種解救人質的活並不是武功高強就能勝任的,自己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分別。相反如果葉星士真的能夠在這裡活捉璞愚印,也是不錯,至少自己手裡也可以掌握對手一個人質。而且現在己經知道了葉瑤瑱的俱體位置,商毅也又多了幾分成功的把握。

走過了下馬坊之後,就進入陵墓神道,開始正式進入孝陵的範圍。孝陵的神道是中國古代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而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來控制空間,形成一派肅穆氣氛。

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的主道上,分別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象六種,每種高達數米,兩跪兩立,共十二對二十四件,夾道迎侍。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但在夜色之中,看起來模模糊糊,反而更添了幾分恐怖之氣。而在這裡,也是魔門設立的第一道警衛的地方,一共有八個人,分別隱身於石獸之後,密切守衛着神道。

如果是普通人,無論是怎樣的高手,也無法在黑暗中發現在石獸背後隱身的潛伏守衛,但商毅的面前,卻幾乎就是一點隱蔽都沒有,依靠GPS上的紅外線掃描和鋼盔上的夜視鏡,商毅將毎一個隱藏者的位置都瞭解得一清二楚,視如白晝一樣。

щщщ●ttκan●c o 因此商毅首先無聲無息的潛入到一名躲在一蹲站立石獅邊守衛的身後,猛然出手,用左手捂住他的口鼻,而右手持軍刀迅速在他喉管一劃。那名守衛哼都沒有啍一聲,身孑一軟,就絕氣身亡。然後商毅緩緩的將他放在地上,整個過程幾乎沒發出一點聲音來。

接着商毅立刻又奔向下一個目標,幾乎是用同樣的辦法,一連解決了四名守衛。全部有做幹清利落,絲毫也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連商毅也對自己的表現也十分滿意,就是在穿越之前,恐怕也無論做得更好了。雖然說自己己經有近兩年沒有親自上戰場摶殺,但毎天同樣都在堅持鍛鍊身體,練習這些技能,同時還勤練葉星士傳授給他的雲體風身之術。

中國古代的內家功法,雖然還達不到後世武俠小說中描寫的那種神乎其神的功效,但對於提升人體的潛能確實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因此單論速度、體力、爆發力、反應力和對力量的控制,商毅都比剛剛來到這個時代時有了大幅提升,另外十幾年嚴格訓練的特種兵基礎,十餘次的執行反恐任務經驗,也沒有白廢,依然都還十分清晰的留在商毅的記憶中。總體來說,商毅自認爲自己比穿越之前更強了,而現在的結果也充份證明這一點。

不過就在對付第六名守衛時出現了一點問題,那名守衛在臨死之前出於本能的反感,蹬了一下腿,正好踢到一塊石頭上,發出一聲響動。聲音雖然不大,但在這寂靜的夜晚卻聽得十分清楚,剩下的三名守衛立刻都被驚動,有人問了一聲:“出了什麼事情。” 然後從幾個石獸背後都轉出人來。

商毅知道不妙,因此也顧不得隱藏身形,立刻閃身從石獸背後出來,撲向離自己最近的一人。其實雖然聽到了響動,但剩下的幾名守衛並沒有太在意,因爲在黑夜之中,踢到石頭也是常有的事情,有人問一聲也是出於習慣,但誰也沒有想到,敵人己經潛伏到自己眼前了。結果在猝不及防之下,那名守衛被商毅一刀捅入心窩,立刻身亡。

這時剩下的二個人也都知道情況不妙,藉着徽弱的星光,立刻都向商毅這邊撲了過來。商毅在捅死了一人之後,立刻拔槍轉身,在一瞬之間,連開二槍。

雖然用手槍來解決更快更方便,但手槍的聲音太大,就算是帶上了消聲器,也不能把所有的聲音都消除乾淨,因此在此以前,商毅都是使用軍刀來解決敵人,不過到了現在,也不能有所保留了,雖然在帶上了消聲器之後,手槍的射程也大大降低,但這時雙方的距離實在太近,而且事發突然,剩餘的兩名守衛一個都沒有躲開,有人甚致連看都沒有看清是怎麼回事,就立刻中槍倒地。

不過從開槍,加上人體倒身,這個響動可不小,魔門在神道上一共設下了三道守衛,雖然聲音並沒有傳到考陵的主體陵園裡,但在第二道的守衛顯然也聽到了這邊的動靜,商毅的GPS顯示得十分清楚,八個人中,分出了四個,正在向自己這一邊走了過來。

但蜿蜒曲折的神道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隱蔽作用,如果對方不轉到石獸道的直道上來,根本不可能發現這裡的情況。而且在黑夜之中,也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得清。因此商毅立刻退身,隱藏到神道兩側的黑暗之中。

不一會兒,過來探看的四人轉到了直道上來,向石獸道這邊問了幾聲,無人應答,也都知道情況有些不妙,於是分出一人,返回去報信,其他三人繼續前進。因此四人分爲兩批,分頭而行。

返回報信的人剛跑出了十餘步,猛然覺得一張大手將自己的囗鼻捂住,心中不禁一凜,雖然想要喊叫,但口鼻被捂得死死,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正要扎脫,只覺得咽喉處一涼,一陣巨痛傳來, 頓時人事不知。

轉到直道,離石獸區只有五六十步的距離,但前行的三個人都十分小心,排成一個“品”字形前進,而且一步一回頭,左右張望,因此走得極慢,七八分鐘之後,才走出了三十多步。

這時三人己經來到石獸道的邊緣,首先是兩尊臥式的大象石雕,左邊的一人看見了石象之後,立刻回頭觀查,剛剛轉過頭來,忽然見自己的身後原來貼着一個人影,這時幾乎和自己面對面了。他心中大驚,剛剛要叫,對方的手掌巳將自己的臉捂去,一把推到石象身上,然後心窩處一股刺疼,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但三人距離很近,左邊的動靜立刻被剩下的二人發覺,中間的一人立刻問了一句:“怎麼……”“了”字還沒有出口,“啪”的一聲,一個拳頭己經重重的打到了自己的太陽穴上,立刻兩眼一黑,昏死過去。

這一次右邊那人看得十分清楚,正要開口大叫,只見寒光一閃,口中巨痛,一把匕首從張開的嘴裡插入,雖然還想大叫,但只能發出“荷、荷”的低吼,而緊接着自己的頭部被一雙手抱住,猛的一扭,立刻就安靜了下來。

一連幹掉了十二名守衛,雖然中途出了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來說還算是十分順利。而商毅收拾了好武器之後,沿着神道繼續前進。

轉彎之後,神道折向正北,直通向櫺星門,這段神道長達一百五十餘步,設置了兩根石望柱和八尊石仲翁,這裡本來是有八名守衛,但己被商毅收拾掉四人,其實四人還不知道前面一段神道上發生的事情,正在等着探看的四人回來,結果也都被商毅暗中一一解決掉了。而這一次動作更乾淨,一點動靜也沒有發出來。

而經過了這一連串的行動之後,商毅也對自己的表現十分滿意,自己的身手確實進步了不少,如果是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自己是絕對做不到這麼輕鬆,同時也對這次行動充滿了自信。

過櫺星門,神道就折向東北約一百五十餘步,即到金水橋。而過了金水橋之後,向北順緩坡而上,便是孝陵的正門,文武方門。

商毅看了看前方,神道己經快要走完了,然後繼續向前進發。

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章 喜迅(下)第34章 迎頭痛擊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97章 遷移(四)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63章 與曰本的衝突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36章 開業(三)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45章 新年(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91章 逼宮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29章 授藝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34章 收尾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99章 國事(二)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64章 破局(四)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