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

收到了曾化龍的來信之後,商毅想了一下,終於還是決定,接受曾化龍的命令,率兵去救援兗州府。

一方面是因爲自己現在畢竟以經是朝廷的官員,雖然現在明朝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以經大不如從前了,但商毅現在還是羽翼未豐之際,並沒有和朝廷叫板的實力,因此還是老老實實聽話爲好。而在另一方面,商毅對曾化龍的印像很好,而且無論如何,也是他把自己提拔起來的,於理於情,也應該去幫他一把。

同時現在商毅對這些流寇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只要不是李自成或張獻忠的人馬,基本都是烏合之衆,雖然這支流寇的人數要多一些,但救援兗州府卻是有城牆可守,因此也並不難對付。一般來說,流寇不會在一座城拖延太久的時間,如果十天左右取不下來,就會主動撤退。即使是實力最強的李自成,三攻開封時,第一次只打了五天就撤了。因此救援兗州府,最多捱到十二冃上旬就可以了。

當然商毅也決定,一但拖到了十二月中旬,說什麼也要從兗州府離開,因爲清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他可不打算在兗州府與淸軍決戰,一切還是以保存實力爲主。

щшш◆ттkan◆¢o

決定以後,商毅立刻又招集唐鎮和另外九名把總商量。唐鎮自然也知道,救援兗州府是非去不可,因此也支持商毅的決定。而其他人有的明白,也有的不明白,不過他們都是唯商毅馬首是瞻,既然商毅同意出兵,也就都不反對。

出兵的事情決定下來了之後,商毅就立刻開始着手準備,現在穆陵關的工程還遠沒有結束,因此也需要一個得力的人在這裡盯着,那麼這一次出兵,唐鎮也就不出戰了,由他留守穆陵關。

而人馬也不能全都帶去,這裡還要留一部份看守。因此商毅決定,帶第一隊、第三隊、第四隊、第七隊後全部人馬,第六隊和騎兵隊、偵察隊只帶一半,也就是原來的老兵。共一千零五十人。同時又帶上一個少年隊,付責看守和押運糧食。這樣總計是一千一百六十二人。

同時商毅還考慮到,雖然按明朝的規定,移師到駐地三天之後,就由當地供應糧食,但在這個時候,兗州府裡有多少糧食,夠不夠供應還很難說,還是自己帶些糧食,以防萬一纔好。因此也決定,隨軍攜帶八百石糧食,這是足夠全軍食用二十天的糧食。同時也動用了八十輛驢車,五十輛用來拉糧食,十五輛拉馬驢的草料,十五輛裝載其他物資。

並且在商毅出發之後,也從王家大屯過所有主力團的人馬都拉到穆陵關來駐紮。安排決定之後,唐鎮也覺得商毅考慮得十分周全了。

這時青州府的孟宏恭也傳來了口信,在青州府城裡,以經騰好一片空地,還有六十多間房子,供三村的百姓臨時入住。讓商毅安排,可以向靑州府遷移了。

商毅謝過了來人,打發他回去。第二天就帶領着人馬車輛出發。在當天下午到達淸水村。商毅下令,人馬就在淸水村過夜,同時又派人去王家大屯,調集從那邊抽調的士兵們。

安排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商毅立刻來找周世奇,首先告他,自己現在奉命去援救兗州府,而靑州府那邊以經安排好了,因此可以組織這幾個村子,先向青州府裡遷移一部份村民。按商毅的想法,把正式士兵的家屬都搬到穆陵關裡去,其餘的人都遷到青州府裡。同時毎一戶至少要準備三個月的糧食,但也不要帶太多,怕引起別人向窺視。多餘的糧食都留在穆陵關裡,必要的時候,商毅再送到青州府裡去。

聽商毅說完之後,周世奇也點了點頭,因爲現在清軍打到了河間府,離山東也不遠了,人心以經開始有些慌亂起來,這個時候,知道可以遷移到兗州府裡,會使人心安定許多,於是道:“商毅,我們這幾個村子,就多虧了你了。但這一次去救援袞州府,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啊!”

商毅也點點頭,道:“周伯父放心吧。這一次去救援袞州府,不會拖太久,最多到下個月上旬,我們就會回來,到那時,穆陵關裡就應該修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人也應該可從搬遷了,只要把這段時間熬過去就好了,只是現在,還要請伯父在村子裡多多辛苦。”

周世奇微微一笑,道:“那到也沒有什麼辛苦。不過這段時間裡又有三個村子的村長來找過我,也想加入我們的民團。被我推說你在穆陵關有事,暫時不能決定。現在你回來,看看這事情怎樣處理呢?”

商毅一聽,原來都是過去周世奇成立民團的時候,想拉他們入夥但被拒絕的幾個村子,現在民團連續打敗了幾支匪賊,在這一帶建立起了威名,也讓他們看到了民團的實力,因此也回心轉意,又想再加入民團中來,問道:“這三個村子一共有多少人口?”

周世奇道:“三個村子相加,也有近八百戶,三千多人口。”

商毅想了一想,三千多口人也不是小數字,從裡面至少可以抽出一千人的兵源來,接納這一幫人對於擴大自己的實力,自然是有益,而且現在主動權在自己手中,不怕他們不聽話。但現在淸軍都快打到眼皮低下來了。自己就只有一個穆陵關,容得下這麼多人嗎?就算容下了,還有這幾個月的糧食呢?三千多人,至少也要多備三千多石糧食,於是道:“如果是平時,按納他們到也沒什麼?但現在連我們這五個村子都自身難保,那還能顧得上他們。我看還是先把我們這五個村子的人都安排好之後,再來處理他們,能夠容納多少就容納多少!不過在現在,還是請伯父繼續再拖一拖。”

周世奇也點了點頭,現在也只能這樣了。畢竟先顧自己纔是最要的。然後又道:“好了,商毅公事都說完了,該說一說私事了。”

商毅一怔,道:“私事?什麼私事?”

周世奇笑道:“自然是你的婚事。雖然說你和葉大姑娘以經訂親了,但終究是沒有完婚,就這麼不明不白的住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是好說也不好聽。而且你現在也是做官的人了,傳出些閒言碎語,對你日後的前程也不好。依我看,我就先替你準備着,等你從袞州府回來,或者就在淸水村、或者是在穆陵關裡,就給你們把婚事辦了。”

“這……”商毅也沒有想到,周世奇會突然說到自己的婚事,原來他也想過,等把穆陵關的建設工作告一段落了,自己的千總衙門修好之後,就把葉星士接到穆陵關來,簡簡單單就把自己和葉瑤瑱的婚事給辦了。但看周世奇的意思,到是準備要大操辦一場,因此道:“還是不要麻煩伯父了吧?”

周世奇笑道:“這有什麼可麻煩的,這段時間以來,你一直都在爲村裡忙碌,我也沒什麼可以謝你的,你又沒有父母在世,因此我爲你操辦婚事,也是應該的。再者說了,你也知道,我們家的少桓和絹丫頭也到了該成親的時候了,說實話,他們婚事儀式我早就準備得差不多了,這一場婚事,總是少不了的。到時候就給你們兩人一起辦了吧,也免得再做二次麻煩。而且少桓一向都很尊重你,絹丫頭和葉大姑娘也好得和姐妺一樣,你們兩對一起成親,他們一定都很高興的,說不定還能同時懷上孩子,以後還可以結個娃娃親呢!”

商毅聽了,也不禁有些啼笑皆非,周世奇也想得太遠了,不過即然他都這樣說了,自己也不好再拒絕,而且爲葉瑤瑱想想,結婚對一個女子來說,確實是一生中的大事,一個熱鬧氣派的婚禮,無論是古今,都是令人嚮往的。

於是商毅也點點頭,道:“好吧,周伯父,我回去和瑤瑱商量一下吧,再問一問她的爺爺。”

周世奇也微微笑道:“這到也是應該的,回去吧!你們小倆口也好幾天沒碰面,我就不留你了。”

商毅離開了周府,回到自己的家裡。這時劉媽正帶着芸兒,小秋在樓下坐着縫衣服,一見商毅進門,立刻迎上來道:“老爺可回來了,小娘子這幾天都在想着老爺呢?” 馬上又對樓上喊道:“小娘子,老爺回來了。”

其實商毅對“老爺”這個稱呼一直有些鬱悶,好像自己以經七老八十一樣,但這個時代都是這麼叫的,也找不到別的叫法,也沒辦法。

而就在這時樓上的門一開,葉瑤瑱的倩影以經從房間裡出來,一臉驚喜的表情,扶着欄杆,道:“哥哥,你回來了。”

劉媽拉了拉兩個小丫環,一邊向廚房走去,一邊道:“老爺上去和小娘子說話吧,我們這就去做飯,做好了再叫你們下來。”

商毅心裡也是一陣激動,恨不能立刻就把葉瑤瑱摟在懷裡,親一親她。因此也馬上幾步上了樓。兩人剛走進房裡,商毅就忍不攬住了她的柳腰,葉瑤瑱只發出一聲短促的嬌呼,櫻脣已經被商毅給堵住了。葉瑤瑱只是稍稍推拒了一下,就沒有再抗拒,反而開始熱烈的迴應起來。

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7章 煙雨杭州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80章 佈置(一)第134章 開業(一)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66章 雨戰(二)第一章 真像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80章 報紙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86章 人材(上)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8章 軍備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269章 召見第267章 重逢(上)第267章 變數(三)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370章 戰術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84章 夜襲(二)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03章 夜奔(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94章 遷移(二)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22章 造船(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55章 民嘯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8章 計劃(上)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81章 佈置(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5章 貨幣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79章 桂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24章 靈活作戰(二)第66章 新法令(上)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36章 林家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