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

戰爭的危脅暫結束而吳三桂也表現得非常恭順給足了大清面子多爾袞復出之後的第一把火總算是燒得不錯也受到了不少好評因此多爾袞的地位也暫時穩定了下來

多爾袞當然清楚現在清廷最大的危脅還是商家軍雖然說清廷己經認同了和商毅講和但這只是清廷單方面的想法商毅是怎麼想的還不好說因爲多爾袞並不知道商毅其實也有停戰幾年的打算因此在沒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多爾袞也不會輕意啓動和商毅講和的程序免得自討沒趣

同時多爾袞也明白講和同樣也是靠實力支撐從現在形式來看商家軍是停止進軍只是受制於淮南的動luàn只要是安定好了淮南地區商家軍隨時可以再向清軍發動進攻最多隻能保持到今年結束的時間也就是說無論雙方講和成不成功清廷必須要在今年剩下的七個多月裡做好迎戰商家軍進攻的準備

這時洪承疇己經在榆林招募了八千多人並且開始按商家軍的訓練方式開始訓練了兩個多月不過目前清廷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兵力不足現在清廷的兵力大體分佈爲:遼東還牽制着清廷十餘萬大軍因此在河南、淮北一線的駐防兵力只有十萬左右由其是在河南兵力只有四萬多人再加上山東的七萬清廷在邊境的兵力競不足十八萬而目前清廷的可調之兵不足十萬而且都是駐守各地方的二三流部隊不僅戰鬥力不能保證而且也極不可靠

因爲在南征失利之後八旗jing英幾乎完全損喪現在滿州八旗的全部剩餘兵力加起來還不到三萬其中山東的阿巴泰手裡有一萬京師三大營約有一萬五千而在河南、淮北一線競不足五千而漢軍八旗也損失了近三分之二隻有méng古八旗的損失稍好一點這主要還是因爲這次南征méng古八旗參與的兵力並不多

在滿méng漢八旗中méng古八旗的地位要高於漢軍八旗而且清廷和méng古的關糸也明顯要親近一些但在清廷入關之後的征戰中méng古八旗出戰的時候並不多在另一時空裡最著名的méng古族清將還是二百多年以後的僧格林沁

而原因就在於méng古族的人口並不多在清廷入關之前滿méng漢八旗制度己經完善了滿洲八旗共三百零九個牛錄;漢軍八旗共一百五十七個牛錄;而méng古八旗只有一百一十七個牛錄;是最少的一個另外méng古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不滿清廷統制的勢力也大有人在經常叛luàn因此清廷一般也很少chou調méng古旗丁出戰

雖然現在擴軍己是在所難免的但多爾袞的目光主要還是放在滿漢八旗但清廷主要還是以滿州八旗爲基礎要擴軍首先是要把滿州八旗恢復建制

但滿族目前的總人口數還不到二百萬而且二次南征損失己有近十萬都是旗內青壯年男子現在旗內所剩的適齡男子己不足三十萬而且素質也遠遠不如當初因此多爾袞只能下令滿州八旗內所有十五歲以上四十五以下的男子全都要參加測試合格者即可以升爲旗軍然後參加軍事訓練另外八旗內的包衣、跟役也都可以參加測試合格者可以免除包衣身份升爲正式旗丁而測試成績優秀的可以被選入三大營身份比旗兵更高一級

這樣一來也擴大了八旗兵力的來源同時也基本斷絕了隨軍的包衣、跟役使八旗兵變成純粹的國家軍隊而不再是部落散兵

同時清廷的營軍編制也正式完成分爲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三個大營另外還設親軍營步軍營鍵銳營虎槍營、善撲營五個小營各營均設統領、參領、校衛、士兵四級兵源主要是以滿八旗爲主並從méng古八旗中chou調少量jing銳組成總計滿圓的兵額約在十八萬左右這差不多是目前八旗可以編出的最大兵力了

當然到了這個時侯méng古八旗也必須派上用場因此多爾袞也決定將méng古八旗擴充到一百八十七個牛錄使méng古八旗的兵力達到五萬左右加上méng古其他各盟旗使méng古總兵力達到八萬左右也極大的擴充了清廷的兵力來源

而在漢軍的編制多爾袞也決定除了漢軍八旗恢復建制並擴充到二百零八個牛錄使漢軍旗總兵力超過六萬同時將非八旗的漢軍從中選出jing銳統統編成綠營並且擴大綠營的兵力使綠營的總兵力達到三十萬左右也成爲擴編最大的清廷編制

綠營的兵制分標﹑協﹑營﹑汛四種﹐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所屬的綠營只稱爲標﹐副將所屬稱爲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稱營﹐營以下又分爲若干汛每汛設千總﹑把總等官職每標﹑協管轄一至五個營不等;每營的人數少則二三百人﹐多則六七百人

綠營補充的兵力來源首選是關外的遼東漢人正好現在遼東遭到商家軍的破壞造成了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也爲清廷擴制綠營提供了足夠的兵源其選山西、北直隸、河北一帶的北方漢族人

因爲在南征的後期和湖北戰役中清軍都出現了大規模向商毅投降的情況這也讓多爾袞對明朝的降兵降將由其是南方的降衆非常不放心而相對來說北方的漢族人要比南方的可靠一些而且現在商毅的勢力己經擴大到中原復地因此河南、山東、陝西這三個省的漢人都不考慮同時一但被選入綠營之後家屬全部都接刦běi?jīng地區來安居這樣也有利於對這士兵的管理

最後纔是各省的地方駐軍約有二三十萬左右其本都是綠營選拔淘汱下來的士兵以及各地當地的鄉兵、民兵等只是做駐守地方維護治安所用在正式戰場上只是當作輔足兵力

這樣一來清廷的總兵力將達到八十到九十萬左右幾近百萬其主力兵力將達到六十萬分別爲滿méng漢八旗軍三十萬綠營軍三十萬從人數上說是足夠了

軍隊的建制就這樣制定下來多爾袞又下令各八旗、營制部隊都要開始進行嚴格的訓練同時從滿旗各旗chou調出一千五百人méng漢各旗各chou一千人八旗各營chou出二萬人綠營chou出一萬五千人加上洪承疇招籌的八千士兵總計兵力爲七萬一千人開始進行以使用火器爲主的新式訓練這也是清廷未來的希望所右

當然各營都有各營的統軍將領而且也不是駐紮在一起洪承疇和他招降的商家軍只是擔任教官分派到各地去付責督促各營旗部隊的訓練而直屬於洪承疇管轄的部隊還是隻有先前的八千人畢竟多爾袞是不可能把這麼一支重要的軍隊全部教給洪承疇一個人來管理

同時多爾袞又下令在běi?jīng正式成立神機司和火yào司兩個部mén並清廷各地徵集鐵匠、木匠火yào工匠並種各地收集鐵礦石全力製造火炮、火銃等武器配製火yào保證新軍訓練使用的供應

而商家軍突襲遼東也給清廷敲響了一下jǐng鍾以後來自海上的危脅也不能不防因此多爾袞又決定除了在沿海要加強守備之外還要建立一支大清的水軍於是又在遼東沿海的地區招募水手建造船隻

不過在建立水軍方面清廷可以說是一點經驗也沒有因此多爾袞也十分頭疼好在是現在在běi?jīng軟禁的鄭芝龍是這方面的專材於是多爾袞也下令封鄭芝龍爲津mén水師提督付責造船練水軍事務不過鄭芝龍是被清廷連méng帶騙加要挾其實是給挾持到běi?jīng來清廷也不敢對他完全信任名議上是水師提督實際上也就是一個顧問什麼實權都沒有而且走到那裡都有人監視着

鄭芝龍心裡也明白因此也只好繼續隱忍等待時機但清廷的水軍就在磕磕絆絆中開始組建起來

在練兵的同時多爾袞到也沒有忘了恢復農業生產因爲清廷的財政己經到了快來崩潰的邊緣而且打仗本來就是國力的比拼沒有足夠的糧食清廷也無法與商毅鬥下去

洪承疇雖然是屯田大使但實際的任務是練兵因此需要重新選一個人來全面付責全國的屯田事務多爾袞迭擇的是范文程

通過這次復出的風bo之後多爾袞也重新認識到范文程的價值老臣就是臣至少在治國理政方面整個大清還沒有人能和范文程相比就連洪承疇也是遜sè一籌特別是在現在的局勢下更要充份發揮范文程的作用因此多爾袞也下令由范文程全面付責全國的屯田事務除兵部外其他吏、戶、禮、刑、工五部都必須全力配合不得掣肘

而范文程在沉寂了數年之後也又一次取得了當權者的信任走上淸廷政治的前臺

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章 夜襲(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309章 宣戰(下)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3章 各懷鬼胎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48章 新政(二)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5章 反擊(三)第14章 玄皇教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94章 撤兵第11章 婚姻(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65章 出兵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章 受勳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3章 反擊(一)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06章 接頭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88章 交易(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55章 民嘯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00章 備戰(二)第86章 意外第103章 海商(上)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48章 新政(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91章 南京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94章 遷移(二)第272章 不解(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3章 雙截棍第266章 變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