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

隨後商毅又招集所有的傳教士,向他們宣佈,從此以後,在呂宋羣島地區內,只允許耶穌會的傳教士進行傳教活動,而其他傳教士,將會在今年以內,安排他們離開馬尼拉,返回歐州。

雖然這些傳教士都非常不甘心,但無奈現在的形式比人強,除了接受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和那些被槍決己及被罰做苦工的奧古斯丁會的同行們相比,自己也箅是很走運了,至少還能夠保住性命回歐州去。

當然方濟各會和多明我會的主教這時連腸子都黴青了,因爲當初阿科尼亞等人來勸說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時候,這兩位主教都是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現在只能乾瞪眼的看着數十年辛苦經營起來基業就這麼化爲烏有,而這麼大好的一塊肥肉,卻被耶穌會一家獨吞了。

在隨後一段時間裡,馬尼拉也迎來了大批的國內商人,都是趕來參與西班牙殖民者遺留在馬尼拉的資產競拍事務的。因爲這些商人久在馬尼拉經商,當然知道這些工廠、農場的價值所有,而商毅又一直鼓勵商人進行建廠置業,由物流型商人轉化爲產業型商人。當然也有一部份商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希望在馬尼拉擁有一份產業,以後就更方便在馬尼拉做生意了,因此在國內接到了消息之後,商人們發現這裡面大有商機,自然也又對馬尼拉趨之若鶩起來。

商毅的岳父林之洋表現得最爲積極,因爲現在馬尼拉己經是女婿的地盤了,而且新任總督又是自己的老熟人,還有什麼好怕的,因此這次也派出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將林琛來到馬尼拉,隨船竟帶來了五百萬元中華寶幣,顯然是雄心勃勃的準備大幹一場。同時還把商毅的小舅子,次子林旭進也跟着一起來,增加一點見識閱歷,另外林之洋在馬尼拉也有產業,大亂之後,也要淸理清理。另外還給商毅帶來了一份家書,內容當然還是向商毅通報平安。

商人們當然都不會空手來到馬尼拉,雖說馬尼拉離中國不算遠,但來一趟也並不容易,自然也要帶足貨物,而有了中國商人和貨物,自然也有歐州商船來往,包括許多來自西班牙的商船。雖然到了馬尼拉之後,他們驚奇的發現馬尼拉己經改旗易幟,成爲生理人的殖民地了,但商毅仍然允許西班牙商船來到馬尼拉經商,而全球商人皆重利,因此西班牙商人也不管現在馬尼拉歸誰管,賺錢纔是硬道理,於是也就心安理得在這裡做起生意來。至於以前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到那裡去了,大家都裝不知道。

西班牙商人都是如此,其他國家如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各國的商人更是不在乎馬尼拉是誰的,只要保證自己有錢賺就行了,因此馬尼拉的繁榮盛況很快就又恢復起來。

不過這幾天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西班牙人留下的產業競拍,整個競拍過程一共進行了七天,每一天都進行得十分激烈,有不少商人爲了湊齊足夠的資金,臨時拉人入伍,組成了一個團隊,進行競拍,結果等全部競拍結束之後,竟誕生了八個商業集團,其中有兩個在數百年後,競發展成爲世界知名的大型跨國商業集團。

林家在這次競拍中也出盡風頭,一口氣拍了兩個大型農場,和一家制衣工廠,要不是商毅規定,一家只允許拍下三處產業,恐怕林家還要拍下更多的產業。當然也有不少商人因爲所帶的現金不夠,一事無成,。而他們又不甘心空手而回,因此也在馬尼拉四處尋找有價值的商品,好買回國內去銷售。

而拍下農場、工廠之後,又需要招募工人,商毅早有準備,立刻將從各土著部落裡抽調出來的青年勞動力給推出來,讓各商家自行和他們商談條件,進行招工,很快這三萬多勞動力也被一掃而光,進入各個工廠農場裡,成爲呂宋地區的第一批產業工人。在數十年之後,這一批產業工人裡,有一些人靠自己的勤奮工作、努力學習,終於開創了自己的成功事業,而提起當年的往事來,對商毅的感激之情也溢於言表。

這些種種事情,又進一步帶動馬尼拉地區的經濟發展,等這一輪競拍熱潮結束之後,取而代之的又是各工廠、農場開始經營起來,又帶來大量的華人來到呂宋經商置以,而歐州商家也如聞蜂蜜一般,紛紛涌像馬尼拉,也使馬尼拉的繁榮更勝,而張庚秋等人對商毅更是佩服之致,居然能夠想出這麼奇妙的辦法,使馬尼拉的經濟不僅在短期內迅速恢復過來,而且比當初大大提升了一步。

但在另一方面,中華軍攻佔馬尼拉,並且將呂宋羣島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南洋,也給整個南中國海地區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震動。南洋諸國雖然在整體發展水平上遠不如中國,但隨着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也不可避免與外界發生接觸,對整個世界的認識程度,也比過去提高了不少。

在鄭和下西洋過去了兩百多年之中,中國逐步退出了海洋,迴歸大陸,幾乎所有的南洋國家似乎都忘記了中國的存在,而現在其他國家也都意識到,中國再一次把他的手掌伸向了海洋,收復當年的失海,而且這一次中國顯然己經改變了當年的做法,更是釆用接近於西洋人的手段,開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對此南洋諸國中有人歡喜有人愁,重視傳統的人當然希望中國能夠再展雄風,稱霸南中國海,趕走西洋人,自已再度成爲中國的藩屬國。但也有人感到的卻是恐慌,這條東方巨龍一但真的甦醒,自己這幾斤幾兩,還不夠它一頓吃的。

而對此感覺到更爲恐慌的,還是歐州人。

這個時候在東南亞地區的歐州國家主要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三家,現在西班牙在亞州的勢力已經完了,而葡萄牙也僅僅只有澳門這一點據點,因此對中國最恐懼的,是勢力最大的荷蘭。

特別是荷蘭在亞州最大的距點巴達維亞離呂宋最南端的棉蘭老島只有兩千多公里的距離,對馬尼拉一直都是虎視眈眈。而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也一直把巴達維亞的荷蘭人當作自己最大的危脅,修建馬尼拉城、聖地亞哥堡都是爲了防備荷蘭人的進攻,只是現在荷蘭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歐州戰場,因此才騰不出手來進攻馬尼拉。但誰也沒有到中國會在半路插進來一杆,搶先一步把馬尼拉給佔了。

荷蘭人和商毅的關糸十分密切,當然知道商毅的實力究竟如何,這一點就比西班牙強得多,另外荷蘭人也懂得在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如果商毅真的打算插手南中國海,那麼中荷之間早晚必有一戰,但以荷蘭目前在亞州的實力,根本就不是商毅的對手。假如現在商毅立刻來進攻巴達維亞,荷蘭人的表現也未必會比西班牙人好多少。

因此荷蘭也立刻派出使者,來到馬尼拉,求見商毅,名議上是向商毅表示祝賀,實際上是來試探一下商毅的態度,是否有進攻巴達維亞的打算。另外如果商毅沒有與荷蘭爲敵的意圖,他們也想和商毅商談,希望能夠在呂宋島上開設一個荷蘭商館,最好能在呂宋羣島中租借到一個小島,這就可以形成巴達維亞——呂宋——臺灣這三點一線,慣穿整個南中國海域。

荷蘭使者來到馬尼拉之後,也受到了商毅的熱烈接待,畢競現在雙方還是盟友關糸,雖然商毅也清楚,就衝荷蘭人佔着臺灣西南部這一點,自己與荷蘭早晚都會兵戎相見的,何況自己的目標是獨霸整個南中國海城,但致少不是現在。因此在大面上還是要做足友好的姿態。

因此在接見荷蘭使臣的時候,商毅也一再強調,自己這一次出兵的目地只是爲了保護馬尼拉的中國商人,並不是要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現在只是暫時維護馬尼拉的秩序,並且打算派人通告西班牙的國王菲利普四世,進行談判,只要菲利普四世答應賠償中國的損失,保證在馬華人的利益,類似事情不再發生,可以將馬尼拉交還給西班牙。同時商毅還大談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愛好和平,拒絕戰爭等籌。

雖然荷蘭使者明知商毅是在睜着眼說瞎話,也不會說破,只是哼啊的答應着,但心裡也安定了不少,因爲至少表示商毅在短時間內,不會與荷蘭撕破臉。

不過當荷蘭人向商毅提出,希望在呂宋羣島中租借一個島嶼,進行貿易來往的時候,商毅也滿口答應下來。但就在荷蘭使者高興勁還沒過,商毅也向荷蘭人提出能不能租借邦加島給自己,也好進行貿易來往呢?

荷蘭使者聽了之多,只是乾笑了幾聲,打了幾個哈哈,就這麼含混過去了。

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8章 軍備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5章 鄉鬥(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45章 獻投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281章 辭職(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05章 完婚(三)第380章 總結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34章 宣戰(上)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6章 接頭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43章 提案(下)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88章 計劃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96章 對策第91章 合圍(二)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94章 遷移(二)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3章 反擊(一)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52章 山東巡撫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96章 遷移(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34章 勸說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381章 喜迅第167章 雨戰(三)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52章 對持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0章 撤離北京(一)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