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雪告辭公孫家老爺和兩位小姐還有照擎後,便與錦娘姑姑一同離開雲城。
芷晴獨自騎馬追來。
錦娘和城雪停下馬。“芷晴可是有什麼話要問我?”城雪微微一笑,很是溫柔。
公孫芷晴心中一直疑慮着自己在騎射比試中究竟是如何輸給了公主,忍不住好奇心還是追了過來想要一問。
“公主,芷晴真的很想知道,我們比試的時候,您究竟是怎麼贏的?我竟沒看出什麼訣竅來。”
城雪微微一笑。“其實過去我深居山中,不常騎馬,這與你們兩位姑娘是千萬比不上的。至於箭術的訣竅,不過是多年我自習醫術練多了手上的功夫罷了。”
可這手上的功夫說來又談何容易呢?她用了整整十六年才得以參透。
“既然芷晴真的想知道,我們一同去一趟寨子可好?”寨子其實就離她們不遠。
城雪命錦娘等她一會兒,便與芷晴一同來到不遠的寨子。
自上次比試以後,那個箭靶一直就留在那裡。兩人來到上次比試遠射的地方。芷晴見公主拿起弓箭,瞄準靶子,麻利的就將手中的一箭射出去。
一剎那,那靶心上的一支紅箭瞬間被射落在地上,白箭則深深插入了原本紅箭的箭口上。
原來在比試騎射之時,她的箭並不是沒有中靶,而是後來被射落而下,白箭替下了紅箭原本的箭口。
既然如此,芷柔姐姐當時其實最終真的是會輸給公主的,這實在太震驚了。
當時城雪沒有射出餘下的四箭,但其實輸贏已定。公主是知道她們姐妹的性子,可算是給足了她們兩位小姐的面子呢。還真是讓公主笑話了。芷晴不禁笑嘆。
芷晴詢問,公主爲何箭術如此之好?
城雪卻神秘一笑。“芷晴,我們會再相見的,那時我便再告訴你。”說罷,便告辭騎馬離開。
芷晴笑了笑,看着那白色的身影遠去。
一騎白衣去,出塵奇女子。
芷晴心中佩服萬分。
城雪心中卻自知,她不是箭術多好,而是多年來修習醫術讓她留下了一種習慣,用冥想來感知自己周邊的一切。
她自幼便在藥仙山中習醫,師父師孃在她十二歲以前從未讓她接觸外面的人。她習醫天賦極高,又極喜讀書,八歲時就可以將藥仙山人收藏的所有醫書中的內容倒背如流。
因爲不能出山,於是她每天只與藥屋中的各種藥材還有山中的一些動物相處。久而久之,她根據師父的描述可以做到蒙上雙眼靠着冥想摸出正確的對症藥材。
可唯獨她一直想學習撫脈和施針但根本沒有人可以讓她練習。
直到終於有一日,藥仙夫婦發現她自己摸索撫脈之術時,居然能夠做到閉着眼睛準確的給家窩裡的兔子用冥想的辦法撫脈診治以後,這纔對她不同於常人的專注力感嘆不已。
夫婦兩人好好商量一番以後,決定不再浪費她與生俱來的冥想天賦,正式教她學習他們多年來研究的診脈之法以及獨門的針法。
因此,此時說是她箭術高超,倒不如說是這麼多年來,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練習針法,用這不同於常人的冥想天賦所練就出的專注力而讓她在握住箭弓的一刻能準確的尋找到箭要射去的方向,一氣呵成,彷彿施針一般準確入穴,毫無破綻。
所以,公孫芷晴的紅箭確實箭箭中靶。
但就在城雪的白箭射出中靶的一刻,就準確的擊落下原本已經在靶上的紅箭,並深深的留在了原先的箭口上,準確無誤。
金城。
這裡曾是前清王朝的遷都前的舊都。如今是除了歷城以外最爲繁華的都城,在衆多大城都中唯獨這金城不歸於歷朝。
金城城主神無影亦無蹤,獨掌全城。
炎君在金城最大的茶館涼風居的席間,品着新的茶。
一穿着鵝黃色衣裙的姑娘手裡提了一壺剛泡好的新茶進了席間。她淺笑着,宛如一朵芙蓉花。“主子,這個茶您一定會喜歡。”萬明月給主子倒了新茶。
炎君倒是不急着品茶,倒是打趣着他的親信侍女。“明月,你隨我多久了?”
明月沒想到主子會問這個,真的好好想了想。“十歲時明月就跟在主子身邊了。現在也快有九年了。”
“九年了。”炎君點了點頭。“你和巴以都陪伴我多年了。如今在天下間你們兩個人是我炎君最信任的人。只是你這麼個年紀正好的姑娘,若是一直陪在我身邊,可耽誤了。”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確實是好茶。
明月是他十二歲那年帶回將軍府裡的,一直在他身邊,後來一直是服侍他的日常起居。雖是他的親信侍女,卻也可以說是很瞭解他的一個紅顏知己了。
明月輕笑了一聲。“明月從十歲起,就一直服侍您。這一輩子明月都會在您身邊伺候的。主子說耽誤了明月,可是厭煩明月了?”
炎君搖了搖頭,輕嘆了一聲。“好了。傻姑娘,你的主子何時厭煩過你了?明月你記着,今後若有什麼請求,都可儘管和主子說,我都會給你做主的。”
“好,明月記着了。”明月點了點頭,答道。她心裡明白主子是心疼她,對她來說這就足夠了。
“好了,你先下去吧。”炎君點點頭。
“是。”明月於是便退了下去。
炎君安靜的坐了許久,直到茶水都慢慢涼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直帶在身邊的佩玉,上面的龍騰精緻而栩栩如生。十六年了,快要十七年了。
他的思念,是否要歸來了?他等待的久了,久到好多時候都只能在這樣獨自一人時才能奢望的想象她的樣子。
他不知道他思念的人這些年可好?他們是否有緣分再相見。
城雪這些天來都會感到心裡有很多的變化。
總有一種牽引,讓她很想念。時常半夜醒來,眼角不自覺就有了淚水。
她們多日前行,錦娘一直跟隨在城雪身邊,前往的是曾經的清王朝城都,也是如今的歷王統治的歷城。
然而就在她們即將到達歷城的前日,聽聞了歷城王宮中發生了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