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土匪式拜師】

在明朝的兩京十三省當中,貴州省的地域面積最小,但沿途驛站卻密密麻麻。

由於貴州的漢人比例非常低,而且到處是崇山峻嶺,朝廷統治貴州的核心思想,便是“固守一線之地”。

只要掌控了由驛站組成的交通線,就能在地形複雜的貴州省,迅速調兵鎮壓叛亂。

從成化年間開始,貴州的驛站就漸漸荒廢了。

英宗朱祁鎮搞出個土木堡之變,北邊數省打得一塌糊塗。等把北邊局勢穩定,又忙於鎮壓荊湘流民,根本無暇顧及雲貴地區。

貴州的土司們回過味兒來,一個個不再把朝廷放在眼裡。

就連以忠誠著稱的水東宋氏,都開始陽奉陰違隔絕信息,與水西安氏一起刻意荒廢驛站。從巴蜀、湖廣進入貴州的路線就三條,兩家土司默契聯手,直接把三條交通線的始發段給掐了。

王淵所在的扎佐長官司,正是水東宋氏地盤。

下轄扎佐驛早已空無一人,驛站的房屋都塌了,牆角野草長得比人還高。

但貫通驛站的官道仍在使用,經常有客商或流犯從此經過。相較於中原地區,貴州的官道非常狹窄,而且各種上山下坡,陡峭路段甚至得趴着爬上去。

暮春時節,風和日麗。

官道上遠遠來了三人,其中兩人是押解官差,剩下一個當然是流放犯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雖然酷烈,但只要不是貪污舞弊,各種刑法都搞得很人性化。整個明朝數百年,判了流刑基本都可以降爲徒刑(勞改)——只有攤上大事兒纔會真正流放。

沈復璁就攤上大事兒了!

沈復璁,字慰堂,紹興府餘姚人。

他十七歲就考中秀才,可到了二十七歲還是秀才。一怒之下,自詡滿腹經綸的沈復璁,迫於生計給知縣當了幕賓。

幕賓即師爺,他生於紹興府,還是個紹興師爺!

那位知縣一路升遷,竟然做到了知府,連帶着沈師爺也水漲船高。後來知府調去做京官,順手使錢幫沈復璁安排,爲他撈得個末流佐官來當。

去年夏天,弘治皇帝駕崩,正德皇帝朱厚照上臺,大太監劉瑾開始上躥下跳。

沈復璁輔佐的主官是個清流,頭腦發熱跟劉公公對着幹。可惜清流也貪啊,被劉公公反手查出窩案,手裡的財源被太監弄走不說,連帶着沈復璁這個佐官也被擼掉,而且還判他個流放三千里——萬幸沒被抄家。

看着遠處的崇山峻嶺,想到今後的流放生涯,沈師爺一聲長嘆:“我的命好苦啊!”

兩個解員(押送人員)也停下來,一人站着喝水,另一人拎着枷板說:“沈大老爺,你就別叫苦了,連枷都沒給你上。我們兄弟才苦,要陪你走上幾千裡,還不知哪年哪月能回去。”

沈師爺不但沒閉嘴,反而愈發悲涼,掩淚哀嚎道:“想我沈慰堂,五歲識字,八歲能詩,十七歲中秀才。可恨那考官不識文章奧妙,次次讓我鄉試落第,竟連個舉人都考不上!好不容易遇到恩主,屈身棄學爲幕賓,蹉跎半生才撈到個末流佐官。我就當了兩年官啊,末流的芝麻小官,居然也能牽扯進朝堂之爭。現在又要被髮配雲南,那是給人待的地方嗎?我命好苦啊,蒼天在上,求你開開眼吧!”

兩個解員被煩得不行,要不是把人送到之後,回去還能在家屬那裡領賞錢,他們多半就一刀把這二貨給砍了。

沈師爺的幺蛾子還沒鬧完,突然開始朗誦蘇東坡的作品:“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終於有個解員不耐煩了,搖晃着手裡的枷板說:“州什麼州,快點趕路,不然就把枷給你套上!”

沈師爺終究還是選擇從心,磨磨蹭蹭繼續趕路,邊走邊說:“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吾非感嘆自身遭遇,而是感嘆這泱泱大明,失了一個經天緯地之奇才……”

三人沒走多遠,便看到個小孩站於道旁。

那孩童穿着黑衣黑褲,滿身補丁,腳踩草鞋。腰上懸着一把土弓,背上掛着一囊箭矢,箭翎亂糟糟的明顯屬於自制武器。

正是王淵!

流犯、貶官不是天天都能碰到,阿爸和大哥蹲守幾天便作罷,畢竟他們還要忙活家裡的生計。

堵截官道這種小事,只能勞煩王淵親自來操辦。

王淵朝着三人抱拳行禮,用貴州官話說道:“三位且慢走,小子有事請教。”

沈師爺勉強能聽懂這種方言,當下感覺頗爲稀奇,也不等兩位官差表態,便笑着說:“小娃娃,你有什麼要請教的?”

王淵再次抱拳:“敢問閣下,可曾進過學?能不能做八股文章?”

沈師爺哈哈大笑:“我沈慰堂十七歲便考中秀才,你居然問我會不會做八股……”笑到一半,他突然變了臉色,驚慌道,“你想幹什麼,爲何用弓箭指着我?快快把弓箭放下!”

“就是你了!”

王淵彎弓搭箭,悠然立於官道,對着三個成年人說:“麻煩配合一下,打劫。”

“哈哈哈哈!”

兩位押解官差被逗樂了,其中一人笑道:“你才幾歲大啊,斷奶沒有?小小年紀就敢學人出來劫道。”

“嗖!”

一箭射出,把那官差的帽子射掉了。

所謂人狠話不多,王淵用實際行動,告訴對方打劫是件很嚴肅的事情。

“大膽!”

在那個官差被嚇懵時,另一個官差突然拔刀。誰知刀身剛剛出鞘兩寸,王淵又是一箭射出,正中那官差的虎口,右手鮮血直流已經握不住刀。

王淵對準其頭顱,眯眼冷笑:“還要我射第三箭嗎?”

被射掉帽子的官差終於回過神來,震驚於王淵的神射,色厲內荏道:“小娃娃,你可知劫殺官差是什麼罪名?”

王淵直接嗆回去:“到了貴州土司地界,別說只是小小官差,大明首輔來了我也照殺不誤!”

兩個官差瞬間無語,居然找不到話來反駁。

自從成化朝以來,貴州衛所制度就逐漸敗壞,日常叛亂還需要當地土司擺平。

更扯淡的是,貴州地界與四川、湖廣犬牙交錯,有時候幾百人揭竿造反,也就流竄個百八十里地,便需要三省一起出兵才行。

各省之間互相推諉,都說是對方屬地有叛亂,鬧到最後是誰都不想管,竟得勞煩兵部來搞協調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對貴州自然得過且過,弄死個把官差還真沒處說理去。

王淵繼續下命令道:“犯人留下,你們可以走了。”

“不搶銀子?”兩位官差頗爲驚訝,隨即喜出望外。

王淵道:“要人不要錢。”

“你早說啊!”

“小兄弟,那我們哥倆就先走了,你手穩些別把箭射出來。”

兩位官差立即轉身跑路,回去可說自己被打劫了,隨便弄點傷出來便能敷衍了事。

只剩下沈復璁傻站在那裡,一臉懵逼表情,猛然朝着二人背影大喊:“別跑,快回來!你們跑了我怎麼辦?”

兩位官差頓時跑得更快,纔不管沈師爺還沒上車。

沈師爺氣得直跺腳,硬着頭皮擠出笑容,討好道:“小兄弟,我就一個流犯,身上沒什麼值錢物品。不如……”

王淵笑問:“不如怎樣?”

沈師爺審時度勢,低聲哀求道:“不如高擡貴手,把我也放了吧。”

王淵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三十步外的一棵大樹:“先生,看到那棵樹了嗎?”

沈師爺點頭說:“看到了。”

王淵彎弓搭箭:“且注意樹上那隻老鴰(烏鴉)。”

沈師爺患有輕度近視,定睛仔細觀察,也只能看到一小團黑影。但見王淵一箭射出,那團黑影立即掉落,這箭射得又快又準,烏鴉連做出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好箭法!”沈師爺拍馬稱讚。

王淵問道:“你跑得過我手中利箭嗎?”

沈師爺連連搖頭:“跑不過。”

王淵終於收起弓箭,復又欠身作揖,顯得彬彬有禮:“既然跑不掉,那就認命吧。先生,請跟我回山。”

“回山?”沈師爺還是鬧不明白。若劫他的是個彪形大漢,還有可能綁回山做軍師,畢竟《水滸傳》裡就那樣寫的,但問題王淵只是個小娃娃啊!

王淵安慰道:“先生且莫怕。我只是想讀書而已,無奈家貧請不起老師,希望先生能跟我回山,教我那些可以做官的聖人大道理。至於刀兵相見、嚇退官差,只是在表達我的一點誠意。”

“鬧半天你就是想拜師?”沈師爺在感受到誠意的同時,也感到無比荒謬和憤懣。

貴州這蠻夷之地,連拜師都如此簡單粗暴,表達誠意的方式更是直截了當!

545【兩隻窮鬼】205【兩頭大】676【胡姬風靡大明】122【御賜武器】347【鑄炮與回京】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720【碧瑤宮】080【寶刀與烈弓】446【背叛】316【西湖醋魚】328【打着紅旗反紅旗】239【昏官?好官?】105【三人齊聚】714【君臣秋獵】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041【獨特氣質】080【寶刀與烈弓】283【江彬的野望】676【胡姬風靡大明】311【表面順服】044【兵法】722【要兵】443【兵指西建州】193【江彬就是個擋箭牌】362【勝敗一念間】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209【青樓貞女】660【直追漢唐】630【物理學派自立】380【太皇太后死啦】079【謝師】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380【太皇太后死啦】771【劉虎案】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729【歸化與賜姓】190【物理無極,吾心無盡】426【老狗】493【新官之火】590【掌控朝堂】099【放風箏】200【徽商求見】275【獻俘闕下】645【安娜】324【無極斬】745【御駕親征】012【孤獨的清醒者】680【國富論】066【龍馬贊】324【無極斬】158【未來是我們的】712【三請三辭】070【巨嬰才子】623【退休的王陽明和沈復璁】305【控制杭州】657【四面捅刀】138【私田與佃戶】077【黔國公】257【搶他孃的】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666【大明使團抵達歐洲】108【科舉舞弊案】521【火車與鐵路】536【光陰似箭】544【家風】688【去殷洲!】120【破天荒】645【安娜】354【莫名其妙的戰爭】290【一意孤行】670【人傻錢多速來】192【兩個佞臣】438【泰州學派】057【妙手偶抄】555【皇帝憋出的大招】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299【入幕之賓】479【捨我其誰】187【皇帝新寵】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393【知行合一王大爺】082【犀照龍雀】591【天子大婚】037【王門心理學】215【又是一個同道】710【立言】696【政治交易】313【全省通緝】234【倒黴王爺】600【性本惡】421【密議】173【正德的政治智慧】417【馬六甲協定】401【再臨杭州】671【寧搏濤與美第奇家族聯姻】742【蘇丹終結者】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079【謝師】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