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兵災】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宋氏族學內,劉耀祖正在搖頭晃腦讀書。

這裡的宋氏子弟早已換了一批,宋夔等人在學完《小四書》後,便一個個宣佈學成歸家。他們連縣試都懶得去考,反正無所謂,只要能看懂朝廷公文就不算文盲。

穿青寨的方正等人也跑了,只剩王淵和劉耀祖。

其中,袁志和袁達都做了宋公子的隨從,宋堅答應推薦他們去考武舉。不過在正德初年,武舉考試沒有形成規範,時辦時不辦,貴州這邊已經好幾年沒有搞武舉選拔。

“王淵,出大事了!”

宋靈兒快步衝進教室,口呼大事,臉上卻是幸災樂禍的表情。

王淵認真練字,頭也不擡,問道:“什麼大事?”

宋靈兒說:“安寧宣撫司的苗民造反,已經攻陷了清平縣城!”

“那你高興什麼?”王淵不解道。

宋靈兒解釋說:“朝廷任命了一個臨時督撫來貴州,好像叫什麼魏英。魏英和貴州總兵李昂,勒令安氏立即派兵平叛,這次水西安氏肯定要出點血!現在貴州城裡兵荒馬亂,好多彝族土司兵違制進城,把兩位布政使氣得直跳腳。”

王淵笑道:“看來你爹也不是傻子嘛。”

“我阿爸當然不傻,他腦子清醒着呢。”宋靈兒得意洋洋。

前面咱們不是說,安、宋兩家聯手逼走巡撫,安家又聯合文官打擊宋家嗎?

宋然被安貴榮擺了一道,居然不聲不響交結武官。

李氏爲貴州世襲武將,職務最低也是都指揮僉事,歷代子孫經常當都指揮使或同知。到了李昂這一代,已經連續兩代擔任貴州總兵,跟兵強馬壯的安氏一直有摩擦。

安貴榮算是走背運了,去年剛逼走一個巡撫,讓朝廷撤銷巡撫一職。現在又遇到苗民叛亂,朝廷安排個臨時督撫過來,還跟李昂勾結在一起,逼着他安氏調兵去平叛。

安寧宣撫司發生叛亂,跟他水西安氏有個毛關係?

逼反苗民的,是播州楊氏的一個分支。成化年間,安寧那邊苗民造反,朝廷調楊氏從四川入貴平叛,之後就讓楊氏的嫡子留在此地當土司。中間還鬧出庶子謀殺嫡子的內鬥把戲,庶子獲罪遷往別處,另一個楊氏子弟擔任同知,把當地苗民逼得揭竿造反。

造反之事,直接牽扯到楊氏;造反之地,緊挨着宋氏地盤。

就算要平叛,也該楊氏或宋氏出兵,怎麼都沒理由勞煩他水西安氏!

安貴榮已經快被宋然、李昂、魏英給噁心死了。

王淵被宋靈兒拉着騎馬回城,果然見到城中土司兵橫行。兩位布政使、按察使,正帶着官差跟土兵交涉,讓他們立即出城滾蛋,不得留在城中胡作非爲。

很快,貴州都督魏英、貴州總兵李昂,帶着衛所軍士從次南門進城。

三朝老臣魏英騎馬飛馳,揮舞着馬鞭大喝:“但有趁機作亂之輩,就地格殺勿論!”

“不可,”李昂趕緊阻攔,“土司兵勢大,莫把安氏也逼反了,咱們先去找安貴榮理論。”

眼見土司縱兵劫掠,魏英氣得渾身發抖,質問李昂:“朝廷在貴州城駐兵兩萬,你只帶幾百個家丁過來,其他的兵士被你吃了?”

還有個屁的兩萬兵,能有兩千能打的就燒高香了。

李昂只能說:“魏制臺,當務之急,是讓安貴榮把土兵調出城去,衛所之事可以今後再議。”

“哼!”

魏英沒給對方好臉色看,他是三朝老臣,布政使就當過兩次。現在又臨危督撫貴州,軍政大權都由他暫理,所有貴州官員必須聽他調遣。

二人帶兵直奔貴州宣慰左使的府邸,結果根本沒見到安貴榮。

安貴榮懂得見好就收,在表達自己的不滿之後,已經親自到街上收攏土兵。隨即帶着土兵出次南門,直奔都勻府平叛,都懶得跟貴州督撫和貴州總兵打招呼。

街面上,一片狼藉,好多店鋪都被土兵搶了。

“安氏土司,蠻橫至極,本官定要參他一本!”魏英氣得臉色發青,他在雲南當布政使都沒這麼窩囊過。

李昂趁機煽風點火:“安貴榮身爲貴州宣慰使正印官,非公事不得擅回水西。但此人以督辦貢賦爲藉口,一年當中,至少有八個月在水西。他還宣稱自己統率四十八部,擁兵四十八萬,可無敵橫行於貴州。”

這麼一提醒,魏英反而冷靜下來,他知道不能硬來,把安氏逼反了難以收場。

別說安貴榮縱兵劫掠貴州城,就算把貴州城燒了一半,朝廷也頂多斥責幾句而已。因爲安寧那邊的叛亂,已經持續一年多,都勻府周邊衛所根本扛不住,而安貴榮帶兵過去兩個月就能搞定。

如此軍勢,還立下平叛大功,你讓朝廷怎麼處理安貴榮?

王淵騎馬穿過街巷,內心已憤怒至極。

有一家酒樓,宋靈兒經常帶他去吃飯,從掌櫃到夥計都已經混熟了。甚至,王淵昨天還在跟店夥計開玩笑,如今只剩下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店夥計慘死在大堂裡,後頸、後背捱了好幾刀,明顯是逃跑時被土兵殺害。

桌凳翻到一地,掌櫃坐在店夥計屍體旁,正雙眼空洞的發着呆。也不知是被嚇傻了,還是因財貨損失給整懵了,不哭、不笑、不吵、不鬧、不動,宛若一個沒有意識的活死人。

王淵從小生活在貴州,早已見慣血腥之事。但此刻的貴州城,還是帶給他衝擊靈魂的震撼,他終於見識到兵災的慘烈。

而且,這還只是受控的兵災,安貴榮很快就制止了亂軍行爲。

就連宋靈兒都不再活潑,默默跟在王淵身邊,好一陣才咬牙說道:“等我做了女將軍,我就帶兵把安家滅掉,爲貴州城的老百姓報仇!”

幾個提刀帶箭的漢子,茫然穿行於街頭。他們來到酒樓門口,問道:“掌櫃的,這是遭兵了?我們在城外酒坊買酒,那裡的酒早就被搬空,你這裡還有沒有酒?”

掌櫃的失魂落魄,沒有任何反應。

“嘿,到底還有沒有酒,你給句話啊!”漢子呵斥道。

另一個漢子說:“我們可是給陽明先生買酒,你快把店裡的好酒都搬出來!”

王淵正待打馬而過,聽到此言突然調轉馬頭:“這位兄臺,你口中所說的陽明先生是誰?”

那漢子笑道:“大學問家王守仁,我們都叫他陽明先生。”

王淵連忙問:“陽明先生在何處?”

那漢子答道:“龍場驛旁邊的龍崗山。”

王淵立即下馬進店,從櫃檯內抱起兩壇酒,對宋靈兒說:“付錢!”

宋靈兒把一塊碎銀子放在掌櫃腳邊,問道:“你幹什麼?”

“去龍崗山,”王淵笑着招呼那些漢子,“走吧,一起陪陽明先生喝酒!”

一個月前,還在給僕從講冷笑話的王陽明,此刻已經有本地人主動爲他買酒了。

不僅如此,王陽明還學會了簡單苗語,經常給龍崗山的生苗講課。那些生苗尚處於刀耕火種時代,王陽明用帶着越音的官話,夾着苗語宣講大道理,也不知那些生苗是否能聽懂,反正聽他講課的還不少。

這幾個漢子,乃是龍崗山附近的土匪,專門打劫過往客商,居然也懂得買酒去孝敬陽明先生。

564【不教胡馬度陰山】289【還得繼續求官】738【耆那教】479【真正的天竺王】460【探海提督】100【縣官出來收屍啦】580【退路】321【滿載返航】389【水戰】294【躍躍欲試】073【鬧五魁】687【今夕何夕】784【夢歸碧瑤】339【建造寶船】081【沐家熊貓軍】672【誰發現,誰佔有】647【移冊法】085【進京趕考】590【掌控朝堂】179【天文望遠鏡】624【立威】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746【全騎兵部隊】337【未來三人組】341【總督鍊鋼】286【鄭和航海圖】598【山東藩王】620【致命一擊】690【錢的作用】353【蒙古小王子來啦】076【鹿鳴之宴】675【紹豐出海潮】038【戳戳戳】015【慷慨仗義宋無涯】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524【八千閹人鐵道工】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171【千里鏡問世】090【奇門兵器】300【強拆隊】585【琰州】632【印度來了留學生】519【氣學宗師】542【新思潮與進士榜】287【王大爺兵敗】024【忍辱負重】203【王淵也升官】302【海盜信息】554【發老婆】254【兵臨哈密】633【國際化的北京國子監】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554【發老婆】758【窮鬼和軍令】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507【各有活法】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031【對答如流】404【泰西寶物】778【躺平的大明皇帝】568【Cosply】245【氣理合一】778【躺平的大明皇帝】201【首輔重託】736【突襲】301【另有所圖】314【自投羅網】270【戲耍獵物】489【武科大比】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580【退路】737【什麼是友軍?】269【火器發威】521【火車與鐵路】263【千里奔襲】582【仁慈之心】098【真正的亂軍】168【實驗室招人】518【轉角愛情】438【泰州學派】123【嬌兵怨將】132【亂戰】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096【京郊賊亂】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441【黑店】416【魔鬼之船】376【沒心沒肺】599【大鍋】206【定親與求官】513【鹽政】415【克復馬六甲王城】【天有二日,亂之始也】664【大明欽賜葡萄牙國王金印】516【收買官心】085【進京趕考】238【李知府和李兵憲】362【勝敗一念間】344【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