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威懾與恐嚇】

朵顏三衛,這次是來朝貢的,按理說應該由鴻臚寺接待。

但朵顏三衛又非藩國,乃大明所置異族衛所,地位跟哈密等關西七衛差不多,似乎又應該交給兵部受理。

於是,他們被帶到了禮部,直接跟禮部左侍郎王淵打交道。

使團首領名叫伯革,乃朵顏都督花當的次子。其長子把兒孫,已被踩死在山谷中,屍體被當成普通蒙古首領統計。

“朵顏衛朝貢使者伯革,拜見王侍郎!”

伯革帶領使團跪下,拜了三拜,便擡頭打量王淵。可讓他非常失望,滅掉吐魯番國、陣斬達延汗的王侍郎,居然不是膀大腰圓的硬漢子,反而是一個看似有些文弱的書生。

王淵沒有讓他們站起來,笑問道:“元旦已過,爾等朝貢,何來遲也?”

等翻譯之後,伯革回答說:“風雪阻道,因此延期。”

王淵又問:“爾等可知達延汗已死?”

伯革回答:“有所耳聞。”

王淵說道:“我殺的。”

伯革連忙奉承:“下官遠在草原,也聽說過王侍郎威名。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王淵這才說:“都起來吧。”

“謝王侍郎。”伯革帶人站起,卻沒有座位。

沒等這些人站穩,王淵突然翻臉,厲聲道:“朵顏三衛,陰晴反覆。百年來,降而復叛,叛而復降。如今更是甘爲韃靼爪牙,多番襲擾大明邊境。現在達延汗已死,朵顏三衛可有什麼表示?”

伯革剛站起來,就噗通一聲跪下,整個使節團跟着下跪。伯革擺出一副受害者的樣子:“王侍郎容稟,朵顏三衛從未與韃靼勾結,而且還經常遭受韃靼欺凌。下官的祖父,就是被韃靼殺死的啊!”

“嗙!”

王淵猛拍桌子道:“還敢提你的祖父!當初韃靼攻入大寧城,連你祖父在內,朵顏三衛死傷無數,被掠人畜數以萬計。你們把朝廷賜予的大寧城都丟了,眼見整個部族都要餓死,是誰給朵顏三衛發糧食救命?是我大明!那些糧食,都是我大明百姓辛苦耕種,你們填飽了肚子竟又叛亂!”

伯革面色慘白,辯解說:“是大明總兵李杲、邊將張玉,誘殺朵顏衛互市易馬之部衆三百餘,主動挑起的邊地紛爭。”

王淵質問道:“那你敢不敢說,在李杲、張玉誘殺朵顏部衆之前,朵顏部沒有侵犯過大明邊境?”

伯革給出個扯淡藉口道:“那些襲擾大明邊境的惡賊,並非朵顏三衛本部之人,而是依附於朵顏三衛的別部蠻夷。他們擾邊,朵顏三衛並不知情。”

王淵也不拆穿這種鬼話,而是順着對方說下去:“太宗皇帝將大寧城賜予朵顏衛,是讓朵顏衛成爲大明屏障。既然朵顏衛無法勝任此事,任由朵顏別部連年擾邊,那大寧城是不是也該收回來了?這樣吧,朵顏衛立即離開大寧城,朝廷重新設立大寧衛駐兵守禦此城。”

“這……”伯革瞬間啞口無言。

他之前那些鬼話,都是早就商量好的藉口,已經在草原練習了無數遍。怎知非但不能推脫罪責,反而給了明廷收回大寧城的藉口,大明文官都這麼擅長耍嘴皮子嗎?

王淵追問道:“怎不說話了?是認爲我不講道理,還是被我說得心服口服。”

伯革硬着頭皮回答:“漢人官兵不懂放牧,留在大寧城也難事生產,不如讓朵顏衛繼續爲朝廷駐守大寧城。今後,朵顏三衛必定嚴加約束別部,不會再出現有賊寇襲邊之惡事。”

“漢人官兵留在大寧城無用?”王淵冷笑道,“大明開國之後,漢人官兵曾在大寧城駐守幾十年,怎麼沒有被活活餓死?你找理由也最好想清楚再說。”

“這……”伯革又卡殼了。

王淵恐嚇道:“當今聖上喜兵事,達延汗既死,陛下還想御駕親征。下一個目標,便是朵顏三衛,至少得把大寧城拿回來。到時候,仍舊由我跟隨陛下出徵,我能殺了達延汗,亦能殺你父親花當!或者像吐魯番國王滿速兒那樣,生擒回來獻俘於闕下也可。”

“王侍郎息怒,王侍郎息怒。”伯革連連磕頭。

被王淵一提醒,伯革終於想起來,眼前這位王侍郎,曾經生擒一個國王,又陣斬一個大汗。

王淵冷笑道:“我可以息怒,陛下卻不能。他要御駕親征,誰能阻攔得了?日子都定好了,等河北春耕之後,就立即出兵喜峰口。便是打不下大寧城,也要讓朵顏衛無法放牧,讓朵顏衛的牲畜不得長膘!”

伯革癱跪在地,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正值朵顏三衛最虛弱之時,哪裡扛得住大明出兵?

但若不加以壓制,今年將成爲朵顏三衛興盛的起點,因爲韃靼蒙古陷入內亂,朵顏三衛可以趁機擴張地盤。

歷史上,朵顏三衛只用了十餘載,在嘉靖九年就又有實力南侵,還殺死多位大明邊將,幸好有戚繼光、俞大猷北上壓服。到了萬曆朝更強大,一度擴張到延慶以東地區,距離北京只有幾百裡遠。

王淵突然說:“我是文官。”

“啊?”伯革沒聽明白。

王淵只能解釋:“文官就不想打仗,因爲勞民傷財,但我又勸不住陛下。”

伯革福至心靈,連連磕頭說:“請王侍郎爲朵顏衛做主!”

王淵挽了挽袖子:“這樣吧,爲了表達朵顏三衛的誠意,三衛必須派遣長子進京爲質。比如你,花當長子已死,你身爲次子,就必須留在京城。我可以送你進國子監讀書,給足優待。你父親死後,便送你回去繼位,如此自然無虞。”

伯革不想留在北京,問道:“可以送其他子嗣爲質嗎?”

“不能,”王淵斬釘截鐵,“你且回去與花當商量,若春耕結束還不來北京爲質,那咱們就在草原上用刀劍說話。大寧城又跑不了,陛下親率十萬大軍,又有我隨軍輔佐,相信還是能攻下大寧城的。”

伯革驚恐道:“那我……回去跟父親商量。”

王淵提醒說:“要快,時間不多了,陛下的脾氣可是很急躁。跟你父親說,別想着觀望局勢,等大明出兵之後就晚了。十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哪能無功而返?陛下的臉往哪兒擱?到時候一旦出兵,朵顏三衛再怎麼求饒都沒用。”

當晚,朵顏三衛的使節團,便快馬回草原去了。

475【朱海的野望】777【印度神裔,亦爲炎黃子孫】257【搶他孃的】226【待曉堂前拜舅姑】756【直取敵巢】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663【活力四射的時代】224【北堵南疏】209【青樓貞女】232【王剃頭】730【國家法統】368【氣人皇帝】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403【地球儀】098【真正的亂軍】508【媽祖賜福】714【君臣秋獵】504【就硬衝】266【香香】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492【王尚書】615【死不悔改】690【錢的作用】176【學術團體壯大】266【香香】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733【給神廟娶親?】223【黃河決口】695【哥本哈根】328【打着紅旗反紅旗】129【去而復回】261【進擊的滿速兒】674【東歸紀聞】341【總督鍊鋼】419【兄弟,換錢不?】321【滿載返航】067【威名遠播】692【航海家王驥】712【三請三辭】311【表面順服】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412【甘泉心學】288【遠程換人】222【拉幫結派】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522【鐵道司】463【一把斧頭換十塊狗頭金】035【龍場悟道】064【糟心的旅程】574【就怕皇帝太有心】081【沐家熊貓軍】770【血腥與擴張】737【什麼是友軍?】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073【鬧五魁】426【老狗】044【兵法】105【三人齊聚】067【威名遠播】353【蒙古小王子來啦】506【林石屹與魏獨眼】251【非我族類?】298【官民反應】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412【甘泉心學】667【我是大明藩王?】709【權力交替】097【馬匪】381【扎佐縣】586【文藝復興】090【奇門兵器】235【冤冤冤】262【堅壁清野】111【獨佔鰲頭】313【全省通緝】567【搞心態】406【王二封神】524【八千閹人鐵道工】697【六百大軍出征!】521【火車與鐵路】062【故人東去】552【全員二五仔】704【太師】461【新大陸】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746【全騎兵部隊】424【變法要從娃娃抓起】552【全員二五仔】704【太師】451【王崇】374【錢寧下崗】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467【正德新曆】574【就怕皇帝太有心】556【收權】756【直取敵巢】476【王子復國記之一】285【九皇物理丹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