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知行合一王大爺】

寧王府正在搜查當中,金銀財寶並不多,因爲都拿去打仗了。

寧王妃和寧王世子,都隨軍出征,寧王要帶着他們去南京登基。前者投水自盡,後者被一併抓獲。

至於王陽明俘虜的南昌家眷,皆爲寧王側妃及其餘諸子。

一日,季斆(xiào)前來感謝。

“吾知陽明公不愛財,自覺無以爲報,因此這幾天都在幫忙打聽消息。”季斆拱手說。

王陽明問:“有何消息?”

季斆低聲說:“據趙承芳透露,寧王府有賬冊,乃十年來賄賂京中官員之明細。”

“明白了,我會派人查抄。”王陽明點頭道。

季斆立即作揖:“既如此,在下告辭。”

季斆和趙承芳都屬倒黴蛋,寧王聽說王陽明號召勤王,便派二人去吉安招降王陽明。

季斆以前擔任南安知府,跟隨王陽明剿匪立下大功,被朝廷升遷到廣西當右參政,相當於市長直接變成實權副省。他從京城高高興興回家,帶着妻兒前往廣西赴任,路過南昌正好遇到寧王生日,稀裡糊塗便在宴會上成了反賊。

趙承芳則爲江西提學副使,主動投靠寧王造反,算是寧王的心腹文官之一。

寧王根本沒把王陽明放在眼裡,覺得派這兩人招降,必然可讓王陽明跟着一起造反。

季斆見到王陽明之後,指着趙承芳說:“陽明公,請斬此人!”

趙承芳大驚:“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季斆說道:“此爲寧王心腹,殺之可振勤王官兵士氣!”

王陽明沒有殺趙承芳,只是把此人扣押了。又問季斆:“公爲何甘願附逆?”

季斆說道:“我妻兒皆在寧王手中,只能委曲求全,留得有用之身。現在,我主動請纓來招降陽明公,實乃金蟬脫殼之計。我的妻兒,就被軟禁在南昌城裡,只要陽明公打下南昌,我一家就可以團圓了。此乃利國利家之事也!”

於是,季斆把叛軍的詳細軍情,包括寧王有多少兵、多少官、多少戰船,各城的守將和兵力部署,一股腦兒全都說給王陽明聽。

原來這傢伙在被迫附逆之後,裝出一副非常恭順的樣子,還主動給寧王出主意。只幾天功夫,他就成了寧王的“心腹”,順便瘋狂打聽寧王軍中各種信息。

讀書人,是真的陰險,寧王被耍得團團轉!

王陽明跟寧王叛軍打的那幾場仗,好像非常莽,其實胸有成竹,信心就來自於季斆彙報的軍情。他知道南昌有大量叛軍將官家屬,也知道叛軍成分來源複雜,更知道南昌守城將領互有矛盾。

看似兒戲的平叛過程,都在王陽明謀劃當中。

而立下大功的季斆,因爲有附逆經歷,按理只能將功抵罪。但王陽明這次報功,卻把季斆排在很前面,頓時讓季斆感激涕零。

王陽明詳細審問寧王府太監,終於找到賄賂官員的賬目。

“王八蛋!”

一向涵養極好的王大爺,在看了賄賂賬目之後,忍不住當場爆了粗口。

王淵笑道:“看來撈到不少大魚。”

王陽明強忍着怒火:“內閣大臣當中,只有楊一清沒收過寧王賄賂。六部尚書之中,只有王瓊和李遜學是乾淨的!”

李遜學以前在南京當官,調任北京之後,寧王謀反態勢已顯,因此可能是不敢收。

王瓊則很有些意思,此人結交佞臣勳貴,對皇帝極爲諂媚,被清流們視爲奸臣。可就是這個奸臣,在京城當官多年,沒有拿寧王一分錢,反而是那些清流受賄的不在少數。

當然,許多大臣牽扯不深,只是逢年過年、婚喪嫁娶,收過寧王派人送來的禮錢,一次幾十兩到幾百兩不等。

這似乎並不違規,禮尚往來很平常,收到藩王禮金反而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前提是,寧王不造反!

王淵提醒道:“這本賬冊若交給朝廷,恐怕先生會成爲衆矢之的。”

王陽明反問:“難道爲了自身前程,就把賄賂賬冊給燒了嗎?”

王淵搖頭道:“弟子的意思是,不要交給三法司,可以直接遞交給陛下。三法司拿到賬冊,還能怎麼處理?此事牽扯太廣,便是陛下都不敢興大獄。比如靳貴靳閣老,他百分之百對陛下忠誠,可他照樣收受寧王賄賂。那根本就不叫賄賂,只是迎來送往的禮金,陛下難道還要治靳閣老的罪?大部分受賄官員,都跟靳閣老的情況差不多。”

王陽明沉默不語,他行事確實奸猾,可奸猾之中卻有一腔正氣。百官受賄賬冊,已經觸及王陽明底線,根本不想偷偷交給皇帝。

以王陽明的智慧,已經能想象到結果。

一旦賬冊落入皇帝手中,就成了皇帝的殺手鐗,用來跟百官討價還價,今後可以幹出更加荒唐的事來。如此,皇帝變得更加荒唐,不法官員也難以受到懲罰,於國於民都沒有任何好處。

王淵不再說話,等着王陽明做決定。

王陽明盯着自己的學生,一字一頓道:“若虛,把賬目私自交給陛下,就是真正的佞臣了。我王守仁,不做佞臣!”

王淵提醒道:“然而交給三法司,便是讓陛下和百官都爲難。於事無補,何必爲之?”

“君子有所爲,亦有所不爲,”王陽明指着自己的心臟,又指指王淵的心臟,“致良知,什麼是良知?知行合一,什麼是知行合一?你忘了我交給你的學問?”

王淵知道無法再勸,拱手說:“弟子謹記。”

王陽明說得大義凜然,其實現在頭疼得很。一旦把賬冊上交三法司,他估計是沒法回京了,多半會被扔去南京吃閒飯。

因爲犯了衆怒,誰都保不住他,包括皇帝和王淵。

而且,王陽明將從此仕途止步,撐死了能在南京做兵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是南京最有實權的官員,甚至大過了南京吏部尚書。

王淵頗爲沮喪,他本來想借寧王叛亂,把自己的老師推到中樞。

可王陽明的犟脾氣發作,竟把王淵的謀劃給攪黃了!

(這幾天確實忙,抱歉。一定補上!)

462【福山、馬祖湖和櫟木灣】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205【兩頭大】149【會哭的孩子有奶喝】771【劉虎案】233【慫秀才】205【兩頭大】552【全員二五仔】132【亂戰】232【王剃頭】198【江南徐家】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335【改革田稅】573【明武帝】427【太監和新鮮事】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642【對徐達後人開刀】227【社會烙印】138【私田與佃戶】168【實驗室招人】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157【房子太大不敢要】575【賢相與盛世?】247【熱氣球】721【三方結盟】255【月色照我殺人】183【科學愛好者楊慎】639【腰懸長劍斬愚夫】555【皇帝憋出的大招】264【仰吉八里】451【王崇】474【哇,金子!】478【辣個男人又回來了!】064【糟心的旅程】553【商人和賤民】252【風雪前進】653【新航道】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194【報紙】002【土匪式拜師】355【不得不援】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374【錢寧下崗】529【殷地與殷民】【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652【巴拿馬姓朱】479【捨我其誰】148【軍糧被扣】260【滅國毒計】076【鹿鳴之宴】304【海盜的追求】218【枯窘題】486【龍城殲敵】307【請納小女爲妾】507【各有活法】315【拍賣出海】266【香香】691【經濟小識】345【總督見總督】759【你已經落伍了!】639【腰懸長劍斬愚夫】324【無極斬】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382【王策與熊貓】527【忠狗夏言】402【正德大帝】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014【鐵骨錚錚沈復璁】245【氣理合一】119【冷處理】429【專業人士】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669【教皇接待】549【天竺棉會】520【理一分殊】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59【環球航海圖】270【宣示武功】274【陽奉陰違與討價還價】106【上巳踏青】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531【又是爛仗】122【御賜武器】571【駙馬都尉】241【心學門徒改信物理】608【濟世派】745【御駕親征】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740【戚繼光投軍】083【千刀萬剮】230【臨清州】209【青樓貞女】362【勝敗一念間】697【六百大軍出征!】473【羊駝】714【君臣秋獵】593【宰相睡龍牀】052【送信】425【狀元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