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京城治安】

bookmark

三個印度青年,第一次月考全軍覆沒,他們剛學會用毛筆寫大字。

大字都寫得歪歪扭扭,更何況考試時的臺閣體小字?整張答卷,猶如畫卷,活脫脫一副潑墨山水。

好不容易熬到二月初一,國子監終於放假一天,他們立即結伴到城裡嗨皮。

人生地不熟,也沒啥好玩的,就東走走西逛逛而已。

離開國子監,逛了大概一個小時,他們就被一隊“巡警”盯上。

“會說漢話嗎?”一個巡警攔住三人問。

韋迪說道:“會。”

幾個巡警對視一眼,臉上浮現出玩味笑容,突然暴起揪住他們,喝道:“路引文書拿出來!”

三人被嚇了一跳,改名舒宗儒的舒拉克連忙說:“路引沒帶,放在國子監學舍裡。”

“你們是國子監生?”巡警訝然道。

舒宗儒說:“正是。”

改名程嘉的迦乃士說:“我們真是國子監生,我的授業先生叫李俊。各位長官如果不相信,可以跟我們一起去國子監。”

韋迪迅速掏出幾個銀元,討好道:“各位長官,這些銀子請拿去買酒吃。”

巡警們這才高興起來,笑着直呼誤會,一人分到五角錢,相當於250文銅錢。

自從朱棣死後,北京的五城兵馬司就開始糜爛,其中一個慣用伎倆便是勒索外地商賈。近年來,北京偶爾出現異域面孔,迅速成爲兵馬司的勒索對象,因爲這些外國人肯定有錢且不敢報官。

把三個印度留學生放走,這些巡警又繼續在街上巡邏。

他們專門搜尋外地客商和外國面孔,利用各種機會敲詐錢財。王淵剛整頓五城兵馬司時,這些傢伙還消停了一陣子,現在故態復萌又幹回了老本行。

“兀那乞兒,站住別動!”巡警們喝住一個衣衫襤褸、不修邊幅的年輕人。

那年輕人連忙解釋:“我是貴州應考舉子趙維垣,不是什麼乞兒,我身上有路引文書和應考文書。”

“胡說八道,哪有穿成你這樣的舉子?抓去西山燒炭!”巡警們立即動手。

趙維垣急道:“我真是貴州舉子,文書在我身上,不信你們自己查驗。”

一個巡警說:“定是假文書。你若真是舉子,便讓同學拿錢到兵馬司大獄贖人。你可有同鄉在京城?”

趙維垣大怒,掙扎大喊:“豈有此理,我堂堂應考舉子,今天是到禮部取票待考的,身上一應文書俱全。怎容你等惡差刁難?快快把我放開!”

“還敢嘴硬?捆起來再說!”巡警們拿繩子辦事。

趙維垣的老家在貴州關嶺,趕考路程比王淵當年還遠得多,沒點本事怎敢翻山越嶺?而且,他還是軍官子弟,從小就隨父兄練習弓馬。

雙方當場毆打起來,趙維垣以一敵五,竟迅速將巡警們逼退。

五個巡警手裡有木棍,仗着兵器之利反攻,終於將趙維垣給打趴下,又用繩子捆起來抓去兵馬司大獄。

兵馬司本身是沒有監獄的,只有類似拘留所的地方,必須把人拘留之後,再送去刑部進行審理。但實際操作出現偏差,這些傢伙抓捕罪犯不行,敲詐勒索卻個頂個厲害,兵馬司拘留所直接變成收容所。

就算王淵不下令抓乞丐,兵馬司也同樣會亂來,因爲他們有權抓捕流民。

他們喜歡檢查路引文書,以整治流民爲藉口,把外地人抓進收容所,然後令其寫信讓同鄉贖人。是不是非常熟悉的套路?查暫住證、身份證,拿不出來就收容,讓親戚朋友花錢贖人,交不出錢便送去西山挖礦燒炭。

只不過,他們以前不愛抓乞丐,因爲乞丐榨不出什麼油水。

被捆起來的趙維垣大呼:“煩請哪位義士,往國子監走一趟,找貴州監生李存祿,就說好友趙維垣被兵馬司無故抓捕!煩請哪位義士,找國子監李存祿……唔唔……”

趙維垣的嘴巴被堵上了。

趙維垣是真的很倒黴,他穿越大半個中國進京趕考,隨行書童在湖廣病倒。他只能孤身繼續趕路,好不容易到達天津,自己又感染風寒生病了。在天津臥牀半月,夜裡有盜賊入室,搶走他身上所有財物,就連好衣裳和皮靴都被扒走。

趙維垣只能去當鋪,典當筆墨紙硯,換了點錢購置廉價衣物,風餐露宿到北京又被當成乞丐收容。

三個印度青年全程旁觀,韋迪說:“我們回學校報信吧,聽說舉人都可以做官,我們給一個舉人幫忙,還能跟舉人的朋友搞好關係。”

今天國子監放假,許多學生都出去玩了。

直至傍晚,他們才找到那個李存祿。李存祿一聽就炸了,又不敢直接跟兵馬司槓上,於是把情況告訴同班同學。

很快,數十個國子監生,風風火火殺出學校。

剛到校門口,便被老師攔住,因爲假期結束不能再離校。雙方鬧將起來,國子監祭酒歐陽德都被驚動,歐陽德聽說應考舉子無故被抓,氣得親自前往兵馬司要人。

士子之間,或許互相看不慣,但也容不得一羣火甲兵欺負!

此時已經宵禁,各坊市的街口,都被兵馬司設卡,閒雜人等不予通行。

歐陽德帶着幾百監生出動,把守卡火甲兵嚇得不輕,連忙詢問出了什麼大事。

互相之間一溝通,又問明事發地點,這些火甲兵笑嘻嘻放行。因爲他們是北城兵馬司的人,相當於首都北城公安分局兼城管分局;而無故抓捕舉子的是東城兵馬司,雖然同在一個系統,卻根本沒啥交情可言。

隨即,國子監祭酒歐陽德,帶着數百監生殺往東城兵馬司。

在東城設卡的火甲兵,根本不敢阻攔,只得悄悄派人通報消息。

事態很嚴重,因爲趙維垣不聽話,國子監見到人的時候,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

歐陽德又帶人闖卡,半夜尋來醫生救治,總算把這倒黴舉人給救活。

翌日,歐陽德上疏彈劾好幾個官員,其中包括五城兵馬司指揮、副指揮,東城巡城御史、東城兵馬司官校。

“王相,此事該如何處理?”王憲拿着彈劾奏章來請示。

內閣經手的各種政務,例行公事由中書舍人搞定,根本不會拿去打擾閣臣。稍微重要的政務,普通閣臣也會處理,首輔、次輔只需過目批示便可。

這次的事件,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必須首輔親自決定。

五城兵馬司的官員,最初由親王、郡王的岳父擔任,明中期則由兩京勳貴擔任。

普通火甲兵(類似警察兼城管),栽贓陷害、敲詐勒索,都還只是小打小鬧。那些擔任主官的勳貴,纔是真正的保護傘,京城所有的青樓、賭場,必須給勳貴們交保護費,甚至勳貴自己就是青樓賭場的老闆。

青樓和賭場,都骯髒得很,不知有多少百姓被坑得家破人亡。

甚至還有商賈勾結兵馬司勳貴,暗中搞不正當競爭,導致一些外地商賈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負責維護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馬司,反而嚴重威脅京城安全和市場秩序。

王淵看了歐陽德的奏疏,對那倒黴的貴州士子表示同情。隨即笑道:“總算搞出大事了,我正愁沒機會開刀呢。”

五城兵馬司,王淵去年就在整頓,表面取得良好效果,實際上卻一塌糊塗。

北京五城兵馬司的指揮,是一位國公爺的兒子,只有鬧出了大事才能追罪!

628【下有對策】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346【處理瑣事】374【錢寧下崗】700【毛里求斯?鴻福島!】132【亂戰】680【國富論】307【請納小女爲妾】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769【趙貞吉遊記】642【對徐達後人開刀】617【不查而查】086【故人北上】188【一得一失】377【白綾還是鴆酒?】435【三人格局】021【亂武之輩】698【史詩級村鬥】281【新任務:爲皇帝搞錢】425【狀元炭】287【王大爺兵敗】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402【正德大帝】591【天子大婚】219【錄取考生全憑喜好】395【兩個智障之間的交流】642【對徐達後人開刀】524【八千閹人鐵道工】598【山東藩王】131【硬仗】302【海盜信息】447【皇帝的鬱悶】202【官場劇變】378【喜峰口】036【自省】225【洞房花燭夜】339【建造寶船】070【巨嬰才子】034【修命】626【百年之法】360【英明無雙朱厚照】058【張老憤青】713【天竺王】358【亂拳迷惑老師傅】386【夫妻復九江】659【交趾布政司】654【歲入破兩千萬】013【買不起書】246【臨時任命】200【徽商求見】233【慫秀才】435【三人格局】199【資本家道路】260【滅國毒計】176【學術團體壯大】387【王大爺威武】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771【劉虎案】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311【表面順服】219【錄取考生全憑喜好】196【居然是個愣頭青】566【草原相遇】586【文藝復興】659【交趾布政司】114【滿口胡言】347【鑄炮與回京】203【王淵也升官】045【貴州大亂】527【忠狗夏言】464【福山尾章】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532【膽大包天】340【冶煉技術】153【軍威就是恐嚇】359【驍將衝鋒】004【老師,我又會了】475【朱海的野望】182【陰陽人與日心說】666【大明使團抵達歐洲】591【天子大婚】438【泰州學派】390【兵不血刃的決戰】437【大家一起壞規矩】072【對上頻道】287【王大爺兵敗】747【進軍德里】143【難民般的京營】【天有二日,亂之始也】236【一言不合就抄家】586【文藝復興】289【還得繼續求官】298【官民反應】367【朱厚照殺瘋啦!】149【會哭的孩子有奶喝】136【滿城爭看王二郎】660【直追漢唐】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166【力學發端】311【表面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