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老實孩子】

bookmark

翌日,清晨。

一向懶散的沈復璁,今天居然起了個大早,坐在屋檐下手搖羽扇,盯着噴薄而出的朝陽冥思苦想。

流放罪一般而言是無期的,除非哪天被皇帝記起來,又或者遇到什麼大變故。這都跟沈師爺沒啥關係,他既不認識皇帝,也沒那麼寬人脈。即便哪天主官“平反”了,亦不會有人記得他這個被牽連的佐官。

至於曾經追隨的那位恩主,做京官一年便丁憂回鄉,守孝守着守着便病死了。世人皆稱讚其孝心,謂之思念亡母過度,其實就是吃得太胖,某日突發腦溢血暴斃嗝兒屁。

如果沈復璁沒被強擄上山,他下半輩子都得待在雲南,直至病死、老死或餓死那天。

現在,一個神童冒出來,沈師爺猛地看到希望曙光。

必須幫助弟子把戶籍搞定!

沈復璁當了十多年師爺,對各種操作都爛熟於心,搞戶籍至少有三種方法。

第一,讓本地土司對穿青寨進行編戶。

如果放在其他地區,這種方法是最可行的,因爲對官員來說屬於政績。可惜這是土司轄地,編戶村寨越少越好。黑山嶺寨就是以寨子爲單位,直接向土司繳納賦稅徭役,跟朝廷沒有半毛錢關係。

第二,外出掛靠一個裡甲,想辦法搞到幾畝地,然後上報當地官府。

大明朝廷鼓勵流民墾荒,也鼓勵對流民進行編戶。只要你手裡有土地,讓官府承認土地的墾荒性質,拿到戶籍是既輕鬆又正規。當然,操作過程當中必須使錢,而且撒出的銀子還不能太少。

第三,花費大量銀子,疏通地方關係,找個州縣冒籍應考!

可惜啊,對王淵來說,這三種方法都非常困難。

“只能相時而動了!”

沈復璁喃喃自語,他也不着急,反正弟子的年齡還小。

就在此時,三好學生劉耀祖興沖沖跑來,非常規矩禮貌的作揖:“學生劉耀祖拜見先生,可以開始上課了嗎?”

沈復璁無語道:“我還沒吃早飯呢,你來得太早了。”

劉耀祖獻寶似的,從懷裡掏出個高粱餅:“先生,這是我娘專門給你做的。沒有加麩子,還摻了粟米,油鹽也放得足,我聞着可好吃了!”

這等粗劣不堪的食物,居然讓沈師爺食指大動,誇獎道:“不錯,你是個懂事孩子,還知道孝敬老師。”

劉耀祖連忙把高粱餅奉上:“請先生嚐嚐。”

沈師爺立即接過來,迫不及待大咬一口。在咀嚼的時候,他發現劉耀祖眼巴巴望着自己,喉結上下滾動,不停的吞嚥口水。沈復璁不禁問道:“你還沒吃飯?”

“吃過了。”劉耀祖橫袖擦口水。

沈復璁終於明白過來,這種油鹽充足,且沒有麩子的高粱餅,多半是劉家專門孝敬他的,劉木匠和妻兒肯定捨不得吃。當下心裡一陣感動,面無表情的把高粱餅掰開,遞回去一半說:“你也吃吧。”

“我爹說了,這是給先生的。”劉耀祖連連搖頭,不敢再看高粱餅一眼,生怕自己忍不住誘惑。

沈復璁板着臉說:“你若是不吃,我就不教你讀書!”

劉耀祖頓時大腦宕機,陷入兩難境地,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唉,癡兒!”

沈復璁一聲嘆息,把高粱餅塞過去。

劉耀祖不敢違抗師命,又不敢違抗父命,只得把半個高粱餅收好,打算拿回家交給父親處置。

大明朝的窮苦農民,一般每天只吃兩頓。早晨剛剛天亮就下地幹活,等日頭高升再回家吃飯,吃過早飯繼續幹活,大約半下午即提前吃晚飯。

也就是說,現在距離吃早飯,至少還有一個時辰。

沈師爺把半個高粱餅啃完,對劉耀祖說:“你陪我在寨子裡轉轉。”

“好!”

劉耀祖頗爲激動,他終於能幫先生做事了,雖然只是隨意溜達的小事。

此時此刻,王淵已不再監視沈復璁。他相信沈師爺是明白人,等搞清楚狀況就不會再逃——山下遍地蠻夷,沈師爺又沒個可投奔的,匆忙之下能逃到哪裡去?

劉耀祖陪着老師在寨中遛彎子,數次欲言又止,始終沒有膽子說出來。

“有話就說!”沈復璁看不下去了。

劉耀祖像是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突然跪在地上磕頭:“先生,你教王二的《三字經》,有兩處跟我爹教的不一樣。可可可……可能是我爹記錯了,我昨晚回家問我爹,他又說自己沒記錯。我我我……我不該質疑先生的,可我又想搞清楚。實在……實在是……”

沈復璁打斷道:“哪兩處不一樣?”

劉耀祖跪在地上說:“一處是竇燕山那裡,您教的是‘教五子,美名揚’,我爹教的是‘教五子,名俱揚’。”

沈師爺頓時尷尬無比,劉耀祖不說還好,這一說出來,他怎會不知道是自己錯了?

跟《小兒語》一樣,《三字經》也是沈復璁四十多年前學的。即便當時背得滾瓜爛熟,但幾十年過去了,難免會有一兩句出現錯誤。

而劉木匠就不同,他平生只學過《三字經》、《百家姓》、《小兒語》和《九章算術》,這四本書的內容已經深深烙刻在腦海中。

沈師爺又問道:“還有一處呢?”

劉耀祖忐忑道:“還有就是唐有虞那裡,您教的是‘謂盛世’,我爹教的是‘稱盛世’。”

如果換做王淵在此,沈復璁肯定要保全面子,隨便以版本不同爲藉口糊弄。

但劉耀祖實在太乖巧了,連沈師爺都不想欺負這種老實孩子,他只能說:“你爹是對的,爲師記錯了。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左傳》亦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應該正視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改正精進。你起來吧,別跪着了。”

“多謝先生教誨!”劉耀祖心悅誠服,感覺老師的形象是那麼偉大。

沈師爺心裡想的,卻是:該買幾套書回來了,不然接下來我可怎麼教啊!

師徒二人,不知不覺來到一大塊平地。

沈復璁不禁讚歎:“好平整的地面!”

劉耀祖連忙介紹:“這是用王二的法子,燒石灰打出來的壩子,全寨都在這裡曬糧食。”

沈師爺來到壩子裡,蹲下去細看,瞠目結舌道:“這……這他娘是三合土?一個小小的蠻夷村寨,居然用三合土夯曬壩,也有點太奢侈了吧。”

明代的三合土,主要用於修築長城、城牆、宮室和陵寢,三合土的調配之法屬於不傳之秘。

至少在南北直隸地區,三合土是禁止民用的。

沈師爺轉身就走。

劉耀祖連忙追趕:“先生,你要去哪裡?”

沈復璁道:“去找王淵!”

541【老友進京】426【老狗】501【兵變】122【御賜武器】299【入幕之賓】220【狂信徒】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311【表面順服】694【人間地獄】566【草原相遇】738【耆那教】715【最後一課】435【三人格局】125【全軍衝鋒】334【杭州治世】252【風雪前進】274【陽奉陰違與討價還價】203【王淵也升官】332【開刀要選大老虎】752【開元4244年】027【土木三傑】134【論功行賞】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259【殺敵斬將】021【亂武之輩】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679【惠及窮省】484【憋屈的皇帝】765【瘋狂擴張】629【社會糾錯功能】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696【政治交易】419【兄弟,換錢不?】286【鄭和航海圖】100【縣官出來收屍啦】661【歐洲颳起中國風】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477【王子復國記之二】368【氣人皇帝】400【若虛禪師】059【科舉密卷】049【夜襲】【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397【無立足境,是方乾淨】307【請納小女爲妾】481【兵分兩路】570【太子選妃】554【發老婆】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571【駙馬都尉】104【前三名都不屑看榜的】(爲盟主“無聊的倒黴熊”加更)288【遠程換人】235【冤冤冤】409【突如其來的海戰】651【墨西哥條約】335【改革田稅】319【錢塘觀潮】199【資本家道路】212【顧娘娘】423【大炮就是禮】575【賢相與盛世?】726【小把戲】270【戲耍獵物】232【王剃頭】320【西國之雄】255【月色照我殺人】154【一人立功,全家光榮】718【世界觀和方法論】312【祝融】580【退路】771【劉虎案】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200【徽商求見】413【白癡總督與貪玩皇帝】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371【王淵入閣?】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551【少年英主】248【抵達甘州】336【綠帽子的天才】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275【獻俘闕下】467【正德新曆】675【紹豐出海潮】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539【誰比誰先死】753【王驥西征】017【上哪都被糊弄】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48【抵達甘州】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064【糟心的旅程】782【波斯與西域】193【江彬就是個擋箭牌】427【太監和新鮮事】648【炮灰攻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