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進軍德里】

bookmark

非常湊巧,王淵御駕親征的同時,莫臥兒皇帝胡馬雍也殺回來了。

鑑於古代的信息傳播速度,胡馬雍肯定不知道舍爾沙已經陣亡。這貨流亡到波斯,娶了一個學者之女,又通過老丈人聯繫到波斯國王。

在獻出大量財寶之後,波斯國王允許他招募軍隊。

於是,胡馬雍拿出真金白銀,在波斯募集了一批僱傭兵。他沒有立即打回北印度,而是前往阿富汗地區,試圖將莫臥兒帝國的殘餘疆土,從兩個親兄弟手裡奪回來。

此時此刻,胡馬雍還在跟親兄弟打仗,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統一阿富汗地區。

局面很有意思,莫臥兒王室統治阿富汗故土,阿富汗貴族統治莫臥兒故土,也不知到底是誰入侵了誰。

……

萬餘騎兵縱馬疾馳,一路劫掠,只搶糧食,不要金銀,更不主動殺人放火。

沿途產生大批無糧平民,這些平民迫於生計,只能成羣結隊去土邦城市,祈求王宮貴族們給口飯吃。

“陛下,前方發現一隻商隊!”

“追!”

王淵帶着一萬六千多騎兵,將那隻倒黴商隊團團圍住,直接把對方給嚇尿了。

商隊首領被抓來跪下,高呼道:“偉大的將軍,我們願意獻上財貨,祈求您放我們一條生路!”

王淵沒有直接打探軍情,而是旁敲側擊道:“舍爾沙死後,你們還好做生意嗎?”

商隊首領哭喪着臉:“生意很難做。舍爾沙在世的時候,我們只需一頭一尾交兩次稅,現在每經過一個土邦就要交一次稅。”

王淵又問:“你這趟去哪裡做生意?”

商隊首領說:“瓜廖爾。”

王淵笑道:“留下十分之一的財貨,你立即前往瓜廖爾。你要對那裡的人說,偉大的天竺王殺來了。天竺王已經統一南印度,六國蘇丹二十萬聯軍,被天竺王用一萬軍隊輕鬆擊敗,北印度除了舍爾沙之外,沒人可以抵擋天竺王的兵鋒。”

商隊首領不可置信:“我真的可以離開,只需要留下十分之一財貨?”

“當然。”王淵笑道。

商隊首領欣喜大呼:“偉大而仁慈的天竺王,真主將保佑您!”

王淵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瓜廖爾,但直接攻打是不可能的,因爲那裡的城堡太宏偉堅固。他在外圍不斷縱兵劫掠,把平民和商賈往瓜廖爾驅趕,目的無非是傳播饑荒和恐懼。

交流好書 關注vx公衆號 【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 可領現金紅包!

王淵不但跟商賈交流,還跟一些平民交流過。

舍爾沙沒死的時候,規定田賦不得超過收成的25%,而且執行得非常嚴格,陸續殺了許多地方貴族。

舍爾沙一死,法令瞬間作廢,田賦最高的多達五成。以印度的農業產量而論,簡直是讓農民去死,就算王淵不來搶糧,普通平民也已經沒法過日子了。

不僅如此,地方貴族竟然追繳往年賦稅,把舍爾沙減免的稅收,全部一次性給補回來。

舍爾沙下令修建的官道,未建成的全部停工,水利設施也半途而廢。

除此之外,王淵還得到確切信息,舍爾沙之死並非陣亡,而是在攻打一座城堡時,被自家火炮炸膛給崩死的……北印度的一代雄主,竟然死得這般窩囊。

又過兩日,王淵帶來一座土邦城堡之外,派人喊話道:“統一南印度的天竺王至此,即將前往攻打瓜廖爾,此邦貴族立即帶兵跟隨,否則天竺王必定屠盡此城!”

喊話十多遍,城堡內終於有了反應:“偉大的天竺王,請你退兵到數裡外,我們給您準備了豐盛的禮物。”

王淵帶兵撤退,城內運出十多車糧食,然後禮送王淵出境。

在印度打仗,果然不需要後勤……

拖拖拉拉半個多月,在四處到處掃蕩搶劫,王淵終於帶兵來到克久拉霍城。五百年前,此城曾是“月亮王朝”的首都,如今則被綠教土邦王公佔據。

再過幾百年,這裡將被譽爲“性都”,因爲寺廟裡大量雕刻各式各樣的“男女摔跤圖”。

拜王淵所賜,此城已被饑民包圍,附近被搶糧的平民全部匯聚這裡。

城內守軍嚇得兩股顫顫,城外是數萬饑民,更外面還有一萬多騎兵部隊。若是敵人誘導饑民攻城,消耗守軍的物資和體力,恐怕最後真的很難扛住。

突然,城牆上箭如雨下,射死城外許多饑民。

緊接着,城門打開,奔出數百騎兵。他們沒有向王淵衝鋒,而是把城外饑民殺散,然後派人過來跟王淵接洽。

“請問,閣下是否是偉大的天竺王?”來人顯然收到了消息。

王淵說道:“正是。”

來人又說:“舍爾沙派駐此城的官員,已經全部被我們殺了。我們願意歸附閣下,也願意贈送閣下一批糧食,今後每年奉上足額賦稅,但閣下不能帶兵入城。”

舍爾沙搞中央集權,在全國立省設縣,每座城市都派有官員駐紮,而且嚴厲打擊地方貪污,誰敢違抗命令就將遭到鎮壓。

地方王公貴族能忍?

嗯,忍了。

有些實在沒忍住的,已經去見了真主。

在舍爾沙死後,各地貴族早就蠢蠢欲動,只是迫於蘇爾王朝的武力,暫時還不敢殺官造反。

如今王淵兵臨城下,立即讓此城貴族下定決心,不再畏懼蘇爾王朝報復。

這些騎兵交涉完畢,便帶來十多具屍體,都是舍爾沙派駐的地方官。

王淵笑道:“我接受你們的歸順,但你們還需出一千騎兵跟我走!”

來人說道:“我們只有幾百騎兵。”

王淵說道:“那就全都跟我走!”

就這樣,這座古城名義上歸附天竺國,每年都會奉上一筆稅收,但王淵的軍隊卻不能進城。

王淵的部隊,又多了幾百騎兵,但這些騎兵肯定只打順風仗,一旦遇到危險跑得比誰都快。

至於城外那些饑民,王淵不會管,本地貴族也不會管,能活下來多少全看天意——造了這麼多孽,似乎王淵纔是大反派,而死去的舍爾沙可算真正的仁主明君。

但是王淵的出兵目的,就是要把印度打爛,從名義上統一印度,然後再安心種田搞移民。

又過十日,王淵來到瓜廖爾城下,此城已經風聲鶴唳。

只要佔領此城,再往北便是阿格拉,也就是泰姬陵所在之地,不過泰姬陵暫時還未修建。

瓜廖爾城沒那麼容易歸附,因爲舍爾沙在此有駐軍。本地王公貴族,已經被殺得服服貼貼,掌權者全是一些阿富汗軍事貴族。

圍城數日,瓜廖爾守軍非常謹慎,根本不理會城外饑民和王淵,似乎打算徹底堅守一年半載。

無奈之下,王淵繞城而走,一路劫掠前往阿格拉。

阿格拉同樣由阿富汗貴族控制,騎兵根本啃不下來,於是轉向西北直奔德里。

德里,是蘇爾王朝的首都!

新任蘇丹伊斯拉姆沙,剛經歷了一場血腥政變,都還未喘過氣來,就聽說敵軍已經逼近首都。而且,南邊的拉傑普特人,在梅瓦爾國王的帶領下,也已經在邊境開始肆虐。

伊斯拉姆沙爲了獲得貴族支持,大量屠殺父親留下的印度教官員,幾乎把父親的改革政策全部作廢。

如今剩下的,全是隻知打仗的阿富汗貴族。

這些貴族根本沒讀過幾天書,多爲綠教平民出身,甚至有的是奴隸出身。他們最初跟着莫臥兒開國皇帝打仗,因戰功而不斷升遷,接着又跟隨舍爾沙叛亂,哪裡懂得什麼叫做治國?

而且,這些貴族常年打勝仗,幾乎就沒遭遇過失敗。

舍爾沙之死,他們也不承認是戰敗,因爲是被自家火炮炸膛崩死的。

一萬六千多騎兵算什麼?

順手就滅了!

在阿富汗軍事貴族的慫恿下,蘇丹伊斯拉姆沙籌劃着決戰。但沒有立即出城迎敵,而是傳令瓜廖爾、阿格拉、穆特拉、坦尼薩等城勤王,浩浩蕩蕩彙集將近十萬大軍。

而且,他們有購自波斯的老式火槍和火炮,並懂得集中火器齊射的戰術,這些都是跟莫臥兒開國皇帝學的。

他們不知道什麼叫空心陣,也不知道大明的戰車防禦之術。但對付騎兵,他們知道深挖壕溝,用火槍和弓箭等待騎兵衝鋒,這些也是跟莫臥兒開國皇帝學的。

【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153【軍威就是恐嚇】015【慷慨仗義宋無涯】283【江彬的野望】638【盛世圖卷】523【占城大米到了】583【又是金礦!】519【氣學宗師】227【社會烙印】096【京郊賊亂】148【軍糧被扣】512【榮譽內閣大學士】705【傳道】429【專業人士】223【黃河決口】221【貴州開科】380【太皇太后死啦】356【戰場天時】243【朝會應對】527【忠狗夏言】409【突如其來的海戰】760【精兵改政】575【賢相與盛世?】350【三省總督】【中華大帝】062【故人東去】658【林富的亂國之謀】020【虎狼之世】307【請納小女爲妾】273【朝堂新格局】517【新鹽法】350【三省總督】755【鐵條王冠】138【私田與佃戶】043【王若虛】746【全騎兵部隊】386【夫妻復九江】079【謝師】526【楊廷和的轉變】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557【線膛槍初戰】192【兩個佞臣】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383【舊時同窗】314【自投羅網】272【西域來朝】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733【給神廟娶親?】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621【我要打十個】454【準備收拾蔡裕】187【皇帝新寵】178【朝會被彈劾】552【全員二五仔】044【兵法】557【線膛槍初戰】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038【戳戳戳】766【三王聯盟】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543【扯淡的播州之亂】222【拉幫結派】050【分贓】038【戳戳戳】165【更行更遠還生】017【上哪都被糊弄】401【再臨杭州】273【朝堂新格局】437【大家一起壞規矩】025【正俗簡繁】056【心學初興】122【御賜武器】751【佛爺威武】345【總督見總督】652【巴拿馬姓朱】482【慈不掌兵】366【一代英主窩囊死】136【滿城爭看王二郎】136【滿城爭看王二郎】529【殷地與殷民】030【一刻鐘交卷】343【葡萄牙總督】052【送信】578【排除異己】669【教皇接待】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480【無名異】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051【山歌】260【滅國毒計】140【新算學】101【末世之象】093【禮經魁預定】266【香香】496【治國便是治民】374【錢寧下崗】478【王子復國記之末】762【第一場勝利】631【西遊記?】771【劉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