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

科舉結束已經有十天了,在五天前,考試院貼出了殿試通知名單,通知三千名考生參加殿試,如果沒有機會參加殿試,那就意味着進士科落榜了,只能指望太學和國子學的錄取名單。

昨天上午。明法科、明算科和明字科已經放榜了,薛清高中明法科第二名,着實讓郭錦城羨慕,同時也爲自己擔心。

剛開始,郭錦城並不是很在意能不能考中,他也只想是試一試,可當薛清考中了,他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開始變得患得患失,渴盼着自己考上,又唯恐自己考不上。

他幾次想去詢問父親,但最終還是剋制住了,父親明確給他說過,他不會干涉,也不會過問,能不能考上都是他自己的本事。

天還沒有亮,郭錦城便早早起來了,他剛洗漱完,白居易便探頭笑問:“收拾好了嗎?”

“差不多了,但也不用這麼急吧,據說要到中午才發榜呢!”

“不可能中午才發榜,應該是上午,我們吃點東西就走。”

“兩位,早飯來了!”

薛清拎着食盒笑眯眯走了進來,他考中了明法科,心情很好,這兩天甘願做跑腿,和白居易的關係也好了起來。

“豆漿和酥油餅,它家酥油餅不錯,裡面有一層肉醬,非常美味。”

豆漿是裝在葫蘆中,上面用木塞塞緊,只要不傾翻,一般也不會漏,葫蘆底部有各店的標識ꓹ 一般押五文錢,還回去就能取回錢ꓹ 當然,這只是街頭小店的做法,高端大店就是用細頸瓷瓶ꓹ 然後同樣用木塞子塞住。

薛清見兩人比較緊張,便笑眯眯勸道:“你們兩個不要擔心了ꓹ 都參加過殿試了,還怕自己考不上?”

白居易嘴裡吃着餅ꓹ 含糊不清說道:“有三千人蔘加殿試呢!三十人才能錄一人ꓹ 一樣難考中。”

薛清咂咂嘴又道:“其實我覺得朝廷沒有必要再考殿試吧!既然省試已經通過了,就按照省試的成績排名不就行了?還多此一舉。”

“錯誤!”

郭錦城毫不客氣地糾正他,“在考試院進行考試只能叫做禮部試,然後把禮部試和殿試合在一起,才能叫省試,再說,光憑一次考試還看不出考生水平ꓹ 必須考兩次,既防止了作弊ꓹ 又能看到考生的真實水平ꓹ 這才比較合理。”

薛清見時間不早ꓹ 便不耐煩道:“快吃吧!我就說一句ꓹ 你卻囉嗦半天!”

三人很快吃完早飯,收拾一下便出發了。

今天是發榜的日子ꓹ 從去年開始ꓹ 發榜制度就進行了改革ꓹ 不再派人去長安各家客棧報喜,改成由進奏院通知家庭所在地官府ꓹ 由地方官府派人去給各家報喜,京城的考生則統一去看榜。

榜單就在考試院廣場上發佈,天還不亮,這裡已經聚集了數千人,每個士子都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中?

當然,如果連參加殿試的機會都沒有,那就不要指望還能考上進士,不過今天同時也是太學和國子學發錄取榜單時間。

太學將錄取兩千五百人,國子學將錄取了五百人,這種榜大家戲稱爲銅鐵榜,排在進士科的金榜和明經明法科的銀榜之下。

此時,在大明宮政事堂,郭宋和衆相國再進行最後的審覈,主要是對前十名進行審覈,然後由晉王確定前三名。

其實前十名的水平都差不多,確定前三名大多是從政治上考慮,畢竟天下人都在矚目,有的時候是爲了平衡世家,有的時候是爲了平衡地區。

郭宋望着名單有點發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兒子竟然能考進前五名,之前,他兒子也參加了殿試,可能是比較緊張的緣故,發揮不太理想,只獲得殿試第十一名,但他在禮部試中發揮極爲出色,奪得禮部試第二名,綜合下來,最後排名第五。

郭宋要把他定爲前三,其實也完全可以,只是這樣太明顯了,郭宋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對衆人道:“第一名定爲蘇州沈鎧,大家沒有意見吧!”

沈鎧是吳興沈氏,江南著名的大族,這次沈鎧考中禮部試第一名,殿試也不太理想,只得第五名,綜合排名第二。

衆人明白殿下的意圖,還是要進一步籠絡江南士族,衆人便沒有反對,一致表示贊成。

“第二名定爲簡州士子江堯,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嗎?”

江堯是禮部試第三,殿試第一,綜合排名第一,按道理他應該是狀元,但郭宋把他向後挪了一位,其實已經不錯了,把他定爲榜眼倒不是因爲他是巴蜀士子的緣故,而是因爲他出身貧寒,郭宋需要樹立一個寒門子弟的榜樣,以顯示科舉的公平。

大家都沒有反對,這時,獨孤立秋笑道:“第三名探花就給薛錦吧!他畢竟是禮部試第二,又才十五歲,殿試稍微緊張一點很正常,難得有這麼優秀的神童。”

相國中只有獨孤立秋知道薛錦就是郭錦城,其他人都被瞞住了。

這時,郭宋嘆了口氣道:“實不相瞞各位,這個薛錦就是世子錦城,我很難辦啊!”

政事堂頓時一片譁然,誰都沒想到前兩天因一篇安西對策文引發很大爭議的少年神童,竟然就是世子。

他之所以發揮不理想,就是因爲在寫到安西軍鎮時,遺漏了碎葉軍鎮,後來想起來纔在後面補充,不料補充的時候,把碎葉城靠熱海,寫成了碎葉城北靠夷播海,一個遺漏補充,一個常識錯誤,導致他最後沒有進入殿試前十,但他的思路清晰卻令衆人大爲讚賞,尤其他提出建立五十里驛站制度,令人拍案叫絕。

潘遼笑道:“舉嫌不避親,微臣覺得讓世子爲探花倒是一樁美事,畢竟實力擺在這裡,讓人無話可說。”

杜佑也對郭宋道:“殿下,世子能有如此成就,這也是他師父李閣老的悉心培養的結果,我們就算不考慮世子,也要給李閣老一個交代。”

張歉逸也勸道:“請殿下相信政事堂各位相國的眼光,大家都有理智的判斷,知道何事可爲,何事不可爲,絕不會迎合殿下,既然大家都一致認爲世子可以高排,那就說明世子受之無愧。相反,因爲他是世子而剝奪他應得的地位,那是對世子不公,也是對科舉制度公平原則的踐踏,請殿下三思?”

郭宋還是覺得不妥,畢竟他殿試沒有考好,這是事實。

但衆人卻一心想讓世子排名上位,他們見晉王遲遲下不定決定,便一起躬身,“請殿下三思!”

.........

天色已經大亮,考試院前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一兩萬人,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士子,雖然人多,卻不顯得擁擠,主要是有十個發榜處,正北榜發佈進士榜,其他九個榜則是發佈太學和國子學的銅鐵榜,這樣便有效地將人羣分流,進士榜下面只有五六千人。

這次和去年一樣,也是錄取一百二十人,其中百人是按照成績排下來,而後面二十人則多少有點照顧成份,這也是慣例。

其中前三名叫進士及第,第四到第二十名叫做賜進士出身,然後第二十一到後面則叫同進士出身。

當然,大家都叫進士,沒必要分得那麼清楚,但事實上,在吏部考慮授官時,就不一樣了。

第一名授從七品官上階,第二和第三名授正八品官上階,第四到第二十名是授從八品官上階,然後第二十一到最後是授正九品官上階。

別看都只差半級,但半級就意味着一屆任期,還必須考覈上等,如果是考覈中下等,那升官那就別想,這一耽誤就是十年的差距,到了中年以後,他們纔會明白,在官場上競爭,最怕的就是年齡差距。

士子們引頸相望,這時,考試院內傳來一陣鼓聲,人羣開始騷動起來,這時,考試院的大門緩緩開啓,走出十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是十人,前面兩名士兵開道,後面五名士兵跟隨,中間是三名官員,一人扛梯子拎漿糊,一人手執金榜,另一名則是協助。

十支隊伍向十個發榜點走去,人羣紛紛閃開,其中一支隊伍來到正北方向的發榜點前,這裡發佈進士榜,人數最多,士子們也最爲急切。

官員們架好梯子,爲首官員爬上去,在木板上刷上漿糊,另一名官員將一卷榜單遞給他,第一張進士榜單是第八十五名到一百二十名,也就是後三十五名,榜單貼上了木牌,紅底黑字,墨中還調了金粉,每個名字都金光閃閃,這就叫金榜題名,名字是州名加上縣名再加姓名,這樣,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同名同姓的士子,

人羣開始激動起來,拼命向上涌動,七名士兵手執白蠟棍,攔住了上前涌動的士子。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