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

“第二個要求是關於難民,戰爭一起,必然有大量難民逃亡,晉王殿下希望大將軍軍隊不要掠奪百姓,不要阻礙他們逃難。”

或許是剛纔的餘怒尚在,仇敬忠語氣冷淡道:“我只能說盡量,一旦戰場鋪開了,很多士兵並不是我能控制得住。”

公孫良嗣冷冷道:“最好能約束住,否則晉軍爲了護民而和貴方發生衝突,那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事情。”

仇敬忠張大了嘴,他這才明白對方的意思,晉軍也會出現在戰場上。

“如果是朱泚軍隊擾民呢?”仇敬忠不甘心問道。

“我們會警告朱泚,如果他不約束軍紀,五萬晉軍騎兵絕不會袖手旁觀!”

.........

公孫良嗣告辭走了,仇敬忠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鬱悶難當,泗州和亳州都被晉軍奪走,他原本計劃中的四州地盤,一下子減少了一半,再有好消息也難以挽回他此時的鬱悶。

侯希才送走公孫良嗣回來,見仇敬忠還在悶悶不樂,便笑着勸他道:“大將軍想開點吧!我們拿到八萬套兵甲,就當是用亳州和泗州換來的,郭宋的人情不好拿。我們總得付出代價不是?”

仇敬忠長長嘆息一聲,“一場大戰打下來,我就怕連補充兵力的地方都沒有,晉軍太狠了,奪走泗州和亳州也就罷了,但三萬五千散軍呢?哪怕給我一半也可以啊!”

仇敬忠鬱悶的不是兩塊地盤沒有了,而是他已經視爲囊中之物的三萬五千散軍沒有了,泗州兩萬人,亳州一萬五千人,他的兵力本可以達到十五萬人,現在三萬五千人飛了。

侯希才繼續勸他道:“大將軍,打仗本身就是此消彼長,如果我們擊敗朱泚軍隊,我們將會獲得大量降卒,不用擔心兵力補充問題。”

侯希才的勸說讓仇敬忠的心結解開了不少,他點點頭道:“先不管這件事了,我們商議一下,怎麼應對朱泚大軍的進攻?”

.........

仇敬忠攻佔宋州和徐州的消息終於傳到了朱泚耳中,朱泚從未像這樣暴怒過,他揮劍在內書房中亂砍亂劈,嚇得王獻忠和幾名宦官連滾帶爬地逃出去,再晚一步,他們的腦袋就不保了。

讓朱泚怎麼能不狂怒,宋州和徐州是他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產量地,尤其這兩州的官田特別多,一半的軍糧都是來自這兩州,宋徐兩州失守,他的軍隊很快就要餓肚子了。

這時,劉思古被王獻忠派人匆匆找來,只有他才能勸阻住狂怒中的天子。

劉思古趕來時,朱泚已累得筋疲力盡,坐在椅子上氣喘吁吁,長劍也被他扔到一邊了,朱泚實在太胖,剛纔揮的那幾下,讓他在氣頭上使盡了洪荒之力,現在平靜下來,他脫力難支了。

“陛下息怒,陛下不用這麼生氣!”

“朕怎麼能不氣?郭宋的將領忠心耿耿,朕的手下卻一個個變成叛逆,朕待他們不薄,他們爲什麼要背叛朕?”

說到這,朱泚忍不住潸然淚下,他確實傷透了心,他最信任的一個大將也背叛自己了。

劉思古嘆了口氣,“陛下,說到底還是權力問題,仇敬忠掌控飛熊衛七年了,時間太久,當飛熊軍成了他的私軍,他的野心自然就迸發了。”

“他想當王,朕也隨便他了,可是.....他佔據了宋州和徐州,這是最大的兩個產糧地,朕一半的軍糧都來自這兩個州,軍糧不足,要出大事的!”

劉思古心中很無奈,他當然不希望爆發內戰,如果仇敬忠佔據泗州或者亳州,他都可以勸朱泚隱忍,但徐州和宋州不同,這兩個州不僅是數一數二的產糧大州,還佔據了三成的人口,如果不及時忍痛把仇敬忠這顆毒瘤挖掉,那麼整個機體很快就會潰爛。

“陛下,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就早作實施,趁仇敬忠立足未穩,先把宋州奪回來,然後穩住陣腳,這樣我們就在徐州一地和仇敬忠對抗,我們的損失就會減少大半。”

“可是少了徐州的糧食,朕還是擔心軍糧會不足啊!”

劉思古微微笑道:“陛下,我們也不用提供八萬飛熊軍的糧食了,其實也差不多。”

朱泚呆了一下,他拍拍腦門笑道:“我真是氣糊塗了,就依軍師之言,這一仗該怎麼打?”

劉思古沉吟一下道:“微臣建議以大將軍王仲謀爲主將,以豹韜軍爲主力,輔以三萬散軍爲後備兵,今晚就連夜出發,兵貴神速,打仇敬忠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那爲什麼不讓肖萬鼎率虎賁衛前往?”

劉思古苦笑一聲道:“微臣實話實話,肖大將軍實戰經驗不足,他不是仇敬忠的對手,還是不讓他出戰爲好。”

劉思古心中有數,雖然肖萬鼎口口聲聲說,他運兵得當,挫敗了仇敬忠攻打皇宮的企圖,但劉思古知道他其實是上了仇敬忠的調虎離山之計,把他的十萬大軍騙去北面,仇敬忠才得以順利離開洛陽。

朱泚也是節度使出身,他知道劉思古說得沒錯,肖萬鼎確實不是仇敬忠的對手。

他隨即下旨道:“傳朕的旨意,速召王仲謀大將軍來見朕!”

有宦官跑去傳旨去了,這時,劉豐匆匆趕來求見天子。

“陛下,微臣有急事稟報!”

劉豐取出一隻信封,呈上道:“這是晉王郭宋給殿下的信,有人放在空白信封內給微臣,微臣打開,才發現是給陛下的信!”

朱泚聽說是郭宋的信,連忙接過信封,只見信封上寫着:‘明玉堂主人致東閣先生!’

一般人看不懂,但朱泚知道,明玉堂是郭宋的官房名稱,而東閣就是現在自己所在的內書房,算是非正式的書信。

朱泚打開信封,裡面是一封疊好的素箋,他展開信,上面只有幾行字,‘餘聞東閣先生欲徵叛臣,此乃貴方內政,晉軍不予干預,但請貴方約束軍隊,勿擾百姓,否則,五萬東路晉軍騎兵絕不會袖手旁觀,以上!’

落款是晉王郭宋,下面蓋了私印。

朱泚竟然沒有發怒,他呆呆望着信,內心充滿了恐懼,他讀懂了信中未明之言,郭宋竟然部署了五萬騎兵在一旁觀戰。

“陛下,郭宋說什麼?”劉思古在一旁小聲問道。

朱泚把信遞給了他,劉思古匆匆看了一遍信,他也暗吃一驚,他忽然意識到郭宋有操控這場戰爭的意圖,但他心念轉得極快,不管郭宋是否操縱戰爭,這一戰都不可避免,就算他們不打這一戰,郭宋依舊會操控仇敬忠來削弱他們。

劉思古瞥了一眼朱泚,見他目光中還有點迷茫,顯然還沒有看透這裡面的門道,劉思古連忙道:“陛下,郭宋關注這場戰爭很正常,他要趁機收買人心,我們不要去管他就是了。”

“可是.....他在哪裡部署了五萬騎兵?”朱泚還是不解,他們中間隔着曹州和汴州,難道郭宋要奪取曹州或者汴州嗎?

“陛下,晉軍應該在兗州,兗州就和宋州接壤。”

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王仲謀大將軍來了。”

........

朱泚的南征大軍在第二天便出發了,年初征伐齊國時,他們還有一半的物資糧草沒有使用,正好這次征討仇敬忠用上了。

糧食和物資囤放在陳留縣,那裡是著名的糧草物資中轉地,囤放了數十萬石糧食和大量物資,目前有八萬散軍在陳留縣集結,就是爲了護衛陳留縣的糧草物資。

這次征討仇敬忠,朱泚出動了九萬大軍,包括五萬豹韜軍,一萬虎賁衛騎兵和三萬散軍,由大將軍王仲謀統率。

王仲謀年約四十餘歲,身材瘦高,臉龐削瘦,目光總是透出一股陰冷之意,他也是當年參加涇源兵變的大將之一,現在莫說仇敬忠這樣跟隨朱泚二十多年的老將,就連參加過涇源兵變的大將,也只剩下三人,除了王仲謀外,還有虎賁衛右將軍韓旻、左將軍張庭安。

這次統率一萬虎賁衛騎兵的大將,正是左將軍張廷安。

六萬大軍離開了洛陽,浩浩蕩蕩向陳留縣開去。

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二十章 甘雷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