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

“混蛋!”

魚朝恩暴怒地大吼一聲,將手中茶盞狠狠摔在地上,茶盞頓時摔得粉碎。

幾名侍女嚇得臉色慘白,深深低下頭,旁邊劉思古低聲勸道:“翁父息怒,這樣生氣只會傷害自己身體,而且於事無補。”

魚朝恩狠狠一拳砸在桌上,“讓我們怎麼能不生氣,分明就是他們殺了三郎,現在還要去調查,調查個屁啊!這不就是賊喊捉賊嗎?”

劉思古擺擺手,讓幾名侍女都下去,他這才低聲道:“翁父,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替三郎報仇也要放一放,現在卑職擔心江淮那邊皇甫溫很可能會撐不住,手中沒有軍隊,根本控制不住鹽場,除非翁父就此放棄,否則必須儘快想辦法。”

“我當然不想放棄,我本來想另外任命都尉,只恨兵部那幫混蛋,竟然把任命權交給了天子,現在天子不肯任命新都尉,一定要等調查結果出來,口口聲聲說要還我一個公道,我現在急得跳腳也沒有辦法。”

劉思古沉吟一下道:“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

“什麼辦法?”魚朝恩驀地回頭問道。

“翁父忘記去年董懷山替他父親給翁父送過一封信嗎?”

董懷山便是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的長子,他在京城爲人質,但同時也是李忠臣在京城的聯絡人。

劉思古的話一下子提醒了魚朝恩,去年李忠臣寫了封信給自己,建議在揚州建立鹽軍,保護各鹽場的安全,自己當時沒有理睬他。

魚朝恩負手走了幾步道:“我知道李忠臣一直在打鹽稅的主意,我甚至懷疑之前刺殺劉晏,就是他派人所爲,但我不相信他敢公開奪取朝廷的鹽稅?”

“他其實是想勸翁父組建鹽軍,然後以他的軍隊爲基礎,他不敢奪取朝廷鹽稅,但他想從鹽稅中抽成倒是真的。”

“但現在找他有什麼意義?”

魚朝恩不解問道:“難道現在再讓他去揚州組建鹽軍,恐怕不現實吧!”

“卑職並不是說讓李忠臣去組建鹽軍,而是指鹽軍這件事,卑職覺得由地方軍去護衛鹽場,顯然不太合適,只能說臨時充數可以,但如果我們組建了鹽軍,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駐鹽場了。”

魚朝恩負手來回踱步,心中在暗暗評估自己組建鹽軍的可行性。

如果劉思古在五年前提出這個建議,或許自己還有操作的餘地,那時,軍隊還受太上皇的餘威影響,普遍保持中立。

現在隨着時間推移,軍方都已漸漸向天子靠攏,魚朝恩擔心,提出建議的是自己,但最後摘桃子的卻是別人,尤其關隴貴族和幾大世家的勢力極大,組建鹽軍這樣的好事他們怎麼會放過?

“這個方案先放一放,還有別的辦法嗎?”魚朝恩躊躇良久,還是決定不能冒這個風險。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指控李忠臣企圖謀反,比如收買李忠臣的一名左右,讓他向朝廷告發,李忠臣有稱帝野心等等,然後翁父主動請兵出擊,動用十萬神策軍徹底剿滅李忠臣,然後留三萬神策軍部署在江淮一線,江淮的財源命脈不就掌握在翁父手中了嗎?”

“不行!”

魚朝恩這一次毫不猶豫,一口便回絕了劉思古的建議,“神策軍必須駐紮在京城,哪裡都不能去,這個辦法不妥。”

劉思古暗暗嘆息一聲,這其實是最好的辦法了,魚朝恩還是缺乏魄力啊!

“先生還有別的辦法嗎?”魚朝恩又繼續向劉思古施壓。

劉思古無奈,只得道:“還有一個辦法,其實是下策,我不太建議翁父採用。”

“不妨說來聽聽!”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釜底抽薪,我們暫時按兵不動,等到稅錢運輸進京的環節再做文章,只要翁父稍稍給沿途軍閥一個暗示,卑職相信無論淮西的李忠臣,還是汴州的田神玉都不會無動於衷,那時,我們或許就能渾水摸魚了。”

魚朝恩眼睛一亮,這個辦法倒不錯。

.........

郭宋在一名文吏的帶領下,走進了劉晏的官房,他將厚厚一疊資料放在劉晏的桌上。

“這是四十二名鹽鐵判官的詳細資料,應該比較可靠。”

劉晏頓時又驚又喜,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這個東西,四十二名鹽鐵判官他都認識,但也就認識而已,對方究竟是什麼底細,他都一無所知,有了這份資料,就至少給他節省了三年的時間。

他連忙從中間找出一份資料,“就是此人,叫做餘家緒,資格最老的鹽鐵判官,也是一個老頑固,堅決不肯把鹽鐵倉庫的稅錢轉回轉運司,我已經拜訪他三次了,他就是死活不肯。”

郭宋接過他資料看了看,居然已經擔任二十年的鹽鐵判官,李志父親還是調查得比較詳細,此人是裴遵慶一手提拔起來,裴遵慶已經九十餘歲,住在家鄉聞喜,依舊是裴家的頂樑柱,這個餘家緒每年兩次去聞喜拜訪裴遵慶,典型的裴家在江淮的勢力代表之一。

“此人很重要嗎?”

劉晏點點頭,“現在軍隊已經入駐鹽場,負責押解稅錢去轉運司,以後問題不大了,但以前的稅錢怎麼辦?去年一年和今年前九個月的鹽稅,整整一千五百萬貫,都放在鹽鐵監倉庫,我想把它們都轉到轉運司倉庫來,必須要各鹽鐵判官改簽,有了改簽單,就算皇甫溫不同意,我也可以動用軍隊強行搬運。”

“所以使君就想先說服這個餘家緒改簽,有他帶頭,其他鹽鐵判官就會跟從,對吧?”

“正是這樣,我又找了其他幾人,大家嘴上同意,但都沒有行動,我才知道,大部分人都在觀望這個餘家緒的態度。”

郭宋想了想道:“這個餘家緒是裴家的人,難道裴家是支持魚朝恩?”

劉晏苦笑一聲道:“也不能這麼說,裴家是支持鄭王,而鄭王現在又和魚朝恩綁在一起,所以資料說這個餘家緒是裴家的人,我才恍然大悟,難怪會如此頑固,死活不肯答應。”

“這個人就交給我吧!我今晚就去拜訪他。”

........

入夜,江都縣城東餘家緒的府上來了一名重要客人,鹽鐵監令皇甫溫。

餘家緒的頂頭上司應該是江淮鹽鐵轉運使劉晏,但也可以說是皇甫溫,這是前任鹽鐵監令第五琦同時兼任江淮轉運使時形成的慣例,鹽鐵監令直管鹽鐵判官。

餘家緒年約五十歲,身材幹瘦,一張長臉顯得十分精明能幹,他是河東太原人,家境貧寒,從小便在裴氏家學讀書,後被裴家推薦到太學深造,二十三歲時出仕,坐過縣丞、縣尉,三十歲起便在揚州出任鹽鐵判官,這一干就是二十年。

有好幾次朝廷都要把他調走,但被裴家攔住了,他這個位子的職務不高,只是正六品,但十分重要,同時這也是餘家緒升官的極限。

在安史之亂前,如果不是科舉出身,那麼官職最多隻能做到正六品,安史之亂爆發後,停止了科舉,這個朝廷的潛規則就改成爲:如果不是世家或者權貴家族嫡系子弟,做官也最多隻能做到正六品。

餘家緒是裴家門生,連裴家子弟都不是,所以他的官職升到正六品也就到頂了。

餘家緒恭恭敬敬將皇甫溫請到貴客堂,又讓侍女上茶,皇甫溫端起茶盞問道:“聽說劉刺史已經拜訪過餘判官三次?”

餘家緒嘆口氣道:“軍隊強勢將鹽稅運去轉運司倉庫,我們無法和軍隊抗拒,也就罷了,但劉刺史還要追究以前的稅錢,要求我們簽署改單,這個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皇甫溫點點頭,“餘判官的態度令人讚賞,希望餘判官能繼續堅持原則,魚相國就常說,堅持原則的人都會有回報,餘判官明白我的意思嗎?”

“卑職愚鈍,請監令明示!”

皇甫溫淡淡道:“魚相國說,只要你堅持原則到底,明年這個時候,升你爲正五品江淮鹽鐵監副使。”

餘家緒心中大喜,連忙起身道:“我一定不會讓監令和魚相國失望!”

皇甫溫得到滿意的表態,便起身告辭了,餘家緒一直把他送出大門,望着皇甫溫馬車消失,這纔回到貴客堂。

他剛走進貴客堂卻嚇了一跳,只見房間裡站着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負手背對着他。

“閣下是什麼人?”餘家緒後退一步,厲聲問道。

“我是什麼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認識這面金牌!”

男子取出一面金牌,向後展示,“認識它嗎?”

餘家緒一眼認出了金牌上的四個字:‘如見朕面’。

他頓時大吃一驚,連忙上前單膝跪下,“微臣餘家緒聽候聖諭!”

年輕男子自然就是郭宋了,他戴着一張面具,使他變成一個三十餘歲的青臉濃眉大漢。

郭宋收起金牌冷冷道:“看來你是更相信奸閹能夠取代大唐皇帝,我說得沒錯吧!”

“在下不敢,在下絕對忠於大唐,忠於天子?”

“是嗎?”

郭宋冷笑一聲,“既然你口口聲聲說忠於天子,那我限你在明天中午之前,把所有的鹽稅全部改簽到轉運司倉庫。”

餘家緒半晌道:“我餘家緒忠於大唐天子,可閣下不是!”

郭宋轉身一把揪住他脖領,惡狠狠道:“既然你敬酒不吃要吃罰酒,那我就告訴你,你長子餘堅十五歲,次子餘強十三歲,都在聞喜裴家家學讀書,你三子餘農九歲,你如果明天中午前不籤,我會讓你一個一個看到三個兒子的人頭!”

“你....你在威脅我!”

郭宋冷冷道:“李輔國、魚令玄一樣地被我殺了,你算什麼?我殺你就像碾死一隻螞蟻,不信你就試試看!”

說完,郭宋將他扔在地上,轉身而去,等餘家緒回頭時,身後已人影皆無,餘家緒無力坐在地上,後背大汗淋漓,對方竟然把他的家底都摸透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