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

按照之前商定的作戰計劃,郭宋率領三百鷹擊軍在夜間離開了龜茲城,消失在夜色之中,次日,主帥郭昕又拜訪了龜茲王,將吐蕃聯軍即將進攻龜茲的消息告訴了龜茲王,按照慣例,龜茲王一般會帶着城內居民向西撤退。

戰爭的氣氛開始籠罩在龜茲城內,不過已經習慣了戰爭的百姓並不慌張,吐蕃軍纔到蒲昌海,距離龜茲城還很遙遠,他們不慌不忙收拾物品,套上大車,最後帶上孩子和老人,才鎖上大門離開了龜茲城,前往西面的拔換河流域,那邊也屬於龜茲國,幾乎所有的龜茲國人在那邊都有土地。

此時,兩萬吐蕃和吐谷渾聯軍已經抵達蒲昌海,又折道沿着赤河向西北進軍,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龜茲城。

這次吐蕃聯軍出兵兩萬人,但吐蕃士兵只有三千,儘管這支軍隊以吐谷渾人爲主力,但指揮的主將卻是吐蕃大將相論貴,這也是符合慣例,吐谷渾人一向是僕從軍,只有出兵出力的份,卻沒有指揮權。

吐蕃雖然處於歷史上最強大的巔峰狀態,地域從青藏高原一直向西延綿到安西、翻過蔥嶺,擊敗回紇軍,佔據了吐火羅大部,又繼續和回紇爭奪河中地區,使它成爲一個疆域萬里的大國。

但吐蕃的弱點也在這個時候充分體現出來,它的人口太少,根本無法支撐這麼龐大的疆域,爲了徵兵,十四以上的男子都被徵入軍隊,吐蕃腹地只剩下老弱婦孺,這樣又嚴重影響了吐蕃內部生產力的發展。

這天中午,吐蕃聯軍抵達了蒲昌海,主將相論貴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再繼續行軍,吐蕃聯軍攜帶了數百輛大車,主要是運載糧食和攻城梯。

這時,一隻蒼鷹在天空盤旋,長鳴幾聲後向北飛去。

在吐蕃軍宿營北面三十里外,郭宋率領的三百唐軍藏身在一片胡楊林中,猛子在天空盤旋兩圈,緩緩落在郭宋肩頭。

“啾啾——”它低低叫了兩聲。

郭宋撫摸着鷹背對李季道:“它發現了情況,就在我們正南方有敵情,應該是敵軍主力。”

李季驚訝道:“猛子還能探查敵情?”

郭宋微微笑道:“我一直給人說,鷹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其實知道你想要什麼,關鍵看你怎麼和它溝通,相處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有一種默契,它告訴我,前面有很多像我們一樣的人。”

“它有沒有說究竟有多少人?”

郭宋哈哈大笑,“若知道有多少人,那就是神鷹了。”

猛子不滿地瞪了李季一眼,撲棱棱飛上天空,向西疾飛而去.......

入夜,兩萬吐蕃聯軍裹着毛毯在湖邊草地上入夜,他們沒有搭帳篷,而是圍成一個很大的圓,輜重物資放在中間。

多年作戰使他他們行軍打仗都積累了不少經驗,比如他們知道唐軍善於偷襲後勤輜重,所以他們把輜重放在士兵中間,再比如蒲桃城被唐軍夜襲大營,火燒連營,三千人幾乎全軍覆滅,導致現在吐蕃軍不敢扎帳篷,唯恐再被唐軍火燒。

就算吐蕃聯軍夜裡入睡,外面也會部署兩千騎兵巡哨,一旦敵人殺來,就會立刻發出警報。

三更時分,李季率領數十騎兵來到了外圍數裡外,他們立刻被巡哨發現了,警報聲大作,李季隨即率領手下迅速離去,而入睡中的吐蕃聯軍紛紛被驚醒,迅速拿起兵器準備作戰,睏倦被驅逐得無影無蹤。

聯軍主將相論貴騎馬疾奔而至,他聽說只發現了二三十人的唐軍,頓時氣得破口大罵,“一幫蠢貨,要是敵軍斥候一晚來騷擾十幾次,你們還要不要軍隊睡覺了?”

十幾名吐谷渾巡哨戰戰兢兢,低頭不敢說話。

副將慕容邊林是吐谷渾軍首領,他擺擺手讓巡哨下去,對主將相論貴道:“說起來巡哨的做法也並沒有錯,他們無法判斷對方到底來多少人?萬一對方大部分藏在背後,他們不報警豈不是誤了大事?”

相論貴冷冷道:“那士兵夜裡還要不要睡覺了?”

“卑職的意思是說,索性我們夜裡行軍,白天休息,一方面白天比較暖和,睡覺不會凍着,其次白天巡哨視線好,巡哨看得很遠,就不會發生今晚這種誤判事件。”

相論貴沉思片刻道:“你說得也有道理,就這麼決定了,明天傍晚出發,白天再休息一天。”

.......

吐蕃聯軍改變了行軍策略,確實很有效果,唐軍幾乎找不到出擊的機會。

郭宋將衆將召集起來商議,他對衆人道:“現在吐蕃聯軍改爲白天休息,夜間行軍,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樑武問道:“如果是夜間行軍,我們襲擊對方的輜重,會不會是個機會?”

李季輕輕哼了一聲,“對方很有經驗,輜重隊兩側都用重兵防護,而且兩頭各有三千騎兵,一旦我們用弓箭襲擊輜重,兩頭的騎兵就會立刻發動包圍,我們很可能會被六千騎兵團團包圍,這個時候,輜重隊就變成了一個陷阱。”

郭宋點點頭,“李都尉是經驗之談,我們之前雖然冒險成功了,但那是因爲敵軍沒想到我們會出現,他們的疏忽大意給了我們機會,現在他們已經吸取教訓,李都督試探了幾次,都發現他們警惕極高,這種情況下冒險就沒有必要了,我們還是要耐心等待機會。”

“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郭宋微微笑道:“你們知道吐蕃人和吐谷渾人每次攻打隴右幾乎都是無功而返,是什麼緣故嗎?”

郭重慶笑道:“願聞其詳!”

“就是因爲吐蕃人的後勤補給跟不上,要擊敗這支吐蕃聯軍,我們還是要在補給上做文章。”

郭宋見衆人都有些不解,便又繼續道:“吐蕃人一共帶了六七百輛大車,其中一半是攻城梯,另外一半是糧食,卻沒有看見牛羊,你們知道兩萬軍隊一天需要多少糧食?一天至少要耗費兩百石糧食,加上兩千只羊。

但他們大車內最多隻運了十幾天的糧食,肉食估計由龜茲的吐蕃人提供,但我之前特地瞭解過,吐蕃人在龜茲的羊羣大概有十萬頭,聽說龜茲的吐蕃牧民一般只肯出兩萬只羊作爲軍糧,很可能他們已經轉移走八萬只,只留下了兩萬只羊,更沒有牛,這是吐蕃牧民自保,他們也不願意自己財產被軍隊全部徵用。”

郭重慶明白了郭宋的意思,他點了點頭,“也就是說,吐蕃聯軍只有十天時間攻城?”

郭宋淡淡笑道:“實際還有他們回程,回程至少要走半個月,他們回程的糧食怎麼解決?”

衆人頓時明白了,長史的目標是且末河沿岸和蒲昌海的吐谷渾牧民,截斷吐蕃聯軍回程補給,如果吐蕃聯軍得到消息,他們將不得不提前撤軍。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比較高明之計,典型的釜底抽薪。

三百名唐軍騎兵不再跟隨敵軍主力,而是調頭向蒲昌海殺去。

蒲昌海沿岸、且末河沿岸以及且末五城以南的薩毗澤沿岸等大片土地都是吐谷渾人的地盤,在這裡生活着上千戶牧民,數十萬只羊。

大部分青壯男子都從了軍,只剩下極少數青壯和上千戶老弱婦孺。

這天上午,一支強悍的唐軍騎兵出現了,放火燒燬帳篷,殺死抵抗的青壯男子,斬殺羊只,強力驅趕吐谷渾牧民,先是從蒲昌海開始,很快便蔓延到且末河沿岸,吐谷渾牧民倉惶逃離家園,他們驅趕着羊羣,帶着老幼,被迫離開安西,沿着崑崙山麓向高原撤退。

這輪驅逐吐谷渾牧民的行動持續了十天,燒燬了數千頂大帳,近百名青壯男子在衝突中被唐軍斬殺,所有的婦孺老人以及他們的羊羣都被驅逐出了安西。

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