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

沙陀軍主將朱邪金海也是沙陀部的貴族,官任萬夫長,年約三十歲,長得身材魁梧高大,長一張青臉,一雙眼睛如狼一般冷酷犀利,他使一根六十斤重的純銅狼牙棒,力大驍勇,是沙陀中有名的悍將。

他不光是驍勇善戰,而且很有頭腦,他聽說是一支兩三百人的唐軍騎兵,他立刻猜到,這支騎兵應該就是幾個月前在河西走廊全殲馬匪的那支唐軍,他們去了安西,又從安西過來,一定是要去金滿縣。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天色也漸漸到了黃昏,唐軍卻始終沒有動靜,一名將領忍不住低聲道:“唐軍會不會繞道去沙漠了?”

朱邪金海搖搖頭,“他們不會去沙漠,一定是等夜間行動。”

“這幫唐軍很狡猾啊!”

“他們是很狡猾,我們有半點輕敵。”

朱邪金海隨即令道:“傳我的命令,各軍不得隨意離開自己的位置!”

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時分,沙陀軍快支持不住了,但前去監視唐軍的沙陀探子卻傳來令人吃驚的消息,唐軍失蹤了。

朱邪金海頓時緊張起來,三更時分正是士兵最睏倦之時,唐軍選擇這個時候出擊,時間非常巧妙。

朱邪金海立刻喝令道:“傳令全軍,打起精神來,唐軍已經突圍了!”

他話音剛落,最南面忽然響起急促的號角聲,‘嗚—嗚——’

這是有敵人進攻的信號,朱邪金海精神一振,大喊道:“唐軍在南面突圍,包圍他們!”

朱邪金海就猜到唐軍會走最南面的路線,走最南面,就不會有被夾攻的情況,對唐軍而言是最有利的位置,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所以他在最南面部署了一千五百人,就是爲了防止唐軍從南面突圍。

號角聲不斷響起,五千沙陀軍從四面八方向最南面疾奔,一刻鐘後,朱邪金海縱馬奔到了最南面,大喝道:“唐軍在哪裡?”

千夫長躬身道:“就在樹林內,已被我們包圍,剛纔還有戰鼓聲和戰馬嘶鳴聲,這會兒安靜下來了。”

朱邪金海眉頭一皺,“你可派人進去查看過?”

“派了幾個人去看了,剛走到樹林邊,被裡面的唐軍連續射殺,唐軍肯定藏在樹林中。”

朱邪金海隱隱覺得有些不妙,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他以爲是唐軍大舉突圍,正和南面的軍隊激戰在一起,沒想到竟然是躲在樹林內,手下將領並沒有看見大隊敵人。

他立刻喝令左右道:“進樹林去搜查!”

一千名沙陀騎兵包圍成一個圈,舉起火把緩緩向樹林內收縮,但始終沒有遇到唐軍士兵,最後來到樹林中央,大家都呆住了,火把將樹林內照如白晝,只見中間空地上有三匹馬,旁邊還零散地丟棄着幾面戰鼓,以及一支號角。

但一個唐軍都沒有看見,這一幕讓朱邪金海氣得差點暈倒,自己上當了,他回頭狠狠給千夫長一記耳光,大罵道:“睜開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唐軍究竟在哪裡?”

千夫長捂着臉喃喃道:“可是有人射箭啊!”

“蠢貨,射箭的人早就走了。”

朱邪金海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在遠處山體的懸崖上,蹲一個高大的黑影,正目光冷冷注視着樹林中的沙陀騎兵。

.........

郭宋用了調虎離山之計,將五千沙陀騎兵成功騙到了最南面,他的騎兵卻從北面從容過了封鎖線。

天快亮時,唐軍很快將抵達張堡守捉,郭宋在這裡和他們匯合了。

“幹得真漂亮!”

李季豎起大拇指讚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說的就是長史啊!”

“你什麼時候也學會拍馬屁了,告訴你,拍我馬屁沒用,我可不會提升你。”

衆人都笑了起來,李季撓撓頭道:“可昨晚確實精彩,我原以爲會一番血戰,沒想到不費一兵一卒就過來了。”

郭宋沒好氣道:“快走吧!敵軍追上來,什麼機會都沒了。”

“說得對,加快速度!”

數百騎兵縱馬奔馳,半個時辰後,郭宋率領手下抵達了張堡守捉,張堡守捉是一座佔地約五十畝的軍城,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扼住了去輪臺縣的必經之路,當然也可以從南北繞過去,但路程就遠了。

目前張堡守捉駐紮着三百名唐軍,人數雖然不多,但依靠險要地形,想攻下它並不容易,必須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更重要是,攻下它並不代表就能全殲庭州唐軍,還有同樣難以攻打的輪臺縣和金滿縣。

正是因爲攻打張堡守捉之類的堅城得不償失,所以北庭唐軍纔始終有幾座外圍的防禦城堡。

喊了片刻,一名唐軍旅帥坐着吊籃下來,上前問了幾句,頓時激動地對城頭喊道:“是長安來的使者!”

上面紅旗揮舞,旅帥抱拳道:“請上山吧!”

衆人騎馬沿着一條山道走上了二十幾丈高的小山坡,城堡大門已開,一名將領帶着一羣士兵出來迎接,他單膝跪下行禮,“張堡守捉使李蛟參見使者大人!”

郭宋下馬扶起他,“我就是天子特使,李將軍辛苦了。”

守捉使李蛟有些愣住了,這位使者太年輕了吧!

旁邊郭重慶笑道:“郭長史是天子任命的西域安撫使、安西都護府長史,正五品定遠將軍。”

李蛟頓時肅然起敬,“卑職失禮了,請長史和各位弟兄進城休息!”

郭宋在張堡守捉休息一個時辰,安撫了守城的將士,又瞭解一些情況,便啓程出發前往輪臺縣,李蛟已事先派人趕往輪臺縣向自己的上司彙報。

輪臺縣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準確說,它位於烏魯木齊北面一點,從漢朝開始,中央朝廷便在輪臺縣駐兵,由於庭州是大唐直轄州郡,大量的漢人涌來西域,基本上都在庭州,所以過了張堡守捉,一路上都是一望無際的大片農田,鬱鬱蔥蔥,彷彿回到了隴右和關中。

相比之下,庭州的唐軍確實要比安西的唐軍日子好過一點,龜茲的大部分資源都被吐蕃和龜茲國佔據,安西唐軍的資源很少,而庭州沒有西域古國,直屬於朝廷,加上實力強大的回紇暫時不想攻滅北庭唐軍。

而沙陀雖然一心想滅掉唐軍,但它們兵力有限,要佔領河西走廊,又佔領了伊州和西州,在攻打城池高大堅固的金滿縣和輪臺縣就有點吃力了,所以庭州的核心一塊依舊被唐軍佔領,而外圍都被沙陀人佔據了。

北庭唐軍共有四千人,金滿縣和輪臺縣各有兩千人,庭州兵馬使李元忠在金滿縣,而輪臺縣主將是副將楊襲古。

楊襲古年約五十餘歲,身材像板一樣挺得筆直,體型稍瘦,不苟言笑,斑白的鬚髮中佈滿了滄桑。

楊襲古事先已得到李蛟的通報,他親自率領衆將出城迎接天子使者的到來,衆人跪了一地。

“遊擊將軍楊襲古參見安撫使!”

郭宋的職務是安西都護府長史,和北庭都護府無關,他的西域安撫使纔是安撫北庭的官職。

“楊將軍請起!各位將軍請起!”

郭宋對北庭只有一份聖旨,那是需要在金滿縣宣讀,這裡倒不好拿出來。

“各位將軍堅守西域,爲大唐保住最後的尊嚴,朝廷和大唐百姓都發自內心地感激你們,天子更是要重重嘉獎你們,我會在金滿縣宣讀聖諭,這裡我只能在口頭上傳達天子對大家的親切慰問。”

楊襲古一向板着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少見的笑容,他拱手道:“感謝郭使君代表天子慰問我們,這一路過來,使君應該格外艱難吧!”

郭宋點點頭道:“我們是先去了安西,又從烏孫古道過來,除了遭遇山洪損失較大外,一路上還算是有驚無險。”

“請使君進城,城中有軍營,各位弟兄也一起去休息。”

郭宋這纔跟隨楊襲古進了輪臺縣,一進縣城,所有人都忍不住驚呼起來。

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四章 山中有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