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

五百騎兵很快便奔到武亭川前,他們紛紛勒住繮繩,驚恐地望着河面,河面上的大橋已經消失了,只剩下幾根木樁矗立在河中央。

武功縣城就在前面數裡外,城牆清晰可見,但他們卻過了不河。

騎兵們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辦纔好,忽然有人大喊,“有敵軍!”

偏將一回頭,他們身後竟然出現了無數的騎兵,偏將嚇得大驚失色,大喊道:“向北走!”

南面是成國渠,他們過不去,只能向北一條路,五百騎兵調轉馬頭向北面奔去,奔出沒多遠,前面殺出一支騎兵,攔住了去路,他們陷入了包圍。

偏將大喊道:“突圍出去!”

五百騎兵掉頭向東面衝過去,大喊大叫,企圖一舉衝出重圍,郭宋冷冷下令道:“全部殺死,不留活口!”

數千支箭同時向五百騎兵射去........

兩萬涇源軍士兵又飢又渴,餓得頭昏眼花,渾身冒冷汗,他們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一邊走一邊大罵武功縣,如果罵能致人死命,武功縣官民已經不知被屠殺多少次了。

但走到武亭川河邊,所有的叫罵聲都嘎然停止,大家呆呆望着河面,居然沒有橋,之前的五百騎兵跑哪裡去了?

王連恩忽然反應過來,大喊道:“準備作戰!”

他話音剛落,遠處響起了低沉的號角聲,“嗚——”

一支四千人騎兵出現在他們身後東北方向一里外的高處,冷冷地望着他們,爲首大將頭戴金盔,手執一杆方天畫戟,正是河西節度使郭宋。

涇源軍士兵頓時一陣大亂,王連恩大喊道:“不要亂,立刻集結列陣!”

涇源軍士兵集結列陣的前提是暫時放棄自己的財物,把毛驢和財物丟在一邊,然後才能全心全意列陣迎戰,王連恩也想到這一點,所以他才決定先到雍縣後,把士兵的財物寄存在縣城內,保證安全,士兵們才能全力以赴跟隨自己和郭宋軍隊決一死戰。

但現在他卻辦不到,根本沒有地方讓士兵寄存,只有讓士兵自己放棄錢財。

王連恩想得太多了,涇源軍士兵造反叛亂,就是爲了奪財,他們怎麼可能爲了打仗放棄自己的幾百兩金銀和大量珠寶,他們的戰爭意志早在砸開瓊林庫和大盈庫後便消亡殆盡了。

不想打仗,同時要保住金銀財物,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逃!

士兵們根本不聽指揮,他們紛紛丟盔卸甲,扔掉礙事的長矛,牽着毛驢和騾子向北面奔逃,先是最北面的數百人逃跑,緊接着帶動了數千人逃跑,繼而演變成兩萬軍隊的集體逃亡。

郭宋戰劍一揮,冷冷令道:“殺!”

四千騎兵驟然發動了,儼如山洪爆發,數千騎兵吶喊着向涇源軍殺來,涇源軍士兵驚恐萬分,拼命奔逃,武亭川東岸迅速演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這支軍隊在長安作惡多端,郭宋下達了殺絕令,騎兵們不接受士兵的哀求投降,戰刀劈飛人頭,長矛刺穿胸膛,長達十幾裡的草地上死屍遍地,血流成河,將武亭川染紅了,不少人跳進河中逃命,但只有極少數人能游到對岸,大部分人都溺死在河中。

這場殺戮經歷了一個多時辰,除了數百人游到對岸逃的一命外,其餘兩萬士兵都死在河西軍的刀下,這便是震驚天下的武亭川之戰,發動了涇源兵變的兩萬士兵在武亭川全軍覆滅。

他們搶掠的財產,在長安的一部分落入朱泚手中,隨身攜帶的一部分則成了河西軍的戰利品,連郭宋也沒有想到,這場殲滅戰的收穫竟如此豐厚。

不過主將王連恩卻逃掉了,他被數十名親兵護衛着拼命騎馬北逃,河西軍包圍圈合攏之前逃脫,一路逃往奉天縣,又從奉天縣逃回了長安。

郭宋隨即下令,打掃戰場,搭建一座臨時橋樑。

............

張光晟被朱泚連夜宣召進興慶宮,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但他看到跪在院子裡,渾身是血的王連恩時,頭腦‘嗡!’的一聲,他明白了,王連恩敗了,而且敗得很慘,這纔出兵幾天,就兵敗了嗎?

大堂上燈火輝煌,朱泚滿臉震怒,正負手來回踱步,源休和姚令言已經先一步趕到,正神情複雜地站在一旁。

“卑職參見殿下!”張光晟上前行一禮。

朱泚擺了擺手,滿臉怒火道:“他孃的王連恩這個蠢貨,虧他帶這麼多年兵,他的腦子被狗吃了,我反覆交代他,讓他儘快帶領士兵輕裝前進,他應該在咸陽就把這個問題處理好,結果他居然想去雍縣駐兵,被郭宋在武功縣打了個伏擊,全軍覆滅。”

朱泚又破口大罵郭宋:“姓郭的那個王八蛋,都是唐軍,他居然下得了手,心狠手辣,把兩萬涇源軍全部屠殺光了!”

張光晟卻心知肚明,這支涇源軍民憤太大,他們不光搶錢,還凌辱婦女,很多權貴的妻女都被他們糟蹋了,不知多少人恨他們入骨,郭宋把他們屠殺殆盡,無疑是給長安的權貴士族們交了一份漂亮的投名狀。

他之前並沒有殺隴右軍和鳳翔軍士兵,說明他並不是爲了殺人而殺人,這其實是很高明的政治手腕,這個年輕人不是一般的厲害啊!

“殿下是要集結軍隊和他決戰嗎?”張光晟問道。

朱泚忽然像個泄了氣的皮囊,無力地坐下,指指源休道:“源相國說吧!”

源休上前對張光晟道:“剛纔我勸殿下,郭宋只帶五千人來關中,勤王的誠意並不是很大,而且李適已下達詔書,令他立刻率領全部河西軍去巴蜀勤王,郭宋肯定不會答應,殿下也後悔,之前不應該聽從王連恩和李楚琳的慫恿出兵,應該去和郭宋談判。”

張光晟點點頭,“這也是卑職的建議,李適之前就想殺郭宋,奪其軍權,郭宋怎麼可能去巴蜀送死,應該可以談判,他就算不肯效忠長安,也可以讓他保持中立,大家相安無事。”

源休嘆息一聲,“就是這個道理啊!”

“你們兩個不要再埋怨了!”

朱泚有些不滿道:“直接說結果。”

源休又道:“殿下知道上將軍和郭宋有舊,想讓你作爲使者去和郭宋談判,上將軍可願前去。”

張光晟遲疑一下,便點了點頭,對朱泚道:“卑職願意前往,只是不知殿下想答應他什麼條件?”

朱泚不耐煩道:“只要他不當監國,其他都好說,他想封王當宰相都可以,甚至他想當皇帝,我也可以把李僅揪下來,讓他登基。”

張光晟苦笑一聲,這種皇帝郭宋是絕對不願意當的。

“卑職明白了,明天一早就去雍縣。”

...........

郭宋已經退回了雍縣,當他沒有想到的是,朱泚的談判使者還沒有來,倒是李適派出的宣旨官先一步抵達雍縣了。

宣旨官是從陳倉道北上關中,聽說郭宋在長安附近作戰,他便在雍縣等候。

郭宋剛走進府衙,宣旨官便高聲喊道:“河西節度使郭宋接旨!”

郭宋愣了一下,連忙擺手道:“等一等,先把話說清楚,閣下宣的究竟是誰的旨意,是長安的旨意、成都的旨意,還是太原的旨意?”

宣旨官無奈,只得解釋道:“在下陸賁,官任秘書省主簿,是令岳門生,剛從成都過來,宣讀天子旨意。”

【歷史上的涇源軍就是這個德性,搶了皇宮後就像守財奴一樣,整天守着自己的財富,連朱泚都指揮不動他們,誰敢讓他們打仗,就和誰翻臉,但最後這支軍隊還是被李晟全殲,人財兩空。】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