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

郭宋聽說顏真卿到來,大喜過望,連忙迎了出來,埋怨道:“顏公要來怎麼不說一聲,晚輩好去涼州迎接啊!”

顏真卿呵呵一笑,“你現在也是位高職重,事務繁忙,這點小事就不用煩勞你了,我自己能過來,不過食宿得麻煩你安排了。”

“不用顏公開口,我一定會安排妥當!”

郭宋囑咐杜嗣業幾句,杜嗣業立刻去驛館給顏真卿安排食宿了。

“小杜這孩子不錯吧!”顏真卿望着杜嗣業的背影笑道。

“確實很不錯,適應快,頭腦靈活,非常能幹,現在已經能獨擋一面了。”

“那謙逸呢?”

“我安排他出任北庭長史,顏公請進吧!我們慢慢說。”

郭宋將顏真卿請進了官房,又讓茶童上茶,顏真卿喝了口熱茶笑道:“從崆峒山過來,一路很荒涼,但進了涼州後就感覺到生機了,尤其張掖城,着實出乎我的意料,恐怕是整個長安以西最繁盛的城池了。”

“顏公從崆峒山過來,我師兄怎麼樣?”

“李天師在崆峒山可是一言九鼎,前段時間,一幫道宮觀主跑去長安問朱泚要錢,被打了一頓趕出長安,現在所有的道觀都在指望你師兄接濟呢!下個月,你師兄就要入主紫霄天宮當宮主了。”

郭宋很驚訝,“真看不出啊!我師兄居然不聲不響地要當紫霄天宮的宮主了。”

顏真卿擺擺手,“我們不說他,說說你吧!我這次可是獨孤立秋請來的,上次就是我替你做媒,這次又是我來做媒,怎麼樣,你不會看不上獨孤家吧?”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心裡對這門婚事有點亂,顏公能不能給我指點一下?”

“這樣告訴你吧!我藏身在崆峒山,自以爲無人知曉,但獨孤立秋卻知道,你知道是什麼緣故?”

“難道是.....原州官府?”

顏真卿點點頭,“原州刺史王著表面上效忠了長安,但實際上呢?他是獨孤家族的門生,你知道獨孤家族有多少門生,遍佈天下各州縣,科舉停止三十多年,那麼多官員是怎麼提拔的?獨孤立秋的妹婿班寧出任吏部侍郎八年,手握大權,他安插提拔了多少人?別看各個藩鎮的軍閥鬧得歡,但真正效忠他們的地方官卻沒有多少,所以獨孤家族想和你聯姻,是他們看好你的前途,對你也是好事。”

郭宋沉吟片刻,點點頭道:“我可以娶獨孤家的女兒,但只能娶她爲妾。”

顏真卿搖搖頭,“不是娶她爲妾,而是承認她爲側妃,地位僅次於你妻子,將來你再娶別人,哪怕是公主,也不能超過她,你明白嗎?這是獨孤家族的尊嚴,他們不尋求正妻之位,已經是最大讓步了。”

郭宋走了幾步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現在獨孤家族或許會成爲我的助力,但將來恐怕會有麻煩,我主要擔心將來家庭不寧。”

“這就取決了你自己,如果你意志堅定,任何人都左右不了你的決定。”

沉思良久,郭宋終於點了點頭,“我可以娶她!”

“那就好,我得寫封信,你派人替我送去成都。”

郭宋點點頭,又笑道:“顏公就留在張掖吧!”

顏真卿笑道:“我留在河西做什麼,你讓我當長史嗎?”

“顏公年紀大了,做長史太耗精力,就做河西的閣老,地位崇高,有什麼事情不對的,顏公及時指出來,另外大家也可以向顏公請教政務。”

郭宋是想把顏真卿留下來做顧問,用他的經驗來幫助河西。

顏真卿微微一笑,“你既然想賞我一口飯吃,讓我晚年不再受奔波之苦,我當然求之不得,行啊!我就賴在張掖了,總算有個躲避兵災的地方。”

郭宋大喜,“我去安排官宅!”

顏真卿擺擺手,“你先等一等,我還有重要的事情對你說。”

“顏公請說!”

顏真卿緩緩道:“我在刪丹縣南面的稅卡遇到一件事,一羣商人買了幾百匹馬,他們在稅卡補稅時,用的是魏博藩鎮鑄的錢,但稅吏比較精明,不肯收他們的小錢,他們只好拿出真正的開元通寶來付稅。”

顏真卿取出一枚錢遞給郭宋,“就是這種小錢,我在刪丹縣找到一枚,你看一看。”

郭宋接過錢細看,半晌道:“這錢含銅量很低啊!”

“這就是劣錢,甚至比巴蜀從前鑄造的鐵錢還要差,現在有商人用這種錢來大量購買河西的戰馬、羊皮,你不覺得後果很嚴重嗎?”

郭宋吃了一驚,“這種錢市面上很多嗎?”

“張掖有沒有我不知道,但刪丹縣有,我在刪丹縣住了一夜,客棧掌櫃就有不少這種錢,至少十幾貫,那別的商鋪呢?使君,這等於是用垃圾來換取你們寶貴的資源,另外戰馬我勸你不要對外賣,那幾個買馬商人恐怕就是從河北過來的。”

郭宋神情變得嚴峻起來,立刻吩咐外間從事道:“速去把六曹參軍、潘長史和張錄事參軍一併請到議事堂,現在就去!”

兩名從事分頭去找人了,顏真卿笑道:“使君不親自去市場上了解一下嗎?”

“我會去的,但事情得佈置下去,最近來張掖買馬的人忽然變得很多,我懷疑就和此事有關。”

郭宋帶着顏真卿來到議事堂,一衆官員已經到齊了,郭宋給衆人介紹道:“這位老前輩便是顏老相國,大家見禮吧!”

顏真卿微微笑道:“老夫顏真卿,已經不是相國了,退仕三年,就是一介小民。”

衆人聽說這老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顏真卿,頓時肅然起敬,紛紛起身行禮,潘遼激動道:“老相國還記得我吧!”

顏真卿看了他片刻,忽然道:“你是小潘縣尉!”

“正是卑職!”

顏真卿笑着對郭宋道:“廣德二年,我出任朔方行營宣慰使,在途經烏蘭縣時遇到一羣盜賊,搶走我一箱行李,我就把當地縣尉狠狠斥責一番,就是這位小潘縣尉,他剛上任,知恥而後勇,帶一幫衙役去把盜賊全部抓捕了,我又誇獎他一番,結果我離開時,發現被追回來的行李裡面全部是錢,應該全部是書纔對,我又回去把這位小潘罵了一頓,他才告訴我,他就找到一個空箱子,東西都沒有了,只好把盜賊的錢都塞進去賠罪,這件事過去二十幾年了,我印象深刻啊!”

潘遼也感慨道:“老相國當時教訓卑職做人要實在,不要自作聰明,卑職銘記於心,終身難忘。”

郭宋又對衆人道:“以後老相國就留在張掖,作爲我們節度府的閣老,發現不對的事情,隨時會教訓我們,也包括我,這是老相國在提攜我們,教我們處政之道,這個機會大家一定要珍惜。”

衆人一起施禮,“願意虛心接受老相國監督批評!”

郭宋擺擺手讓衆人坐下,他取出銅錢道:“這是顏閣老給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大家看看這枚銅錢。”

郭宋把銅錢傳了下去,潘遼眉頭一皺,“這錢好像不對啊!太小太輕了,就像假錢一樣。”

顏真卿緩緩道:“這是魏博鎮鑄造的錢,叫做魏錢,長安叫做小錢,但長安的小錢不止魏錢,還包括淄青鎮的齊錢,盧龍鎮的冀錢,還有李希烈的淮錢,他們都私下鑄錢,外形大同小異,在長安被統稱爲小錢,現在朱泚也開始鑄錢,外形雖然和開元通寶一樣,但含銅量少了很多,長安百姓把它叫做新錢,他們鑄造銅錢沒有節制,流通量非常龐大,在長安,三文小錢或者三文新錢才能兌換到一文老錢,老錢就是從前的開元通寶。”

大家都聽懂了顏真卿的話,有點坐不住了,這個情況他們不知道,都是按照一比一來做交易的。

郭宋道:“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把情況摸清楚,然後採取措施扭轉這種被動,現在大家分頭去查,潘長史,你來安排,從不同的行業調查,後天一早拿出調查結果來,我要知道,張掖城內到底有多少這種劣質小錢和新錢。”

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