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

長安在緊鑼密鼓籌備禪讓的同時,張掖城的郭宋府宅內卻在收拾東西,準備搬家了。

幾個月前,郭宋率軍出征河東南部之時,他便吩咐妻子開始收拾物品。

現在郭宋搬一次家可不容易,他府上的東西太多,還包括張雷的大量錢財,至少需要上千頭駱駝來搬運。

不過好在大量物品本身就放在箱子裡,不需要收拾,主要是收拾一些細軟之物,就算是這樣,也使薛濤和衆丫鬟忙碌了快兩月。

這天上午,敏秋在幫獨孤幽蘭收拾房間裡的物品,敏秋的東西不多,早已經收拾好了,她便幫夫人以及獨孤幽蘭收拾物品。

敏秋雖然是薛濤的陪嫁丫鬟,但她和獨孤幽蘭的關係卻密切,獨孤幽蘭性格爽快,基本上沒有什麼心機,很容易相處,敏秋性格柔順,兩人的性格正好互補,相處得很融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敏秋有點害怕薛濤,畢竟是她多年的主母,在薛濤面前,敏秋一向都是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但獨孤幽蘭在一起,她就沒有那麼大的精神壓力,很輕鬆自在。

“幽蘭姐,你說我們搬家是暫時搬過去,還是以後就不回來了?”敏秋有些擔憂地問道。

獨孤幽蘭抿嘴一笑,“看你說的,哪有搬家還會臨時搬的,肯定是一去不回了,要不然折騰幾個月做什麼?

敏秋輕輕嘆了口氣,“在張掖住了這麼多年,還真有點捨不得。”

“張掖有什麼好的,一到冬天就只能窩在房間裡,至少太原的冬天還能出去走走。”

шшш ✿тtkan ✿¢ ○

“可我不明白,爲什麼要搬去太原?”

獨孤幽蘭想了想道:“應該是夫君的目標東移了,以後都要與河北、中原打交道,咱們在張掖太偏僻,很不方便,尤其到了冬天,簡直就是與世隔絕,顧及不到河東,很不利,所以我們要趕在今年入冬前搬去太原。”

“我總算明白了。”

兩人正閒聊着,薛濤卻牽着郭薇薇走了進來,“你們兩個聊得好清閒,怎麼不去幫幫我,我那邊要忙死了。”

郭薇薇撅起小嘴不滿道:“娘連我都要抓壯丁了。”

衆人莞爾,薛濤在她腦袋上輕輕敲了一記,笑罵道:“我是讓你收拾自己的東西好不好,你那些珠珠串串一大堆,你不要就給我了。”

“不給,那是我的。”

獨孤幽蘭連忙道:“我這邊就快好了,讓敏秋先幫你去收拾,馬上我再過來幫忙。”

“那好吧!敏秋先跟我走,薇薇,你跟着小娘,別老纏着我。”

敏秋笑道:“薇薇,我來牽你手。”

郭薇薇拉着小娘的手就開始告狀,娘怎麼整天逼她畫畫,不給她休息,畫不好還要捱罵。

薛濤懶得理睬她,快步向自己書房走去。

書房裡也是亂成一團,桌上、地上全是美玉,至少有一兩千塊,敏秋驚呆了,半晌咋舌問道:“夫人,你怎麼會有這麼多美玉?”

“我也不知道,估計都是夫君的,全部被我搬過來了,幫我好好收拾它們。”

郭薇薇忍不住道:“都是些白石頭,全丟進箱子不就行了?”

“胡說!”

薛濤瞪了女兒一眼,“這些都是羊脂美玉,都非常名貴,哪裡能隨便糟蹋東西。”

她拖出一口大箱子,裡面全是小布口袋,薛濤對敏秋道:“每一塊玉放一個口袋,外面用繩子繫緊,然後小心地放在木箱子裡。”

敏秋吐了一下舌頭,難怪夫人要自己來幫忙,上千塊玉,這要收拾到什麼時候去。

說幹就幹,敏秋蹲下來,開始收撿玉石,郭薇薇也蹲在一旁幫忙,她一邊收拾,一邊看玉,不停驚歎道:“好美的玉啊!簡直就是一塊塊油脂,娘,送給我兩塊吧!”

“那就送給你兩塊,你自己挑,敏秋,你也挑幾塊,沒事自己拿着把玩。”

“娘,我要這兩塊!”郭薇薇很有眼光,一下子挑走了兩塊最頂級的羊脂玉。

薛濤心中嘆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還真有賞玉的天賦,竟然把最好的拿走了。

“薇薇,你怎麼知道那兩塊好?”薛濤好奇地問道。

郭薇薇狡黠一笑,“因爲娘特地把它們放在一邊,我就知道肯定是好玉。”

薛濤翻個白眼,真是小狡猾,這是跟誰學的?

“那兩塊玉不行,那是你爹爹的寶貝,你換兩塊別的。”

“我也是爹爹的寶貝!”

薛濤挑了兩塊稍小的給她,“這兩塊是紅皮的,你的小手正好能握住,那兩塊對你來說太大了,快還給娘。”

郭薇薇只得把玉還給母親,手中握着兩顆雞蛋大小的紅皮羊脂玉,這兩顆玉她也很喜歡,陽光照耀下,紅皮白肉顯得異常絢麗。

“兩顆玉很貴重的,你要收好了,不玩就收起來,和你那些珠珠串串放在一起。”

說到女兒珠珠串串,薛濤語氣就有點發狠,她女兒盒子裡那些珠寶之名貴,大唐沒幾個女人能比得上,就連夫君收藏了很久的那顆名貴祖母綠,也不知什麼時候跑到女兒珠寶盒子裡了,夫君還真是偏心。

“知道了,知道了,保證收好,不會弄丟。”

敏秋很清楚這些羊脂玉的名貴,她也隨手撿了兩塊稍小的玉,準備送給自己侄子一人一塊,作爲張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

十天後,郭宋的家人終於要啓程了,爲了不驚動百姓,引起不必要的議論,他們選擇夜間出發,同行的官員家眷還有不少,包括潘遼、曹萬年、張裘安、劉梓等等三十餘名中、高層的家人,近五百人。

兩更時分,當城內百姓們都入睡時,他們分別乘坐馬車出城來到軍營。

在軍營家眷隊伍都匯合後,五更時分,隊伍終於出發了,由一萬騎兵護衛,先到會州黃河碼頭,家眷們改爲坐船,一萬騎兵和滿載行李的五千頭駱駝沿着黃河岸邊行走。

五天後,隊伍抵達了會州,在會州碼頭上,衆人上了船,坐船會更加舒適一點,船隻有一百餘艘,都是千石客船,從河東各地收集而來,基本上可以容納五百餘人。

另外,還有一些貴重的私人物品,也裝在後面的三百餘艘貨船上,整個船隊客船加上貨船,達五百餘艘。

薛濤帶着獨孤幽蘭和張敏秋以及兩個孩子乘坐一艘寬大的客船,這是最大的一艘客船,約一千五百石,還有幾名貼身女護衛和七八個丫鬟、乳孃也跟隨他們一起。

船艙內很寬敞,分成起居艙和寢艙,地上的木板洗刷得乾乾淨淨,可以光着腳在船艙內行走。

黎明時分,船隊起航了,船隊順水而行,不需要縴夫,只需要船伕掌握好方向,此時晨曦朦朧,天空呈現一片灰青色,遠處是半明半岸的城牆。

此時正好是大暑之時,不過隴右和河西的夏天早晚不熱,甚至還有一絲涼意。

薛濤睡不着,索性起身來到起居艙,她在靠窗的小桌前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她聽見腳步聲,一回頭,只見獨孤幽蘭也走出來。

“你也睡不着?”薛濤笑問道。

“嗯!我比較認牀,不是睡在自己的牀榻上,我睡不着。”獨孤幽蘭坐在薛濤對面道。

薛濤給她也倒了一杯涼茶,笑道:“這倒有趣了,你以前是到處跑的人,居然還認牀?”

“以前不認的,就是來張掖後,開始變本加厲,明明困得要死,就是睡不着。”獨孤幽蘭睏倦地打個哈欠道。

“那中午睡吧!中午比較熱,正好補補瞌睡,我也是打算中午睡一覺。”

“大姐,我們去太原住哪裡?”獨孤幽蘭喝了口茶,好奇地問道。

薛濤想了想道:“夫君好像給我說是住晉陽宮。”

獨孤幽蘭吃了一驚,“晉陽宮可是天子行宮,住裡面不是僭越嗎?”

“現在談不上吧!天下這麼亂,各地藩鎮的僭越都成家常便飯,連朱泚都住興慶宮了,誰還管這種小事。”

說到這,薛濤抿嘴笑道:“這是夫君的原話,我只是複述一遍。”

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