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

這名姓楊的少年名叫楊寄遠,是鴻臚寺少卿楊葵的兒子,今年只有十六歲,楊葵自己不出面,一般都是讓兒子來替自己送信。

楊寄遠被夥計帶到後院掌櫃房,掌櫃鄭宏源正在房內忙碌的算賬,夥計探頭道:“掌櫃,小楊公子來了!”

“讓他進來!”

鄭宏源連忙把算出的結果記上帳,放下筆笑眯眯對楊寄遠道:“你爹爹又讓你來送信?”

楊寄遠抱拳行一禮,從懷裡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給鄭大伯的!”

鄭宏源瞥了一眼信皮,上面貼了黑籤,表示情報重要,但不急,如果是白籤,那就是普通情報,如果是紅籤,那就表示情報重要,且十萬火急。

他又打量一下楊寄遠的身材,見他穿得還比較單薄,便回頭從櫃子取出一件棉袍,笑道:“這是太原送來的樣貨,上好棉布,裡面是棉花爲芯,穿起很暖和的,賢侄試試看。”

“這個我不能要!”楊寄遠連忙搖頭。

“你就穿上,你不穿我也是給別人穿,你只要十天後,告訴我這件棉袍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就行了。”

楊寄遠不好意思地穿上棉袍,感覺十分合身,也十分溫暖,他連忙行禮道:“謝謝鄭大伯,非常溫暖舒適!”

鄭宏源上前指着側面一排線道:“裡面棉花不能入水漿洗,洗的時候把這邊線拆掉,把裡面棉芯取出來在太陽下曬一曬,洗完面料後再放回去,把邊縫起來就行了。”

“晚輩明白了!”

楊寄遠施一禮走了,鄭宏源這纔打開信細看,信中的內容是朱泚即將以南巡爲名,從商洛道南下遷徙洛陽,已秘密通知朝官收拾貴重物品準備跟隨搬遷了。

信的最後又提到,朱泚派張晏去太原談判,主要是涉及人員物資從虢州過境問題,朱泚的底線就是遷走長安十五萬富戶和左藏庫所有物資。

這兩個情報都很重要,鄭宏源立刻用特殊的細筆將情報寫成鴿信,命夥計去城外鴿莊放出了信鴿。

.........

臨近新年,太原城也十分熱鬧,太原的西市也主要以衣食住行等民生貨物爲主,被太原民衆稱爲金市,西市內人潮洶涌,到處是前來買年貨的百姓。

郭宋換了一身常服,帶着杜嗣業和溫邈兩名幕僚前來微服私訪,實地查看民生情況。

溫邈是本地人,對西市很熟悉,一路上都是他負責帶路。

“使君,這裡是一個重要分道處。”

溫邈帶着着郭宋來到一處十字路口,對郭宋道:“右手邊是米行,左手邊是羊行,繼續向南是布帛行,使君想先去哪裡?”

郭宋想了想笑問道:“羊行是專門賣羊的嗎?”

“正是!每年新年前夕都從北方草原進來大量肥羊,當然也是滾滾銀錢流向草原,太原的中等人家基本上都會買一隻羊回去宰殺,窮人家只能買一些羊肉的便宜部位,比如羊蹄羊頭之類,比較便宜,買回去燉一鍋羊湯也不錯。”

“我們去看看!”

郭宋興致盎然,帶着兩人向羊市而去,羊市內羶味十足,不過太原人常年吃羊,也習慣了這種氣味。

市場內人流如織,每家商鋪前面都圍了一個羊圈,裡面有百餘頭羊,百姓們擁擠在周圍挑選羊只,商人們很聰明,在羊身上掛了一個號牌,這樣就容易辨認。

“我要七號!七號羊比較肥,多少錢一斤?”

商人用竹竿敲敲羊圈上的牌子,“這裡有價格,三十文一斤,你這隻七號羊至少有五十斤,準備一千五百錢或者一兩半銀子。”

“喲!怎麼和平時一樣,居然沒有漲價,我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羊價可是賣五十文一斤啊!東主良心發現了?”

旁邊另一名百姓撇撇嘴道:“良心個狗屁,今年有三十萬只河西羊上市,所以羊就便宜了。”

“原來如此,我還以爲這些商人良心發現了呢!”

選中的羊被夥計拖走,直接用麻繩捆綁起四蹄,送上客人的手推車,錢已經付了,基本都是從前的開元通寶,朱泚造的新錢和其他地方造的小錢都不接受,除非是河西錢,但河西錢市場上看不到,都被收藏起來。

郭宋一路走過去,看見不斷有羊只被扛出來,基本上都是河西羊,這是從榆林送來的第一批羊,一共五十萬只,其中二十萬只給了軍隊,另外三十萬只投放市場,當然不止是太原,包括整個河東,太原分到了八萬只羊。

商人們還從思結部進了數十萬只羊,供給河東各州的新年市場,今年有河西羊的廉價衝擊,價格就便宜了。

從羊市出來,他們又來到布帛行,這裡有一家黃鶴布帛店,是今年新開的,大手筆,一下子吞掉三家布店,併成一家,黃鶴布帛店的東主是李溫玉,這是她開的店,和丈夫張雷無關,所以她起的名字就是自己在崆峒山出家時的觀名了。

當然,除了布帛店外,眉壽酒鋪在太原也開張了,專門出售高檔燒酒和高檔葡萄酒,新年期間,生意也格外興隆。

黃鶴布帛店是郭宋題的店名,郭宋走進店鋪,很巧,迎面遇到了李溫玉,李溫玉一眼認出郭宋,愣住了,郭宋連忙解釋道:“我來逛逛,順便看看師姐的店鋪。”

李溫玉頓時會意,笑道:“歡迎師弟來參觀,我正好沒事,帶師弟在店裡參觀一下。”

李溫玉指着牆上掛着一排棉袍、棉裙、比甲等等衣物道:“這上面是做好的樣子貨,我這家店最大的特點就是賣棉胎,用棉花製成成衣,衣胎、被胎,厚薄都有,買回去縫上棉布就是了,如果想直接買棉花或者買布匹也可以,這些都隨意的。”

“價格呢?”郭宋笑問道。

“關鍵就是價格,都是論兩買的,有錢人家買綿和絨,一兩綿兩貫錢,一兩絨十貫錢,一般百姓買不起,現在可以買棉花,一兩棉花只要百文錢,便宜很多啊!而且棉花和木綿的品質一樣,我相信棉花一出,木綿就沒有人要了,富貴人家雖然有錢,但並不傻。”

“買的人多嗎?”郭宋又問道。

李溫玉指着外面道:“你看看外面排隊的人。”

郭宋早就看到了,外面排成了長隊,至少有兩三百人。

“他們都是來買棉胎?”

“一半一半吧!要麼來買布,要麼買棉胎,普通人家喜歡買衣袍棉胎,不怎麼買被子棉胎,師弟猜猜爲什麼?”

郭宋搖搖頭,“我想不到。”

後面杜嗣業接口道:“買棉袍是因爲白天可以穿,晚上還可以封在被子上,其實就是棉被了。”

李溫玉抿嘴笑道:“小杜說對了,就是這個原因。”

杜嗣業撓撓頭,不好意思道:“其實我家就是這樣,我爹爹有一件綿袍,白天他穿,晚上給我和兄弟當被子蓋。”

郭宋笑道:“那你還不趕緊買兩牀棉被,給父母送去?”

“早就送過了,他們棉袍、棉被都有。”

這時,一名親兵快步走上前,在郭宋耳邊低聲說了兩句,郭宋點點頭,對李溫玉道:“有點急事,師姐,我先回去了。”

“師弟去忙,等死胖子過兩天回來,我們一起喝一杯。”

郭宋點點頭,隨即轉身離去,十幾名親兵也迅速跟着郭宋走了。

這時,矮矮胖胖的大掌櫃走到李溫玉身邊陪笑道:“東主,你師弟很年輕啊!”

“他哪裡年輕,三十出頭了好不好?”

李溫玉忽然回頭狠狠瞪了掌櫃一眼,“你什麼意思,你意思是說老孃現在已經很老了?”

夥計們都捂嘴偷笑,掌櫃一臉尷尬。

李溫玉哼了一聲,又對掌櫃道:“我師弟下次再來,你可別怠慢了他,當心你的腦袋不保,你知道他是誰?”

“東主,我不知道。”

李溫玉指指牌子,“這塊牌子就是我師弟題的字,你想想他是誰?”

“啊!”大掌櫃頓時驚得目瞪口呆,腿一陣陣發軟,他知道剛纔的年輕人是誰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