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

朱泚現在才理解了劉思古讓他立刻退兵的良苦用心,得知郭宋已奪取懷州和黎陽城後,朱泚足足把自己關在王帳內一天沒露面。將領們急壞了,紛紛找到了軍師劉思古。

“軍師,這樣下去士氣越來越低迷,去勸一勸陛下吧!”衆人紛紛央求。

劉思古安撫衆將道:“大家也不要太擔心,讓陛下冷靜一下也未必是壞事,我會去勸他,請大家放心。”

“軍師,我們現在形勢很嚴峻嗎?”另一名大將也問出了衆人的心聲。

“現在形勢確實對我們不利,也可以說比較嚴峻,但也不至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只要應對得當,我們還是會正常撤回洛陽。”

劉思古的安撫讓衆人稍稍心安,衆人又議論一陣,便各自散去了。

劉思古確實要去見一見朱泚,朱泚可以適當冷落一下,讓他反省,但又不能過於不聞不問,使他信心喪盡。

劉思古來到王帳,衆侍衛見軍師來了,都精神一振,劉思古低聲問道:“他怎麼樣?”

侍衛們搖搖頭,一名侍衛小聲道:“情緒很低沉,一天沒進水米了。”

“好吧!我去勸勸他。”

劉思古挑開帳簾走進大帳,大帳內鋪着厚厚的地毯,朱泚獨自一人半躺在一張柔軟的虎皮大椅上,望着帳頂發呆。

朱泚身體肥胖,一躺下來就鼾聲大作,但今天他躺了一天也無法入睡,由此可見他的心事之重。

“朕說過,不要來打擾!”朱泚極爲不滿道。

“陛下,是我!”

“啊!是軍師,快快請坐。”

朱泚掙扎着爬起身,他身體太肥胖,起身十分吃力,這時,兩名躲在角落的貼身護衛及時出現,扶起了朱泚。

“你們去吧!”

朱泚擺擺手,讓護衛退下,兩名貼身護衛又隱藏到了角落裡。

“軍師,朕簡直沒臉見你啊!不聽你的勸,才導致今天這樣被動。”

劉思古淡淡道:“從古至今,沒有幾個君主聽得進謀士的勸,其實陛下已經不錯了,只有孩童纔會說什麼聽什麼,陛下也不必太過自責。”

劉思古的安慰讓朱泚心中舒服一點,他又嘆口氣道:“我就搞不懂,爲什麼在河北,我們兄弟就爭不過郭宋,每戰必敗,兄弟被趕去遼東,我自己在河北也無立錐之地,這是爲什麼?”

“陛下在河北爭不過郭宋,是因爲郭宋對河北蓄謀已久,策劃了很多年,設下了很多陷阱,比如他奪取洺州,明明可以一鼓作氣掃掉李武俊,他卻把李武俊留下來,把它作爲誘餌,調朱滔軍隊南下,等朱滔吞餌南下,他便率大軍端了朱滔的幽州老巢,這個計劃他實施了一年後,朱滔不知不覺就上當了。

其實魏國也是一樣,去年他沒有大舉進攻魏國,也是爲了讓陛下北上,田緒奪位,這是給所有人的機會,郭宋之所以佔優勢,無非是的他天時地利人口都具備了。

“何爲天時地利人和?”朱滔又問道。

“陛下,天時就是田緒殺兄自立,導致魏國內部分裂,這個天時其實陛下也抓住了,甚至比郭宋抓得更及時,但我們的地利與人和比不上郭宋,所以纔有今天的被動。”

“什麼又是地利與人和?”朱泚繼續追問道。

“地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指郭宋佔據了整個河北北部,晉軍可以多點進攻,從北向南席捲,另一面就是郭宋做了充足的準備,朱滔和李武俊囤積多年的糧食和兵甲物資他都沒有運去長安,就是爲了奪取魏國。”

“這不對吧!”

朱泚跳起來道:“我也可以多點進攻河北,博州、魏州、懷州、衛州,雖然有黃河之險,但冬天黃河結冰後,南北進攻魏國也沒有什麼區別,況且我也準備多年,在黎陽城積累了大量糧食,何謂準備不充分?”

劉思古苦笑一聲道:“那問題就出在人和上吧!”

劉思古見朱泚沉默,又繼續道:“其實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來,陛下強佔昌樂縣爲軍營,把百姓趕出縣城,郭宋卻把昌樂縣百姓送去元城安置。

陛下大軍殺入魏國,嚇得百萬魏民北逃,郭宋卻在清漳縣和清河縣建立難民大營,所以他在河北的兵源用之不竭,河北民衆都願意爲他賣命,他很輕易就能徵到數十萬大軍,我們在河北卻無兵可用,這裡面不僅是民心向背,還有士族的支持........”

“夠了!”

朱泚聽得異常逆耳,他極爲不滿地打斷劉思古的話,“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麼意義,能幫我擺脫困境?軍師還是說點實用的東西吧!我們下一步怎麼辦?是令洛陽大軍北上增援,還是我們突圍南下?”

劉思古太瞭解朱泚,他肯定聽不見自己的勸告,他只得暗暗嘆口氣,又對朱泚道:“陛下,我們要平安撤回洛陽,必須要有接應的軍隊,至少郭宋就不會追殺我們,陛下,我建議可命十萬大軍屯兵於黃河南岸。”

朱泚起身展開了地圖,他問道:“十萬大軍屯集那個位置比較好?”

劉思古指着濮陽和白馬之間道:“這裡比較合適,對岸是檀淵鎮,這裡既可襲擊黎陽,迫使黎陽的晉軍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可接應魏州的退兵。”

朱泚點點頭,“這個位置不錯,確實是個戰略要地,以後可以在在這裡建一座軍城。”

朱泚的精神開始振奮,一掃白天的萎靡頹廢,他負手走了幾步問道:“那我們該怎麼撤離?”

劉思古不慌不忙道:“這個問題卑職反覆考慮過,首先是時間點的安排,我們還有十五天的糧食,不妨告訴將士們,糧食還夠三十天,相信郭宋會得到這個消息,至少在前二十天內,他沒想到我們會突然撤離。”

“這個辦法不錯,要想騙敵軍,首先要騙自己人。”

朱泚讚許道:“然後呢?”

“然後我們要針對敵軍的優勢和弱點來撤軍,晉軍必然是用騎兵追擊我們,這是他們的優勢,但騎兵也有弱點,那就是森林和山地不利於騎兵。”

劉思古指着地圖道:“我們距離黃河至少八十里,正南面都是大片大片的麥田,非常適合騎兵作戰,所以我們絕不能走正南,而東南和西南兩側卻有低緩的丘陵,更重要是有一望無際的森林,尤其西南方向的森林,雖然東西方向不是很長,但南北很寬,延綿四五十里,一直到黃河邊,距離我們不過三十餘里,只要我們逃進森林,敵軍騎兵就拿我們沒有辦法了。”

“可東南方向也有森林!”朱泚指着地圖道。

“卑職知道,卑職的意思是,我們分兵三路,讓兩萬老弱軍從正南撤退,吸引敵軍的追兵,我們再把主力一分爲二,一部分從西南撤軍,另一部分從東南撤軍,陛下走西南方向,騎馬疾奔三十里,就能擺脫敵軍的追擊了。”

朱泚緩緩點頭,他沉思片刻道:“我們還有十五天的糧食,那我們第十天撤軍,十萬援軍也抵達黃河南岸了,這樣比較好。”

劉思古卻搖搖頭道:“陛下,我們三天後就撤軍!”

朱泚頓時愕然,“可是.....三天時間,十萬大軍根本還沒有來得及部署好。”

劉思古微微笑道:“陛下,兵法雲,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我說讓十萬援軍接應其實也是做給郭宋看的,我知道郭宋絕對不會相信我們二十天後才撤軍,我也相信他在洛陽的探子一定會發現我們十萬大軍調動,讓郭宋以爲援軍部署到位之前我們不會撤軍。

但就在他最想不到的時刻,我們突然撤軍,只要給我們爭取到一個時辰的撤軍時間,我們就能平安撤退了。”

朱泚半晌豎起了大拇指,“軍師高明!”

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三章 修仙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