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

李韶遠的兩千兩白銀非但沒有送出去,反而把自己也搭了進去,他當即被縣令江亦農扣押。

有了內衛的協助,縣令江亦農辦案可謂雷厲風行,在管事黃潛善的指證下,李韶遠被抓捕,從他家中搜出一份誓言書,三座酒樓五家酒鋪,結成了反眉壽酒的同盟,同時在馬韶遠家中地窖裡搜出了兩千只仿眉壽酒的瓶子。

可謂人證物證俱全,江亦農順藤摸瓜,將誓言書名單上的所有參與者一網打盡,除了涵碧酒鋪東主張簡武,眉壽酒鋪東主郭萍親自給他作保,免除了對他的起訴。

這是一次嚴重的商業不正當競爭案,縣令江亦農隨即判決,主犯李韶遠判處徒刑十年,流放安西,杖一百棍,其名下蘭陵酒樓被沒收。

其餘皆爲從犯,判處一年到數月徒刑不等,並處以重罰。

這個案子立刻被《長安快報》詳細報道,次日在長安引發了轟動。

晉王宮內,薛濤放下報紙,她有些擔憂地對丈夫道:“夫君,這個李韶遠是不是判得太重了?”

郭宋喝了口茶笑道:“你是在暗指我對本案施加了影響?”

旁邊獨孤幽蘭抿嘴笑道:“因爲眉壽酒鋪和你有關,所以讓人不得不遐想連篇。”

郭宋呵呵一笑,“兩個了,還有誰,敏秋是不是也一樣的想法?採春呢?”

劉採春連忙舉手嫣然笑道:“先聲明,和我無關,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敏秋撇撇嘴,小聲道:“裝吧!大姐都給你說過了。”

劉採春臉一紅,連忙解釋道:“雖然大姐給我說了這件事,其實我還是一頭霧水。”

“我給你們解釋吧!”

郭宋笑了笑道:“這個案子說大也不大,但說小也不小,很考驗這個縣令的斷案水平,看得出,這個縣令斷案一分爲二,因爲陰謀沒有得逞,沒有造成損失,所以幾個從犯都輕判了,最短三個月,最長一年,但這同時是晉國的第一樁商業惡意陷害案,需要立一個標杆,對其他商人進行警示,所以對主犯判得很重,徒刑十年,流放安西,相信這個案子以後,晉國的商人都會收斂很多,不敢輕易使用卑劣手段對付同行。”

薛濤點點頭,“我明白了,這個李韶遠就是倒黴蛋,誰讓他碰到了眉壽酒鋪,所以用他來殺一儆百。”

“可以這樣說,其實這個案子我並不是很關注,我這兩天更關注河北魯城縣,楊駿給我發來一份鷹信說,新縣令還沒有到縣衙,就在半路上遭遇到了三千鹽農包圍,要求他立刻支付拖欠了兩年的曬鹽錢,有意思,朱滔拖欠的勞務費,要我們來償還。”

“然後呢?”幾個妻子都關切地問道。

“這個新縣令很有魄力,一口答應了,但要求延遲一個月。”

“他是想向朝廷求援?”

郭宋搖搖頭,“應該不是,我也在拭目以待,看他怎麼在魯城縣破局?”

..........

魯城縣是一座中縣,人口四千戶近兩萬人,縣城佔地很大,周長足有三十餘里,顯得城內房宅稀疏。

一般而言,產煤之地,城市大多是黑色調,而產鹽之地,城市卻是白色調,魯城縣就是著名的產鹽地,這裡的土地都是鹽鹼地,種不了莊稼,糧食都是靠外調運來,另外,這裡還盛產海魚,整個城池的空氣中都瀰漫着一股魚腥氣息。

但魯城縣已經半年沒有出產鹽了,根子出在鹽田的產權上,魯城縣有二十餘萬畝鹽田,十年前,家家戶戶都有鹽田,但朱滔用極低價收購的方式,把普通人家的鹽田都變成了官田,除了費家、苗家和高家三大家族外,其他人家無一倖免。

朱滔倒臺後,晉國接管了燕國的財產,當然也接手了魯城縣的二十萬畝官田,魯城縣百姓卻不幹了,紛紛要求拿回自己的鹽田,但晉國鹽鐵監認爲是合法買賣,不承認魯城縣百姓的訴求,矛盾就產生了。

另外,當年滄州刺史黎斌爲了挑撥費家、苗家和高家三大家族的矛盾,把近兩萬畝鹽田給了他們,但並沒有明確怎麼分配,讓他們自己協商,黎斌早已改任深州刺史,但他當年播下的矛盾種子卻長成了參天大樹,直到現在費、苗、高三家都沒有協商出結果,就算平分也不行,導致三家矛盾極深,

晉國的三任縣令都沒有能解決魯城縣的矛盾,第四任縣令韓愈便在風雨飄搖中上任了。

韓愈還沒有上任,剛到北城外,便遭遇了一個下馬威,三千鹽工將他團團包圍,氣勢洶洶向他討要拖欠了兩年半的曬鹽錢,這裡麪包括燕國兩年沒付的工錢和晉國半年出工不出力的工錢。

韓愈一口答應了對方的所有要求,承諾一個月後支付,他才得以脫身。

一晃五天過去了,韓愈沒有任何動靜,他每天都在接受縣裡官員和士紳們的拜訪。

跟隨韓愈同來的兩名晉王幕僚參軍,一個叫許堅,一個叫麻晴川,兩人都三十餘歲,如果外放,至少都是六品官,要麼出任司馬,要麼出任長史。

在韓愈面前,兩人都是前輩,不過晉王有令,讓他們協助韓愈處理好魯城的局勢,他們很清楚,韓愈成功了,他的功勞就會記下,韓愈失敗,也就意味他們失敗,他們的利益實際上休慼相關,所以兩人倒也全心輔佐韓。

“這麼多天,韓縣君發現什麼端倪了嗎?”這天下午,許堅笑問道。

韓愈微微笑道:“我一直以爲安排鹽工包圍我,是縣丞費陽所爲,因爲只有他知道我前來上任,但縣丞費陽告訴我,鹽工圍攻我,其實是縣尉張陶的慫恿,那個滿臉橫肉,叫囂得最兇的年輕人,他叫苗大志,是張陶的小舅子,也是苗氏家主苗慶的小兒子,縣尉張陶實際上代表苗家的利益。”

“那縣丞費陽呢?”麻晴川問道。

“張陶告訴我,費陽原本不姓費,而是姓賈,是賈氏家族的嫡長孫,費陽一心想做縣令,第一任縣令之死就和他有關,並非意外。”

許堅豎起大拇指,又笑問道:“還有個主簿高喬,應該就是高氏家族的人吧!”

韓愈點點頭,“魯城高氏其實只是渤海高氏的一個分支,是高氏八房中排名最末的魯城房,並非嫡嗣,是庶出,所以魯城房不太受高家重視,在魯城縣三大家族中,實力最弱,但因爲高喬的叔叔娶了費氏之女,所以費家對高氏還是比較照顧,頗有聯手對付苗家的姿態。”

“韓縣令還有什麼收穫?”

韓愈又道:“我發現前三任縣令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比較強勢,剛上任就想雷厲風行整頓縣裡的秩序,所以導致三家聯手,所以我考慮最好表現得弱勢一點,一方面是我年輕,去年的進士,要經驗沒經驗,要魄力沒魄力,我能感覺得到,所有人骨子裡都有點瞧不起我.......”

不等韓愈說完,一直沒有吭聲的楊駿鼓掌讚道:“好一個以弱示強,高明之極,我還以爲縣君畏懼鬧事鹽工,才答應他們的條件,原來縣君早就有了對策,讓我白着急一場。”

許堅點點頭,“示弱確實是個好辦法,對方沒有了壓力,三家的矛盾就會起來了,所以他們纔會在韓縣君面前輪流揭發,接下來韓縣君打算怎麼辦?”

韓愈淡淡道:“我打算以市場價的兩倍來收購他們的鹽田,這樣,魯城縣沒有私鹽田,都是官方鹽田了,誰敢再鬧,就直接出兵鎮壓。”

“兩倍價格收購,鹽鐵司能答應?”麻晴川問道。

“鹽鐵司答不答應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根骨頭拋出去,三家就該反目了。”

許堅和麻晴川面面相覷,看不出這個縣令雖然很年輕,但手腕卻厲害啊!

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