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

“這幫該千刀萬剮的閹黨,殺我宗室,殺我皇祖父,殺我父親,等我長大後,我一定要一個個親手殺了他們!”

後宮內,七歲的小皇帝李繡怒髮衝冠,狠狠一劍砍在桌上,砍出一個深深的缺口。

幾名老宦官嚇得面容失色,連忙擺手道:“陛下,這種話不可亂說!”

“爲什麼不能說?他們敢做,我就不敢說?”

“陛下,你還太小了,很多事情你不懂,這些話不能亂說,會有殺身之禍,也會....也會連累我們的。”幾名宦官幾乎是哀求這位小皇帝。

李繡哼了一聲,師父說得沒錯,就是一羣沒卵子的懦夫。

李繡心中一陣煩亂,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才能爲父親報仇雪恨。

.........

一刻鐘後,小皇帝李繡身邊的密探便向俱文珍彙報了,俱文珍眼中閃過一道兇光,冷冷道:“這是第二次了吧!”

“回稟俱公,這段時間小皇帝的情緒確實不穩定。應該是受到了他師父的蠱惑。”

“我想應該是這樣,去吧!繼續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隨時向我彙報。”

宦官行一禮,匆匆去了。

俱文珍負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便離開房間,向神策軍總衙而去。

在神策軍總衙內,霍仙鳴和竇文場聽完了俱文珍的彙報,霍仙鳴尖細着聲音問道:“他今年幾歲了?”

“他是大月生的,應該七歲了。”

“七歲就懂這麼多?”旁邊竇文場道。‘

“我想應該是他師父王先的灌輸,所以他內心對我們充滿了仇恨,此子長大後必是一害。”

竇文場輕輕嘆息一聲,“人無傷虎心,虎卻有噬人意啊!”

俱文珍急道:“仙翁、竇翁,兩位的意見呢?”

霍仙鳴緩緩道:“在皇帝的選定上,關係到我們的切身利益,決不能大意,更不能有婦人之仁。”

竇文場也點點頭,“我同意兩位的遇見,一轉眼他就要十歲了,不能留着他。”

三言兩語之間,小皇帝的命運便決定了,俱文珍道:“現在李唐宗室人丁凋零,年幼的孩童很難找了。”

“我記得李誦不是留了一個遺腹子嗎?好像叫做李紋。”霍仙鳴眉頭一皺道。

“仙翁,那孩子腦子有問題,已經三歲了,到現在還不會說話,也不睬人,整天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樣。”

竇文場冷笑一聲道:“腦子有問題不是很好嗎?難道我們想扶植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上位?”

俱文珍呆了一下,連忙拍拍自己的額頭道:“我真是糊塗了,竇翁說得對,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霍仙鳴沉吟一下又道:“這件事要做穩妥一點,先讓他病倒,然後一步步病情加重,最後不治,他的師父也暫時不要動,明年讓他去南方巡視時,再讓他病死在路上。”

“仙翁放心,我做事一定穩妥。”

........

過了幾日,成都連續下了幾場雨,小皇帝李繡在後宮貪玩淋了雨,病倒了,病情一天天加重,又引發了肺炎,拖了一個月,終於不治病亡,年僅七歲。

俱文珍隨即召集文武,立三歲幼童李紋爲新帝,改年號爲永和,王太后隨即封俱文珍爲太師,封霍仙鳴爲太傅、封竇文場爲太保,由他三人全面執掌軍國政務。

出殯那天,俱文珍親自披麻戴孝爲李繡出殯,哭得死去活來,滿城裹素哀悼。

這時,城中開始出現不少議論,新立的小皇帝是個傻子,消息傳到俱文珍耳中,他頓時大發雷霆,責令左銀臺武士監視全城,膽敢妄議天子是傻子者,一律抓捕嚴懲。

左銀臺武士四處行動,當天便抓捕了千餘人,每人都被重打一百棍,並割掉了舌頭才放回,成都城內滿城皆驚,士庶百姓噤若寒蟬,不敢再有人議論新天子之事。

幼帝病薨,新幼帝登基,王太后特地派人趕往長安,通知晉王郭宋。

事實上,郭宋在第二天下午便得到了飛鷹傳信,他立刻召集參事堂緊急議事,除了劉梓出任河北安撫使不在長安外,其他六名參事都在坐。

張謙逸問道:“殿下,我們是不是應該滿城裹素,停朝三天哀悼天子駕崩?”

郭宋沉吟一下道:“這些事情是該做的,但不是現在,我們並沒有得到正式的官方消息,必須等官方正式消息來了以後,我們再適當舉行哀悼。”

潘遼也道:“殿下說得對,該做的我們要做好,一切按照規則來,不給任何人詬病我們的機會。”

郭宋又對衆人道:“說實話,我覺得天子病逝這件事有點蹊蹺,我很關注這個年幼的天子,他一向身體康朗,很少生病,怎麼會突然病倒,據說是淋了雨,可就算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淋雨生病也能治好,何況是身份特殊的天子?”

“殿下的意思是說,閹黨害死了天子?”

郭宋點點頭,“我覺得有這個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

潘遼眉頭一皺道:“可是我們只是猜測,並沒有任何證據,而且孩童夭折的情況很多,不瞞殿下,我的一個孩子就是因爲淋雨,久治不愈,最後病故,我覺得普通人都能接受天子染病夭折的事實,我們可以懷疑,但拿不出證據的話,很難用這件事追究閹黨責任。”

衆人一時沉默了,這時,杜佑淡淡道:“與其追究天子病故,不如關注一下閹黨新立的天子,殿下有消息嗎?”

郭宋緩緩道:“成都還沒有正式公佈,但我們情報點搞到的消息是,由廢太子李誦的遺腹子李紋繼任帝位。”

郭宋話音剛落,溫佶便呵呵笑道:“果然被我猜中了!”

所有人都向溫佶望去,郭宋眉毛一挑,驚訝道:“溫公爲何能猜中?”

溫佶神秘一笑,起身對郭宋行一禮道:“殿下,各位同僚,這個李紋我見過,他不是一般人,準確說,他是一個傻子!”

溫佶這句話頓時讓滿堂皆驚,郭宋連忙道:“溫公請說具體一點!”

溫佶不慌不忙道:“這個孩子現在應該三歲了吧!我去年離開成都時,他還不會說話,那時他已經兩歲了,他永遠是活在自己的天地裡,任何人和他說話他都不理睬,但他卻聽得見,喂他吃飯他就吃飯,讓他睡覺他就睡覺,他每天只做一件事,玩幾個小木塊,別的什麼事都不聞不問。”

郭宋點點頭,他明白了,這個李紋是典型的自閉症,不過在唐朝還沒有自閉症的說法,就是傻子。

郭宋又對衆人道:“大唐的天子不能任由閹黨操縱,不能讓他們想殺就殺,想立就立,我既爲唐臣,就決不能坐視不管。”

郭宋這番話說完,衆人立刻領會了晉王的意圖,晉王殿下想利用這次契機向成都發難了。

所有人都精神振奮,等待了多年,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

潘遼和杜佑沒有立刻離去,兩人來到了郭宋的官房,郭宋請二人坐下。

“我之所以在參事堂議事時說天子死得蹊蹺,是有原因的,成都情報點還傳來一個消息,給天子治病的首席御醫王守德失蹤了,是被殺死,還是自己逃掉,目前不得而知,但這件事本身就說了天子死因蹊蹺。”

“原來如此!”

潘遼點點頭道:“那就要想辦法找到這個御醫,或者其他知情人,如果天子真是被害死,那一定還有破綻,這件事確實可以利用。”

郭宋看了一眼杜佑,見他若有所思,便問道:“杜司馬覺得呢?”

杜佑呵呵一笑,“潘長史鑽牛角尖了,我們可不是向巴蜀宣傳,而是向長安、向關中、河東、河北乃至整個天下宣傳,只要天下人認可,巴蜀就會認可,他們被閹黨剝削得褲子都沒了,他們還會支持閹黨?”

潘遼笑了笑,“杜司馬說得對,我確實有點鑽牛角尖了。”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道:“無論如何,先找到一點證據再說!”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