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

隨着春季的來臨,漢水的水量已經開始漸漸增加。

在冬季中乾枯的河牀已經被春水淹沒,狹窄的河道在巨量河水的衝涮下逐漸變寬。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在廣闊無垠的漢水江面上,有一支龐大的水軍艦隊正在快速的前進着。

數千支戰船在“關”、“糜”兩面戰旗的指揮下,有序的排列成一道道水上巨牆,朝着江夏郡中的要塞夏口而去。

由於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所以,夏水和長江的交匯處被稱爲——夏口。

夏口在後世有一個人盡皆知的名字,武漢。

當年黃祖被劉表任命爲江夏太守後,本來將江夏治所定在沙羨。

後因爲孫策一戰擊破了,黃祖在江夏的所有野戰精銳。

爲了更好的保守江夏郡,黃祖便將江夏治所遷到夏口。

後來孫權在周瑜的輔助下,領兵攻破了夏口,擊殺了黃祖。

孫權在攻破夏口之後,考慮到夏口在江北,不利於江東水軍防禦,於是便將江夏郡的郡治重新遷回到沙羨,即今日的永安城。

但最後孫權漸漸意識到了夏口的重要性,便加強了在此地的防禦。

當夏口外漢水上的江東水軍斥候,發現着高掛着“糜”字戰旗的戰船後,他臉上瞬間流露出了恐懼之色。

因爲心中的恐懼,這一隊江東水軍斥候甚至都忘記了職責所在,他們直接放棄了巡視江面的任務,一整隊跑回了夏口城中,將此事稟報給了在城中的潘璋。

當日公安一戰後,因爲吳軍大潰,潘璋亦在亂軍中被衝散。

他花了一夜的時間,才漸漸收攏了他麾下的兵卒。

那時潘璋爲了不遇上士氣如虹的漢軍,本來想率領殘兵通過公安城外的山林,先回到長沙郡,最後繞路抵達江東。

但後來潘璋聽聞了孫權安然無恙並且在江夏的消息,他立馬就想方設法收集一些破舊的船隻,渡江來到了江夏郡中。

在來到永安城中見到孫權後,孫權與潘璋君臣二人皆感劫後餘生而相擁而泣。

隨後孫權爲了守備江夏郡的要塞夏口,便下令讓潘璋領本部兵馬,來夏口中修整並承擔起駐防之任。

夏口中原有守軍一千餘,而潘璋收攏之下得到的殘兵有兩千餘,所以目前夏口中的吳軍約有三千。

當正在夏口中四處視察城防的潘璋,收到斥候稟報的消息後,他臉上浮現的驚色一點亦不比那些斥候低。

竟然是糜暘來了!

得到消息的潘璋立馬來到城門上,遙望不遠處的漢水。

只見這時漢軍數千只戰船在順流而下的情況下,先鋒艦隊已經出現在了夏口城外。

而這支足有數千人漢軍的先鋒艦隊,正是糜暘親自統率。

那高高飄揚的“偏將軍糜”四個大字,猶如一把把利刃插進潘璋的眼中,直令他的呼吸爲之一促。

那一夜的火光漫天,似乎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那公安城外屍橫遍野,洈水斷流的場景似乎又在他眼前重現,饒是一向以膽壯著稱的潘璋,此時亦心生寒意。

張與糜,共止啼。漢白鹿,逐吳衆。

這句軍謠只有短短十二個字,但卻造就了糜暘在江東所有人心中如山嶽般的威名。

糜暘的威名,是用數萬具吳軍的屍體以及哭嚎聲,一點點堆砌而成的。

如今公安一戰過去尚未半年,往事一幕幕猶如歷歷在目,作爲那一夜的親歷者潘璋,又怎麼不會對糜暘的到來感到震懼!

不是已經在議和了嗎?

爲何他還親自率軍前來。

在對糜暘的畏懼之下,潘璋立馬下令全城戒備,並讓城中的所有士卒立馬上城牆守備。

而當那些從公安外死裡逃生的吳軍,看到是糜暘來了之後,全都嚇得不知所措,甚至連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穩。

漢鹿打上門來了!

潘璋看到這一幕,心都涼了半截。

要是糜暘攻城,這樣的士氣怎麼守城?

在利用自己主將的身份勉強穩定住軍心之後,潘璋召來一位士卒,對其快速言道:“馬上去永安,將夏口軍情稟報給至尊,一定要快!”

這名士卒在收到潘璋的命令之後,馬上狂奔出城。

水路如今他是不敢走了,只敢走陸路。

幸虧永安城離夏口不遠,一日急奔便可趕到。

潘璋看着那名報信的士卒出城後,他看着不遠處那高高飄揚的“糜”氏戰旗,心中默默祈禱道:

“希望伯言在收到這緊急軍情後,能趕緊帶領援軍來援,否則夏口危矣!”

在永安城中,孫權懷中正抱着一位少年在後花園中玩耍。

這位少年正是孫登。

孫登是建安十四年生人,今年不過十二歲而已。

孫權看着懷中抱着的孫登,見孫登隨着年歲增長鼻眼之間越來越像自己,孫權心中就充滿了疼愛之情。

天下間哪位父親,會不喜愛像自己的兒子呢?

孫權將孫登高高舉起,將其放在了一後花園中假山之上,而後他就在下方看着孫登在假山之上攀爬嬉鬧着。

隨着孫登的不停攀爬,孫權在下方左右跟隨看護着,他此舉是保證孫登萬一從上面摔下來,他能第一時間接到。

雖然假山並不高,十二歲的少年從上面摔下來,並不會有何大事,但孫權出於父愛,還是下意識的關心着。

在假山上攀爬的孫登因爲高興,發出一陣陣屬於少年獨有的清脆笑聲,孫權見狀臉上亦浮現了愉悅之色。

這種愉悅他好久沒感受到了。

孫權今日這麼愉悅,一方面是因爲孫登的到來給他帶來了歡樂,另一方面是因爲前段時間諸葛瑾順利帶回了求和成功的消息。

劉備接受了兩郡加一子的求和條件。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一直壓在孫權心上的一塊大石頭被瞬間搬開,這讓孫權一直擔驚受怕的精神有了喘息之機。

孫權感覺江東的未來,一下子又明朗了起來。

這時孫登爬到假山的至高點,站在假山上對着下方的孫權笑道:“父親,孩兒爬的高不高。”

聽着孫登充滿歡樂的詢問,孫權亦笑着答道:“高!孤的登兒就是要爬的最高,這樣纔不負爲父給你以“登”爲名!”

聽到孫權的誇讚,孫登在假山上喜笑顏開。

孫權在下方看着孫登那無憂無慮的樣子,他心中有個想法不可抑制的冒了出來。

真的要將登兒送往荊州嗎?

這個想法孫權已經不是第一次冒出來了。

在得知劉備已經同意重新聯和後,心下放鬆的孫權不禁又後悔起當初的決定來。

失去長沙、桂陽二郡已經讓他痛心,若再失去與他這麼像的長子,孫權感覺自己無法接受。

所以在諸葛瑾回來後,孫權雖發了文書令長沙、桂陽二郡的官吏、將士退出郡界,好讓劉備的人順利接收這二郡。

除此之外,關於何時送孫登前往荊州,孫權一直沒定下日子。

孫登來永安城中,已經十日左右了。

孫權起了拖延之心,他不太想將孫登送往荊州爲質了。

在這期間,劉備曾來信一封詢問過孫登何時入荊州的事,面對劉備的來信,孫權亦回了一封信。

“如是欲遣孫長緒與小兒俱入,奉行禮聘,成之在君。

權世受漢恩,分義深篤,今日一事,永執一心,惟察誠心,重垂含覆。”

後來孫權又覺得不保險,在第一封信發出之後的第二日,又寫了一封信給劉備。

“小兒年弱,加教訓不足,念當與別,爲之緬然,父子恩情,豈有已邪!

又欲遣張子布追輔護之。

孤性無餘,凡所欲爲,今盡宣露。惟恐赤心不先暢達,是以具爲君說之,宜明所以。”

在這兩封信送出去之後,孫權的心中才勉強踏實了下來。

在孫權看來,他前有誠意款款毫不拖延奉送兩郡之舉,後又連寫兩封信表達他的心意。

他更是在信中以孫邵與張昭這兩大名士的名義作爲擔保,在這重重保險之下,劉備想來會信了他的話的。

而只要能拖延一段時間,等劉備與糜暘回了益州,那麼事情還是有轉機的。

就是不知道要是孫邵與張昭知道此事,會作何感想。

而果然就在他的信件送出去之後,劉備十日內再沒來信詢問過此事。

這在孫權看來,無疑劉備是信了他的話的。

這讓孫權頗有自得之意。

孫權看着假山上的孫登,心中暗暗說道:“登兒,父親會守護你的。”

但就在孫權自得的時候,行色匆匆的陸遜沒有經過通報就闖入了後花園中,這讓孫權有些不喜。

他覺得陸遜有些逾矩了,雖然他這段時間對陸遜十分寵愛,但他亦不能這樣無人臣之禮。

就在孫權臉露不滿的時候,陸遜在看見孫權後,他趕緊開口言道:

“至尊,兩萬漢軍已至夏口,主將是關羽,先鋒大將是糜暘!”

當陸遜這句話一說出之後,孫權臉色大變。

而假山上的孫登在聽到糜暘的名字後,嚇得腳下一滑,從假山上不慎跌落下來。

幸虧孫權一直在假山下,他在聽到孫登跌落的尖叫聲後,連忙回過神來,伸出手接住了孫登。

跌到孫權懷裡的孫登,本來就因爲聽到糜暘名字引起恐懼,再加上剛纔突然跌落受驚,嚇得他緊緊抱住了孫權的脖子。

孫權在接住孫登之後,臉上亦浮現了驚怒之色。

“不是聽聞他要大婚嗎?”

“他怎麼來了!”

孫權在聽到糜暘親自率軍前來,已至夏口之後,他整個人六神無主,在原地抱着孫登來回踱步,口中不停的說着驚慌的話語。

已經被孫權刻意深埋在記憶中的那一幕,在聽到糜暘就在百里之外後,那可怕的一幕幕又浮現在孫權的腦海中。

隨後孫權方纔想起,關羽是這次兩萬大軍的主將,他整個人更加不好了。

主將是威震華夏的關羽,副將是名揚天下的糜暘,而相比於關羽,糜暘在江東的威名更是能令人膽寒。

劉備這是要幹嘛?

來滅國嗎?

“不是已經議和了嗎?”

“劉備這是背信棄義!”

孫權因爲心中的恐懼和憤怒,都開始口不擇言起來。

而陸遜看着孫權不知所措的樣子,他當然知道關羽與糜暘爲何會突然到來。

陸遜開口言道:“臣料劉備有此舉,乃是因爲長公子未到荊州之故。”

陸遜一針見血,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孫權聽到陸遜的這句話後,他慌亂的腳步終於停下。

他用疑問的目光看向陸遜,口中言道:“孤已經答應送登兒去荊州,爲何不能等上一段時間?”

面對孫權的的這個疑問,陸遜閉口不答。

原因爲何,衆人皆知。

而孫權懷中的孫登在聽到孫權要將他送去荊州之後,他整個人的身體抖得更厲害了。

感受着懷中兒子的懼怕,孫權心中不忍,他緊緊抱住懷中的孫登。

同時他腦中在急速想着應對策略。

就在這時,孫權的近臣是儀求見,說是有緊急軍情稟報。

在聽到緊急軍情四個字後,孫權馬上召見了是儀。

是儀在來到孫權面前後,臉上浮現驚色稟報道:“廬江郡急報,魏徵東將軍張遼似有異動!”

在聽到這個急報後,孫權臉上浮現了絕望之色。

張遼這時候有所異動,應該是收到了兩萬漢軍入夏口的消息,看看能不能趁火打劫。

果然如陸遜所料,曹操不可信。

到這時,兩面受敵的孫權,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在閉目沉思良久之後,最後孫權睜開了雙眼。

他將懷中的孫登放到地上,而後雙手按在孫登的肩上,問孫登道:“在此江東危急存亡之秋,登兒願意幫爲父嗎?”

孫登這時的臉上充滿了懼怕之色,但他看着眼前慈愛的父親,想着自己一出生就揹負着的責任,最後他強忍着心中的恐懼,重重點了點頭。

看到這一幕,孫權一把將孫登擁入懷中。

良久之後,孫權將孫登放開。

而後他看向陸遜,口中一聲清冷的命令傳出,“伯言,就由你送登兒去夏口吧。”

“另外,令中司馬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驃騎將軍軍師張昭之子張休、左司馬顧雍之孫顧譚、故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四位吳中俊傑立即趕赴夏口,陪同登兒一起入荊。”

繼續碼字。

寫一章,得4,5個小時,我基本是無縫銜接就寫啦,沒有放鴿子。

第三章應該在凌晨。

(本章完)

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6章 麋鹿破槽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0章 夜襲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