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

距離那一定會載入史冊的一日,已然過去十餘日的時間。

十餘日來,洶涌的漢水在南鄭城外的廣袤平原不斷喧囂,似乎是受到某人的指引,要盪滌盡天地間一切的污穢。

及至近日,南鄭城外的漢水才漸漸退去,這才讓魏延、州泰、鄧艾等人有機會親自來到南鄭城內向糜暘覆命。

可在今日的覆命議會上,整個場間卻顯得十分安靜。

這源於與會的大小將領,都用一種敬若神明的目光在打量崇拜着坐在上首的糜暘。

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後世,人類都對大火及洪水懷抱着敬畏的心情,更何況當下?

自古以來,雖不乏有藉助天地偉力擊敗敵人的名將,可往往那些名將在完成此類壯舉後,除去會取得潑天的聲望之外,還會讓自己在世人的眼中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例如前幾年水淹七軍的關羽。

水淹七軍論戰果,與漢中大戰是不能相比的。

可是關羽憑藉着這一戰卻能威震華夏,甚至在死後民間還時常流傳着他的傳說。

除去關羽忠義無雙的品質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水淹七軍,是關羽藉助天地偉力打出來的一場大勝仗。

要知道當今的天子之所以有神聖性,源於在儒家“天人感應”的思想下,天子是天上神明在人世間行使權力的代言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有史以來藉助水之偉力擊敗敵軍的倒不是沒有。

但能在短短數年之內,相繼藉助水、火這兩大天地間最大偉力扭轉幹坤的名將,卻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

待傳至後世,還不知道後世會有多少文人墨客,成爲糜暘的迷弟呢。

嗯,正如目前堂內的這些人一般。

衆人敬畏崇拜的目光很是熱烈,糜暘當然不是注意不到這一點。

注意到之後,糜暘用無奈的眼光看了呂乂一眼。

衆人之所以會如此從,除了驚歎於他的功績之外,還因爲呂乂畫的那一幅畫。

原來精於繪畫的呂乂,將那一日城下洪水滔天,而他在城上張臂大笑的景象給畫了下來。

呂乂的畫技自不必說,可謂是栩栩如生。

而正是這栩栩如生的畫像,在被衆人看過後,引起他們陣陣驚呼的同時,更加深了他們心中對自己的敬畏崇拜。

當然被人敬畏崇拜是一件好事,只是凡事有個度。

好不容易等洪水退卻了,現在是商量己方大軍下一步的戰略的時候,整個堂內一片寂靜無聲算怎麼回事。

沒辦法,糜暘只能輕咳幾聲,稍微驅散了堂內的一些寂靜後,便開始直接點名問詢一些事起來。

糜暘先將目光看向剛從益州到來的鄧艾,他沉聲問道:“今番你從益州帶來多少援軍?”

面對糜暘的詢問,鄧艾不敢怠慢,他當即起身對着糜暘一拜後答道:

“從劍閣出發的大軍數量,總數在四萬之衆。

隨臣先期到達定軍山的大軍,人數大致在兩萬。”

彙報完後,鄧艾又說出了自己的推斷。

“若路上不曾有差錯的話,最遲到這個月底,剩餘的兩萬大軍亦將到達漢中。”

聽完鄧艾的稟報後,糜暘微微點了點頭。

四萬大軍人數衆多,山道又狹窄,哪怕諸葛亮再如何苦心安排,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將四萬大軍運至定軍山上。

不過援軍未全部到達,可月底至今也不久,這倒是不會耽誤他下一步的計劃。

在詢問完鄧艾援軍的具體情況後,糜暘又將目光轉向呂乂,他開口問道:

“可曾找到曹真等人的蹤跡?”

在城外的漢水有退去的跡象時,糜暘便讓呂乂着手安排人進行打掃戰場的工作。

打掃戰場的工作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便是尋找那些魏軍重要將領的下落。

或死或逃,總歸得有個大致的結果。

在糜暘發出詢問之後,呂乂當即正色起身答道:

“目前是發現一些魏軍將領的屍體,但曹真的屍體尚未發現。”

聽到呂乂這麼說,糜暘略微沉吟了一會。

尚未發現曹真的屍體,這代表着曹真的下落不明。

當然這不代表着,曹真一定逃走了。

畢竟打掃戰場的工作亦纔剛剛開始,而被洪水肆虐過的城外可謂屍橫遍野,軍械滿地,要想真正點清這一戰的戰果,很明顯是個繁重且耗時不短的任務。

不過就算曹真逃出生天,這也不會讓糜暘感到意外。

曹真要想水淹南鄭,肯定會安排人在大營中建造船隻爲了後續攻城之用的。

而魏延率軍搶奪堤堰時,是有魏軍逃回大營的,這說明在漢水灌入魏營之前,曹真就極有可能得知了這個消息。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當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肯定是跑,不然留下來等死嗎?

或許一開始糜暘很想置曹真於死地,但當十餘萬魏軍灰飛煙滅後,糜暘的目標便發生了轉變。

況且曹真若活着對糜暘來說,倒是有一個好處。

失一惡狼,卻得一幼麟,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心中的思慮快速閃過,在思考完這些後,糜暘便對着呂乂囑咐道:

“第一件事:魏軍的屍體,要儘快派人集中燒燬。”

“第二件事:漢水的堤壩,也要儘快派人修復。”

凡大戰、大災之後常有疫病,這主要是因爲人的屍體長期曝於野外,會滋生不少細菌。

加之人的屍體會被野外的許多飛禽走獸啃食,而活人又捕捉那些飛禽走獸爲食,交叉感染之下疫病就產生了。

要想防治這一點,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屍體盡數燒燬。

至於第二點,也是關乎民生的一件大事。

糜暘水淹魏軍,主要通過的是掘開魏軍修築的堤堰,只是當大水宣泄而出之時,漢水沿岸原本的堤壩亦被沖毀了不少。

當今城外洪水漸漸退去,那麼修補漢水堤壩的工程,也必須提上日程。

畢竟當下還處於雨季。

若不盡快將漢水原本的堤壩修復,難免會對漢中的民生造成惡劣的影響。

呂乂聽完糜暘的吩咐後,他也明白這兩件事的重要性,因此便鄭重的點了點頭。

反正魏軍雖被淹死了不少人,但被俘虜的人也不少,正好將他們作爲苦力,來完成這兩件大事。

在呂乂坐下之後,魏延見糜暘已經安排好民生的相應事務,他便站起身對糜暘進言道:

“梁州二賊,公視而不見乎?”

魏延的進言,接連引起了在座衆人的笑意。

魏延口中指的梁州二賊是誰呢?

無非是那目前尚不知情的郭淮、曹洪二人罷了。

шшш .тт κan .¢O

在這二人中,曹洪爲諸葛亮的疑兵之計所誆騙,現在還一心想着緊守營壘,爲曹真拿下南鄭爭取時間。

可是那郭淮一部魏軍,可是在日夜猛攻陰平,若不及早派兵去援,恐馬超與張嶷危在旦夕。

魏延的進言之所以會引起在座衆人的笑意,在於他的那句“視而不見”上。

糜暘自然不會忘記郭淮與曹洪那兩部魏軍,而擊破那兩部魏軍,當然是要派大將前往的。

所以魏延說的“視而不見”,本質上是一種毛遂自薦。

大將軍你可不能對臣下的求戰之心,視而不見呀!

魏延的急切求戰引得衆人笑意的同時,也激起了許多在座將領的求戰之心。

在魏延話音剛落的片刻之後,堂內十數位將領呼啦啦的站起身來,亦接連對糜暘表達了求戰之意。

魏延看着周圍的競爭者氣的滿臉通紅。

剛纔怎不見你們起身,現在自己率先請戰了,你們卻起來與自己搶奪機會,這忒不厚道。

而面對魏延的“怒目而視”,鄧艾、丁奉、丁封、傅僉等人也皆以一副勢在必得的眼神回過去。

大功在前,誰還在意臉皮這種東西呀!

看着諸位愛將的眼神在空氣中無形的交鋒,糜暘對眼前的一幕是既滿意又有些爲難。

郭淮與曹洪就兩個人,這可怎麼分。

最後,糜暘還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孤會親征郭淮與曹洪二賊。”

聽到糜暘這麼說,諸將梁州將領也不互相眼神交鋒了,他們齊齊將詫異的目光看向糜暘。

您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了,怎麼還好意思和我們搶這種“小功勞”的呀!

諸將雖詫異,卻也不敢直接出言反對。

最後還是魏延腦子轉的快,他直接上前一步,故意露出綁在手上的傷布,然後用懇求的眼神看向糜暘——我爲您流過血,受過傷,這您難道視而不見嗎?

魏延的表現引得諸將側目驚異,這也行?

但糜暘看到魏延的動作後,卻不由得大笑起來。

大笑之後,糜暘還是重申了一遍他的決定。

糜暘的決定擊碎了魏延等人的期盼,在糜暘親征的情況下,哪怕他們也能隨軍立下戰功,但這樣的戰功又哪有獨立擊破敵軍大。

看着諸將那失望的神色,糜暘也不忍打擊他們的積極心,出言對着魏延與鄧艾解釋道:

“孤非欲攬功,實另有大事要委託二卿也。”

糜暘的話重新讓魏延與鄧艾眼中浮現出強烈的渴望。

糜暘是沒必要騙他們的。

糜暘迎着魏延與鄧艾二人渴望的目光,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孤欲讓二人各領五千兵馬,分別前往駱谷與斜谷口,爲孤拿下這兩處要塞。”

糜暘的話語,讓魏延與鄧艾一下子認識到這件事的不簡單之處。

衆所周知,當初曹真大軍進入漢中便是主要通過駱谷與斜谷兩條通道。

而在領兵進入漢中後,魏軍便分別在駱谷與斜谷口修築要塞,用來囤積從長安運來的大量軍糧。

想到這一點,鄧艾不由得出聲問道:“大將軍欲奪取賊軍存糧乎?”

鄧艾是機敏的,他的推測算不上錯,可他卻只說對了一半。

糜暘笑着讓人擡上一副新的地圖,當寬大的地圖被掛在糜暘的身後後,堂內諸人的呼吸都不免得急促了起來。

甚至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衆人有這副反應,是他們這一刻纔好似窺伺到糜暘心中的藍圖霸業到底爲何。

掛在糜暘身後的不是梁州的地圖,而是一副嶄新的關中地圖!

糜暘突然命人掛上關中的地圖,他的意圖不是很明顯了嗎?

北伐!

糜暘接下來的話,證實了衆人心中的猜想。

“曹真既敗,郭淮與曹洪二賊只是冢中枯骨,二人敗亡也是時間問題,不足爲懼。

可陛下與丞相傾盡益州國力,爲孤召來數萬大軍,難道孤就單單以守衛梁州的戰果,來報答陛下與丞相嗎?

在我軍擊敗郭淮與曹洪二部大軍後,關中魏軍野戰精銳十不存一,當此時,正是我軍大舉北伐收復國土之時。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在說最後一句話時,糜暘重重地將手中的大將軍將印敲擊在身前的案上。

金制將印與書案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巨響,而這聲巨響猶如晨鐘暮鼓一般,將堂內衆人的心震的顫動不停。

大舉北伐,收復國土這八個字,猶如這世間最好的養料,將衆人心中的野望徹底激發了出來。

這纔是大漢男兒該乾的事!

在內心強烈的亢奮之下,堂內衆人皆熱情高漲的對着糜暘大禮參拜。

而這一刻,魏延與鄧艾也知道他們的任務有多重要。

益州缺糧,可若是他們能奪下魏軍的兩座糧草基地,那麼,那麼漢軍這最大的短板將被頃刻間彌補。

到那時,北伐就絕對不是一個響亮的口號,而是一件可立即付諸行動的事。

在任何人都想着掃清境內賊軍的時候,糜暘卻已經想到了北伐的層面上,這纔是大漢大將軍該有的格局。

魏延與鄧艾心中再無半分不願,在接了糜暘的將令後,便在諸將豔羨的目光之下,喜不自勝的去點齊兵馬去了。

待魏延與鄧艾走後,糜暘又安排了數日後出征的一切事宜,便下令讓一衆將率退下。

可是法邈、呂乂、州泰三人卻自發的留了下來。

這三人留下爲的是爭奪爲糜暘書寫戰報一事。

水灌數十里魏軍聯營,談笑間致使十餘萬魏軍灰飛煙滅,這是何等的大勝。

而親自爲這場名垂千史的大勝書寫戰報,又是何等的榮耀?

身爲文臣的他們雖爭不了那戰場上的功勳,但在戰場之下的榮耀,他們無論如何是要爭上一爭的。

爲了爭得這副榮耀,法邈與呂乂各自搬出自己的別駕、治中身份,想以此證明自己書寫戰報的合法性。

至於州泰雖身份不如他們高,卻是用親自決堤的事實爲籌碼以此相爭,在三人互不相讓之下,倒也一時難分勝負。

糜暘看着相爭的三位愛卿,有些頭疼的他只能讓三人各寫一封戰報呈上,然後擇優者取之。

後來糜暘選擇了三人中寫的最好的那封戰報,然後命人謄抄多份,以百里加急的速度快速朝外送出。

數日之後:

萬鈞漢水爲神引,一檄羽報天下驚!

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訂婚啦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請假一日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章推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番外:亡國之恨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