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南北郊議

bookmark

“火器利潤之厚不遜於海貿,家嚴定不會有異議。”吳亦有頗爲興奮的說道,說着,他瞥了胡萬里一眼,略一猶豫,便試探着道:“長青兄的意思,建立火器作坊,私造火器之事,兩家合股?”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微微笑了笑,這事他早有考慮,眼下他手頭不是缺人,而是根本無人可用,西安老家的人他有心理障礙,而且也不希望他們擔驚受怕,那些個小廝,沒個三五年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至於幕賓參隨,更是不能用,能用的唯有吳家。

而且也唯有吳家才方便物色火器工匠,便於運送人口和各種原料,在小琉球私造火器,根本就繞不開吳家,不過,合股他卻是不願意的,他的火器作坊生產的可不是一般的火器,而是遠優於大明和弗朗機的火器,若是合股,不利於保密,也不利於以後的發展,即便要合股,那也是日後的事情。

呷了口茶,他才斟酌着道:“火器鑄造我略有了解,實是知易行難,鐵料、銅料、燃料、鑄匠、工藝等皆須逐一摸索,非是一蹴而就之事,再則,還要考慮成本,這地點只能是暫時定下來,目前的規模亦不可能大,必須的逐步嘗試。

能否生產出質量上乘的火器,多長時間才能開始大量投產,皆說不準,我心裡亦沒有底,這沒譜的事情,自然不能讓你們跟着往裡陪錢,好在這事前期只須先建個小作坊摸索,投入不大,合股的事情,現在不急,日後若是有幸能夠試鑄出上乘的火器,咱們再商量合股事宜。

當然,物色各類工匠的事情,還須夢然幫忙,也不讓你們白忙,一年之內,我讓月港將吳家船隊的火跑全部換上弗朗機火炮,不是白給,按進價賣給你們,這事你回去跟令尊商議一下,物色工匠,還得靠令尊出力。”

日後再商量合股事宜?吳亦有不由微覺失望,對於私鑄火器,他是十分看好的,但胡萬里的意思他也不好違拗,畢竟吳家現在有求於他,況且他說的也不錯,鑄造火器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否則早就有人做這生意了,

再說,平價賣給吳家弗朗機火炮的這份報酬也讓他心動不已,弗朗機火炮如今在大明可是稀罕貨,有錢也買不到,這份回報不可謂不豐厚,海商海商,說的好聽是商,實則船一出海,則是亦商亦盜,海船的火器自然是越強越好。

患得患失了一陣,吳亦有才道:“長青兄放心,此事家嚴必然會鼎力相助。”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有弗朗機火炮誘惑,不怕吳家不盡力,呷了口茶,他才接着道:“此番回南京除了物色鑄造火器的各類工匠,還要**的,燒木炭的也必不可少,不論是火藥還是鑄炮,木炭是萬萬不能少的。”

吳亦有微微一笑,道:“長青兄無須操心,燒炭工,木匠、泥瓦匠等小弟都會考慮到,雖說長青兄只打算建一個小作坊,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工匠皆是必不可少。”

胡萬里不由輕笑道:“呵呵,既是如此,我就樂的做個甩手掌櫃了。”

胡萬里這邊忙着張羅在小琉球籌建火器作坊,右都御史汪鋐對弗朗機火炮亦大爲重視,上書嘉靖帝,奏請大量仿製繳獲的佛郎機炮,以加強海防,奏言,佛郎機炮小者二十斤,可射六百步,用於墩臺,每墩用一炮,以三人防守,大至七十斤以上,射程五一六裡,則用於城堡,每堡用三門,以十防守,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大小相依,遠近相應。

不過,嘉靖帝此時根本就沒心思理會海防,大明已經禁海,這兩年弗朗機、倭寇彷彿是邀約好了一般,皆未在海疆鬧事,沒什麼好操心的,他如今操心的是南北郊議之事,正忙着一本本的翻看朝廷百官呈上來的摺子,根本無暇他顧。

二月初,吏部給事中夏言上疏,奏請更改郊祀,即分祭天地於南北郊,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夏至祀地於方澤。

夏言此舉可謂是無事生非,純屬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合祀也罷,分祀也好,無非就是那麼點子事,但嘉靖帝不這麼看,他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提高自己聲望的機會。

歷來各朝祭祀天地皆是南北分祀,但明太祖朱元璋卻在分祭了十年之後發現水旱災頻繁,疑神疑鬼的將南北分祀改成了冬至合祀天地於奉天殿,大明一百多年來也都承襲這個做法,但這種祭祀方法與古禮不合!

既然於古禮不合,自然要改!國之大事,唯戎與祀,祭祀自然不是小事,對於以小宗入嗣大統的嘉靖帝來說,這是一次極好的表現機會,嘉靖當即便將夏言升爲侍讀學士,授四品銜,賞賜銀錢若干,以爲褒揚,並且將奏疏轉發內閣。

嘉靖是萬萬沒想到,首輔張璁竟然極力反對,不僅是張璁,從大禮儀之爭中脫穎而出的桂萼、方獻夫、霍韜等一批禮儀新貴都極力反對!幾人都是心知肚明,這個叫夏言的給事中這是想效仿他們這些禮儀新貴,以禮儀投嘉靖所好。

也不是說心胸狹窄,而是此風不可長,他們幾個因禮儀而得幸進也就算了,畢竟那時候朝局不一樣,嘉靖的皇位不穩,但眼下嘉靖的皇位已經穩固,朝局已經平穩,這個時候還能以禮儀邀聖恩,得幸進,那會是什麼結果?

大明的禮儀將會上升到一個極爲異常的高度,估計京師的官員都無心做事了,大家都會一門心思琢磨禮儀,發現哪裡有紕漏,上個奏疏就能升官,而且是連升三品六級,實心辦事能得到如此超遷?

感覺皇權尊嚴受到挑戰的嘉靖帝大爲震怒,立即下旨將上奏疏反對的霍韜下了詔獄——錦衣衛的監獄,並且命令羣臣集議。

即便如此,集議的效果仍不理想,朝中大臣多是支持不違祖制,繼續冬至合祀天地於奉天殿,嘉靖耐着性子將奏摺一本本看完,隨後一把便將案上的扒拉到地上,高聲喝道:“來人。”

“奴婢在。”黃錦慌忙跑到跟前跪下。

“去,傳朕的旨意。”嘉靖幾乎是咬着牙齒,一字一字的說道:“讓他們再議!二次不成,三次!三次不成,四次!”

接到嘉靖的旨意,首輔張璁木然的坐在寬大的太師椅上愣愣出神,沒坐上首輔之位時,只看到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光,等到自己坐上這個位置,才知道這首輔竟然是如此難當,大明眼下百廢待興,各種新政的推行正在節骨眼上,皇上怎的就絲毫也不體諒呢?如此明擺着的事,皇上爲何要苦苦相逼?這個時候了,還有必要爲了名聲而折騰禮儀嘛?

“閣老。”一名中書拿着一疊文書輕喚道,見他望過來,便輕聲道:“這是福建方纔送來的摺子。”說着,便將文書放在案桌上。

張璁取過上面一本瞟了一眼,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竟然是胡萬里寫來的摺子。

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70章 特區第八章 試探第151章 爲那般第429章 考績第282章 情敵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76章 漳州第391章 擴兵第22章 禮物第424章 剃髮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10章 三寸金蓮第5章 明朝銀錠第420章 共贏第六章 買僕第279章 杭州第22章 禮物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141章婚事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00章 殺威棒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86章 發狠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88章 各有盤算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111章 比較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206章 好色第117章如意算盤第21章 授官第485章 無奈第189章不歡第193章 風起第33章 驛傳之弊第55章 師爺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92章 一盆冷水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145章 變化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271章 觀察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87章 障眼法第95章 計劃第104章上疏第482章 吉日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62章 嘉靖反應第 168章考驗第476章 反困第486章 受益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62章 嘉靖反應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41章婚事第418章 來客第30章 靠身文書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473章 結盟第236章 被逼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50章 南京(六)第50章 南京(六)第六章 買僕第258章 清譽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12章 投降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18章 唱雙簧第35章 建言第257章 出行第486章 受益第104章上疏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83章 挑釁第284章 算總賬第4章 宴請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310章 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