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

皇太極得知明朝國內的內戰打起來了,而且是打的自己沒脾氣那位雄霸爲主帥,到現在真正的來歷,擺到他案頭居然就那麼了了幾句,北京明廷大軍進展出奇的順利,他再也坐不住了,要是等那朱由檢打敗了南京明廷,大金國面對可就是一個統一完整的明帝國,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於是急召代善等諸貝勒和范文程等漢臣智囊們進宮商議對策。

代善等貝勒還是一貫堅持攻打明朝報仇,可皇太極心裡知道,北京明廷並沒有抽調薊遼一線的邊軍南下平叛,橫在自己面前的明朝軍隊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軟弱的明朝軍隊,幾次大戰下來,不但防守勝利,連主動進攻也打出了士氣,現在的明朝邊軍至少不會在心理上畏懼大金的八旗兵了,何況還有一個袁崇煥統一指揮薊遼一線的防禦,攻明談何容易?

“大汗,南明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兵員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我們現在撕毀和約的話,不但授人以柄,而且一旦激怒了北京明廷,恐怕我大金要陷於三面合圍之中呀。”這一次,大學士希福倒是站在了皇太極這一面,說到底,他還是皇太極的臣子,自然還是要幫自己的主子說話,經過上次風波之後,希福再不明白皇太極的心思,他這個大學士估計也就當到頭了。

“希福大人說的不錯,日前明廷派出使者前來商議,說是要求兩國互派使臣,常駐兩國都城,以便於遇到事情可以緊急磋商,兩國使臣享有一定的外交豁免權,同時一切用度都是兩國自行負擔。”崇政殿大學士范文程奏稟道。

“這樣一來,豈不是我大金的秘密對明廷都敞開了,不行,這怎麼行呢?”皇太極連連搖頭道。

“大汗只想其中一面,卻沒有想到另外一面,其實這樣一來,南明豈不是也給我大金也敞開方便之門了嗎?”范文程微笑的提醒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皇太極低頭這麼一想也是,可這是從爲有過的事情,互派使臣倒是可以的,但就常駐使臣沒有例可循,一時間他也拿不定主意,誰知道這裡面暗藏着什麼玄機呢,尤其是漢人提出來的,在金人的眼裡,漢人膽小怕死但詭計多端,陰險。

“大汗不必擔心明廷會耍什麼花樣,人都到我們這裡,難道還怕他翻出什麼大浪來嗎,況常明廷的常駐使臣違反了我大金的律法,我大金可以遣返其回國,而且可以拒絕此人以後不可以踏入我大金的國土。”范文程對明廷提出的這個互派常駐使臣的做法非常感興趣,所以竭力促成這件事能辦成。

“代善,你的意思呢?”皇太極也不能偏聽偏信,還是轉過去問了大貝勒代善一聲道。

代善也看出皇太極無心攻明,眯着眼睛,不淡不鹹的道:“既然是雙方面的派出常駐使臣,我大金也不吃虧,代善並無異議。”代善一帶頭,下面的其他幾個貝勒也都表明了無所謂的態度。

皇太極看代善那不願意搭理自己的態度,心中微怒,但偏偏又發作不得,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範先生,此事本汗準了,具體的就由你去操辦吧!”

“微臣領旨。”范文程臉色平靜的道。

“本汗的擔心的是,南明可能會迅速統一起來,到時候我大金面對的可能是一個統一強大的明廷,列位都是我大金的股肱之臣,都有什麼看法,說說看。”

“以微臣看,明朝不過是外強中乾,不足爲慮,他們內部的矛盾鬥爭就已經讓他們兼顧不暇,還要求着我大金不動刀兵呢,所以臣以爲,我大金現在可以隔山觀虎鬥,等到它自己遍體鱗傷的時候,給它一刀,到時候不但大仇得報,而且中原的花花江山也是我大金的了。”

阿敏貝勒的一番話說到皇太極心裡面去了,贏得代善等人的連聲贊同,皇太極連連點頭誇獎道:“阿敏貝勒說的對,這正是本汗心中所想。”

“不過,我們也不能看着別人打的熱鬧,我們坐在家裡不幹事。”皇太極話鋒一轉道,頓時代善、范文程等金漢大臣摒住呼吸,往往下面會有什麼重大的事情要宣佈了,都頗有些緊張的看着皇太極的那張嘴,等待它的下文。

“本汗多次遣使者前往喀喇沁,說其歸順我大金,但使者多次被多羅特部劫殺,先前與明軍交戰,本汗隱忍許久,近日拉斯喀布汗派人給本汗送來密信,說林丹汗日益侵佔他們所部草原,強迫他們信仰紅教,今年要上繳的牛羊是去年的兩倍還多,他們早已不堪忍受林丹汗的統制,願意歸順我大金,從此不再聽命林丹汗,因此本汗決定出兵多羅特部,將歸順我大金喀喇沁部蒙古族人解救出來!”皇太極一口氣說了出來道。

“臣弟願爲先鋒!”多爾袞早就盼着上戰場建功立業了,年僅十五歲的他完完全全的是一個大男子漢了,弓馬騎射在諸兄弟之中也是佼佼者。

皇太極大爲高興,走上前來,將跪在地上的多爾袞扶了起來道:“好,不愧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阿瑪的好兒子,本汗的好弟弟,本汗就給你五千精兵,許你與多鐸爲先鋒,前往攻打多羅特部!”

衆貝勒將領一看,前鋒的位置讓多爾袞兄弟給搶了過去,紛紛跪下請戰,其實這個時候的金人將領對南下和西進沒有什麼確切的概念,他們想到的是可以打仗,就可以獲得財富、女人、奴隸和權力榮耀,如果族中將領被代善搞成鐵板一塊,全力支持報仇的話,恐怕皇太極的野心夢想只能束之高閣了,要想讓這些很難轉過彎的族人清醒過來,那得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恐怕到時候他已經成了一杯黃土了。

“臣弟領命!”多爾袞興奮的一張年輕的臉通紅的站起來,雖然他對皇太極的憎恨與日俱增,但不得不承認皇太極的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換作自己也不一定能做的這麼好,如果不是他逼死了自己的母親,或許他願意成爲皇太極手中一把征伐四方的利劍,只可惜,兩人之間那不可調和的矛盾,還夾雜了兒女私情,大玉有消息了,不過多爾袞沒有告訴皇太極,他根本就不希望大玉兒回到皇太極的身邊,自然不會將自己千辛萬苦獲得的大玉兒的消息告訴皇太極。

第7章 夜審(三)第4章 攤丁入畝(三)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9章 突病(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7章 夜審(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3章 揭開謎底(二)第8章 九·一八(一)第12章 創業楔子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9章 突病(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9章 戰爭的天平(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四)第14章 年關(一)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三)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6章 定計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9章 血戰(二)第4章 真相(三)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5章 藏寶圖(二)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二)第3章 再見張嫣(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7章 南下(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3章 再見張嫣(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三)第12章 東林黨(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12章 袁崇煥(二)第6章 半島危機(三)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2章 賜婚第12章 袁崇煥(一)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13章 來信(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