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2 中原之難】

越是這樣蔑視他人生命的人,要是珍惜自己的生命,越是畏懼死亡。

天大的英雄,也有膽怯的一刻。

一味地膽怯,終非豪傑意態。

大英雄往往既勇亦怯,時勇時怯。君不見漢光武劉秀亦是“見小敵怯,見大敵勇”。

某些時候,韋小寶表現得極有膽色,實非你我所能及。

書中寫道“韋小寶見情勢危急,心想今天舍了性命也要相救師父”,對師父陳近南,韋小寶不惜捨命相救。

對另一師父,‘皇帝師父’康熙,韋小寶也曾不假思索捨命爲之擋了一劍。

再有,“韋小寶忍不住向躺在地下的鄭克塽瞧了一眼,心道:‘你是王府公子,跟我這婊子兒子相比,又是誰英雄些?他媽的,你敢不敢站在這裡,讓人家在腦袋上砍一刀?’”

不是鄭克塽,我也曾掂量自己“敢不敢站在這裡,讓人家在腦袋上砍一刀?”

答案很明確:俺可不敢!

閣下亦不妨自問:有此膽色無。

韋小寶被吳立身讚譽爲“小英雄辦事幹淨利落,有擔當、有氣概,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陳近南趕忙代爲謙謝:“吳兄可別太誇獎了,寵壞了小孩子。”

身爲韋小寶的師父,這話由陳近南說來,甚是得體。

“對韋小寶別太誇獎了,否則,就寵壞了小孩子”。

在小說中,金庸對韋小寶,大體也是如此態度。

也還算得體,因爲金庸是韋小寶的創造者。

小說中一再強調不知韋小寶的父親是誰,作者故弄玄虛而已。

韋小寶的父親,不是別人,正是老金本人。

“可別太誇獎了,寵壞了小孩子”,這話,他師父說得。他父親,自然也說得。

《鹿鼎記》的英譯者閔福德,認爲金庸的敘事風格‘具有欺騙性的流暢’。

與此類似,刻劃韋小寶其人,金庸乃出以戲謔筆調。

凡是韋小寶做出啥子露臉事情,金庸必然緊接着加以調侃、打擊,以期消解韋小寶行爲的崇高意味,“莫要寵壞了小孩子”。

例如,“站在這裡,讓人家在腦袋上砍一刀”情節,小說中先是寫“他竟敢用腦袋試刀,(九難師太與阿珂)不禁都佩服他的膽氣。”接着就急轉直下了,“只是韋小寶剛纔這一下只嚇得尿水長流,褲襠中淋淋漓漓,除他自己之外,卻是誰也不知道了。”

既然“除韋小寶自己之外,卻是誰也不知道了”,金庸怎麼會知道?因爲他是韋小寶的創造者。

小說作者,只要願意,是可以洞悉並描述書中人物的全部心理的。

小寶這孩子了不起,有出息!

陳近南心想:‘天下不知多少成名的英雄好漢,在我面前都恭恭敬敬,大氣也不敢透一聲,這個刁蠻古怪的頑童,偏有這許多廢話。”

面對當世‘江湖第一人’,韋小寶表現迥異常人;面對曾被認爲的整個宇宙的中心——皇帝的寶座——韋小寶又如何?

“(韋小寶)走到書桌之前,看到那張披了繡龍錦緞的椅子,忽有個難以抑制的衝動:‘他媽的,這龍椅皇帝坐得,老子便坐不得?’斜跨一步,當即坐入了椅中。他初坐下時心中怦怦亂跳,坐了一會,心道:‘這椅子也不怎麼舒服,做皇帝也沒什麼了不起。’畢竟不敢久坐,便去書架上找”

“這龍椅皇帝坐得,老子便坐不得?”

和尚摸得,憑什麼我摸不得?

與潑猴“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之間,很可以見得韋公幼年已是胸襟抱負不凡。

不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有這樣“難以抑制的衝動”。

非唯有此衝動,並且膽敢真格坐上皇位的,舍韋公其誰哉?

沒錯!韋小寶“初坐下時心中怦怦亂跳”“不敢久坐”,畢竟還是怕了!

面對始皇帝的車輦,項羽劉邦分別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如此也”的豪言,假如這話他們當真說過,劉項說這話時與說過之後,竟絲毫不曾感到恐懼?

韋小寶,精神不死,化身無數。

這種人在中國的任何時代都吃得開的。

假設今日你我便在韋大人這樣的領導手下當差,我們有多大把握看透他,體認到這也就是一痞子?

“待會混戰一起,帳中衆人赤手空拳,只怕要盡數喪命,慄慄危懼之際,見韋小寶和敵人擲骰賭頭。此‘頭’即是韋小寶他自己的腦袋也,談笑自若,不禁都佩服他的膽氣。”

“三人一聽此言,悚然動容,齊聲稱是。徐天川道:‘若不是韋香主提醒,我們險些誤了大事。’心中對這個油腔滑調的少年越來越是佩服。三人一起鼓掌稱善,連說妙計。”

“眼見侍衛副總管伯爵大人威風凜凜,指揮若定,忠心耿耿,視死如歸,無不打從心底裡佩服出來,均想:‘他年紀雖小,畢竟高人一等’”

同一個人,由不同的視角看來,其人的面目,就大不同。

小說家,對韋小寶俯視,看到的是小流氓,小痞子;多數羣衆,對領導仰望,看到的是偉人、超天才!

馬克思曾引用過一句名言,曰:“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我們自己正跪着,都站起來吧!”

然則,當讀完《鹿鼎記》之後,仍在韋大人這樣的領導手下當差呢?

其實,小說雖儘可能地免提,卻也還是難免會稍稍透出此中消息,“這等執禮甚恭的局面,韋小寶見得慣了。常言道:‘居移氣,養移體’,他每日裡和皇帝相伴,什麼親王、貝勒、尚書、將軍,時時見面,也不當什麼一會子事,因此年紀雖小,已自然而然有股威嚴氣象。”

‘威嚴氣象’?不就發生斷裂了嗎?

《鹿鼎》尾聲中,黃宗羲、呂留良等大儒勸韋大人更進一步‘自己做皇帝’,被多數讀者認爲不可思議。

金庸讓呂留良等人勸進韋小寶,此一情節被視爲荒唐,是因爲韋小寶品德太壞?

曾靜在讀完呂留良遺著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自周代而後,做皇帝的人,“多不知學,盡是世路上英雄,甚者老奸巨猾,即諺所謂光棍也。”帝位上坐着的,不是品德崇高之人,“卻被豪強佔據去了。”

這應該算是呂留良先生的固有思想。

而韋小寶,正“深通光棍之道。”

只看《明夷待訪錄》第一篇大文《原君》,就知道黃宗羲對歷代帝王尤其開國帝王的德行有着怎樣‘崇高’的評價了。

黃、呂諸先生如以‘驅除韃虜’爲第一甚至唯一考量,爲此目的而敦勸韋小寶這樣的痞子‘自己做皇帝’,小說家的合理假設,並不離譜。

讀者以呂留良、黃宗羲等人的建議爲不可思議,是因爲韋小寶能力太差?

金庸以俯視角度、全知觀點來刻劃韋小寶的形象,某種程度上貶抑了韋小寶的政治能量。

‘我只會吹牛拍馬’,這話,體現的是韋大人的“偉大的謙虛”。

韋小寶建立的功業,有幾分有幾成是靠吹與拍?

韋小寶的發跡,最初確乎得力於拍馬屁,但‘拍馬’只是爲他創造了一個自我發揮的‘平臺’,有料無料有能無能,還得看他後來的作爲。

“康熙哈哈大笑,說道:“你不用害怕,就算你這太監是真的,我又不是前明英宗那樣的昏君,會讓你胡來?”

韋小寶果真只會吹牛拍馬,康熙還會一再地委以重任,‘讓他胡來’?

說說大話,也無傷大雅。

當年大秦帝國的一位低級公務員,劉邦在蕭何眼中,不是一樣的‘多大言,少成事’?

司馬遷,身受宮刑,仍然忍受着殘疾之痛,數十年的堅持完成了《史記》,被周樹人稱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去做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屢敗屢戰,最終將其做成功,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具感染力的事情。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些集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實現的宏大目標:比如:奮六世餘烈,從商殃變法到最終秦始皇統一天下,經歷了秦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

最終這一段歷史被拍成電視劇《大秦帝國》,多少人看過之後潸然淚下。

諸葛孔明,六次北伐,最終病死五丈原。

這些事蹟,已經足夠讓人感動得蕩氣迴腸,寫上無數的詩歌和文章爲其紀念。

但是這一切的故事,和一個偉大的堅持到底,最終成功的故事相比,都遜色了太多太多。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區。

北邊和西邊的一大堆崇山駿嶺。

這些山上有着長長的萬里長城,有各種險峻的關隘,山海關。

在漫長的漢族政權歷史中,北方一直受着遊牧民族的危害,漢有匈奴,唐有突厥。遊牧民族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當然是馬。

爲什麼馬厲害,因爲馬有四條腿,跑得快,而人只有兩條腿,跑得慢。

在冷兵器時代,馬就是坦克部隊。

而重裝騎兵在面對步兵時,幾乎就是砍瓜切菜一樣的隨意。

馬跑得快,是因爲在平地上。但是馬爬山不行啊。

有崇山峻嶺,高山懸崖,有長城,有關隘。沒辦法飛過來。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原的農耕民族,一直靠着這些山脈和上面的長城,關隘抵禦着北方的騎兵。

直到公元938年,石敬瑭無恥的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崇山峻嶺沒有了。

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直接南下到中原地區。

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上,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撕破了中原王朝的美夢。

開始了慘烈的用步兵抵禦騎兵的歷史。

偉大的中華民族爲了在平原上抵禦騎兵,想出了無數的辦法。

去挖黃河,讓黃河決堤,黃河的水流出來,在平原上形成幾十公里的沼澤地。

在平原這個根本不適合種水稻的地方,修大量的水稻田,在裡面種上水稻。

目的不是爲了收大米,而是因爲馬在水稻田裡跑不起來。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宣佈,即將北伐契丹,而此次北伐的目標正是失去了21年的燕雲十六州。

柴榮的北伐非常的順利,先拿下了益津關,瓦橋關和關南州縣。

這一刻離最後的幽州,距離只有1毫米。

所有的人興奮而又擔憂。

在此之前的北伐從來沒有成功過,哪怕如諸葛武侯的才華最終也是抱憾終身,止步在離長安只有100多公里的五丈原。

而這一天,柴榮的北伐是否可以打破“北伐必敗”的魔咒,沒有人知道。

柴榮命令周軍在河邊搭建浮橋,準備充足的糧食軍械。萬事俱備,只待一聲令下,就可以大軍出擊,收回幽州。

可是,在這一刻,柴榮卻突然病倒了。

三軍無帥,只好放棄近在眼前的幽州,不甘心的撤軍了。

不久,柴榮英年早逝。

這是第一位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文武雙全的皇帝。

此時距離燕雲十六州被少數民族佔有已經21年。在接下來的漫長的三百年裡,就是被無數文人痛罵的弱宋。

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派遣大軍征伐遼國。

開頭出奇的順利,宋朝大軍連戰連捷,但隨着西北路軍進攻失利,趙光義趕緊讓大軍撤退,主帥潘美在指揮撤軍上出現重大錯誤,不顧大軍的死活與戰略的成敗,胡亂指揮,致使斷後的楊業一部被遼國軍隊重重包圍。楊業面對絕境,仍然拼死抵抗,寡不敵衆無奈被遼軍俘獲。絕食三日,以身殉國。楊業也就是被傳誦千年的楊家將的原型。

無數忠烈的鮮血,染紅了戰場的黃沙,譜成了中華傳呈的血脈。

這是第一位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文武雙全的將領。

而親臨戰場的宋太宗趙光義,也身中三箭,身受重傷,最終死在箭傷之上。

這是第二位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文武雙全的皇帝。

宋太宗含恨而逝,在死之前立下遺詔:無論是誰,無論是否姓趙,只要能興復燕雲十六州的,一律封王。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一般都是嚴禁非皇帝血統的人稱王的。

但趙光義含恨而終,立下了這樣的遺詔,在一百多年之後成就了一位當王的太監。

北宋王朝雖然被後人所詬病,但是北宋一直是一個努力向上,不堪落後的王朝。

宋神宗和王安石的變法也改變了不少的積弊。直到最後被那一個砸缸的人給徹底的廢了。

最大的悲劇的來臨是那一個長得又帥又有才,又浪漫又有文化的書法家當了皇帝。

他就是宋徽宗,瘦金體的創始人,玉樹臨風的北宋倒數第二位皇帝。

也是唯二的被虐待至死的中原正統皇帝,另外一個是他的兒子宋欽宗。

這就是中原王朝歷史上最大的浩劫之一,靖康之難。

包括宋徽宗和宋欽宗,皇太后,皇后等皇親國戚,大臣等共三千餘人被金國俘虜,宣告北宋王朝的滅亡。

接下來,就是民族英雄岳飛,嶽王爺了。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你北方不是馬厲害嗎?老子就和你拼馬。你是草泥馬,老子是專治草泥馬。

岳飛,這一個橫空出世的英雄,組建了中原王朝的騎兵軍團。自遇宗澤從軍開始,到1141年止,在13年的時間裡,岳飛先後參與、指揮了大小戰鬥數百次。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凡是被岳飛打了的都親自嚐到了岳飛的厲害,凡是聽說了岳飛的都知道岳飛很厲害。

【0630 市價的一倍半】【0676 又毒又壞又陰險的韋寶】【0729 揚名之戰】【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0469 天啓七年八月要還四千萬兩白銀給吳襄】【0518 前往朝鮮】【0043 國民大帥哥】【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0819 熱氣球用於實戰】【0711 韋大人斷案】【1023 范文程來勸降】【0654 文擂臺】【0025 傲嬌的韋寶】【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252 會徽會旗鈔票】【0165 斬草除根】【0312 主教練和助理教練】【0414 不知道算不算大禮包】【0003 賺錢是王道】【0212 鋪後路】【0806 監軍韋大人閱兵】【0476 王秋雅帶着李樂水和李樂土來了】【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644 幾家歡樂幾家愁】【0721 傅應星正告韋寶】【0393 毛文龍和袁崇煥】【0637 暗中拜魏忠賢爲乾爹】【0053 招幾個流民】【0870 委曲求全的張美圓】【0260 找到買糧食的管道】【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402 毛文龍第一次對袁崇煥起殺心】【0935 曹文詔的證明】【0353 吳襄很不高興】【0919 韋爵爺的發展目標】【0427 皇太極來了】【0288 同窗會】【0958 丁紹軾】【0647 做壞事也同樣要講口碑】【1049 兩種可能】【0576 公州城談判】【0755 三堂會審】【1053 大玉兒進義州城】【0159 吳襄】【0761 韋總裁出招了】【0594 興師問罪反被弄】【0201 出水了】【0946 爵爺回京】【0742 韋寶要親自動手了】【0731 韋大人壓力大】【0982 王體乾來訪】【0588 破釜沉舟的韋寶】【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557 努爾哈赤來了】【0025 傲嬌的韋寶】【1023 范文程來勸降】【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929 曹文詔到了】【0100 一棟大木屋】【0473 上京城考鄉試】【0771 張美圓】【0114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0854 荒唐的理由】【0190 仿製蒸汽機】【0032 七兩紋銀】【0242 趙克虎的輪迴】【0691 阻止韋寶升遷】【0377 天地會第一案】【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144 海商會館】【0754 朱由校賞賜九龍玉佩】【1052 努爾哈赤要韋寶稱天可汗】【0690 大理寺左寺丞】【0425 不靠譜的計劃】【0558 審時度勢的努爾哈赤】【0293 韋寶是傻子】【0671 都察院司獄】【0405 孫承宗的學生就是有面子】【0064 全甲歡喜】【0935 曹文詔的證明】【0281 哥不是天生要強哥是天生強大】【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張維賢一邊】【0451 有權有勢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0643 就問你氣不氣】【0049 給公子笑一個】【0809 去韋家莊】【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109 腳行】【0326 韋總裁的休閒人生】【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716 都察院大擴編】【0075 馬廄】【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456 拉芳姐兒進統計署】【0762 宋應星的兩個兒子】【0560 除夕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