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

崇禎十二年七月十五日。(?)

從這一天起,東路之地忽然風起雲涌,上午起,延慶州城內的店鋪開始關閉,所有買賣全部停止。城內百姓驚駭慌亂下,掀起了搶購的風潮,到下午所有店鋪全部關閉之前,米的價格己經飆升到四千文一斗。

在恐慌情緒的傳染下,延慶城諸如布鹽茶材各類貨物價格也是一路颮升,最後有價無市。

很快的,罷市風湘蔓延到懷來城,永寧城,保安衛城諸處,各地搶購成風,只有保安州城物價雖然上升不少,便整體還算平靜。

各城市面一片蕭條,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但如此,各城街內出現浩浩蕩蕩的請願人潮。攔邀各官,向各城的知州,守備,兵備等人哭訴,要求制止定國將軍王斗的徵收商稅之舉。

各地街頭巷尾擠滿了嚎哭的人羣,各種匿名榜貼貼得到處都是。如果有官員經過街巷,還遭到人羣不斷投擲的瓦礫攻擊。

當日,延慶州冠山書院宣佈罷課,數百學生遊行至州治前,向延慶州吳知州請願,反對定國將軍的橫徵暴斂,與民爭利之舉。知州吳植出來向學生們說話,聲稱自已非常不贊同王斗的徵稅之議,定然向兵憲進言,規勸定國將軍放棄此等天怒人怨的想法。

延慶州守備陳恩寵也伴於吳植身旁,向人羣聲稱定國將軍徵收商稅之說純屬謠言,就算他老人家有這個心思,肯定也是受了小人的蒙弊。作爲下屬,他會最快速度向將軍進言,還東路一個太平之地。

面對各城的罷市罷課,請願人潮保安衛城守備徐祖成譴責此等擾亂市行,目無官府之舉,被投擲瓦石後,他氣血上涌,下令自己家丁開火射箭,雙方爆發流血衝突。

永寧城守備王以德試圖阻止人羣,同樣遭到衆人亂投瓦石的待遇,其口鼻流血,他沒有徐祖成的氣魄,倉皇逃入守備府邸避禍,狼狽之下,連官靴都丟棄了。

保安州城也有商人試圖關閉商鋪,組織隊伍遊行,隨後被憤怒的當地軍戶毆打,從街頭打到街尾,其店鋪也被砸毀一空。衆軍戶衝這些商人狂罵:“奸商滾出保安州去,敢與定國將軍爲敵,就是與我們爲敵。”

“日你娘,以後你等想在保安州做生意,老子跟你姓!”

保安州城萬勝和米鋪掌櫃鄭經綸,還有生意己經做到州城,仍取名慶天福商行的東主賴滿成放言出來,堅決擁護定國將軍,決不做此等擾亂市行的奸商之舉。

他們的言論受到軍戶們的普遍讚賞,當日他們店鋪的營業額翻了五番。

永寧城商人同樣罷市,商人與學生組織人流遊行,不過分守參將前沒敢聚集人羣,連看熱鬧的人都不敢有。牛竟定國將軍王鬥威望非同小可。加之舜鄉軍威名遠播,誰敢在將軍府前鬧事?

而且各處請願的人潮口徑很明確,此舉不是針對定國將軍本人.而是他身後的“小人”。只要定國將軍收回成命,他們定然堅決擁戴王鬥在東路的治理。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罷市與罷課浪潮,兵備道馬國壘目瞪口呆.面對懷來商戶與士子的遊行哭訴,他表示會慎重處理此事,商請定國將軍前來議事。不過考慮到罷市影響民生,還請衆商家復市,學生復課,唯有如此,才能從長計議。

他的發言被拒絕後,馬國妾忽然“得病”,待在兵備府內不再冒頭。

只有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暗暗高興,他放言正因爲王鬥跋扈無知,才引來今日之禍。他建議王鬥多讀聖人典籍,或許日後處事不會那麼魯莽。

罷課罷市進行到每二日,聚於各堡的官兵擔憂買不到糧油食鹽,也是起了一陣陣騷動各城突然發生這種事,各地軍戶百姓驚慌下,都是目光投向將軍府,希望定國將軍有個處理的辦法。

與那些商人士人武人不同,這些普通的百姓,對王鬥抱有深切的期盼。期盼東路在王鬥治理下,大夥過上與保安州百姓一樣的好日子。而且王鬥剁匪屯田,短時間內贏得了東路衆多百姓之心。

商人士人抗議商稅,與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又沒開店,也不往塞外走私。但他們還是希望這股浪潮趕快過去,畢竟商人罷市,對他們影響太大了。

飛漲的物價,是普通百姓承受不了的,大夥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家內沒米了,有個地方去買,而且不要那麼貴。

聽聞各處罷課罷市,也讓他們慌亂,怎麼突然間出現這麼多事了?

此時處於風暴中心的分守參將府卻很平靜。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軍人也要鬧了。”

王鬥看了窗外良久,轉過身來笑道:“很熱鬧,很有趣!”

參將府寬闊的大堂內,聚滿了王鬥幕府中的成員,定國將軍還有心思談笑,他們卻沒有王鬥那種平靜的心情。

民政司大使張貴擔憂地道:“將軍,商人突然罷市,學生更突然罷課,這內中肯定有陰謀。不過當務之急,是讓商人們開市,否則物價飛漲,百姓們難免埋怨將軍,有損將軍之聲望。”

王鬥點點頭,不置可否,高史銀暴跳如雷:“***熊,當日我就說這些奸商不是好貨。請將軍傳道命令下去,那些奸商敢再罷市,全部抓起來殺了。”

王鬥又點了點頭,溫方亮沉吟道:“奇怪,怎麼外面傳出的風聲是將軍要開徵商稅呢?似乎我們幕府還沒這種打算吧?”

王鬥也是沉吟:“確實,自已雖有這個意思,卻還沒有實行,爲什麼外面打出的旗號是抗議冉己徵商稅呢?”

“確有古怪。”

葉惜之與秦軼這些時間在幕府內表現出衆,也獲邀列位之座,自然是非常興奮,此次危機,對他們而言是個機會。

秦軼沉吟半本書]整*理整理響,對王斗拱手道:“將軍,學生以爲,定有人在內中散佈謠言,以妖言惑衆,其心極爲叵測。”

他分析道:“大明諸地官商一體,特別邊鎮商賈私貿極盛。將軍有意嚴查邊關,自然斷了諸多不良商賈生計。他們恨之入骨,卻苦無藉口。反對商稅之舉名正言順,萬曆年起,大明諸地反徵礦稅如潮,諸多礦監身敗名裂,連顯皇帝都不得不取消商礦諸稅。”

“若將軍態度強硬,其計便成,日後將軍在商賈士人中名望大減。若將軍退縮,同樣有損聲望,以後在東路推行諸策,再難順暢!此升頗毒,卻不知何人散佈此言。”

葉惜之道:“當務之急,是令商賈開市,百姓們損耗不起,時日漸長,定對將軍諸多怨恨。將軍剁匪安民之心力,皆付於東流。”

王鬥微微一笑:“確實好計策!”

這時情報司大使溫達興與冉務科主事劉本深匆匆進來。

作爲原真定府錦衣衛百戶,在三月時劉本深向王鬥一番陳詞後,考慮到他的本事,王鬥任他爲內務科主事。專門負責東路的反諜報事宜,嚴防各類奸細,特別應對清國方面的刺探。

劉本深野心勃勃之輩,久居錦衣衛之內,自然有他的手段。不過情報司初立,相關人手刮練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到位完善的。佈局整個東路控防,仍需要時間。

兩日前東路各城出現罷課罷市浪潮後,劉本深就奉王鬥之令監控探刺,此時他匆匆而來,想必有自已的情報所獲。

對於劉本深此人,幕府各人其實不怎麼喜歡,其平日沉默寡言,一雙眼睛總閃動着陰沉的光。與衆人在一起時,總習慣站在房間的暗處。別人一覽無餘,他則在幕後偷偷觀察什麼,在他面前,各人似乎沒有秘密可言,這種感覺讓人不舒服。

此時站在王鬥面前,他也是面無表情,緩緩稟報自己刺探所得罷市以張萬山爲首,聯絡各城商賈合議爲之,其侄便爲原東路參將,現都司指揮使張國威,是否張國威幕後主使,下官仍在偵哨之!”

“罷市所謀者衆,下官疑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延慶州知州吳植,懷來守備黃昌義,延慶守備陳恩寵,靖胡堡守備宋佳選,週四溝堡操守陳欽鸞,黑漢嶺堡防守丁方明,劉斌堡防守郭才榮諸人皆有參謀,其策聲東擊西,以敗將軍嚴查邊關之舉。”

廳內各人動容,毋有這麼多人密謀參與。

“罷課以延慶州冠山書院學正曾尤賢,延慶州知州之子吳略爲首。經下官偵測,疑吳略新納之妾萬梅兒爲東奴細作,相關謠言,下官以爲其女散佈!”

“萬梅兒此女,曾爲現沫水守備韓魯舊識王斗的手顫抖一下,溫方亮喃喃說了句:“不會吧。”

堂內鴉雀無聲,只餘劉本深沒有絲毫情緒的聲音繼續迴盪:“崇禎十年正月,韓守備與萬勝和米店鄭娘子成親,萬梅兒消失在保安州,去年年下,現延慶州內,因其美貌,被吳略納爲妾室。疑其因愛生恨,期間被東奴收買。”

堂內各人集體鬆了口氣,劉本深繼道:“下官又疑曾尤賢之子曾復揚爲東奴細作,下官己經窺得曾復揚與萬梅兒往來密切,行跡可疑。東路之懷來,延慶,永寧各城,各官各將,商賈之輩,諸多通虜嫌疑,下官正在排查溫方亮吸着氣道:“不會吧,東路有這麼多奸細?那曾尤賢好象是延慶井的學正,雖然以吝毒出名,也算是德高望重,他的兒子......會不會劉主事搞錯了?”

劉本深對王鬥施了一禮,說道:“東奴狡黠異常,最善細作,老奴之時,就不惜重金拳養諜工,專修i蠻子城,一座,以爲諜間之用。初以李永芳爲頭目,後以其婿武長春任之。其作或爲商販,或爲僧道,或爲丐流,或爲百工,間細廣佈,無孔不入。”

“薩爾滸師期先泄,廣寧、遼陽諸城之陷,皆爲其作內應。天啓年時,i蠻子城,收買明叛將季應誠、曾有功、劉保、劉伯強諸人,使張盤將軍,軍門馬世龍兵敗身死,皆其奸細叛將之故。”

“後劉保、武長春諸人被東廠輯拿歸案,凌遲處死,也算爲張將軍等人報仇!”

堂內各人都沉默了,東奴細作竟如此猖狂王鬥站起身來,在廳內來回踱步,他微笑道:“好啊,又是罷課,又是罷市,這聲勢鬧得驚天動地,卻只是爲了他們的私利,好方便他們資敵賣國。”

他微笑道:“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

他淡淡道:“他們跳出來也好,正好一次殺個乾淨!”J

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544章 優勢第535章 落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774章 越急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441章 前沿第683章 老胡第765章 國徵第203章 搏戰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798章 奪下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596章 魅力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639章 淚水第453章 潰敗第797章 前鋒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488章 致意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785章 開關第756章 追諡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495章 渡河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450章 破營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521章 落幕第61章 風雨第754章 安慰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803章 到齊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32章 反響第83章 家丁風波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606章 兩截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626章 信念第628章 凹凸陣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626章 信念第68章 對戰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120章 大敵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87章 襲城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39章 水車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73章 文冊、工匠第421章 陳九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254章 肉搏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553章 血河(下)第754章 安慰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281章 斬殺第516章 合圍第209章 分兵第676章 孫傳庭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477章 錦州危第646章 獎賞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444章 毒煙彈第567章 反間與議和之計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551章 說服第606章 兩截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