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決戰(上)

卯時,天剛微微亮,王鬥與陳永福率領自己的護衛急奔而入洛陽。

很快,在洛陽城分守藩司內,王鬥與福王世子朱由崧,兵備副使王胤昌相處一室。大廳內濟濟滿堂,也坐滿了洛陽城各大小官將,這都是應王鬥之請,急忙從城內各處招集過來的。

顧不上談昨晚劉見義等人的事情,王鬥開門見山,言與流賊決戰的時機己經成熟,他決意率舜鄉軍出城,聯合陳軍門麾下兵馬,與賊在野外大戰,希望兵憲支持。

“賊攻城大敗,軍心己失,昨夜內應失利,兼之我師襲其營地,賊糧秣斷絕,軍心更喪,此爲千載難逢的良機”

王鬥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出口就透露了昨晚澗山營地的傑作乃是舜鄉軍所爲。

如一顆石頭拋進池塘內,立時引起堂內的極大波瀾。各人都是議論不休,人人興奮,再不知兵的人,也知道計毒莫過絕糧,闖賊囤積糧草地帶被襲,此時肯定人心惶惶,確是決戰的良機。

朱由崧笑道:“原來昨晚夜襲賊營,是王將軍搞的事,怪不得動靜這麼大。”

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也是興奮地道:“不知襲營之人是貴軍哪員將領?”

“溫方亮溫千總。”

“溫千總身處險地,孤軍作戰,我師要立時派出援軍纔是。”

“大人明鑑,我軍立時出城決戰,便是對溫千總最好的支援。”

溫方亮偷襲成功,佔據了澗山險要地帶,他麾下的兵馬,都是從崇禎九年起,便在舜鄉堡打出的老軍,大部分軍士都有五、六年的戰場搏擊經驗。

依他麾下犀利的銃兵與槍兵,佔據澗山,便是在流寇數萬人攻擊下,守個幾天都沒問題。

當然,若是孤軍無援,流賊源源不斷的進攻,突圍走是可以,不過襲擊之事也告失敗。所以王鬥需要儘快出城作戰,在野地將李自成所有的軍隊一舉擊跨。

出城作戰很快成爲在座各人統一的思想,關於兵員方面,除了溫方亮,王鬥在洛陽所有的軍隊五千餘全部參戰,原來防守洛陽的三部軍士也全部抽出。陳永福留五百兵士在北關防守,餘下的二千兵丁也一樣參戰。

如此主力部隊當有七千多,這樣的兵力放在崇禎八年前算不少了,那時的流賊很好打。便是普通的官兵七千之衆,也足以在野地擊潰十幾萬流寇。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從崇禎八年起,農民軍的戰力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洪承疇曾在奏疏言:“先時賊避兵逃竄,今則迎兵對敵,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則剿殺之難也。賊人人有精騎,或跨雙馬,官兵馬三步七,則追逐之難也。”

眼下的官兵,或許最多可以打三倍的流賊,這還是賊兵中飢兵佔多數的情況下。放在河南府,官兵此時眼下更是勝少敗多,城池接連失陷,如今李自成兵力“雄厚”,連老營在內,精騎就有四、五千,步卒更是有兩、三萬,裹脅的飢兵有十幾萬。河南當地的官兵,哪敢與李自成野戰?

不過對王鬥與陳永福,王胤昌等人還是充滿信心的,以舜鄉軍及前鋒營的戰鬥力,以七千對二十萬應該沒問題。特別現在的流賊軍心喪失,野外決戰不比攻城戰,流賊更容易驚恐潰逃。

朱由崧對王鬥更充滿信心,他只是問了一句:“野外決戰,王將軍與陳將軍真有把握?”

在得到王鬥肯定答覆後,朱由崧就不說話了。

看到王斗的神情,或許覺得有便宜可佔,王胤昌也想帶些洛陽守備官兵及鄉勇社兵協同出戰,不過被王鬥堅決勸阻了。

他們能守好洛陽城,力保後方不失,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支持。王紹禹部下倒還有兩千多營兵,不過王鬥擔心帶他們上戰場後,其部搞出一轟而散的鬧劇,還是免了。

野外決戰的地帶,王鬥準備放在澗水的東岸,這處河面的兩邊密密皆是各類營寨窩棚,縱廣直有十幾裡。駐紮的,全是李自成親近的各營頭目。自己結陣逼去,若他們不想全盤崩潰的話,就不得不在澗水的東岸曠野處與自己列陣對戰。

而在洛陽城北面二十里的邙山腳下,還有城南洛水岸邊,雖然也駐紮有不少的闖軍,不過多是一斗谷、瓦罐子、李際遇等河南土寇的營盤。

眼下闖軍軍心喪失,各家打各家的主意,自己攻打李自成嫡系營地,這些土寇頭目會不會救援是個問題,若他們不救援,自己便少了應對幾萬的流賊“兵力”。

若他們救援,王鬥也不認爲多這幾萬人會對大局產生什麼影響。只不過他們可能會從東面及北面過來,對自己在野地的大軍形成包圍之勢罷了。不過那些手拿長矛木棒的饑民,王鬥並不在意他們的包圍。

他的主要對手,最終還是李自成那數千的精騎,還有兩、三萬的步卒。

議事後,舜鄉軍與前鋒營快速動員起來,不論是洛陽城內的舜鄉軍與前鋒營軍士,還是北關城的軍隊,一隊隊的披掛整齊,到北門與北關之間的地帶集合。

站在北門城樓之上,看朝霞慢慢出來,一隊一隊的軍士身披鐵甲棉甲,穿過城門,在城外慢慢彙集成陣,王鬥心中豪情壯烈,這就是自己的軍隊啊。

身旁的陳永福,同樣是紅光滿面,對此戰充滿期待,他己經得到王胤昌暗示,未來將舉薦他爲河南總兵官。若是一戰擊潰流賊,得到這個總兵位子就更有把握了。

在二人的身旁,還有世子朱由崧,兵備副使王胤昌,洛陽守備、洛陽知府等密集當地官員,他們都是一樣前來祝捷送行的。各人心中,當然希望王鬥此戰一戰告捷,那洛陽城就真的安然無恙了。

城外隊列慢慢擴大,李光衡的騎兵千總己經彙集在野,他的近千騎兵列好嚴整的隊形,人人身披棉甲,前面的騎兵手持騎槍,後面使用馬刀。寒風吹來,他麾下騎士盔上的紅纓與火紅的馬鬃拂起飛揚,配上各人左臂上紅色的圓盾,似乎一片火紅肅殺的顏色。

還有高史銀的有馬步兵千總,吳爭春,沈士奇,高尋的三個步軍千總,溫達興率領餘下的夜不收全部集合完畢。

趙瑄也集合了他的炮車千總,十門紅夷大炮,還有繳獲自闖軍的三十五門大將軍佛郎機炮也全部拉來,整齊地列在陣前,炮口黑洞洞的,殺氣騰騰。

第112章 野戰(上)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687章 敬意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07章 立寨第100章 值得第229章 聖旨到第746章 庫存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479章 哨騎第715章 三策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668章 緩衝第567章 反間與議和之計第99章 不屈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560章 清算第733章 改變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99章 不屈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45章 處決(上)第351章 進開封第41章 春耕第247章 血海上第145章 處決(中)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626章 信念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337章 聖意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250章 填壕第730章 傾瀉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787章 動員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464章 勇氣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728章 甲五號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63章 掌嘴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728章 甲五號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566章 清虜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751章 猛烈第502章 決定第100章 值得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29章 分解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748章 鼠疫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52章 衝突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525章 密議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260章 援兵第566章 清虜第384章 得知第424章 出征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第93章 威振宇內的背後故事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1章 來臨第773章 真男人第786章 大略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53章 銀礦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459章 打響第97章 捉生第228章 勝利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