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猛烈

馬蹄聲踏步如雷,他們黑壓壓向前,匯成雷鳴般的整齊轟響。

無數面旗幟飄揚,一層一層的槍林隨旗而行,浩大的清軍陣列向前逼去,他們盔甲顏色雖然各異,但盔上飄揚的紅纓皆是火紅一片。

對面日軍一樣結陣逼來,他們號鼓中帶着一種奇怪的韻律,悠悠揚揚好似漢唐之音。如林的竹矛竹刀,各色的家徽旗覆蓋如雲,一層層華麗的盔甲,他們就算竹甲上都要塗上鮮豔的紅漆,望之有若櫻花一樣絢爛。

金鼓號令聲中,雙方緩緩靠近。

這是久留米藩的一處盆地,三面是山,一面環海,中間是平原,確是雙方進行野戰會戰的絕好場所。

他們不斷靠近,清國自烏真哈超炮營覆滅後,就一直重建緩慢,此次徵日也沒有攜帶火炮。

而日本國能熟練運用各種鐵炮戰術,但火炮運用一向落後,國中雖有少量“大筒”、“國崩”,但多放在各大名居城上。史書頗能重筆的關原之戰不過用了三門火炮,還是佛狼機小炮,所以此陣日軍一樣沒有攜帶火炮。

因此他們彼此逼近到一里範圍才停了下來。

清軍步騎肅然列陣,在一處山丘上,多鐸取出多爾袞賞賜下來的,自己視若寶貝的千里鏡,往對面日軍陣地看去。他身邊的阿巴泰也有千里鏡,但餘者各人,便是各旗的固山額真,貝勒貝子,也沒能夠擁有這樣的軍國利器。

對面喧譁一片,他們似乎正在結成鶴翼陣,最前置爲弓手、鐵炮手,左右兩翼由諸備組成先手。二先手,觀陣勢有若鶴之雙翅展開,可謂攻守兼備。

他們本陣處於一片山坡上,多鐸看到一些似乎是藩主大名的人,個個穿着或紅或綠或紫的盔甲,華麗非常。他們還多戴有着牛角的頭盔。一些人臉上還有面具,頗爲猙獰可怕,一些人手上則拿着摺扇。

他們騎在馬上,身邊有各副將、軍師、佑筆、軍奉行、軍目付等番頭,卻不知哪一個是總大將,又或許是諸大名聯合決策。

然後他們周邊佈滿了衣着鮮豔的精銳武士,這些人個個身後揹着很顯眼的大球,或紅或黑,多鐸知道這東西叫母衣。以竹爲架以布撐成,除了裝飾之用外,似乎可以用來防止流矢。

這些人亦是所謂的母衣衆,有黑母衣衆,赤母衣衆等分,若是騎馬,則稱爲馬回衆。他們算是各大名最精銳的護衛,個個手上持的不是薙刀。就是大太刀。內中更有一些屬於旗本武士。

然後山坡周邊又有衆多的幡持,個個手上持着家徽旗。迎風招展着。日本軍隊似乎非常好用旗號,各人手上持的,背上插的,那邊陣地就是一片片旗幟的海洋,非常的花枝招展。

除了軍旗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馬印。個個高杆上挑着奇奇怪怪的東西,有旗,有紙片,有帽子,有扇子。有羽毛,多鐸還看到一個大大的燈籠,讓他心中有一種怪異的感覺。

最後就是列在各陣處,由龐大足輕構成的軍團備隊了,侍大將、槍大將、鐵炮大將、足輕大將、弓大將以及其下的鐵炮組、長柄組、弓組、騎馬隊,密密麻麻聚集,各戰隊之間還有使番來回跑動。

他們差不多一備有六百二十八人,然後一隊有二十五人,內除持鐮奉行與小幡持外,基本上是搏戰足輕。

這些足輕戴着陣笠,身穿足輕胴,他們盔甲簡陋,多用竹或皮革所制,只有少量使用鐵料,但因爲日本盔甲喜好塗漆,不是紅漆就是黑漆,看上去倒威武不凡。

多鐸還看到軍陣中一些騎馬之人,不過顯然那種矮小的日本馬很難算戰馬,此時的日本“騎兵”應該稱馬上步兵纔是。

事實上依這些時間多鐸對日本騎兵的瞭解,雖然軍陣移動時他們會有很多“騎兵”,到了真正的交戰,他們除將領絕對不許下馬外,剩餘“騎兵”都要下馬作戰。一些母衣衆、旗本武士也可算真正騎兵。

大清騎兵雖然也很喜歡下馬作戰,但只是出於戰術的考慮,真正要騎兵衝鋒還是可以的,這日本好象沒聽過萬騎衝鋒的事情。

他目光特別在那些鐵炮手身上掠過,日本火器的名聲他是知道的,明國鳥銃最初也是從日本國傳入,特別他們火器威力強大。

當時大清還是建州女真時,朝鮮主簿申忠一出使建州,酋長馬臣向申忠一打聽日本情況,申忠一稱:“倭銃能穿兩重真木防牌籠以薄鐵者,透過此盔,何足道哉。”女真人之立左右者,皆相顧愕然。

這種威力強大的鳥銃只是明軍中的三錢彈藥鳥銃,也就是日軍鐵炮手使用的三匁筒鐵炮。而按他們的裝彈藥量劃分,一匁五分筒到五十匁都有,一些武士更使用十匁筒鐵炮。

這種鐵炮的威力,在約二十步距離上,可以擊穿大半尺厚的硬木,可以說很少有什麼盾牌盾車可以防住他們轟擊。

好在使用十匁筒鐵炮的武士還是少,大部分鐵炮手還是使用三匁筒鐵炮,少量一些人使用六匁筒的鐵炮。

讓多鐸更放心的是,聯合諸多大名,他們整個軍陣的鐵炮手估計只有二千多,還不如已方的鳥銃手多。畢竟火器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小諸侯玩得起的,他們歷史有名的織田信長不過才三千鐵炮手,就威赫整個日本。

而且日本國承平太久了,關原之戰已經過去四十幾年,現在各藩武備廢黜,幕府又不斷對西南諸藩打壓,諸多遭受改易的武士淪爲浪人,各家大名更沒錢養兵,特別鐵炮手這種非常燒錢的兵。

此時他們能湊出兩千鐵炮手已經讓多鐸感到驚異。

讓多鐸皺眉的是,似乎知道這邊有大量的火器手與弓箭手,而且威力不小,日軍陣地中準備了大量的竹束、步楯。

他們鐵炮戰術運用熟練而凌厲,所以相互爲了防彈,就開發出了竹束這種防彈利器。以有韌性與彈性的老竹紮在一起。捆成一尺多厚,排成列,就可以有效阻止彈丸的衝擊。

多鐸實驗過,防彈效果似乎不會差過己方精心製造的盾車。

若在竹束中挖出孔洞,鐵炮手就可以躲在裡面射擊。

步楯也是一樣,硬木厚達數寸。一人多高,可以有效防護箭矢,弓箭手也可以藉此掩護射箭。

特別日軍此次有備而來,不但陣中佈滿普通的竹束、步楯,陣列前方還準備了大量的車型竹束,車型步楯,不但方便推動移動,而且內中皆有孔洞,士卒不論射箭射銃。皆可躲在內中。

多鐸看得微微皺眉,日軍兩翼一側是大海,一側是山地,己方的騎兵不好從側翼攻擊,只能硬打硬從中間突破。那樣就要面對倭人的車型竹束,車型步楯,傷亡就大了。

好在自己也有犀利火器手,而且爲了防護。更準備了大量的精良盾車,就從他們的前面突進去!

想到這裡。多鐸看向了身邊的阿巴泰。

……

激昂的戰鼓中,清軍踩着鼓點前進,他們層層疊疊,如牆而進,最前方是漢軍旗鳥銃手,然後是各旗弓手。然後是各旗披甲人。他們整齊邁步,盾牌層層,長矛疊疊。越往後陣,長兵虎槍就越發密集,在陽光下閃耀着絢目的光芒。

日軍那邊也開始進行戰前動員。“嘿嘿呼呼”聲不絕,清軍繼續前進,他們保持整齊的戰列,兵器如林,行進中甲片響成一片,密集的旗幟飄揚如潮。

一些巴牙喇騎馬跟在後面,而在隊伍最前方,是數百輛由朝鮮跟役推動的精良盾車,護板厚實,鋪着牛皮與棉被,可以有效防護銃彈。又有數十騎的外藩蒙古兵奔過盾車,他們一直奔到日軍車型竹束,車型步楯前的百多步,但那邊靜悄悄的一點動靜也沒有。

那些外藩蒙古兵又奔近了一些,開始使用騎弓拋射箭矢,引誘他們鐵炮手射擊。但那邊仍然靜悄悄的,偶爾一些痛哼呻吟,隨後就被嚴厲的喝止聲壓了下去,且那些蒙古兵拋射的箭矢也多數被日軍陣中的竹束、步楯擋了下去。

那些外藩蒙古兵跑得更近,衝入日軍陣前的五十步,甚至更近,他們的火器仍然沒有動靜。不過一些步楯後傳出悠揚的口令聲,聲音頗有韻律,好似唱戲的,然後就見一些巨大的步弓從步楯邊出現。

那些日軍弓手張開比他們人還高的竹弓,一直拉到滿月,然後鬆開弓弦。

箭矢的呼嘯聲非常凌厲,重量超過二、三兩的箭矢疾射過來,中者立時悶哼倒地,就是馬匹中箭都慘嘶摔倒,

弓弦崩響中,不時有蒙古騎兵被射翻地上,他們大多身着輕甲,哪擋得住這種近距離非常犀利的日弓?很快這些外藩蒙古兵就轟轟轟的策動馬匹退了下去。

多鐸移了移千里鏡,這些大名聯軍不簡單哪。

不過這時清軍盾車已經推入日軍陣前一百步,那邊號令聲層層,那些弓手退下,黑壓壓的火銃管就從那些竹束口探了出來。

所有的清軍都伏低了身子,儘量利用盾車掩護自己,那些推車的朝鮮人也儘量低下了頭,雙手用力推動盾車前行。

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猛然一聲金鼓聲從日軍本陣中傳來,隨後就聽銃聲響成一片,一股股凌厲的火光從各竹束口冒出,隨後濃重的白煙瀰漫開來,籠罩了日軍陣前數百架的竹束空間。

多鐸有一種心驚的感覺,好凌厲的火器,似乎在威力上不會差過自己經歷的靖邊軍多少。

他看到一些車輛停止,顯然是有一些推車的朝鮮跟役被射中,不過好在盾車精良,後面跟隨的八旗銃兵與弓手又儘量利用車輛掩護自己,就算一些人運氣不佳被射中,但傷亡顯然還不大。

六十步,又一陣排銃的聲音,火光與煙霧在竹束那邊連成一片,這一陣排槍似乎清軍這邊倒下的人更多,一些盾車也被打穿了,可能是那種六匁筒鐵炮。

五十步,日軍那邊又爆出了更爲猛烈的排銃聲音,日軍的竹束空間已經完全被煙霧覆蓋。(。)

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495章 渡河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775章 涅槃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507章 排隊槍斃(下)第31章 內應第678章 交鋒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48章 納捐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250章 填壕第428章 中暑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695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710章 胡寨主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786章 大略第691章 君子津第24章 建堡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336章 反應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562章 雌雄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627章 嚴峻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514章 破陣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464章 勇氣第446章 血路第336章 反應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763章 惡之花第47章 豬圈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108章 小堡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559章 善後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145章 處決(中)第29章 分解第628章 凹凸陣第764章 進取第660章 清洗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120章 大敵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89章 所見第52章 衝突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679章 舌戰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78章 交鋒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92章 定點排尿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84章 去與留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680章 責任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107章 暴怒第566章 清虜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576章 自刎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737章 此獠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809章 大陣第495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