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

牛金星這套方略,確實頗爲高明。但李來亨也聽出他話裡的一層意思,要實行這套戰術,就必須留下一些人馬在洛陽誘敵——毫無疑問,這些被留下誘敵的人,都將凶多吉少。

李雙喜還沒聽出牛金星話裡頭的涵義,呆呆問道:“啓翁,邵時昌只是衙門書吏出身,那些降軍也不一定可靠。讓他留守洛陽,我感覺並不合適啊!”

其實牛金星選擇李雙喜招募的書辦邵時昌留守洛陽,也是無奈中的選擇。牛金星自己投奔闖營也纔不久,若要讓李自成嫡系的陝北老兄弟做這種必定滅亡的誘餌任務,他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牛金星便搪塞李雙喜:“這點無須多慮,李仙風和陳永福一收到闖營主力攻打開封的消息,必然星夜回援。只要洛陽城中能堅守一二日,就無需多憂,官軍斷不會不救開封,滯留在洛陽城下。”

李雙喜點了點頭,但心裡猶自猶疑。他再耿直無心機,到現在也經歷了這麼多戰事,頭腦又不差,仔細想想,便覺得牛金星的話術紕漏很多。

洛陽不留精兵,不留戰將,只留下一個邵時昌這種棄子。城內又還有許多明朝的文武官吏、鄉宦、土豪,他有什麼辦法能夠守住洛陽?

李自成攻破洛陽以後,對洛陽現任大小文武官吏除非繼續率衆頑抗,一律不加殺害。這種做法,固然對下一步去攻取大小城池頗有好處,也一定程度上反擊了朝廷和文人到處宣揚的闖營是“殺人魔王”的輿論。但無疑對防守洛陽,造成很大隱憂。

這分明是要犧牲邵時昌罷了。

洛陽雖然城牆高厚,箭樓巍峨,但沒有充足的兵力,絕不能守住。

除了李雙喜以外,像田見秀、李過、劉芳亮和李來亨等人,大家都心知肚明,要守住洛陽,起碼要留下五六千骨幹戰兵,而這絕對超出了闖營的能力極限。

洛陽與開封,只能擇其一。

李自成臉上沒有什麼波動,其實牛金星和宋獻策說到這個份上,大部分人都已經可以感覺到,這套計劃他們和李自成一定早有商議。

也就是說讓邵時昌留守洛陽的決策,也是早就已經定好的事情。

李來亨不禁眯起了眼睛看着牛金星,他是瞭解李自成爲人的,沒有牛金星的出謀劃策,李自成絕無可能採取這種帶有很濃厚“詐術”色彩的策略,將洛陽和留守的兵馬作爲誘餌,來策應闖營的主力攻打開封。

李自成爲人質樸誠懇,一貫開誠佈公,他受牛金星的影響,漸漸學習和採用這種“詐術”之道,真是好處嗎?

李來亨想了想,終於還是下定決心,輕聲反駁道:“我看啓翁的方略雖然切中河南大局的要點,但對洛陽留守的佈置太過草率,並不很好。”

他反對李自成和牛金星內定的這套方略,其一是犧牲邵時昌等新附投降人士的做法,有害於闖營的長遠聲譽。

當然,最主要還是其二。

因爲李來亨和方以仁一番討論以後,他實際上已經傾向了方以仁的據三楚之策。而要據三楚,就勢必要掌握從河南通往湖廣的宛、洛要道。

在李來亨看來,即使要放棄洛陽,也應該首先要設法搬空和轉移洛陽的糧秣、積蓄、人口,爲下一步經略南陽盆地和未來到楚地發展打好基礎。

其次,闖營在洛陽進行一定堅守,也可以向河南百姓表明出態度。闖營絕不會輕易放棄所攻佔的城市,增強人們對投靠闖營的信心,使得百姓不會覺得闖營輕易放棄城市,讓投奔闖營的百姓不得不因躲避官軍報復而背井離鄉。

其中關鍵的關鍵,就在於李來亨和方以仁討論以後,已經漸漸堅定了自己往楚地“另開一新世界”,自己創造新局面的戰略。所以李來亨感到很有必要,利用闖營主力棄守洛陽的機會,爲自己的據三楚之策,做第一步準備。

除此之外,便是李來亨對於如何防守洛陽、如何抵禦官軍、如何搬空物資從防守洛陽中牟利,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全面的腹稿計劃了。

何況李來亨也熟悉歷史,知道闖營這樣孤注一擲攻打開封是很難成功的。一旦在開封戰敗,洛陽又已經放棄,退無可退,即使返回熊耳山、伏牛山中,當地的糧食產量也無法供養闖營的大軍,結果勢必使得大軍減少兵額、自降實力。

所以李來亨認爲,設法堅守洛陽一段時間,至少可以爲洛陽物資的轉移爭取更多時間。之後闖營主力攻打開封失敗,退入山區的話,也可以憑藉這些物資維持一段時間。

不至於立即出現斷糧的情況。

所以李來亨很乾脆反駁牛金星的方略,對李自成和諸將說道:“一旦進攻開封失利,洛陽若又不守,我恐怕闖營退無可退,有全局崩潰的危險。”

他拱手對李自成問道:“元帥,我認爲洛陽勢必不能退讓。縱使退讓,也不應該讓邵時昌留守,而應該留下精兵干將進行防守。”

李自成還沒說話,牛金星就皺着眉頭,勸說道:“小將軍,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闖營主力攻打開封,未必有全勝的把握,怎麼能再次分兵來留守洛陽呢?二者皆取,則二者皆無,還是需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集結兵力到一處,才能夠打開局面。”

“哈。”李來亨微微笑了一聲,復又說道,“無妨。元帥,局勢確實如啓翁說的一樣,二者皆取,則二者皆無。所以我也贊同不應該在洛陽留下太強的兵力,依我的意見,只需要留下小虎隊一部,足可以防守洛陽很多時日。一方面更好起到牽制李仙風和陳永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來搶運轉移洛陽的物資百姓。”

牛金星還有反駁的意見,但李自成揮揮手讓他坐下,李自成很有深意地看着李來亨,說道:“來亨,小虎隊現在精兵干將,幾有二千人之多,即使只分出這兩千人留守洛陽,也可能導致進攻開封的計劃失利。”

李來亨接着侃侃而談道:“元帥說得不錯,這一層意義我也明白。所以我的意思是說,高一功等隊,都派去跟隨主力攻略開封,只在洛陽留下近千小虎隊本部兵馬防守即可。”

李自成眉毛一挑,面色終於有了變化,產生幾絲意動,說道:“一千?一千兵馬,如何在外有強敵、內有隱憂的情況下,守住洛陽城?一旦失敗,不僅一千兵馬將全軍覆沒,來亨,你也將有落入官軍之手的危險!”

李來亨環視周圍一圈後,極富有信心地回答說:“請元帥放心,我可以立下軍令狀,一定不使得這一千兵馬葬送掉,一定防守洛陽至少一段時間,策應大軍的攻略!”

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二十六章 歲入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七章 左鎮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