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

bookmark

方以仁則替李來亨回答,說:“李仙風不會這樣想,恐怕他想的是不願意在洛陽等我們五天之久。而是急於想要趕回開封去解圍,不然無論如何他的巡撫官位是保不住的。”

李來亨呵呵一樂,笑道:“樂山你說的也不全對,李仙風和高名衡是政敵。我想他此刻心情一定是錯綜複雜,既想要趕緊回開封解圍,又想要闖軍乾脆攻破開封,將高名衡殺死以後,他再回去‘買’回開封城。”

“李仙風這麼糾結,我就給他一個臺階下!”

高一功還不明白李來亨的用意,而方以仁則顯露出半分明悟的神色。李來亨不再細說,帶二人進到王府花廳中召集洛陽城內的軍官們商議了一些軍務後,又囑咐慶叔的副手張玉衡加快速度搬運洛陽城內的物資。

大家在花廳中坐定以後,李來亨捧起一盞帶蓋兒的雨過天晴暗龍茶杯,感嘆說:“福王真懂得享受,茶杯都用的這樣講究,連托盤都是嵌螺朱漆梅花色。更別提他喝的那些玉泉泉水和陽羨春茶了,樣樣都價值千金。”

在洛陽城中負責統計和搬運物資的張玉衡是個十分溫潤的青年人,他說話很慢,但頗有條理,向李來亨具體講解了這些茶具、瓷器和茶葉的價格。

不惟是李來亨,便是世家出身、見多識廣的方以仁都被福王的奢華所驚嚇到了。李來亨忙不迭吐舌道:“好傢伙!那剛回洛陽時,我一口喝乾茶壺,是喝掉了多少人的口糧?”

他趕緊豐富張玉衡說:“幼安,這些貴重細軟的東西,你也儘量不要遺漏下來,想不到它居然這樣值錢!”

張玉衡苦笑說:“這些名品確實價值連城,只是我們運入山中,便不值一文,實在沒有什麼用處。”

“嗯……”李來亨沉思一會兒,點點頭說,“幼安說的也對,這些天下名品拿到熊耳山中並不比一個破碗用處多些。只可惜我們現在缺少‘銷贓’的渠道,不然將他們賣到武昌、南京去,可就真正是價值連城。”

張玉衡若有所思問道:“掌哨手中已經蒐羅了不少行商和賬房,只是這些小商人手中渠道都無法販售福王庫藏的精品珍寶。若有機會聯絡到湖廣、江右商幫,或許可以憑藉漢水和長江銷販戰利品。”

“嗯……”

闖軍從洛陽繳獲的大量物資中,除了可以直接利用起來的糧食和甲仗以外,像大量金銀也可以用來向地方住民套購物資。

而一些珍寶,變現難度就比較高了,金銀首飾還可以熔鑄掉。但一些珍珠、瑪瑙、琥珀、寶石,還有更多名貴的瓷器、書畫、刻本,就非常難出手了。

“可惜我們沒幾天就要退入熊耳山和伏牛山中了,將來大家還是要有所留心,設法同湖廣、江右的商幫建立‘銷贓’渠道。”

歷史上的晉商因爲同關外異族一些不清不楚的關係,而飽受爭議,甚至存在“奉旨賣國”、“奉旨漢奸”的嫌疑①。李來亨知道商人的秉性是爲利潤而生,只要能有機會建立聯繫,他不相信湖廣或者江西的商人能夠阻擋住龐大利潤的誘惑。

只是想到商人逐利的本性,李來亨也覺得自己之前所想,用行商、賬房、江湖人來建立基層統治的想法,確實也太幼稚了些。

鄉賢士紳這樣的地主不可靠,商人和手工業者也不一定就可靠。

可惜啊可惜,李來亨着實痛心自己手上沒有一本《明末社會各階級分析》,來明晰到底誰是我們的夥伴、誰是我們的敵人。

破產的失地農民,毫無疑問是最可靠的力量。

至於其他要去團結的階層和人羣,李來亨現在也沒有一個完全清晰的答案。

他搖搖頭,暫時把這些複雜的念頭甩到一邊。沒過一會兒,張皮綆就從外面走了進來,他身上纏着一圈繃帶,傷勢還未痊癒,臉上血色無多,看起來很憔悴的樣子。

張皮綆徑直走到花廳中間,對李來亨行禮後說:“李仙風派來幾騎探馬,到石碑凹寨送來了最新的書信。他似乎沒打算加緊進攻洛陽,或是直接返回開封解圍,而是請掌哨寬限一天時間,按約定時間提前一天就把洛陽城讓給他。”

李來亨也被李仙風的奇思妙想愣住了,他和高一功、方以仁兩人相顧幾眼後,全都恍然大笑。

“這個李仙風,腦洞還真是夠大!他也算是費盡心力,從洛陽和開封兩邊折中取捨了啊!”李來亨拍掌大笑道,“好好好,這沒什麼問題……正好我也打算給他一個臺階下,方便我們今後合作更加順利。張皮綆,你和柳敬亭老先生說一下,繼續派人到豫軍營中聯繫,也給出咱們的新條件。”

“新條件是,我們可以提前一天將洛陽交到豫軍手中。但是……但是得要他李仙風自己出錢來買!”

“要買洛陽一日,很便宜。我只需要李仙風拿出鳥銃百具、滅虜炮八位、將軍炮四位併火藥八千斤即可!”

李來亨自覺不算獅子大開口,其實闖軍攻破洛陽以後,繳獲物資猶如山堆,尋常的軍資已經完全不缺了。

只是洛陽城中雖然繳獲了一批火器,但整體數量,攤到正在急速擴軍的闖營裡面,就實在不算多了。單獨算到小虎隊身上,李來亨還是覺得火器實在嫌少。

他聽取了方以仁的意見,專門向李仙風索要一批火炮,也是準備開始訓練小虎隊自己的炮手。而火藥則是現階段熊耳山、伏牛山山寨還無法自行生產出來的重要物資,自然也要多索取一些。

至於李仙風答應不答應?

他都走到這一步了,越陷越深,豈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何況李來亨的條件是這樣的優渥!

李來亨又嘆了一口氣,說:“洛陽自古帝王都,我們不能據之爲基業,實在可惜。張玉衡,你調一批民夫運販協助張皮綆,多花些錢招募市民也沒關係,給我在這幾天時間裡,把洛陽城的城牆全部扒毀!”

既然要撤出洛陽了,李來亨自然不會把洛陽城的城防留給官軍。闖軍本身也有“平城”的策略,就是攻破一城以後,就在撤離前將其城牆徹底拆毀。

在具備充足的實力建立根據地以前,這也是一種不得不爲之的下策。

張玉衡對李來亨的要求面露難色,說:“洛陽城城牆巍峨雄厚,這麼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拆毀啊……”

李來亨擺擺手,回答說:“你去找苗裡琛,他和那羣礦徒兵最懂挖坑和爆破的技術。大不了就多花費一些火藥,反正有李仙風給咱們兜底呢。你們不要顧忌,放開手來幹,在全軍撤離洛陽以前,務必炸燬主要幾段城牆。”

“糧食是最重要的,只是李仙風手中應該也沒多少。”方以仁也感嘆道,“也不便再給他增添太多壓力,如果搞得李仙風崩潰了,可就難以收場咯。”

李來亨也知道,雖然破洛陽後繳獲瞭如山堆積的巨量物資,可是大批的金、銀、珠寶、古玩、玉器等都不能變爲糧食。

他估計李自成很難一鼓作氣攻破開封,那樣闖軍主力勢必還要退回熊耳山和伏牛山中。到時候闖軍兵馬衆多,又要救濟大批入山的百姓,在洛陽繳獲的糧食恐怕也維持不了太長時間。

“不怕,闖軍即便退回兩山之中,也是今非昔比了。我們在洛陽繳獲的這些軍械,足可以將闖軍的戰鬥力提高個三四倍之多,再加上兵力上的增長。我們在伏牛山中應該不用休整太久,就可以和官兵硬碰硬地掰掰手腕啦!”

========================

①爲什麼說晉商是“奉旨賣國”?因爲晉商在邊關和建奴進行貿易,本來就是在崇禎和宣大總督的默許之下,甚至於可以說這是明末朝廷外交上的一項國策,由此也可以見到崇禎的某些自我標榜是多麼可笑。

其實是因爲早在“隆慶議和”時,明朝就確立了和蒙古合法的互市貿易,藉此穩定邊防。崇禎五年皇太極東征察哈爾後,皇太極就利用他控制了察哈爾的優勢,用蒙古人的旗號同明朝邊吏進行貿易。

宣府巡撫沈棨在崇禎五年和皇太極盟誓,崇禎皇帝也留下御批批評沈棨“明明以國號下與逆奴並列並誓,又給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飾,損威辱國,專擅欺君”,但罵完以後,爲了讓清軍退兵,還是默認了互市貿易。

崇禎十一年建奴再度入寇,盧象升提出以奇兵偷襲清軍,但崇禎使用了楊嗣昌的策略,決定講和,並繼續用互市貿易給予建奴好處,妄圖以此讓建奴退兵。

“據報既系東奴,則開市何名?如插部舊夷能與奴攜貳,或殺奴自效,準照舊例市賞。”

其實這時“插部”也就是林丹汗早被皇太極打敗了,崇禎豈非不知道?他不過照顧面子,自欺自人說自己不是同建奴貿易,而是同林丹汗在進行貿易,掩蓋乞和的事實。

張家口的晉商通過這種“合法貿易”成爲了建奴的皇商,堪稱“奉旨賣國”。現在罵“奉旨賣國”的晉商的人很多,但我看敢於罵一罵“下旨賣國”的崇禎的人,還是太少。

說實在的,崇禎還真不比金朝江南國主完顏構強到哪裡去,不罵他是戈爾巴喬夫·由檢,已經是最大的剋制。

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二章 白土崗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章 順兵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