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

bookmark

高謙逃回徐州城以後,還公開宣揚,說碭山之戰時劉肇基妄圖率部投敵,是他和於永綬力戰突圍而走。

不僅到處誇耀自己在碭山之戰中如何勇猛善戰,還將一大波髒水潑到了已經壯烈犧牲的劉肇基身上。

史可法明知道碭山之戰明軍全軍覆沒的一切底細緣由,也明明知道於永綬和高謙在這其中起到的極惡劣作用,可他的本性就是一個委曲求全的人,爲了保證於、高這二千兵馬的穩定,居然就真的公開表彰了二人的“戰功”。

既然表彰了於永綬和高謙,那麼劉肇基自然也就成爲了妄圖投虜的無恥之輩。

如此結果,就讓素來剛直不阿的史可法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責。但他也只能努力說服自己,徐州時勢如此,劉肇基已經死了,於永綬和高謙卻還控制着兩千部隊,不穩住這兩人,如風中落葉一般的徐州,又要怎麼樣才能在東虜和闖寇的狂瀾攻勢下保住自己呢?

“袁時中……我本以爲他亦一狡賊而已,未曾想到,竟然是如此忠義之輩。”

史可法大爲感慨,在西進兵團全軍覆沒的這個當頭上,徐州剿總這邊又已經收到了闖軍於碭山西大破東虜,隨後又於馬牧集將歸德明軍全部迫降的消息。

碭山之戰的消息全部傳到徐州以後,特別是陳永福投降於闖軍的消息傳到以後,可以說全城官紳軍民,都處在了一個極度絕望的精神狀態裡。

這時候袁時中單騎歸來,確實是一條令人大感振奮的好消息。

在史可法身邊做幕僚贊畫的方以智,他之前還在爲將要發給於永綬、高謙兩部的賞銀寫着嘉獎文書,此刻聽到袁時中單騎歸徐的消息後,也忍不住擲筆道:

“單騎歸徐州!這簡直有了幾分關聖帝君的風采!”

史可法撫着長鬚,臉上顯露出難得的好心情來,對方以智呵呵笑道:“密之,快去準備準備,我們要大加隆重地迎接袁時中。有他這樣一個驍勇善戰的大將來投徐州,總算是讓淮徐大局有了那麼幾分扭轉挽回的希望來。”

方以智把桌上的筆墨收拾整齊,長嘆道:“朝廷久思破格取士,我看天下並非無人,像袁時中這般出身賊類,卻深曉忠義之人,不就是朝廷思之日久的破格之士嗎?制臺真該爲袁時中上書一折,使朝廷能重用這等忠義之士。”

史可法沒有在徐州剿總的官署內辦公,因爲他和總督天下剿賊事的侯恂意見不一、矛盾重重,爲了避免侯恂一再掣肘他用事,甚至在平日辦理部務時也肆意干涉。所以史可法就在徐州剿總官署的附近,買下一件幽雅清淨的別苑,暫做剿總部務辦公的場所。

這一方小小的別苑,似乎和外間干戈擾攘的局面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秋風雖然蕭瑟,可別苑裡還是由手藝精良的匠人栽培了不少五光十色的鮮花,方以智擲筆走出門外,一下子就嗅到了撲面而來的花香,心情大悅。

“使朝廷得人如此,中興豈是空談?”

史可法也悠悠哉哉地走了出來,袁時中來歸的好消息,一下子就把史可法長期以來鬱悶而壓抑的負面情緒一掃而空。

他相信只要衆正盈朝,那麼以大明朝國力之雄厚、朝廷根基之紮實,闖賊這種螻蟻輩,怎麼可能撼動得了山嶽呢?

可史可法還沒有笑多久,別苑的大門就被陳子龍和許都二人用力推開。陳子龍是東南名士,也是復社君子,他還算從容冷靜,緩步跟在許都身後;許都則是舉人何剛的門生,雖然也有東陽生員的功名在身,但他爲人豪爽任俠,又和一般的文人墨客大爲不同。

許都龍行虎步,一把推開別苑的大門後就直往裡面闖。因爲他身材高大,頗有材力,門外的幾個標營家丁居然還都拉不住許都,就連院子裡的花卉都被許都踩爛了不少。

陳子龍和許都率領的這支來自浙江東陽的義烏團練,已經是史可法麾下最爲重要的武力支柱。所以對於許都這種充滿冒犯性的做法,史可法也只是微微皺起眉頭來,向陳子龍問道:

“臥子,出了什麼事情?鎮之以靜,勿要驚擾。如今徐州風聲鶴唳,正是關鍵的時候,你更加要學會鎮之以靜的養氣功夫。”

陳子龍聽着史可法的話,臉上只能苦笑連連。許都則喘着粗氣,一把拉住史可法的衣袖,大喊道:“事情不好了!事情不好了!”

史可法年齡較他們幾個年輕人大一些,一時間掙脫不開來。方以智就趕緊湊了上去,他雖然不像許都那樣是在地上任俠的豪傑,但也因爲經常遊覽天下名山大川,所以體格十分不錯。方以智湊上來以後,一把按住許都的手,讓他冷靜下來再說。

如此,許都劇烈的呼吸才慢慢變得和緩了起來,他一手按住額頭,對史可法痛訴道:“大事不妙!侯制臺不知道因爲什麼原因,突然就派他的標營家丁,把袁時中袁將軍給抓了起來。”

“袁將軍剛剛到城門,侯大人的標營就來了好幾十人。”陳子龍幫咋咋呼呼的許都繼續解釋說,“我們初以爲制臺派標營家丁過來,也是要迎接誇讚一番袁將軍歸來的。卻沒想到袁將軍剛剛露面,侯大人手下那些人就一擁而上,將袁將軍枷了起來。”

許都接着說:“大夥看到此情此景,都是既感莫名,又深爲憤恨。眼下東虜在北,闖寇在南,徐州彷彿海中之一粟、風中之一葉,飄零如此,人心動盪,城內誰不把袁將軍的歸來當成徐州最後一個指望呢?怎麼料想到侯制臺會把袁將軍突然抓走。”

方以智剛剛收拾完筆墨紙硯,他的手上還抓着一方硯臺,準備放回書房去。聽到這話,啪嗒一聲就把硯臺摔到了地上,清脆一聲響後,居然還將硯臺給摔碎了。

史可法仰天長嘆,他一手按在眉眼上,頭顱缺血,雙眼發黑,突然就有些站立不住,在地上晃了兩晃,好在讓陳子龍和許都及時扶住,纔沒有摔倒在地。

“侯若谷是想做什麼啊!”

史可法對局勢的敗壞、同仁的肆意妄爲深感哀痛,他聲嘶力竭喊出一聲後,終於控制不住,居然當即嘔出了一口鮮血,隨即就暈倒了過去。

陳子龍、許都、方以智三人簡直都被嚇壞了,也不知道說些什麼纔好。過了好一會兒,許都才第一個反應過來,他趕緊叫僕人把史可法擡回屋子裡去。

“先叫史制臺好好歇息歇息!”

方以智也如夢方醒,趕緊讓別苑裡的僕人們去給史可法找合適的醫生。但他另一半的心則掛在了袁時中和侯恂的身上,忍不住向陳子龍問道:

“臥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袁將軍單騎來投,總算讓徐州敗壞的人心士氣有了那麼一點點的振作。這樣的情況,如此的情勢,侯大人是怎麼一回事?爲何要將袁將軍給拘了起來?袁將軍犯下了什麼過錯嗎?……即便犯下過錯,難道還能夠勝過陣前逃跑的於永綬和高謙嗎?我看這兩人在侯制臺那裡,儼然是被當成了座上賓。袁將軍再如何……再如何也不比此二人差吧?”

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六十章 反對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三章 福建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