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

bookmark

“德州官紳已在謝太公所領之下,獻戶籍圖冊請歸闖軍了。”

在崇禎十五年的最後幾天裡,李來亨又收到了一條好消息。

他之前派謝徵寫信給謝升、謝陛等人,果然起到了很大作用,謝陛在濟南幫助闖軍打開了城門,謝升則在獲悉大同總兵姜瓖投降的消息以後,終於放下了清高的做派,帶領德州的知州、守備及各級官員、搢紳,一同開城請降。

這樣除了登萊海岸一隅之地以外,山東州縣基本上大半爲闖軍所據有。

山東一帶,自從崇禎年間以來,就飽受往來客軍之苦,又發生過吳橋兵變這種重大戰事,還兩次爲清軍屠掠一空。地方殘破,所謂的“土賊”、“土寨”不下數十股,明廷在山東的統治本就已經十分脆弱。

李來亨督兵一至,沒有花費什麼功夫,幾乎就平定一省。比之當年在隨州苦戰竟年,才取得方寸之地的情況,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之後李來亨又聽取了曾在山東遊學過的方以仁之策,收編山東本地的“土賊”、“土寨”力量,將其混編到闖軍正規部隊之中。

山東地方的民間義軍武裝,和闖軍性質不同,土豪、豪傑的氣質更加濃厚一些。起兵者、領導者不乏是一些在地方上享有名譽的黑白兩道領袖人物,所以李來亨就乾脆給精通和“豪傑”打交道的許都以便宜行事之權,讓他以山東招討大使的名義,開出賞銀、官爵,收編山東本地的土寨武裝。

在靈山衛有義軍張大雅、張千出、韓繼本,聯合高密縣義軍單之賞、張宇等部圍攻膠州,許都便以山東招討使名義前往靈山衛進行招徠。

原明朝設置在登州的防撫曾化龍也掌握部分兵力,他派登州守將滕胤玉等統兵往擊義軍,原來接受了李來亨委任官職的昌邑縣土豪李好賢也趁機率衆蜂擁作亂。

許都招徠的靈山衛、高密縣兩部義軍雖然一度被登州兵擊退,被迫解除膠州之圍。但這之後,許都又以山東招討大使的名義,聯絡到了即墨黃宗賢、週六、丘尚佐、王爾璽等部,以及平度翟五和尚、張廣等部,聯合反攻,打敗了滕胤玉,又將土豪李好賢捕殺,聲震膠東。

這以後嘉祥滿家洞的義軍武裝“擎天王”宮文彩,傅家樓一帶馬應試、李文盛、宋二煙、楊鴻升、楊之華、閻清宇等領導的起義部隊,也相繼歸順闖軍,接受了許都的領導,不久又被李來亨各授以掌旅、部總不等的職務。

積極活躍在膠東半島的本地“土寨”武裝,家屬士馬總合約有十萬人以上。李來亨考慮到濟南府和兗州府由於飽受清軍的屠掠,以至於民戶減半的情況,就決定把這些“土寨”武裝中沒有土地的家眷和無家可歸的被裹挾者,全部安置到濟南、兗州兩府。

他準備藉此機會,繼續在山東推行於湖廣已經聊有成效的營莊、屯田、民兵之法,恢復濟、兗民力,也順勢強化闖軍對山東的控制力。

只是現在陳藎和陳可新等人,雖然已經在襄陽、隨州、武昌、漢口都開設了鄉官學堂。可是時間畢竟還不久,剛剛培養出來的鄉官也要先被安排到人手緊缺的湖廣各大州府縣裡去,沒有多少額外的骨幹,可以遠遠調到山東任官。

所以總體而言,湖廣的種種新法,暫時只是稍稍在歸德、徐州二府有所開展,於全魯而言,就相距甚遠了。

不過即便除去“土寨”家屬,李來亨從許都招攬來的這些本地土著武裝中,汰強留弱,也收得了近萬新兵。被淘汰下來的羸弱之兵,還可以安插到闖軍新近佔領的各個州縣裡,暫時充任民兵和教練之要。

雖則他們的政治立場不一定可靠,但想來總比官軍降將穩妥一些,異地任用,也可以免去其土寨割據之憂。

更惶論這些土寨武裝之所以聚衆山林,半數以上是由於清軍在崇禎十一年和十五年的兩次入寇屠掠所致。

他們對於八旗兵的仇恨,更遠超常人。

當張大雅、張千出等人奉命到濟南城拜見闖軍的前營制將軍、北伐軍右路軍都排陣使李來亨的時候,正好撞見了闖軍在城內公審滿洲兵的一幕。

李來亨爲了充分發揮手上那幾百個滿洲兵俘虜的作用,沒有一次就把他們全部公審掉。而是分批次、分時間、分場所,一個一個地慢慢公審,在闖軍佔領的山東各個州縣輪流公審一遍。

張大雅初到濟南,見到的這場公審,就是闖軍在濟南城針對滿洲兵俘虜進行的第六場公審大會。

滿洲人光溜溜的頭皮和細小猥瑣的辮子,曾經給張大雅留下極爲可怖的印象。崇禎十一年時,他還只是一名青山衛衛所的軍戶,因爲清軍攻打濟南,朝廷無兵可調,就把他們這些雖然號稱軍戶,但其實從生下來,一直活到現在,幾十年從來都沒打過仗的人也拉上了戰場。

張大雅當年跟着他的一百多名同鄉,在濟南城東郊突然遭遇到了一隊滿洲人的遊騎。那些滿洲大兵如狼似虎,各個揮舞套索,一下子就把十多名青山衛的衛所軍戶綁住了。

剩下的人受到驚駭,霎時間就逃散了大半。張大雅雖然膽氣比較高了,他握緊了長矛,還沒有第一時間逃走,反而是覺得自己這邊一百多人,那隊滿洲遊騎只有不到二十人,理應是有一戰之力。

張大雅和自己堂叔一同用長矛插傷了滿洲兵的戰馬,但沒等他反應過來,堂叔就被滿洲兵放箭射殺。

大多數人還沒有沒有張大雅這種敢於一拼的膽氣,滿洲兵左衝右馳,疾行陷陣,一鼓之間,就將剩下沒有逃走的幾十人殺傷大半。慌了神的張大雅被滿洲兵套索綁住,和其他漢人民壯生口一起被牽回濟南。

只是因爲清軍俘虜過多,管理不慎,才讓張大雅趁着一個夜晚把繩索慢慢磨斷逃了出去。

他逃出去以後,本想回去青山衛老家,可是朝廷卻把濟南的淪陷怪罪到了青山衛衛所軍戶解圍不利上面,幾個將領受到責罰,他們後來又把受罰的火氣泄憤到逃回來的潰兵身上。

張大雅聽說自己一個堂弟被安上了臨陣脫逃的罪名,已經被斬首。他生怕自己重蹈覆轍,就再也不敢回老家了,只好在膠州落草爲寇。崇禎十五年清軍再度入寇時,山東大亂,官軍連自保城池都已經做不到了,地方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張大雅便尋機聚衆建立土寨,居然慢慢成爲了一支土寨武裝的首領。

在許多個夜晚裡,張大雅都曾經做過重回崇禎十一年的噩夢。他幾乎有好幾百次夢到自己依舊被套索捆綁着,在夢中他沒有像現實裡那麼好運,並沒有磨斷繩索跑了出來,而是被滿洲人系往關外,在天寒地凍的遼東給一家富貴的滿洲親貴做了奴才。

張大雅看着高臺上被鄉民們戴上高帽和胸牌的滿洲兵,產生了一種極強烈的不真實感。

那些滿洲俘虜的胸前都掛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的都是一些查有實證的罪名。大部分都是經由邑人指認以後,被調查清楚的於某地參與某次屠掠,或者於某地殺何人、掠何物等等。

這些曾經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滿洲武士,現在都戴着用草紙糊成的高帽,臉上再不復囂張威武的神氣,而是畏畏縮縮的,膽怯到令人可笑的地步。

張大雅反覆揉着自己的眼睛,對眼前的景象不敢置信。他知道闖軍好像已經打敗了朝廷官軍,可卻沒想到闖軍居然還抓住了這樣多的滿洲人!

難道真的是新朝要開國了嗎?

他心中驟然升起一團火焰,肚子和胸腔裡都被燒的越來越熱了起來。一旁帶路的闖軍官員李司丞,看張大雅這樣一幅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忍不住笑道:

“張頭領,我們大帥已把軍服、兵甲、器械、印信、札委全部準備好了,就等你們來濟南城領取啊。你是膠東義軍裡頭一個來濟南覆命的人物,大帥的意思呢……嘿!最低也是一個掌旅,或許做到都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呀。”

張大雅對闖軍軍階並不瞭解,對都尉和掌旅兩個名詞也不是很清楚是何意味,就小心問道:“敢問大人,這都尉、掌旅之官,相當於朝廷……相當於前朝何等官職?”

李司丞爽朗笑道:“我們楚兵和豫兵略有不同,這都尉、掌旅,已經是可比參將、遊擊啦。張頭領……或許不久就是張將軍啦,你若對這公審大會有興趣,可以在濟南多留幾天,聽說牢房裡還關押着四五十個真夷,每隔五天,就會辦一回公審遊街呢!”

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十六章 五軍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九章 牛相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