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

滿洲騎兵就像一道旋風一樣吹捲過來,張汝行部下那些官兵,絕大部分本來就是並無多少戰鬥力的閒散京營和通州鎮營兵。

少部分敢戰的精銳家丁,則都被滿洲人兵力殺死。張汝行眼見着自己數百名部下,在一瞬之間,或死或逃,幾乎就剩下不到一半,不僅鬥志和士氣徹底垮掉,就連整個人的精神,都處於崩潰狀態。

李瑋羣同樣處在困惑的狀態裡,他手下只有數十騎戰士,顯然不是清軍的對手。而且意外遭遇到清軍的迂迴主力,這樣重要的消息,顯然必須第一時間送回李來亨處。

那麼現在,自己究竟是要戰,還是要逃?

不等張汝行和李瑋羣做好戰、守、逃的決定,清軍就已經先一步替他們做好決策。阿山指揮着滿洲精銳的騎士們蜂擁而入,衝到張汝行的面前時,清軍隊伍又以八字形的形狀散開,隱然成爲了一個包圍全殲的態勢。

“突圍!你們的戰馬馬力尚好,立即北撤。剩下的人……都和我拼一場,我們一定要吸引住東虜的注意力!”

李瑋羣迅速做出決斷,他安排那些後隊的騎兵向北突圍——因爲這些人的戰馬存留的體力還比較多,在李瑋羣的估計看來,突圍返回保定一帶的可能性比較高。

他自己則決心留下,帶着數十騎和數千人的清軍拼死一戰,好吸引住清軍的注意力,爲北撤部隊創造機會。

數十騎,相比較近九千清軍,實在是一個過於不可思議的差距。

不過實際上清軍九千迂迴兵馬,也並不是全部集中於此一處。

雖然說清軍在去年的北直隸武裝大旅遊活動裡,俘獲了不可計數的本地民壯,也熟稔於北直隸一帶的地貌環境。

但如今大雪封凍,地貌相比較秋天又有了一些變化。何況清軍自冰封的白洋澱一帶踏冰南下,急行之中想要捕獲到闖軍後路或者糧道的正確位置,自然要分兵數道,將兵力散開一定距離進行搜索。

所以李瑋羣和張汝行遇到的這一支清軍部隊,並非滿洲人九千迂迴部隊的全部主力所在,而僅僅是一支先頭部隊。

不過即便是先頭部隊,依舊有一千餘人,將近二千人的實力。張汝行數百羸弱之兵,李瑋羣數十探騎,如此力量要對抗清軍,還是以卵擊石啊!

“以卵擊石,也要阻滯住巨石片刻!”

李瑋羣佈置好突圍的兵力分配以後,九江頭盔拉低到鼻樑山根處。他想起了自己那在碭山之戰前哨戰裡被清軍擊殺的好友洛彬,心中不禁感嘆起來,他們的出身完全不同,可是人生際遇卻又導向了同一條軌道。

同樣在隨營學堂接受了楚闖的軍事教育,同樣成爲了闖軍中新銳的青年軍官,同樣在一場敵衆我寡、實力懸殊的戰鬥中,將要犧牲於建奴的刀槍之下嗎?

“闖軍將士,雖死無憾!”

李瑋羣並不知道在許多年後,當劉希堯被困在粵桂山區裡抗清,還反被南明官軍追殺,被那些自詡歷史審判者的南明遺民污衊爲白氈寇的時候,他同樣如此怒吼過。

還有茅麓山那些奔赴火焰中自焚的人,闖軍的戰士擁有一份最大的榮耀,就是他們是在大陸地區堅持抗清到最後時刻的戰士們。

此刻闖軍和清軍之間,尚未產生如此深刻的仇恨。但對李瑋羣個人來說,僅僅是好友洛彬死於清軍之手這件事情,就足夠激發他的鬥志了。

數十名闖軍精騎開始加速奔馳了起來,李瑋羣身邊的騎士們,約有一半是他的同期戰友,另一半的資歷則還要更新一點。

相比較百戰餘生的清軍勁卒,他們都堪稱沙場上的新人。可是當這幾十個新人,拼湊成三個密集陣的時候,當三個騎兵分隊形成一堵牆的時候,那些經驗老道的滿洲騎士,便驟然間發現,過去的經驗在新的戰爭中,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衝過去!”

李瑋羣將面甲放下,他低吼一聲後,將長矛平放,指向敵人。其他闖軍騎兵也都如法炮製,幾十支長矛的衝鋒,隱然卻有了一支軍隊的氣概。

滿洲人本不把這樣的一支小隊伍放在眼中,他們只覺得這幾十個騎兵,應該像張汝行那樣,完全束手待斃等死纔好。

可是……可是他們居然集中起來,還向着無敵的大清鐵騎發起了反衝鋒!

衝在最前面的一羣滿洲人簡直怒不可遏,他們紛紛揮舞起武器,三三兩兩地向着李瑋羣一隊人馬衝了過去。

可惜天寒地凍,不能使用弓箭,這極大削弱了清軍的優勢。三三兩兩、零零散散衝過來的滿洲人,便成爲了主動被宰割的豬羊,他們本想摘取果樹,卻不料一頭撞在鐵壁之上。

雙方接觸的瞬間,闖軍僅亡去四騎,而滿洲人已驟然落馬近十人!

清軍大吃一驚,倉惶之間隊伍不得不進一步向兩邊拉開,密集的清軍騎兵大隊繼續向兩翼蔓延,形成一個更大的八字。

李瑋羣則從八字的中心向前猛衝過去,譬如分開大海一般,直切敵陣之間。

這時候北撤的那一小隊人馬,終於尋得戰機,脫離了戰場。李瑋羣終於半鬆了一口氣,他們留下來的這幾十人,互相看了看身邊的戰友,見到對方都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才確信沒有一個人因爲自己被拋下而感到怨懟。

這一點對他們的士氣,當然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清軍兩翼終於重新開始合攏起來,阿山對他們遲緩的戰鬥相當不滿,他極欲帶着身邊的巴牙喇甲兵立即衝陣,但卻被何洛會勸止住了。

何洛會低聲道:“不要忘了碭山之敗!譚泰是何下場?我們可不是大汗面前的紅人。流賊多狡詐,不能輕出白甲,以免萬一。”

阿山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放棄了增加兵力籌碼,一舉碾碎那幾十騎流賊的想法。反正現在陣中滿洲步騎數百人,對付幾十騎,還不是輕輕鬆鬆?

何必多慮?

他的想法倒也沒錯,闖軍騎兵在第一陣牆式衝鋒震撼清軍以後,隨着兩翼清軍合攏過來,戰場機動空間縮小,李瑋羣等人陷入到不利的肉搏廝殺裡以後,形勢就急轉直下。

李瑋羣看到許多袍澤英勇地戰死,止不住熱淚滾流:“端的是一羣好兄弟!”

“李部總說的什麼話?俺是陝北人,殺韃子本來就殺的痛快,死了亦不怕!”

“一天吃三斤饃,成日放大話。咱們還能殺出去不?”

“韃子沒有全撲上來,是要盯着咱們突圍,還是害怕咱們有後手?”

“甭管是啥子,今天韃子沒有一口氣撲上來吃光咱們,就是他們倒咯大黴!”

“韃子到李大帥屁股後面來,到底要搞啥?”

戰士們在激戰的空隙裡,議論紛紛。七嘴八舌之間,反而點清楚了李瑋羣的思維,韃子繞道迂迴,顯然是爲了襲擊闖軍的後方,或者切斷糧道。

他驟然想到已經被擊潰的張汝行一部,韃子只要從張汝行那裡拷問出情報,他們就能知道闖軍炮標的具體位置……

李瑋羣突然間感到不寒而慄,自己拼了命協助戰友北撤,顯然是一項錯誤的決定,應該向南突圍,把消息先傳遞給顧君恩纔對!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沉着道:“弟兄們,聽我一句話。趁着韃子以爲咱們有詐的檔口,咬住一口氣,往南突圍,只要衝出去一個人……只要有一個人,把消息帶給顧司馬,就是咱們贏了!”

===

書友羣又又又被爆破了,換了新的:540348214。請大家杜絕劍陣討論

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二章 白土崗第九十章 首都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