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

自從袁時中死後,袁時泰就帶着小袁營的一幫舊部,從此忠心投入李來亨的麾下。小袁營雖然並非闖軍嫡系,可是戰鬥力比較一般義軍還要更加勝出一步,實力甚至不下於劉芳亮率領的闖軍左營。

陳永福調度大軍的手腕十分嚴密,他把袁時泰等小袁營舊部安排到白洋澱決戰的阻擊第一線上,既是考慮到了小袁營堅韌善守的特點,也是考慮到相比較多陝西、河南、湖廣出身的闖軍嫡系兵馬,以河北出身爲主的小袁營將士,更加適應白洋澱一帶的氣候狀況。

大雪雖然已經停了很久,可是冰面上依舊散發着刺骨的寒氣。灰色的白洋澱正在因爲兩支大軍的行動微微顫抖着,袁時泰從口中呼出一團熱氣,吐在了刀刃上。

刀刃遇到熱氣,馬上在鋒面上凝結出一片水滴,使得寒光都變得模糊了起來。

“袁都尉,聯軍的前鋒好像是東虜!”

夜不收帶回的敵軍情報讓袁時泰十分緊張,小袁營並沒有真正和清軍交過手,袁時泰也沒有參與過碭山之戰。

此前的白溝河大戰裡,小袁營舊部雖然跟隨李來亨參戰,但主要也是在西側戰線上對抗關寧軍,少有人同清軍直接交過手。

雖然碭山之戰、白溝河之戰,兩場戰役都已經終結了清軍戰無不勝的神話。可是自從萬曆末年以來,東虜屢戰屢勝的可怕印象和他們肆虐華北的的威勢,還是讓袁時泰忍不住爲小袁營的弟兄們捏了一把冷汗。

Www▪тt kān▪C ○

“袁哥啊……你當年常常說過,如果不是被大戶欺壓、無路可走,你是絕對不會揭竿起義的,而是會靠雙手打拼出一份軍功……袁哥你當年常常唸叨,河南河北收成這樣慘淡,老百姓們一個個生不如死,都是因爲建奴爲禍遼東所致……”

敵人越離越近,清軍兵鋒的肅殺之氣好像都已經衝到了袁時泰的鼻尖上。這個時候,他卻突然想起了袁時中多年前提到的許多話。

他們兄弟幾人,本來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莊稼漢,既不是張獻忠這樣做過紅棗行商走南闖北的人物,也不是李自成那樣做過驛卒熟悉戎馬的狠角色。

如果不是因爲朝廷加派遼餉,袁家幾個兄弟,是絕對不會走到聚衆山林的地步。

其實就算袁時中帶領黃河北岸的饑民起兵以後,他們也很少像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那樣,殺富濟貧,報復以前曾經欺凌過自己的大戶。

袁時中起義完全只是爲了混一口飽飯,只要有一點點機會,他就會努力設法取得朝廷的招撫,混到一個正途的出身。

袁時中最經常和袁時泰提到的話題,就是他們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以後,將會怎麼樣出關去打東虜,怎麼樣保家衛國……

“朝廷本該讓老百姓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可是今天朝廷卻和袁哥你一心要討伐的東虜勾連在一起……袁哥,你這樣一個英明的人物,爲什麼會把希望寄託在那些豬狗一般的官紳身上呢!”

一想到袁時中的死,袁時泰的眼角又不禁溼潤了起來。可是嚴寒的天氣讓他流不出熱淚,只能感到眼角處散發出異常冰涼的觸感。

袁時泰身邊的親兵,看着主帥哀痛的模樣,小心翼翼問道:“都尉,東虜靠近過來了……咱們要怎麼打?”

“怎麼打?按照陳將軍的佈置,我們做先鋒,逆勢衝擊,不能讓東虜佔據到白洋澱上的有利地勢!”

袁時泰沒有抹眼角,而是把長刀橫在胸前,刀刃因爲熱氣造成的一層薄露,此時已經完全凍結成一片冰霜。

他橫刀立馬,對小袁營的舊部士兵們吶喊道:“兄弟們!當年小袁營的老掌盤常常和我們說,今後要受朝廷的招撫,要出關去爲朝廷討伐東虜……”

“他常常告訴我們,說東虜爲禍遼東,纔是天下百姓們受盡盤剝,終於活不下去的根源所在。只要出關討平了建奴,所有人的生活都會好起來。可是今天,朝廷卻和東虜站在了一起,那些堂皇顯赫的朝廷大官、大將軍們,居然和那些留辮子的胡虜混在一團……

老掌盤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東虜是讓我們活不下去的根源之一……可是朝廷也是!今天這些根源就在我們的面前,兄弟們,上刀槍!咱們的活路,還要靠自己拼殺出來!”

袁時泰高舉戰刀,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小袁營舊部士兵,經過李來亨在山東整編一番以後,補充上了白旺和白鳩鶴從湖廣調運來的大批新銳軍械,甲仗精利,聲勢比袁時中活着的時候,還要更加威武壯觀。

士兵們心中雖然多多少少對可怕的清軍,懷有幾分時有時無的恐懼感。但他們畢竟不是幾十年來屢敗於東虜之手的明軍,不存在那種真正深入骨髓、不可自拔的恐懼感,在戰鬥的舞臺上,義軍戰士的心態士氣和八旗兵是平等的。

所以人們並不懼怕爲聯軍充當先鋒的阿巴泰所部,正相反,袁時泰就是要用阿巴泰這支八旗部隊,來試試看,袁時中的夢想,是否正確!

“老子打的就是八旗兵!”

冬天的白洋澱上,冰面下的湖水暗自涌動,倒伏的蘆葦杆徹底枯萎,又被戰士們踏的粉碎。小袁營舊部發起的猛烈衝鋒,正在凝重的華北大地上掀起一陣風暴。

他們踏過積雪和冰原,戰士們一腳踩在雪地裡,有些費勁地再拔出腳來。可是因爲人們的戰鬥精神十分旺盛,這樣的地勢並沒有降低大軍的衝擊速度,反而讓所有人肚子裡都憋着一股火,亟待着和那傳說中不可對抗的八旗兵決出勝負。

“是東虜的旗幟!”

已有士兵望見了清兵軍旗,袁時泰精神爲之振奮,他吹了一聲口哨,身邊飛速向前衝擊的親軍騎兵就都吹起了新裝備上的衝鋒號。

這種衝鋒號原本只有李來亨的嫡系兵馬裝備,但因爲它尖銳的呼嘯聲很適合騎兵衝鋒時的氛圍,也漸漸被左營的將士們喜歡上了。

現在不光是左營的三堵牆騎兵,就連這些小袁營的舊部,也完全習慣了使用李來亨手下的這種衝鋒號作爲發動進攻的標誌。

號子聲越發尖銳起來,這將使得敵人驚覺到,闖軍畢竟是曾被蔑稱爲“響馬”的一支部隊。

咚——咚——咚——

嗚————

“闖軍萬勝!”

在兵鋒最後接觸到清軍前的一個瞬間,袁時泰喊出的話裡,不再強調他們曾經歸屬於小袁營的身份,而是喊出了另一個更加光耀、更加值得將士們爲之戰鬥的新身份。

小袁營,亦是闖軍一部。

先鋒部隊踩踏在冰面上,迅速靠近清軍戰線,敵人的態勢比袁時泰想象中的情況,來得更加不嚴密許多。

他本以爲自己將要碰撞的會是一條堅固如鋼鐵的戰線,可是實際情況卻是,在戰鬥開始以前,敵人的陣勢就已經在鬆動了。

袁時泰沒有多想,快速發起衝鋒的闖軍隊伍也容不得他多想了。在一片雄壯的呼喊聲中,闖軍的先鋒終於殺入到清軍戰線之中。

預想的慘烈激戰並沒有發生,只是雙方的先頭部隊發生了少許戰鬥,接着清軍隊伍就突然大爲動搖了起來。

還沒等袁時泰殺到敵人的隊伍裡,和那些驍勇的八旗兵對上兩招,他還離着清軍隊列有一大段距離的時候,袁時泰就突然看到——大片大片的敵軍旗幟,自己就倒了下來。

還沒發生什麼戰鬥……敵人就自己垮掉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章 惠世揚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三章 龍鳳廟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章 龍鳳廟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