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

bookmark

皇太極感覺到眼珠後陣陣隱痛,他的頭疼越來越嚴重,眼珠疼痛,太陽穴也開始痛,疼痛像是在腦袋裡盤旋。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藥石無醫的地步,所以才更加激進冒險,相信只有在獲鹿畢其功於一役,才能在自己死前鞏固好大清國的霸業。

幾個包衣奴才在御帳周圍小心伺候着,皇太極之前已經噁心、高燒和嘔吐了好幾天,天聰汗吐的太多,以至於最後變成乾嘔。

這時候,他整個人很奇怪地變得冷漠遲鈍。面部失去了所有活力,變成一張毫無表情的假面,眼珠像麻痹了似的呆滯瞪視。眼皮微微耷拉,彷彿一方面眼珠想要彈出來,另一方面眼睛又快要閉上了。眼珠本身似乎凝固在眼窩裡,而且變成了鮮紅色。面部皮膚則越來越蒼白,遠遠看去,已經和一具死屍差別不大。

范文程對天聰汗的病情非常擔心,可就像洪承疇爲他寬解時所說的那樣:“陛下乃應運之人,若天命庇佑,自然無事,許多事情,不必要以人力過分擔憂。”

黑色羽毛的烏鴉從空中飛過,鳥瞰着整片獲鹿戰場。不盡的煙塵,如林的金戈旗幟,還有奔流不息的鐵馬,都被納入到了烏鴉小小的眼珠子裡面。

大清的八旗軍已經提前做好了應對衝擊的準備,多鐸將頸上的布面甲繫緊,他眼中充滿兇狠的殺氣,向尚可喜催促說:

“快發銃!”

烏鴉穿過雲層,向着天空翱翔,一片雲朵恰好擋住了太陽的一角,陰影降臨到了順清兩軍總計二十多萬將士的面孔之上。

尚可喜提起繮繩,奔馬至漢軍旗軍前,急聲喝令道:“放銃阻敵!”

“放銃!”

砰砰砰的一片槍聲響起,漢軍旗裝備的火銃射程不及楚闖,但威力則相去不遠。大量彈丸激射入順軍御營鐵騎的隊伍之中,連帶續順公沈志祥手底下一些沒來得及撤下來的敗兵都被銃彈打死。

戰馬和騎士在狂奔中驟然跌倒,一名來自湖廣的楚闖騎士感到他的身體突然停頓了下來,他茫然地環顧四周,嘴脣上還沾着混有硝煙和泥土的紅色血跡,緊接着就張開嘴,猛吐出一口鮮血,人們纔看清銃彈已經射穿了鎧甲,貫穿了騎士的腹部。

“勿停分毫!”

張鼐不顧漢軍旗排銃齊射的阻擊,還是一條心地帶頭猛衝。許多騎兵都在衝鋒過程裡被韃子射殺,也有沒有被當場打死,而是因爲受傷或者戰馬犧牲而不幸滾落在地上的將士。

他們只覺得整個人顯得硬邦邦的,像是動一動就會扯斷體內的什麼東西。血流載着血液凝塊,凝塊在身體各處淤積:臟器、雙手、雙腿,處處是粉碎欲裂的劇痛感。

還有有猛士怒吼一聲,不顧被切斷的腸子,繼續向清軍的陣地上衝去。

張皮綆的瞳孔急劇縮小着,他跟隨李來亨多年,和李來亨一樣從戰爭中學會了戰爭——而且比李隨侯學得更好,對於戰場的把握感已經不下於任何一位經驗豐富老道的宿將。

他判斷了一下兩軍之間的距離以後,斷定東虜的火銃射速、威力不足以遏制順軍騎兵的衝擊。便馬上放下馬甲,大手一揮,使得楚闖騎兵都跟隨他加快戰馬的步伐,等到看清敵人的辮子頭以後,就立刻端起短手銃進行射擊。

轟的一聲,齊射的短手銃揚起無數白煙。尚可喜部下的許多漢兵也被射倒,楚闖騎兵的近距離射擊十分神準,有非常多發銃彈都是正中清兵的頭顱中間,打得是鮮血橫流、腦漿四溢。

白色的腦漿濺射在清軍布面甲的圓釘上面,更顯得污穢起來。

漢軍旗的陣列一下子就騷亂了起來,許多人都停下了裝填火藥和銃彈的動作,看着遠處奔騰而來的萬騎大軍,忍不住嚥下一口唾沫。

“放銃——不要停!繼續放銃!”

尚可喜手下的一批軍官已經衝到了陣地的最前方,他們都在聲嘶力竭地吶喊,催促士兵繼續放排槍。但漢軍們稍稍遲滯的瞬間,順軍騎兵已經衝到近處,張鼐帶頭射箭,又放倒了不下百餘名敵兵。

騎在戰馬上面的多鐸冷笑一聲,說:“放箭,八旗兵都衝上去……我朝開國以來,還從來沒有被動挨打過。這些流賊盜匪,豈是滿洲勇士的對手?”

他轉過頭去,向着清軍真正的精銳,滿蒙的八旗兵們高聲喊道:

“我們從盛京一路南下,入關逐鹿中原。這裡——我們的腳下就叫做獲鹿!這是上天要我們在這裡取勝,在這裡取得天下!

流賊只是一些不足一提的盜匪罷了,只要打勝這一仗,天底下就再沒人能抵擋我大清的兵鋒!同我破賊!”

“同豫親王破賊——”

滿洲大兵,還有很多已經入了旗的蒙古兵,所有人都摩拳擦掌。他們在獲鹿已經休整了很長一段時間,士飽馬騰,只待一戰了。

多鐸麾下有騎兵也有步卒,八旗馬甲此時皆翻身上馬,奔馳而出,穿戴重甲的步卒隨即跟進。三軍齊發,勢如雷霆之奔,氣魄聲勢一點都不差於張鼐所率領的大順軍中營宿衛鐵騎。

圖爾格也跟隨在豫親王多鐸的身邊,他雖然沒有親自和李來亨交過手,可是弟弟遏必隆卻在大順軍的手上吃了極大的虧,所以對於敵人的實力,還留有幾分謹慎。

圖爾格遲疑地說:“豫王不必親冒矢石,由我統兵出擊吧?萬一流賊主力兵馬全部跟進,豫王深陷重圍之中,恐怕會影響全軍的士氣。”

多鐸猙獰一笑:“我已佈置好陣地,硬拼硬打,漢人豈會是滿洲兵的對手?一會兒就叫他們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等其他滿蒙八旗精兵齊聚跟前的時候,多鐸又對他們大吼道:

“聽着!闖賊就在前面,我們衝上去就要死死咬住流賊,大殺大砍,不能放過。只許進,不許退,你們都是八旗出身,不能低了名頭,有功必賞,後退必殺,衝吧!”

滿蒙勇士們粗野地吼叫應答,戰士們一起踏動雙腳,聲勢震撼莫過如許,直像是在平地上捲起了一股旋風。

兇悍的滿洲人們狂野嚎叫着衝了上去,他們就像是一羣嗜血的野獸。面對兇猛衝來的順軍鐵馬騎兵,沒有一絲半毫的畏懼,反而充滿了廝殺到底的鬥志。

這些兵馬,纔是皇太極一直沒有丟入戰場之中的清軍嫡系精銳。

轟!

在獲鹿與天空相接的起伏不平的地平線上,像漲潮一樣,轟然衝出一排排人羣。八旗兵的軍陣翻滾起洶涌澎湃的波濤,鋼刀、長矛、弓箭、火銃還有套索和布面甲,都被強烈的陽光照射着,有如粼粼的波光在閃耀,刺得人頭暈目眩。

八旗軍旗鼓滿夏風,像是千萬面競發的征帆,在這曠野的上空招展。馬嘶和着牛角號的嗚咽,粗蠻的怒吼和着驚雷般的戰鼓,直如山呼海嘯,動地翻天。

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章 林貓貓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二章 惠世揚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一章 太原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