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徽柔

bookmark

李來亨帶着幾十名親衛到達開封行宮外面,便下馬步行,將護衛也全部留在宮外。他不攜帶武器,但還是穿着盔甲進入宮室內。

不久前田見秀、牛金星、張鼐等人以參與大順元從諸將軍議的理由,自太原前線返回開封,他們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籌碼,便是當時也在太原的高太后。

畢竟永昌天子駕崩以後,高太后不論是其法理身份,還是依靠這些年來執掌老營建立的種種恩德,於大順軍將士的心中都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牛金星看來對高太后寄望很深,希望打出這張牌來增強他們的地位。

可是高太后回到開封后,卻在李過的安排下迅速離開了田見秀的府邸,住進了由明朝周王府改建而來的開封行宮中。

牛金星沒有想到在太原時表現得溫順而無主見的高太后,一回到開封,立即就以強硬的態度掙脫了他們的控制。

時局因此產生微妙的變化,也是從這時開始,開封城中藉口清洗曹營餘孽而發起的小規模兵變,數量越來越多。

李來亨穿戴全副鐵甲,雖然他將馬槊、弓箭和手銃都留在了宮門外,但是腰間依舊佩戴着永昌天子的遺物花馬劍。

晉王步速很快,兩邊帶路的宮女都已經趕不上李來亨的速度。他是這樣雷厲風行,使宮人都感到一股強大的壓迫力,與過往展現的那種親和姿態,隱然有不小的區別。

“顏清的身體還好嗎?”

李來亨直入宮室,開門見山問起了羅顏清的身體情況。也是因爲開封城內小規模兵變不斷的緣故,李來亨擔心如果讓羅顏清對這些變亂知情,將大大影響到她的身體情況,所以才和李過商量討論後,決定讓羅顏清先住到太后宮中。

此時李過和高太后都在行宮裡,顧君恩因爲一直領銜參軍司的班子爲李過處理案牘公務,所以此時也在宮中。

李來亨看到顧君恩,還有參軍司的其他年輕參軍曹本榮、周昌等人也都在這裡,心中便安定踏實了許多。

高太后看着李來亨,和藹又慈愛地微笑說:“御醫說她身體很好,雖然在關中受到一些驚嚇,但大體無礙。生產時間很可能就要到了,來亨,你要多陪陪顏清。”

李過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手指不時敲擊着椅子的手把,神情悠然,好像在思考着什麼遙遠的問題,甚至沒有注意到李來亨走近了過來。

“義父?”

“啊。”李過慢慢回過神來,他依舊是一副十分克制的樣子,臉上古井無波,看不出在想些什麼,“來亨,你來了。”

“義父在想前線的軍事嗎?”

李過沒有直接作答,他揮手召來顧君恩,說:

“我大順軍中善戰之士很多,但如顧司馬和曹參軍這樣長於案牘之人還是太少。來亨,這段時間你幕中這些僚客姑且先借我用一用吧?如今大順的戰線沿着黃河兩岸,縱橫數千裡廣,軍務之多,人力難以清理,還是需要這些人蔘與軍機,爲我決大事、掌文案,才能處理好朝堂的公務。”

李來亨看着在李過面前表現十分低眉順眼的顧君恩,心中暗笑數聲,坦然說道:

“其實我幕中有二士,顧好直善決軍機,方樂山專理案牘。不過義父既然已經用慣了好直,就先讓他帶着參軍司人馬隨義父左右,處理公務好了。”

顧君恩一邊向李來亨眨了一下眼睛,一邊向李過拱手說:

“掌行文案,其實我與樂山,比之牛太師都遠遠不如。先帝已設有平章政事、天佑殿大學士和六政府尚書,一切案牘公務,交牛太師處理其實並無不妥之處。”

李過自己給自己倒了半杯茶後,一飲而盡。他笑了笑,說:

“好。啓翁剛到開封不久,很多事務還不熟悉,一段時間後,等啓翁熟悉政務以後,你們再將案牘公務移交給六政府吧。”

高太后看李來亨一入宮,第一時間沒有去看望即將生產的羅顏清,而是在這裡和李過、顧君恩又談論起了政務,略有些不悅地說:

“補之你現在是監國,日理萬機、事務繁忙也沒有辦法。可是剛剛和二虎處理完軍務,難道現在又要忙着和來亨處理政務嗎?你自己忙着就算了,來亨是馬上要當爹的人了,總要讓他去看看顏清吧?”

李來亨好奇問道:“二虎叔來稟報什麼軍情嗎?”

李過還是微笑着說:“劉體純就是鬧着喊着要去前線,不願意待在開封。我已經同他講了,等到諸將軍議結束以後,該去前線的,肯定是都要返回前線。”

李來亨聳聳肩膀,也很自然地坐到了李過和高太后身邊,高太后本來要吩咐宮人爲晉王準備茶水,但他伸手阻止後,也和李過一樣自己給自己倒茶。

只有顧君恩、曹本榮、周昌等參軍司的人,尷尬地站在一旁。畢竟宮中高太后也好,李過、李來亨父子也好,都是大順皇族,也都算得上是一家人,自然是怎麼舒服輕鬆怎麼來,參軍司裡的這些參謀們,可就不能如此了。

顧君恩心想是否要告退的時候,一個玉石砌成的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躥了出來。她鼻子秀挺,可是雙目卻炯炯有神,和李自成十分相似。

李過看到這孩子,終於露出輕鬆自在的神情,笑道:

“小徽柔。”

這是李自成和高太后的女兒,也是永昌天子留在這世界上唯一的直系血脈李徽柔。大順公主的尊號和宗室親王一樣,都是使用古國名號,徽柔的公主尊號便是齊國公主。李來亨還是第一次見到她,從輩分上來說,徽柔算得上是李過的堂妹,也是李來亨的小姑。

李來亨看着這樣一個稚嫩的嬰孩,看着她搖搖擺擺、蹦蹦跳跳,連路都還走不好的樣子,同時也聯想到了羅顏清腹中還未產下的孩子,心中自然升起一股溫情。

徽柔的頭髮平梳得十分整齊,但看起來長度對小嬰孩來講是有一些長了。她頭髮在額角上一絡絡捲曲着,一直垂到耳際和脖子邊,宮人們來不敢拿剪子去剪掉她漂亮的頭髮,也就由之任之了。

“她生得真俊俏,和先帝龍顏也特別相似。”

徽柔搖搖擺擺地小跑過來,一路躥到李過的面前,監國很溫柔小心地將自己這個年齡過小的堂妹抱到了膝上,撫着她頭頂說:

“徽柔很少哭,年紀雖小,但已經有了先帝幾許風範。”

高太后看着乖巧至極的小徽柔,捂着嘴笑了幾聲後,又說:

“徽柔比玄朗還小一些,但是走路、說話,都比玄朗學得快呢。”

張玄朗是張鼐的兒子,年齡比徽柔大一點點,現在也被張鼐帶回了開封。好像這段時間,張鼐的妻子,也就是田見秀的女兒,時不時就會帶着玄朗入宮來陪伴高太后和徽柔。

徽柔一直很安靜地端坐在李過的膝蓋上,但當她聽到高太后說的話後,就撇着嘴巴,咿咿呀呀的說:

“玄朗、笨,太笨了。”

李來亨聞言大笑道:“徽柔是先帝之後,果然才智過人,吾家千里駒,自非外人可比。”

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二章 白土崗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四章 於大忠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三章 龍鳳廟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