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

bookmark

大順軍原本部署在黃河兩岸的守軍,由於當面的清軍主力已經轉移到了魯西南戰場,豫北一帶已無殘敵,所以劉體純、劉汝魁、李破虜三個野戰師也已經陸續向東進發。

劉汝魁從安陽、劉體純從開州、李破虜從輝縣,三將軍已經在東平會師,一面截住了阿濟格有可能的西竄途徑,一面繼續往魯西南方向前進。

大順軍位於各地的守軍,都由於多爾袞主力陷於徐州城下不可自拔,獲得了非常充足的自由行動能力。

現在中原諸軍彙集,劉體純在東平見到劉汝魁、李破虜兩位制將軍時,對於戰局已經是難掩喜色而且成竹在胸了。

“老皁,晉王殿下已經在徐州截住多爾袞,眼看着報獲鹿之仇的機會就要到了。咱們都受過老萬歲的提拔知遇之恩,多年來也深受聖上的關心保護,爲大順報仇的機會到了,不管怎麼樣,咱們都一定要趕上這場大戰才成呀。”

劉體純和劉汝魁是多年老友,直接呼爲“老皁”也不顯生分。不過李破虜原本是盧象昇天雄軍的軍官,歸誠大順軍只有幾年時間,而且一直都跟隨楚闖作戰,和劉體純、劉汝魁這些闖營老本元從不算太熟稔。

李破虜和二劉之間還有些生分,顯得拘謹不少。但此前的河北防禦戰中,多虧李破虜在後壓陣,不斷派兵補充劉體純、劉汝魁的損失,幫助穩定戰線,才擋住了多爾袞的三板斧。

所以不管是二虎劉體純還是皁鷹劉汝魁,都沒有將李破虜當成外人看待。

袁宗第因爲病情緣故,現在還在延津休養身體,殿右軍由劉體純全權指揮、便宜行事。

劉體純便同時握住李破虜、劉汝魁兩人的手,真摯地說:

“爲老萬歲報仇、爲大順朝盡忠,也是爲了普天之下受苦受難的貧民們,此戰勝利以後,晉王殿下就能將他在中原做的那些事情推及到全天下……

俺二虎對民政懂得很少,但俺也完全看得出來晉王理民治政是多麼高明。明朝的天下亂了這麼多年啦,那句話是怎麼說的?”

李破虜補充道:“人心思定。”

“對!人心思定。”劉體純說,“天下人都在等着聖上和晉王平定天下,結束這個動盪了十多年的亂世。咱們生逢三聖,也該無愧於大順朝的皇恩浩蕩!”

膚色黝黑的劉汝魁怪笑道:“這是哪個參謀官還是掌書記教你說的話?二虎你什麼時候學的這樣文縐縐的。”

劉體純嘿嘿笑道:“連這都瞞不過老皁。”

劉汝魁正色道:“河北現在沒有戰事,殿右軍抽調了兩萬人的機動兵力南下救援徐州。萬一趕不上會戰,或者造成河北的防務出了問題,用咱們三個人的腦袋都頂不住這樣的罪名。”

李破虜沉聲說:“我明白!袁大帥還在河北,我們出發以後,估計沒有很長的時間袁大帥的身體就可以開始指揮守軍了,河北出不了問題……

我當年跟着盧大帥在鉅鹿被東虜圍攻,眼睜睜看着盧大帥戰死殉國,我一個人卻苟活下來。今天我怎麼能繼續看着晉王殿下孤軍作戰?難道又在一旁袖手旁觀嗎?

我一定要親手斬下胡虜名王的狗頭,好祭奠盧大帥的在天之靈。”

劉汝魁和劉體純兩人都對視一眼,盧象升是明軍大帥,當年也是和起義軍打過不少仗的。不過畢竟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而且盧象升和楊嗣昌不同,提出過均田以免民困的方略,對於招安的農民軍也不像洪承疇和孫傳庭那樣動輒殺降。

所以大家過去雖然是敵人,但這麼多年以後,畢竟連天雄軍都早就已經不存在了。劉汝魁、劉體純兩人的心中也不再有什麼介懷,反而感到這一戰的確是聚集了抗清軍隊的絕大部分精銳。

在這片土地上,差不多所有擁有光榮抗清歷史的軍隊,總算都能夠聚集到大順軍的旗幟下了。

“我們走吧!是爲老萬歲報仇,是爲大順朝盡忠,也是爲千千萬萬死在建奴手上的漢人報仇,也是爲保守東虜多年屠掠之苦的中國盡忠!”

三將軍麾下的野戰軍是後出發的,而李際遇所部的地方衛軍,則因爲本來就負有押運糧秣的任務,所以最先抵達徐州。

在李際遇的身後,除了兩萬多名順軍野戰部隊的老本兵正在趕赴戰場外,還有在黃河以南,原本部署在開封附近的大量民兵武裝,總計也有近萬人的常備民兵,正在南陽府招練使龐安的指揮下向徐州趕過來。

在陳藎平定何騰蛟的湖南明軍一戰以後,龐安就從揚武州潛江縣捕盜使升任揚武州捕盜使,不久又調任南陽府招討使,奉命在豫南一帶集結各州縣的常備民兵代替北上參戰的地方衛軍維持治安。

現在大會戰在即,大順豫楚復興之地的統治秩序又非常鞏固。所以牛銓和陳藎便陸續拼湊了一些常備民兵組成又一支援軍,由龐安指揮急速趕往徐州參戰。

龐安是棗陽人,他弟弟龐存現在就在殿中羽林軍中做都尉,龐安自己則從棗陽縣內的村長,一路做捕盜使升任到了現在南陽府招練使的官職。

仕途官運,反而比他那個驍勇善戰的弟弟更加順暢。

老農出身的龐安已經換上了一襲深藍色的布面甲,他沒有騎馬,而是和其餘民兵一樣步行,鼓舞士卒士氣,帶兵沿着黃河南岸向徐州挺進,現在已經走到了歸德府境內。

豫東一帶天氣已經轉暖,龐安穿着厚厚的盔甲難免流下不少汗水。

他狠狠擦了一把汗後,眺望着東方的天際線,心裡還在擔心正在徐州奮戰的弟弟龐存,喃喃自語說:

“晉王爺連左良玉都滅掉了,有這樣天下無敵的神人在,俺家二弟肯定沒有大礙……快、快,陳經略、牛節度都要我快點趕去徐州增援,還要更快一點才行啊。”

除了這些兵馬以外,河南、河北各州縣還有其他許多衛軍、民兵部隊正在陸續東調。一條逐漸消融化開的黃河兩岸,比滔滔河水更加洶涌澎湃的是無所畏懼東進的大順軍。

從天空向下望去,在那廣闊的黃淮海平原之上,無數條人潮形成的巨龍都在向徐州方向挺進。

和大順軍這樣龐大的潛實力相比,多爾袞期待的南明水師、多爾袞期待的那支深陷泰山防線裡的阿濟格東路軍,完全是不足一提的!

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四章 於大忠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二章 顧炎武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